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摘要: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课堂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从而提出新的”课堂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了应该做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的思考成果转化为小组共有的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通过互相启发与争辩来解决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疑难、错误,使探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

如何加强数学教学中的。

“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应包括两个方面:表述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诉说,在倾听中做到理解与辨析,从而给予正确评价。

我曾在不少公开课中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个有合作交流价值的材料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在全班交流。

这时很多同学争先举手发言,惟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通过一番热烈的发言,发表过意见的人洋洋得意,不再积极思考;未能发言的同学垂头丧气,拒绝参与。

那些
一点不懂的同学更是高枕无忧在一旁看热闹。

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表面上热闹非凡,实质上事倍功半,学生在交流中只注重自己的见解,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只在意老师的评价。

因此他们的交流只指向教师。

当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后,他们就不会耐心倾听别人的见解,更不会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价。

是什么造成这种现状呢?这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角色未能完全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还带有权威性、指令性,教师并未真正成为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教师扮演的还是一个能给出现成真理的人。

所以学生的交流只指向教师,学生问就不会交流了。

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一种形式。

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以指导者代替权威者,把学生推向合作交流的前台。

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活动中教师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才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才是一种进步。

二、认真备课,为学生合作交流准备材料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

当前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这对于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里面很多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教师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要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均应从知识建构、情感态度、学习的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入
手,积极为学生准备合作学生的材料。

三、准确设计问题,为合作学习创造空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准备好合作的材料外,都会设计一些研究讨论的问题。

在问题的设计上,部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是过细就是过粗,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恰当的合作学习的空间。

比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教师在向学生出示一组能被3整除的数以后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1.看看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征?2.我们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吗?3.把这些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4.你能总结出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这样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细致又到位。

但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合作交流又会付出多少思维的努力呢?他们合作的空间又有多大呢?问题设计过粗的教师可能只这样问: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他忽视了学生与自己认知结构的差异。

试问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合作什么?他们在合作中来交流什么?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设计才有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呢?首先教师要明确问题设计意义: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答案,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

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既要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又要能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既能为学生提供可合作的材料,又不包办学生自主创造的过程。

因此,我们教师就要不断反省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自觉地加以调节,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四、精心设计,把“强迫合作”变为“需要合作”
在以往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我看到许多这样的合作交流:上课前,教师已经安排好讨论人员、讨论时间和讨论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一声令下:现在四人一组开始合作,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觉得有无必要,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这样,原本可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这恰恰与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相违背。

要改变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学习,这就要我们教师在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准备好合作学习的材料的基础上,精心安排。

让学生觉得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把“强迫合作”变为“需要合作”。

如在教学实际测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自己对学校操场、围墙、教学楼等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没有花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有测量的需要,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完成,自然而然就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合作学习”已是受关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

总之,本文就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的应该做好的几点建议,相信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