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11T16:53:01.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黄景树
[导读] 摘要:建设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是推进镇级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廉洁高效政府的迫切需要,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

桂平市马皮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桂平市马皮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广西桂平 537203
摘要:建设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是推进镇级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廉洁高效政府的迫切需要,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

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调查;思考
1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分析
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全面建设服务中心主要的提升方面为科学规划,明晰功能定位,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和实施。

1.1科学规划建设。

根据不同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结合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按照选址上均衡配置,建设上适当合,分步实施“一条龙”方式,合理布局文化设施。

1.2明晰功能及定位。

结合乡村自身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确定适合当地的综合服务, 提供一站式服务。

1.3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鼓励各方参与建设和管理。

1.4 加强组织实施 , 由点出发 , 以点带面 , 扩大人员编制,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监管。

2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建设人才
乡村综合服务中心缺乏专业人才。

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失导致公共工作的实施偏差。

没有专业基础,工作很难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2.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通过对各乡村的设施进行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硬件设施建设不全是现今较为突出的问题,面积大多不符合建设要求。

2.3缺乏经济保障
地方政府文化投入差距较大,没有多余的人力财力支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农村综合站没有纳入预算,无法得到保障。

3 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妥善化解乡镇服务“三农”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矛盾,必须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入手。

建议成立“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把与农村基层相关和与农民密切相联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理或代理。

对中省有政策规定暂不能统一纳入中心管理的事项,实行委托方式,简化办理程序,对服务项目较多的部门,直接派人到乡镇现场办公,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不断提升乡镇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3.1明确目标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按照“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责权统一、条块结合”的总体思路,推行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民群众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票制”收缴。

做到 “推开中心一扇门,办成所有审批事,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让服务对象事半功倍。

3.2 健全机制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二设立、三规范、四整合、五建制”的基本模式。

“二设立”。

一是在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四部一室,即咨询受理服务部、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和中心办公室。

二是在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

“三规范”。

一是规范服务范围。

将相关涉农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服务范围。

二是规范运作方式。

按照“集中办公、乡村联动、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规范操作程序。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按照“受理、办理、回复”三个环节规范操作。

“四整合”。

一是整合办公场所。

乡镇要依托现有办公用房设立“农村综合服务大厅”,村依托村委会活动室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以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

二是整合人力资源。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一律由乡镇长担任;从相关站所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精、服务意识强的人员进入中心,专司其职。

村配备代理员,由村干部兼任。

三是整合站所职能。

对工作人员较少、服务事项较多的站所,将职能前移到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站所能交叉办理的服务项目尽可能地进行归并。

四是整合服务方式。

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县直相关部门尽可能地下放到乡镇,暂不能下放的,实行委托方式,简化办理程序。

“五建制”。

一是建立内部制约机制。

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奖惩办法,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编印服务指南、办事须知,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依据、服务程序和收费标准,做到阳光操作;推行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

二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实行党政领导轮流带班制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接待日制度和党委、人大、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的定期回访制度。

三是建立联合调查处理机制。

对涉及社会治安、人民调解等方面的来信来访,由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处理小组办理。

四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由县政府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定期对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专项检查。

五是建立双向考评机制。

将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与“基层站所”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工作不积极、成效差的部门,当年不得评选为先进站所。

3.3优化服务
集中办公。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内设四部一室,即咨询受理服务部、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中心办公室。

把与农村基层相关和与农民密切相联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项目和涉农办证(如:土地、房屋产权证、居
民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等全部纳入“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村委会成员具体负责日常服务工作的受理、办结。

镇村联动。

群众直接到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申请办事的,由咨询受理服务部接待;到村为民服务代理点申请的,由村代理员负责到镇政务服务大厅办理。

统一受理。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负责统一受理群众申请办理事项、接待群众来访、政策解答、提供信息咨询等为农民服务事项。

分类办理。

对群众申请办理事项由咨询受理服务部进行登记和分类后,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进行办理。

专人承办。

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根据咨询受理服务部转来的办理事项,确定全程承办人,并作为办理责任人。

限时办结。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接到群众提出办事申请后,按照承诺的时限,按时办结。

受理。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咨询受理服务部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出具补充材料清单,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行受理;对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告知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受理登记,填写承办单,并相应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和经济发展服务部。

办理。

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接到有关材料后,确定该事项的全程承办人,能直接办理的,即时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由全程承办人负责办理,并承诺办理期限。

对群众来访提出的问题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先行登记,能即时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报中心主任,并提出办理意见。

回复。

承办事项办结后,全程承办人签字交回咨询受理服务部,并做好承办单的交换手续,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将办理结果告知申请人。

4 结语
总之,“三农”问题是我国身为农业大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政府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农村建设。

因此,要在农村建设中大胆创新和实践,重视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推进乡镇农村文化建设十举措[J].科技创业家.2019(13).
[2]范瑜.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好[J].乡镇论坛.20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