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
★课前自学案★
【考纲呈现】
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主预习】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本40-41页)
二、能源基地建设(自主记忆)
1.能源基地建设措施(课本42-43页)
2.能源的综合利用原因、模式、好处、结果(课本44-45页)
3.建设成就
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课本46-47页、自主学习课程165页)
(一)山西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二)山西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
(三)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自主学习课程167页)
【自主检测】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
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2015·潍坊模拟)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
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3~4题。
3.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4、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研学(2015·北京东城一模)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
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
主。
读图,回答5~6题。
5.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
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6.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例一】下图是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力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28分)
(1)阐述我国风电场
和风力电站分布的特点。
(2)图中甲地区和乙地区都没有大量风电场和风力
电站分布。
对比分析甲、乙两地区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布局少的不同原因。
(3)简述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探究点二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治理
【例二】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 %,且大多埋藏
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
目前,新疆正在
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
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
运方式。
读下图回答问题。
(26分)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6分)
(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
和“疆煤外运”相比,两种能源输出方式各有什么利弊?(8分)
(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2分)
【当堂检测】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 60.3 18.5,2000年分别为13.8 38.9 47.3,2013年分别为22.4 45.7 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 )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
【研学】(2015·潍坊模拟)与煤、天然
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
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
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
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
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
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
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
读太阳能热
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
分析完成3、4题。
3.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热岛效应
B.绿岛效应
C.温室效应
D.狭管效应
4.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北美五大湖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研学】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读图,回答5~6题:
5.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
“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课后拓展案★ C层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
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
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
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
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
业生命周期图”。
据此回答1~2题。
【研学】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C.④—⑤D.⑤—⑥
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3~4题。
【研学】3.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2015·邯郸模拟)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
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
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
读下图,完成5、6题。
5.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
B.极地东风强盛
C.季风环流旺盛
D.盛行西风强盛
6.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
7、“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读“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内蒙古近期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以“中国电都”为核心的国家特大型绿色能源基地。
请你为内蒙古提出一种绿色能源开发的方法,并说明其可行性。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答案
【预习检测】
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
第2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①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3.C 4.D 第3题,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第4题,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高耗能的煤—电—铝产业链。
5.C 6.D 第5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6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课内探究案★
【例一】【解析】第(1)题,由图可直接读出我国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第(2)题,甲地区位于四川盆地,深居内陆,加上受山地阻挡,缺乏风能资源;乙地位于青藏高原,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市场需求少,加上其他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丰富,故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
第(3)题,上海市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风能(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解决能源安全、能源结构、社会发展、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环境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1)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或新疆、内蒙古),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甲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甲地区缺乏风能资源;因为地处内陆,受地形(盆地)因素影响,风力小。
乙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距东部电力市场远);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丰富。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等。
【例二】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
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
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当堂检测
【解析】第1B2A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2题,比较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解析】3选C,4选A。
第3题,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类似于玻璃温室,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因此利用的原理是温室效应,故选C。
第4题,此发电系统适宜分布在太阳辐射较强的地区,应满足纬度较低且气候干燥等条件,比较四个选项,只有A符合要求。
解析:5.B 6.C 本题组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
第5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第6题,由“煤变油”工艺流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课后拓展案★
1.C2.D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开始走向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第2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3.B 4.A第3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要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
第4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解析】5选D,6选D。
第5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6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发展。
7、解析:第(1)题,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高端制造对技术、资金条件要求较高,应布局在经济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的区域。
第(2)题,内蒙古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可以选择其一进行分析。
答案:(1)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理由: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办法一:开发风能资源。
理由: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开阔,植被较为稀疏,摩擦力较小,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办法二:开发太阳能资源。
理由: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