浅谈语文课前导语的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c98f64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语文教学导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因此,掌握一定的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重定位和设定学习目标。
语文教学的定位和目标的设定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其次,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时,要把握重点,主要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重点,把讲解和理解巩固这两个环节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
第三,要注重学习方式多样性。
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及形式,让学生们在融入时开发新的学习方式,如语言实验、现场观察、阅读研究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要注重学习过程与不同媒介的融合。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们通过不同媒介来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融入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
最后,要注重评估。
语文教学要实行定期考核,看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从而不断完善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建立良好的
教学导语,再掌握一定的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注重定位和设定学习目标,把握教学重点,注重学习方式多样性,注重学习过程与不同媒介的融合,以及注重评估,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3c19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4.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有目的地设计出的一段话语,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导语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导语设计的意义以及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导语设计的意义1.引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段活泼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2.引导学生思考导语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语文课文内容。
通过设计合理的导语,教师可以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导语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通过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使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增强教学效果有了精心设计的导语,可以使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导语设计的课堂应用1.课前导语在语文课堂中,课前导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导语,引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之主动积极地思考课堂内容。
可以利用故事、问题、图片等形式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课中导语在课中,导语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当教师讲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文学内涵时,可以利用导语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导语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和交流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促进课堂互动。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4fa5f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5.png)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语文教学导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引导,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有些教师却只注重开头或结尾,忽略了中间部分的导入技巧,这样就使教学流于平淡、琐碎和随意,这实际上是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听课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材研究,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导语的创新,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对导语的设计及技巧做一粗浅探讨:我们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导语,力求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如何设计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激发学生兴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进入课堂后,第一感觉是“有没有人在讲话”,教师在整个课堂的设计中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欢乐,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教师每一次都把课堂变成吵架的场所,那么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劲头。
2、导入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语文课总离不开读,要想让学生爱读书,首先教师要善读书,其次还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
3、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经验缺乏,自制力差,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往往喜欢表象而轻视抽象。
比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弱点,将此故事改编成一则寓言故事,由此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导入。
比如利用音像媒介,利用图画等导入;还可以利用游戏导入,利用角色扮演导入…… 5、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比如说,在教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前,可以播放电影录相,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向学生描绘大榕树茂盛的枝叶,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6、适度控制导入时机。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https://img.taocdn.com/s3/m/ec436e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8.png)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导语应与讲课内容相关,力求语言生动,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
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析题直入,重点突出课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眼,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十分重视课文的标题。
析题直入,即对所学课文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时,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教者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二、文学独白,透视焦点教师先用精确简练的语句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动人情节,使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以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攫人心魂的'艺术效果。
有位教师讲《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
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
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通过焦点透视,用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形象。
三、音乐渲染,先声夺人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有位教师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这样导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写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谱成了现代歌曲。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67de76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6.png)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是新课程对语文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语文
学习最直接的学习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课程发展的核心,如何设计理想的语文教学导语,
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应着重做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背景重要性。
前人对语文教学导语中背景的重视度一直都是最高的,背景
应为课程设计提供可以充分利用的材料,有利于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深层次的知识,有利于
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视野。
第二,重视语言文字的构成方式。
语文教育导语的构成要求要求清晰、具体,引导学
生熟悉文体特点,了解文体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文体特征有
助于他们写好论文。
第三,注重课题和主题的引入。
老师应尽量将有趣的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结
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话题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
便学生在最少的死记硬背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
第四,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学生通过各种手段 effective way来体验教学内容,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讲授学习,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丰富的多媒体、评价手段,通过使
用多用途地点、多种形式来实现教学。
以上是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技巧的要点。
在实践指导中,我们应以实用、工作性、创新
性为方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语言的感官魅力,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语言能力的
提升,为他们创造一个结果导向教学的环境,最终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69c443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d.png)
浅谈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技巧设计导语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好导语设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在设计语文课程导语时切实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导语应该体现教材的教学目标,正确体现教材的教学纲要和核心教学任务,指导教学实施。
其次,导语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维度:教学视野、教学范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导语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从上述五个维度综合考虑,而不是只从其中一个维度出发;语文课程导语必须体现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思想。
再者,要把握语文课程导语的学习设计和教学设计原则。
策划语文课程导语时,应把学习设计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抓住教学细节的设计。
导语的设计不能简单化,而应该把细节考虑进去,精心布局教学过程中的识记、练习、探究活动,使之得到有效的结合。
在教学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跨文化交流,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得到更深刻和快乐的学习体验。
最后,要强化评价。
评价是有效的把握教学质量的手段,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的实施的情况。
教师应在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做到测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能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学习漏洞,并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设计语文课程导语非常重要。
教师应在设计语文课程导语时把握教学目标,综合考虑教学视野、教学范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这五个维度,结合学习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原则,注重细节的处理,并加强评价的落实,以确保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效果的实现。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7f79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6.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之中,每一节课的导语都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学生而精心设计的,它通常是在课前将学生带入课堂,引起学生对今天学习内容的兴趣。
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设计出一份优秀的导语,需要教师掌握一些技巧。
技巧一、主题明确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每一次课程的主题,让学生在开课之前就能够了解这一节的内容。
而在导语的设计中,主题也应该经常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节课的目录是什么。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实现自我》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实现自我,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三个字啊?这三个字在这个时代里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素质,而且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它也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重要的主题,了解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技巧二、概括明确在导语的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概括的明确。
因为概括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有目的地了解学生想要什么,以及他们可能会担心什么。
而在设计导语的时候,也应该极力体现概括思想。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诗歌鉴赏》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文学艺术中的诗歌。
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诗歌是一种晦涩难懂的文学艺术,那么现在我就告诉你们,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艺术,并且它是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在学习之后,你们会发现诗歌可以带给你真正的受用和享受。
”技巧三、能引起兴趣导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感到既惊喜又兴奋。
因此,导语的设计要极力通过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春天的回忆》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春之祭的日子。
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春天的歌曲,抒发对春天的爱和对岁月的追求。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58be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3.png)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摘要]:导语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要达到审美性、情感性、新颖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启发性。
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1、导语设计要有新颖性、趣味性。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
中学生又具有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愉快的情景,营造活泼的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学生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ac2ed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7.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语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导语作为课程的开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方式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使之更具有效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技巧。
一、导语设计的目的首先,设计课堂导语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因此,导语中应该包含一些独特的、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趣味解析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探求欲望。
其次,导语设计还应该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魅力。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文字、阅读、写作、修辞、感悟等多个方面。
导语中可以通过引用优美的诗词、寓言故事、名人名言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妙之处。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导语设计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
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作为导语的素材,与学生建立联系。
比如,介绍一些热门的文化活动、流行的影视作品或者最近的新闻事件,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导语设计的形式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形式。
首先,故事化导语。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度往往很高,所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开启课堂,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精心编排或选择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其次,问题化导语。
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问题可以围绕着当天的课堂内容展开,也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感受相关。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
再次,图文化导语。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来打开课堂的大门。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f5c3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兴趣程度。
好的导语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一、导语设计的目的和作用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起着引导学习、预热气氛、激发兴趣、扩展思维等多重作用。
通过合理的导语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导语设计的要求1. 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导语要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2. 导语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
3. 导语设计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导语,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和理性的思考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4. 导语设计要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导语是学习内容的引子,要能够与后续的课堂内容相衔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导语设计的具体方法1. 故事导引法。
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故事情节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代表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 问题导入法。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引入学习内容。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图片导览法。
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想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图片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注意图片的选择要与学习内容相符合。
4. 诗歌导向法。
通过朗诵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思考,以及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诗歌要选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作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四、导语设计实例话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a0803b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d.png)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设计一份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导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符合教材的要求和教学目标。
下面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初步探讨。
一、导语的命题要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导语应该紧密结合课文内容,以课文为主线,突出重点,突出难点,切中学生的需求。
导语的命题要符合教材要求,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导语的形式要多样化导语的形式可以有问答、游戏、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要注意导语的时长,不宜过长,以免耽误正式教学的时间。
三、导语的内容要言简意赅导语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不宜过于冗长,重点要突出,难点要解释清楚,用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导语的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导语的目的要明确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设计导语时要考虑到这些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导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五、导语与教学目标要相适应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开端,要与学习目标相适应。
在设计导语时,要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明确导入的内容和方式,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导语的参与度要高导语的参与度是指导语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导语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初步探讨,旨在引导教师设计出一份符合教材要求、适应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导语的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28f61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一、导语概述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好的导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设计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显得尤为重要。
二、导语设计原则1. 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语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导语应当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保持高度的关注。
2. 简明扼要导语不宜过长,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免让学生产生阅读障碍。
3. 富有感染力导语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通过情感的牵引,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4. 贴近课堂内容导语应当贴近当天的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铺垫和引子,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所预期。
1. 以问题引导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找到课堂的契机。
比如可以用“你们知道……吗?”、“你们认为……是什么意思吗?”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以故事引导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3. 以实例引导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4. 以互动引导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引导,让学生参与到导语中来,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氛围。
1. 以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山人海’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个成语的出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到底是怎么样的情景。
”2. 以故事引导:“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人物。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启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3. 以实例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们能否从这些图片中找到跟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 以互动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积极发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77223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b.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导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醒学生主题意识的桥梁。
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导语更是关键,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导语将他们带入学习的氛围中。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技巧,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导语要简明扼要、直击主题。
小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容易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因此,导语应该集中精力解释最重要的核心内容,避免在导语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同时,导语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并体现出该节课或本节课下面所要学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其次,导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经验相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主动探索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操作。
因此,在设计导语时,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案例、活动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导语要具有启示和引导作用。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以阅读、写作为主,因此,在导语中要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道德故事、名人事迹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导语还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第四,导语要注重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感受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因此,在导语中要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鼓励和支持。
同时,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导语的设计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导语的设计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定制。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9e9dd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d.png)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负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导语设计的建议: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导语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
例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价值观等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导语。
二、结合教学内容导语和教学内容应相互呼应。
导语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引用一些《红楼梦》中的经典句子,通过引用经典语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课文的世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引用一些背景知识或者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诗词,或者引用一些小动物或植物的形象,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引入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的风格与语气导语的设计不仅仅是内容的创作,还包括教师的语气、情绪的表达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生硬、呆板的语气,给学生传递积极、活泼的阳光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五、频率和重复导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重要内容可以多次强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频率和重复。
经常重复听到的话语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学生中形成共识,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
最后,导语是启发学生学习的基石,好的导语不仅能引导学生,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班级情况,设计出更加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df673f43323968011c923d.png)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课前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好的导语能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领学生渐入佳境。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算是好的导语呢?1、导语设计具有新奇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学生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具有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
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导语要饱含深情。
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散文来说,导语更要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讲《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几句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我们了解了一些好的导语的标准,那么设计出好的导语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呢?1、激励奔放、奋发向上型导语设计这种导语,文体一般为散文和记叙文。
如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春》的导语可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30da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f.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导语是在课堂教学中用来引入内容的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态度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语的设计技巧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导语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具体技巧三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一、导语设计的目的导语是教师引入课堂内容的一个桥梁,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导语设计的原则1.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度都很高。
因此,导语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讲解《草乌的儿子》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一些寓言故事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语文课堂中的内容往往是依次展开的,因此导语的设计应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古文《岳阳楼记》时,可以从楼的位置、建筑风格到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识。
3.注重启发和思考导语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介绍和陈述,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散思维。
在导语设计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引用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例如,在讲解诗歌表达时,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展示一幅画作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作者究竟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导语设计的具体技巧1.运用多媒体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已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课堂导语呈现得更加直观、生动。
例如,在讲解《古诗十九首》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古诗朗诵录音和山水画作,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感受。
2.巧妙运用故事和寓言故事和寓言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6f58f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7.png)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思维的引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导语的质量,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导语的重要性,导语设计的原则以及导语设计的方式。
一、导语的重要性导语是语文课堂中的引言,通常用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它不仅可以用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还可以创造一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氛围。
通过有趣的导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导语设计的原则1. 合适性原则导语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目标明确,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主题上。
导语应该具有新颖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生动性原则导语应该具有生动的形象感性语言,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导语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宜太简单或太复杂,应该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设计。
1.故事法故事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
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进入到故事情节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比喻法比喻是一种对抽象概念进行形象化描述的方法。
通过把抽象的概念比喻成一种形象的类比,可以使学生更快速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3.场景法场景法是在课堂中创造一种情景,通过这种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
4.提问法提问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导语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导语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快速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
语文(心得)之浅谈导语设计
![语文(心得)之浅谈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750a985022aaea988f0f0c.png)
语文论文之浅谈导语设计如果说上好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
重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设置悬念导入“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在导语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
如在教小说《孔乙己》时,我设置了两个悬念导入新课。
第一个悬念:鲁迅在自己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第二个悬念:人们看了悲剧后往往会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却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悬念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孔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诗词格言导入诗词格言一般都是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
由诗词格言导入新课,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如讲授《三峡》时,我首先吟咏了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们紧跟着吟咏起来,我们好像进入顺水而下、水流湍急的情境。
三、现身说法导入现身说法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叙述给学生,在学生听得入情时顺势进入要学习的新课。
如我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
一提起童年生活,我就会想起帮助过我家的热心的四妈,想起我们一家人在那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幸福温暖的生活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
”四、讲解故事导入学生都爱听故事,在开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讲《桃花源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世外桃源’的故事吧。
”于是我便依照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发挥,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讲给学生听。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20f27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6.png)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初探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导语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二、教学导语的作用教学导语是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前对学生进行的启发性概括,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
教学导语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导语的设计原则1.引人入题教学导语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等方式来引入学习的话题。
2.注重启发教学导语应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新鲜的观点、分享一个生活经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简洁明了教学导语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长。
过长的导语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的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教学导语应该尽量精炼,简洁明了,容易被学生理解。
4.内容相关教学导语应该和学习内容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导语不应该离题太远,否则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影响学习效果。
2.问题导语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可以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五、结语教学导语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教学导语时,教师应该注重引人入题,启发学生思考,简洁明了,与学习内容相关。
通过故事、问题、观点等方式来设计导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前导语的设计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明确了优秀导语的基本要求才能去构思去设计异彩纷呈的导语。
本文先将优秀导语的基本要求简述如下:
1、导语设计达到新奇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学生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
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
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
总之,教师设计的导语达到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在美与情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3、导语设计不乏知识性。
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
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我们明确了导语设计的要求,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一个问题。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
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