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投资决策主要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项目投资决策主要指标
摘要: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

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

投资是企业为了在未来取得收益而进行的投入企业资源的行为。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项目投资中所使用的主要投资决策指标的使用。

关键词:投资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1、项目投资的决策指标
在确定了项目的现金流量以后,就要使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对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评价。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就是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并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和尺度。

投资决策指标根据是否考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两类,即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

非贴现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指标、投资收益率指标等指标。

贴现指标包括净现值指标、现值指数和内涵报酬率指标。

2、净现值决策指标分析
2.1传统的净现值(NPV)法
净现值(NPV)法是指一个项目从投资新建开始到报废清理为止的整个项目计算期内,以收付实现制下的净现金流量为基础,按行业基准的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值的代数和。

其优点主要有:
①所有的动态指标中,净现值是一个基础的指标,决定指标。

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原始投资额的现值、内部收益率(IRR)无一不与净现值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净现值的延伸。

②净现值的取值直接影响着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的取值范围。

③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无论单一方案、互斥方案、组合方案中所运用的各种决策方法及具体指标,其实质都是净现值这个指标的运用。

2.2传统净现值法的局限性
传统NPV法虽然有众多的优越性,长期被无所顾忌的使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外部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决策者的决策过程由静态决策转变为动态决策,决策的重点从一般决策转移到战略决策。

在这种环境中,传统NPV法的决策有效性就受到严重质疑。

2.2.1传统NPV法忽视了项目投资中决策柔性的价值
所谓决策柔性,是指当项目的外部决策环境发生变化时,决策者可以改变或调整原先初始选择的灵活性,这种决策柔性是具有价值的。

传统NPV法假设未来的变化总是按决策之初既定的环境发生,不论是对未来的现金流还是所需采用的风险折现率,都未考虑管理者对未来变化的适时调整。

2.2.2传统NPV法忽视了项目投资中战略的价值
对一个企业而言,项目投资可以分为一般项目投资和战略项目投资。

传统NPV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一般项目投资,对投资的战略意义或间接价值及知识价值无法进行量化分析。

至于战略项目投资相对注重的是项目长远的利益和长足的发展。

在实际经营中,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机会可能比眼前的收益更有价值。

显然,采用传统NPV法不能为这些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2.3解决局限性的方法
既然传统NPV法面临诸多挑战,在很多情况下不是项目投资决策的最佳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吗?有,那就是实物期权方法。

所谓期权就是拥有享受获利机会而不必承担损失的一种权力。

其实上文中提到的决策柔性的价值和项目战略的价值都是一种期权。

3、内部报酬率(IRR)法决策指标分析
3.1内部报酬率含义
内部报酬率(IRR)定义为:投资方案的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这一定义规定了IRR必须按照现值计算。

实际上IRR有两层涵义:(1)表明项目本身具有的最高获利能力。

(2)反映的是项目本身纯正的获利能力。

3.2在实际操作中内部报酬率也有一定的缺陷
3.2.1内部报酬率可能存在无解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寿命期为两年,第一年净现金流量为1500万元,第二年净现金流量为-800万元。

则可通过方程:1000=1500×(P/F,I,1)-800×(P/F,I,2)求解内部报酬率。

但此题求解为无解。

3.2.2内部报酬率可能有多解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寿命期为两年,第一年净现金流量为2500万元,第二年净现金流量为-1500万元。

则可通过方程:1000=2500×(P/F,I,1)-1500×(P/F,I,2)求解内部报酬率。

但此题求解有两个根:I1=36.18%;I2=13.82%。

针对此题,当资金成本率小于36.18%或大于13.82%时,投资没有
价值。

只有在13.82%<I<36.18%时,净现值才大于零。

可以看出此题无法确定一个最佳固定值,从而给投资决策带来判断上的难题。

4、净现值法与内部报酬率法的比较
净现值法(NPV)与内部报酬率法(IRR)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经济涵义,不能相互替代。

虽然NPV给出足够的信息用于金融决策,可是IRR能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有用信息,而NPV做不到;IRR有时是更合适的价值测度;NPV和IRR的重复投资或排序特征并末使前者优于后者;NPV存在着与IRR相同的多重根问题。

因此,没有理由不同时使用NPV和IRR。

4.1NPV法和IRR法的矛盾
一些人认为,两种方法在分析评价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时之所以会产生矛盾,是因为它们对投资方案所收回的现金的再投资有不同的假设和理解。

但是,IRR与NPV本身就是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经济涵义和功能,出现矛盾并不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为了使IRR法和NPV法相一致,一般采用差额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4.2NPV法和IRR法的解决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B方案的贴现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横轴上的两个截距分别代表能使净现值等于零的两个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以A-B方案作为一个新方案C,则C方案的现金流量为第一年初0,第一年末10000,第二年末5000,第三年末0,第四年末-23000,可以计算出C方案的IRR:0=0+10000(P/F,IRR,1)+5000(P/F,IRR,2)-23000(P/F,IRR,4)则可以得到,C方案的IRR为18%,由图两条线的交点即是这个特殊的点的横坐标,这时的NPV相等。

可见,基准收益率小于18%时,B的NPV较大,当基准收益率大于18%时,A方案的NPV较大,所以在基准收益率大于18%的情况下NPV法和IRR法的结论一致。

5、结语
尽管IRR与NPV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但总的来讲,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要解决的是对未发生事件的预测,未来事件的发生总是带有不确定性,IRR和NPV与其它财务评估指标一样,均具有一定的偏差和失真。

若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并用差额增量内部收益率法等作全面分析,不失为项目财务评价中较好的分析方法。

于是,每个投资者都必定以他对待风险的态度积累与项目可行性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求得到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