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中对雨水利用的途径与技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化中对雨水利用的途径与技术探讨
摘要:保持雨水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是雨水利用的根本,现在每个城市都在增加绿化面积,创建园林城市,如果充分利用广大的绿地资源,实现雨水资源化,能够节省很多绿化养护资金。
在此针对城市园林绿化中对雨水利用的途径与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合理利用
1 园林绿地中雨水利用的技术方法
1.1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途径
1.1.1雨水的渗透利用。
城市绿地雨水渗透利用就是通过地表渗透或者辅助设施使雨水下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使雨水得以利用的方式。
城市绿地雨水渗透利用包括绿地的渗透利用和修建渗透设施两种措施。
城市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只要增加绿地,就可以加大雨水的利用量,这是一种获得最佳城市生态效益的利用方法。
降水到达地面后,以自然的方式渗入地下,入渗量的多少将随地表的特点、土壤性质、坡度、雨水降落的速度和降雨的总量而变化。
渗入地下的水可以被植物吸收或通过毛管吸力被保持在土壤中,多余渗透水形成地下水。
园林绿地中的非硬化地面是雨水下渗的主要区域,屋顶及硬质铺装截留的雨水也可以导入绿地中进行渗透利用。
使
用多种措施强化雨水就地入渗,使更多雨水留在城市绿地内并渗入地下,即使下渗量较小、地下水位太深或受地质条件限制以致下渗雨水不能进入地下含水层,至少可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气候而遏制城市热岛效应,还可减小径流洪峰流量及洪涝灾害威胁。
绿地入渗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植物根系的净化能力,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对雨水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
1.1.2雨水的储存利用。
城市绿地雨水存储工程设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雨水引入人工的地上或地下蓄水调节池,以集蓄利用为目的,可以结合水处理设施统一设计。
另一类是利用绿地内的河湖水面、城市河道、水库等蓄水量较多的开阔水面,将雨水贮存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或建设人工湿地系统来改善雨水水质并加以合理
利用。
1.1.3雨水利用途径的优化设计。
(1)完全渗透性排水:此作法要求土质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采取低势绿地、渗透浅沟、渗透井、渗透塘等多种措施,渗透能力应不小于该小区安全排放设计暴雨水的要求。
(2)部分渗透,部分收集:这是一种渗水与地面收集排放相结合的雨水排放方式,它也要求土质有较好的渗透性,可先按一定重现期并根据土质、周围环境等情况设计渗透设施,超过渗透能力的暴雨水则按
传统方法小区设计重现期进行排放设计。
渗透性特别好时,也可先将所有的雨水渗透地下,在地下某深度铺设透水管集水然后排放或循环使用。
(3)部分收集,部分渗透:此作法可先按用水量要求设计收集利用的规模,多余雨水按渗透来进行设计。
适用于有用水要求的缺水地区,在设计渗透设施时,还应对该地区污染的敏感程度和地基承载情况进行论证,必要时要对雨水水质和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和控制。
根据不同情况,初期雨水弃流、截污、沉淀等措施也可采用。
2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措施
2.1 通过多种方法加大土壤的蓄水量
园林绿地是非硬化地面,是雨水下渗的主要途径,城市中屋顶及硬质铺装截留的雨水可以导入绿地中。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大绿地土壤的下渗量,是雨水间接利用的最佳方式。
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不仅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根系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增加土壤蓄水量的方法包括诸如:提高绿地中植被覆盖量,减低暴雨径流的流速、流量、延长滞留时间;调整绿地的竖向设计,尽量利用地面排除雨水,减少雨水管道;设计低洼绿地或排水明沟作为局部短时蓄水绿地;建造渗透池、渗透孔、渗透槽、渗透管等加大对雨水的渗透量;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和透水结构建造绿地内的道路广场等。
2.2 园林建筑屋面雨水的蓄积与利用
屋面雨水拦截主要包括集蓄利用系统和屋顶绿化。
集蓄利用系统是将屋顶作为集雨面利用雨水。
同时,在屋顶铺设一定厚度的土壤层,建造屋顶花园,也可以降低屋面径流系数,入中水管网加以利用,而园林绿地中建筑所占的比例较小,该部分的雨水仍然以导入绿地进行渗透为主要利用方法。
2.3 建设漏水型园林水体
在有可靠的雨水和其他水源条件下,可以建设漏水型园林水体,使雨水得以回灌地下水。
尤其是在天然条件下形成的大面积水体,在进行园林建设时水池的池底应保持或部分保持其渗水的功能。
在园林绿地中水量的保持与水体渗漏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这种方法需要进行水量的核算,并通过技术措施来控制渗漏量以保证水体的景观效果。
2.4 园林道路广场雨水利用
城市绿地中道路广场占地面积较大,能够收集较多的雨水。
其中园林道路由于其幅宽较小且线路较长,埋设管道收集雨水的经济性较差,故而应以排放到两侧绿地中为佳。
而大面积的铺装地面可以利用管道收集雨水,就近导入园林内部水体或蓄水池进行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建民,王忠.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J].绿色天地杂志,2010(2)
2 董爱香,丛日晨,王月宾.城市集水型公园绿地建设探讨[J].北方园林,2007(2)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