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原文
附录二六韬逸文一、银雀山汉墓竹简所录逸文
1
文王业之而崩,武王即立
严,杀僇毋常,从之不义,舍之不仁,愿闻□前行己修矣,今时可,臣固将言之。
周公旦□□之□□
太公望曰:夫受为无道,忍百生。
君方明德而诛之,杀一夫而利天
之币以东伐受,至于河上。
雨□□疾,武王之乘黄振而死,旗折□□
□正而后代,故功可得而立也。
意者我□□官治,其气偖,王姑修身下贤,□须其时。
大(太)公望曰:四时无穷,人□故时无恒与,道无恒业,盈□变化,天□□可,孰为有天?夫天先□之,□□□□□□之。
道先非之,而后天下仮之。
今夫受外失天下,内失百生,我方明德而受之,其不可何也?夫以百生而攻天子,可华而舍乎?去必死,进必取,□□今日行之。
大(太)公□□罪人而□先涉,以造于殷。
甲子之日,至牧之野。
□禽受,■(系)其首于白
2
三年而天下二垂归之,□□
曰:吾闻宿善者不□,且日不足
之佝。
凡受之所佝刑
□□□殷民□
□箕子
行殷庚之正,使人人里其里,田其田,□
后嗣,周有天下以为家社。
沇才!曰不足。
葆启。
3
曰:以地取人胃之胃之备,以禄取人谓之交,以义取人胃之友。
友之友谓崩,崩之崩胃之党,党之党胃之群。
群党崩友皆4
□力不能为奈何?
大公望曰:苍苍上天,莫知极。
柏王之君,孰为法则?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
能明其世者,胃之天子。
夫汤之伐桀也,非其战□修也
5
□民以仁义之言使广不知道极之所旦。
文王再
6
再拜曰:余闻在□□曰:佳天佳人,申申在
7
人当瞿而立。
文王曰:何涂之从?大公望曰:从上涂往而毋顾。
上涂不远,戒之毋反,其往
8
下。
大人之■□
□以人■也。
■才以□
□□,■□以取国,■国以取天下,□
9
回罢天之度,臣有三劝
□信,三劝乃亲,六怀皆得,何人不服!三劝不亲,游戌在身。
六怀无常,游戎
□亲,天下皆安和乃立王。
故
大安。
尚正
二、《群书治要》所录逸文
1
文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
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
赏赐不如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而赏,不因怒而诛;害民者有罪,进贤者有赏。
后官不荒,女谒不听。
上无淫匿,下无阴害。
不供宫室以费财,不多游观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
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也。
文王曰:善哉!
2
文王问太王曰:愿闻治国之所贵。
太公曰:贵法令之上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大利,大利则
君德彰矣。
君不法天地而随世俗之所善以为法,故令出必乱,乱则复更为法,是以法令数变,则群邪成俗,而君沈于世,是以国不免危亡矣。
3
文王曰:愿闻为国之大失。
太公曰:为国之大失,作而不法法,国君不悟,是为大失。
文王曰:愿闻不法法,国君不悟。
太公曰:不法法则令不行,令不行则主威伤。
不法法则邪不止,邪不止则祸乱起矣。
不法法则刑妄行,刑妄行则赏无功。
不法法则国昏乱,国昏乱则臣为变。
不法法则水旱发,水旱发则万民病。
不法法则兵革起,兵革起则失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