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1 名词解释1.管理 2.管理学3.系统4.霍桑试验5.战略管理6.全面质量管理7.社会责任8.管理道德9.计划工作10.限定因素原理11.灵活性原理。
12.许诺原理13.目标14.目标管理15.使命16.政策17.战略。
18.核心能力19.预测20.前提条件21.决策22.程序化决策23.非程序化决策24.主观决策方法25.组织工作26.组织结构27.目标统一原理28.分工协作原理29.管理宽度原理30.责权一致原理3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3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33.管理宽度34.部门35.直线职权。
36.职能职权37.授权38.分权39.集权40.活性化41.委员会管理42.过程43.业务过程再造44.人员配备45.用人之长原理46.职务要求明确原理47.不断培养原理48.公开竞争原理49.责权利一致原理50.人才生命周期51.领导工作52.激励原理53.目标协调原理54.直接管理原理55.指明目标原理56.沟通原理57.命令一致原理58.移情作用59.团队60.工作团队61.过程改进团队62.自我管理团队63.沟通64.激励65.强化66.积极强化67.消极强化68.惩罚69.消失70.控制工作71.管理突破72.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73.组织适宜性原理74.控制关键点原理75.例外情况原理76.直接控制原理77.急性问题78.慢性问题79.预算80.零基预算81.管理审核82.计划评审技术83.管理信息系统84.决策85.授权86.管理道德87.改变航道原理89.业务流程再造90.员工活性化91.领导工作92.现场控制93.主观决策法94.人员配备95.差异化战略96.期望理论97.例外原则98.职能职权99.归因论100.全面质量管理101.职权102.组织工作103.委员会管理104.程序化决策105.管理106.目标管理107.前馈控制108.职位设计109.组织变革110.组织的社会责任111.激励型反馈112.决策支持系统113.轮式沟通114.战略管理115.非正式沟通116.激励117.参谋职权118.Y式沟通119.信息反馈120.组织的具体环境121.六西格玛管理122.计划工作123.集中化战略124.计量决策法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
因研究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后人称为霍桑试验。
5.战略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6.全面质量管理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7.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8.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组织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
9.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庆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0.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这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欢地选择可行方案。
11.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12.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13.目标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
14.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15.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
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16.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7.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18.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19.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它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
20.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
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等内部因素。
21.决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换言之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22.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23.非程序化决策有些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称为非程序化决策又被称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24.主观决策方法指的是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
25.组织工作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6.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7.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8.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
29.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30.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
3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是指对组织结构中的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3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33.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棒下属的人数。
34.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35.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36.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37.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38.分权表示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
39.集权意味着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
40.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41.委员会管理如果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委员会管理。
4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活动。
43.业务过程再造为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 2 再设计。
44.人员配备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45.用人之长原理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
46.职务要求明确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47.不断培养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组织越是想要使其管理者能胜任其所承担
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去不断地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48.公开竞争原理是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49.责权利一致原理组织越是想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责权利相一致。
50.人才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51.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52.激励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越是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53.目标协调原理是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54.直接管理原理是指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55.指明目标原理是指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
56.沟通原理是指管理者与下属之问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57.命令一致原理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8.移情作用是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意思是说一个人将自己的意识以想像力投射在他人身上的能力。
正如通常所说的就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模拟他人的感情、意见与价值观念的能力。
59.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60.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有时也称作自发型团队是指对某一特殊过程如一个部门、一条产品线、或业务过程的一个阶段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的团队。
61.过程改进团队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62.自我管理团队是指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63.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64.激励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65.强化心理学术语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66.积极强化在积极行为发生以后立即用物的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
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个体感到对他有利从而增加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称为积极强化。
67.消极强化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防止产生个人所不希望的刺激称为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
68.惩罚在消极行为发生之后使实施者受到经济上或名誉上的损失或取消某些为人所喜爱的东西从而减少这种行为称为惩罚。
69.消失是撤消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终消失。
70.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71.管理突破控制工作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维持现状”第二个目的是“打破现状”。
管理突破就是实现控制工作的第二个目的是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72.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指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控制工作也就越能有效地为管理者的需要服务。
73.组织适宜性原理是指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74.控制关键点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尽可能选择计划的关键点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75.例外情况原理指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76.直接控制原理是指管理者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就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就越不需要间接控制。
77.急性问题组织中往往存在两类问题。
一类是经常产生的可迅速地、直接地影响组织日常活动的“急性问题”。
急性问题是经常产生的对多数人的工作和利益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故容易被人们发现、承认和解决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
78.慢性问题慢性问题是在长期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人们对于其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以至适应了它的存在不容易发现或者即便是已经发现了也不愿意承认和解决。
79.预算就是
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例如在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中或非财务数字例如在生产预算中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80.零基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做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
根据组织目标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
81.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82.计划评审技术是把工程项目当作一个系统用网络图或表格或矩阵来表示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找出从开工到完工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线路并围绕关键线路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行严密控制以达到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的一种计划与控制方法。
83.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就是服务于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由管理者计划和设计的用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专门信息以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能的信息系统。
84.决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换言之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85.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86.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和原则。
组织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
87.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88.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89.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兴起的一场深刻的企业变革运动指对组织的业务过程进行彻底的变革以获得成本、质量和生产率等方面的突破性改进。
90.员工活性化员工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有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91.领导工作管理中的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92.现场控制现场控制是一种主要为基层管理者所采用的控制工作方法。
管理者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
93.主观决策法主观决策法指的是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
94.人员配备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95.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在行业种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别化建立起差别竞争优势以形成对“人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别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别化而增加的成本。
96.期望理论指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
97.例外原则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做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98.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99.归因论归因论着重研究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另一个方面是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10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01.职权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一种权力。
102.组织工作组
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103.委员会管理是指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104.程序化决策指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又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105.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106.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与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07.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管理者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 3 经验教训反复认真的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对比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和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108.职位设计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109.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110.组织的社会责任组织的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11.激励型反馈必须是建设性的即详细、真诚、清楚、适时的描述会议中实际发生的事情。
11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由计算机支持的交互式信息系统。
它能够提供模型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进行非程序化决策。
113.轮式沟通轮式沟通指对人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
在组织中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领导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
114.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115.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方式。
它的沟通对象、时间及内容等各方面都是未经计划和难以辨别的116.激励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指导行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