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塑料之灾需要创新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解塑料之灾需要创新智慧
作者:简岩
来源:《百科知识》2018年第19期
据报道,中国华南理工大学与国内和国外各一家公司合作研发的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的水溶性塑料袋即将投产,并面向市场销售。
这种塑料袋入水即溶,变成乳白色液体,降解过程只需5分钟,而一般塑料袋需400年才能降解。
这则消息或许为陷于“白色污染”的地球带来希望和曙光。
1907年7月14日,美籍比利时人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标志着塑料的发明。
将近100年之后,在英国《卫报》评出的“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中,塑料位列其中。
公允说来,塑料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对于塑料,人们可谓是爱恨交加。
为了减少塑料污染,各个國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措施,即在生活中限制和禁止使用一些塑料产品,尤其是塑料袋。
然而,这一举措并未产生人们所期待的成效。
一个重要原因是,塑料产品用起来方便,而且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
正因为如此,塑料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可谓变本加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生产了超过83亿吨塑料,目前全球每年使用5万亿个塑料袋,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其中有的被冲到海岸上,有的则漂流入海,几百年才能逐渐分解掉。
现在,海洋中塑料与浮游生物的比例已达1:2,如果不加限制,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鱼类。
英国政府于2018年推出了包括限制和禁用塑料制品的25年环保计划。
中国也有人建言全面禁止或限用塑料。
然而,限用和禁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从根本上看,由于塑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禁止这个“伟大的发明”已经不可能了。
因此,需要像治水防灾一样,从一味堵与禁转为疏导,体现在塑料用品上就是,重新发明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其他塑料制品。
现在,中国率先研发出水溶性可降解塑料袋正是化解塑料灾难的一种创新,聚乙烯醇水溶袋用完后,即便是作为垃圾遗弃到水中,也会迅速溶解消失,最终可通过微生物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再造成白色污染。
如果这种水溶性可降解塑料袋能够降低成本,实现量产,达到与普通塑料袋一样的价格,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塑料袋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