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论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现代文学是“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答案: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文学革命本身,就体现着民族觉醒、个体觉醒和文学觉醒的多重要求。

“五四”先驱者视启蒙、改变国民性为新文学的使命,表现了对国运民生的无比关切。

鲁迅直到30年代还这祥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闻一多在《静夜》诗中也说:“最好是让这万里塞满了沙泥,如其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连高唱“艺术无目的”论的早期创造社作家,同样也十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和社会使命。

他们都以文学来推动民族觉醒和人的觉醒,探索着“理想的人性’。

稍后的革命文学家更进而以文学推动工农和被压迫阶级的觉醒,塑造无产阶级新人。

中国现代文学,就其主体来说,正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五四文学精神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社会的勇于担当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患是那一代作家精神中的母题。

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和社会的关注似乎成为中国作家的命运。

陆文夫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对动员一代知识分子和传播新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时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简直就是革命思想
的传播者,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教育传统,五四发扬了这一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

当时知识分子中普遍的忧患意识十分突出,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文学的功能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文学发展中有可变的部分,也有永恒不变的部分。

刘白羽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文学自身,在国破家亡之痛和五四文学感召下走上文学道路后,就有一种精神一直贯穿到自己的创作之中,那是自五四发源的精神,是受鲁迅影响之下的精神,是与民族国家息息相关的精神。

王晓明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民国建立后,知识界对社会普遍的悲观失望和激愤之情下酝酿产生的,知识分子是在黑暗重压下还力求有所作为的悲愤之情下勉力向前,勇猛进取,向旧的传统势力发起冲击的。

作家、知识分子并没有因为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就放弃自己的努力。

这时的文学,自然就有着沉重的担当责任和社会功用。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呐喊”,要“遵命”,用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有伟大的作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作家,都对社会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心和担当精神。

五四时期的一代作家正是以其对国家、民族现实命运的关怀和担当而获得其历史的分量。

作家这种对于社会的担当精神,到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更为可贵的是,那一代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担当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认识方式。

如同在鲁迅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一样,作家的社会担当是以他独立思考的立场来介入社会,参与现实的。

这两者相辅相成,使作家参与社会,作用历史,进而发现和理解着生活
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鲁迅先生正是以其冷峻的思考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深刻地理解关照着中国的命运。

余华认为,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重,而把自我和个人始终放在次要的位置。

对知识分子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责任感。

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和巴金等都是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识分子。

西川认为五四时期作家从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追求到民族国家
关怀的集体主义归结,给予我们意义深远的启示,也许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的社会关注从来就是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命运。

2.从思想内涵到艺术形式到语言,《狂人日记》如何将中国小说
现代化实践推上了顶峰?
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

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从总倾向到具体描写,都和“五四”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特色。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和果戈理短篇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迅利用早年获得的医学知识,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串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

他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选取狂人为主角是一个十分精心的安排。

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

借实引虚,以虚证实。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小说的艺术构思是巧妙的。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具有现代意味。

《狂人日记》发表后,由于它所表现的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使许多读者耳目一新,当时吴虞还据此写了论文《吃人与礼教》,足
见其影响的深入与广泛。

这篇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革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的特征。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

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的中国文化的无意识。

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作品。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作为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

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4.联系中外文学思潮说明新感觉派小说的风格特征。

答案:20年代末30年代初,正是世界范围的现代主义文学热潮时期,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加上现代小说从现实、浪漫主义基础上,还在向多元化发展,作家都在探讨新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模式,于是出现了“新感觉派”小说。

“现代派”的特色与倾向: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出现也是当时一部分作家对于社会和人生比较困惑、迷茫的反映,强调作家的主观印象、主观感觉。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文坛。

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以快速节奏来表现殖民地化的大都市畸形、变态的生活;
第二,刻意捕捉新奇、独特的感觉和印象,把人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中去;第三,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技巧,描写现代都市人迷茫心灵和精神失落所造成的二重人格。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代表人物刘呐鸥,关键字“主观印象”。

刘呐鸥短篇集《都市风景线》,多写大都市病态和糜烂。

这是初步探索阶段,特点是突出作家对生活的主观感觉和印象,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

2、第二阶段,代表人物穆时英,关键字“蒙太奇”,被人们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把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他的代表作有《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他运用全新手法,把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小说中,镜头的切换、画而的变换,使小说篇幅不长但场景很多,容易很大。

穆时英创作的特点就
在于用这种多场景、多画面的手法拓展了小说表现生活的容量。

穆时英早期的短篇集《南北极》,写到阶级对立、又宣泄破坏、占有一切的情绪,具有流氓无产者气味。

此后转向感觉主义、印象主义方法,表现爱情和死亡(《公墓》),都市的战栗和肉的沉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展览“十里洋场”的畸形“风景”。

写出人物在“快乐面具”后的悲哀,是穆的一大成就。

3、第三阶段,代表人物施蜇存,关键字“无意识”施蜇存进一步把新感觉派小说艺术引向深入,他的代表作有《梅雨之夕》、《上元灯》、《将军底头》,其创作不是停留在画面增多和镜头变换上,他的贡献是把小说的笔触引入人物内心深处,特别是人物“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使新感觉派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命运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施蛰存早年的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小说,颇有诗的意味,但并不采用现代主义方法。

《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短篇集,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转向较为典型的心理分析,有时略带神怪、魔幻色彩(《将军底头》、《魔道》等篇)。

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的《春阳》、《雾》,折射着性爱意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

其后的《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5.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艾青在诗歌创作上的“创造性综合”。

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

艾青把现实主义精神当做自己诗歌创作的原则,同时也不拒绝其他文
学潮流中的艺术精华。

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象征主义,从而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艾青在抗战以前的诗作收于《大堰河》与《马槽集》,诗作强烈的抒发了对生活的爱憎感情,揭示出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

1933年,诗人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发表了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被压迫在社会底层的贫困妇女的深切了解和
同情和激发起来的阶级觉醒与要求反抗的愿望。

在艺术上,真挚而浓烈的抒情,质朴而深沉的口语,一唱三叹的旋律,都使该诗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与感人效果。

此外,诗人在《巴黎》、《马赛》等诗作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丑恶实质,《太阳》、《春》、《黎明》等诗作表达出对于光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这些诗作,是艾青艺术道路上的最初尝试,在艺术表现上则还带有明显的西方象征主义派诗人影响的痕迹。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艾青开始了新的创作,出版有《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火把》等诗集,形成了诗人创作道路上的鼎盛时期。

1939
年秋后,奋起抗战带来的热情趋于平抑,现实的困难和矛盾正日益迫近人们,这时的诗作不免带有一种荒凉、寂寞之感。

1940年5月诗人完成了著名长诗《火把》的创作,显示出思想探索的飞跃和昂奋的诗情。

《火把》是一曲表现抗战年代革命青年生活道路的青春之歌,诗中的火把是时代的光明的象征。

“光明”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
意象。

他的大量诗作都以“光明”为题目。

如“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黎明的通知”等等。

这都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的宗教般的情感。

长诗《向太阳》中那光芒四射的“太阳”,凝聚若干百万人对光明的热望;启示着一切崇高的创造。

诗人借助于对太阳的歌颂,赞美了被抗日烽火照亮了的祖国大地和人民。

长诗《黎明的通知》使代表光明与正义的“黎明”拟人化;赞美了光明的无私,揭示了人民对于光明的渴望。

长诗《光的赞歌》、《火把》,诗人在礼赞光明的同时,也对黑暗进行了愤怒的揭露。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艾青来到了革命根据地眼延安。

与解放区新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诗人的创作道路也出现了新的转折。

他觉得“诗必须作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作,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决心“把政治一诗密切地结合起来,把诗贡献给新的主题和题材”。

这时期创作的诗歌主要收于《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和《黎明的通知》等。

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诗人用阶级斗争的眼光观察生活,语言为了反抗欺骗与压榨,“它将从沉睡中起来”。

《向世界宣布吧》一诗,斥责反动派的造谣诽谤,歌颂解放区的光明与幸福。

《黎明的通知》告诉黑暗中的任命,黎明就要来了。

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由于艾青这时来到了光明的天地和置身与革命的中心,因而他更自觉、更有力地为革命斗争歌唱,诗作中的时代意识更为强烈,理想主义色彩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艾青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
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到诗艺上,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

在他的诗中,诗情、诗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被丰富敏锐的生活感觉所充实。

反过来,他诗中的感觉、情绪和想象又总是被深湛的思索所深化和净化,从而被升华到一个更崇高的境界。

艾青在处理诗的整体情理架构和局部肌质的关系上也相当成功:他多用铺陈手法和戏剧性的场景转换技巧,井然有序地推动着诗情逐步展开,给人清晰晓畅的印象,同时又多具体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颇为耐人寻味。

艾青还努力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诗歌艺术所必需的规范约束
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努力将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融汇到诗歌这种高度精微的语言艺术中。

这一切都丰富和提高了现代诗歌艺术。

自由体诗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了。

艾青的诗作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流派“忠实与现实、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与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流派的技巧,从而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巩固了新诗发展的阵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

7、张爱玲为什么能为雅俗所共赏,在她被发掘出来之后,在文坛上能掀得起“张爱玲热”的真正原因。

运用通俗的传奇和言情故事讲述一个现代都市中的故事,在通俗的市民的语言中营构出现代的诗的意境。

这既让知识阶层接受也让市民阶层喜欢。

这种故事一方面能为日伪统治的文坛所见容,另一方面也给当时的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她创作的作品的主要特色有:
(1)在题材上,两性关系、婚嫁迎娶为生活底蕴的切入点和主要视角。

这既与一般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家庭与恋爱有关,还源于她的一种偏执的文学观念。

她说过“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张爱玲的作品与当时血与火的中国关系不大,与日寇的侵占香港和上海的沦陷也不大沾边,作品中也不去渲染民族情绪和抗战气愤,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堕落、变态的灵魂。

(2)在人物形象方面,家庭专制的“女暴君”们——小型慈禧太后式的人物,是她笔下最成功的人物。

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3)张爱玲最擅长的是叙说“家史性”的故事,性心理、性变态、情结、人格分裂等其耳熟常见的内容。

公认的代表作有《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

(4)“亦洋亦古,非中非西”是张爱玲作品的特色。

她善于写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

她笔下的沪、港“洋场”处处显示出资本
主义文化和东方固有文明的交。

新旧文学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也是作者特殊的风格。

她的小说以传统章回体小说为总体格局,吸收西方现代小说的手法技巧,把心理分析的内容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既象传统小说那样,注重细节描绘和场景渲染,注意以人物语言和行为方式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又汇合了通感、象征、暗示等现代派小说技巧。

在这苦心的借鉴和切磋中,张爱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995年,随着张爱玲在大洋彼暗悄然离世,海内外的“张爱玲热”再度达到高潮,这一切离不开作家自身的特有魅力。

她的小说的魅力首先来自于传奇性的故事以及弥漫于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

她的小说似梦呓,诱你走入一个传奇而虚幻的小说世界,随着她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话语,遭遇曹七巧、白流苏、葛蔚龙等人,让你切身感受她们生活的没落和乱世的苍凉。

人们惊悚于人性的丑恶、生命的无常、欲望的疯狂,人们想抽身逃离,但她们梦魇般的经历牢牢缠绕着你,使你铭记难忘。

这种给人以“梦魇”般的感受与作品题材的独特性密切相关。

这些“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便成为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题材。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感受的不仅有梦魇般的氛围,梦魇般的故事,梦魇般的文化,更有梦魇般的人性展示。

她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去展示人性的深刻变幻,这是张爱玲作品经得起推敲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厚中西文化修养,能够融贯中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并不在少数,然而只有张爱玲不仅将中、外、古、今的优秀传统熔于一炉,而且能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优长
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雅大俗的境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是张爱玲的成功之处,也是她的作品赢得广泛读者的根本原因。

反顾她的小说创作与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渊源关系,我们就能发现她直接承传了通俗小说的衣钵,却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提升了传统通俗小说的品格。

张爱玲使散失在都市里的民间文化碎片,重新凝聚起来,再生出真正的现代性的都市生命。

”张爱玲第一次在通俗文学的形式中,展示了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等方面的现代内涵。

在沟通知识分子立场和传统通俗文学方面,张爱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承传与超越上,树立了无以回避的标高。

这样也才能够够解释,她为什么能为雅俗所共赏,在她被发掘出来之后,在文坛上能掀得起“张爱玲热”的真正原因。

9.从思想意蕴和审美品格两方面谈《边城》在沈从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

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沈从文的小说里有湘西人性世界和都市世界两个并存的世界,他
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观和批判都市文明世界,而统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表现和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用意。

作者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一种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纯朴自然的人性。

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小说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与典型并立的审美范畴。

他的湘西乡土题材小说,取材具有某种原始的神秘性,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构设人事场景,以青绿为底色摹绘自然风物图画,主观情意的抒发采用情景交融或隐喻象征的手法等等,都为抒情写意小说的意境创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

沈从文说他写《边城》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主意并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而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可理解为是《边城》所要表达的主题。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人性美和人情美是作家描绘的重点,它在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得到全力以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