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态⽂明建设的问题
2019-07-06
摘要:⽣态⽂明是⼈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农村⽣态⽂明建设是我国⽣态⽂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农村的⽣态⽂明也就没有整体上的国家的⽣态⽂明。

为此,厘清农村⽣态⽂明的概念,剖析农村⽣态⽂明建设⾯临的问题,提出农村⽣态⽂明建设的可⾏性建议,以切实推进农村⽣态⽂明建设。

关键词:⽣态⽂明;农村;建设;对策
为追求⼈与⾃然和谐相处、⼈和社会全⾯进步的和谐中国社会,党的⼗⼋⼤将⽣态⽂明建设提⾼到“五位⼀体”总体布局的⾼度,提出要把⽣态⽂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态⽂明的⽬标就是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然不能缺少“美丽乡村”。

如何针对农村⽣态⽂明现状,将⽣态⽂明建设真正融⼊到农村社会的各个⽅⾯,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当前我国⽣态⽂明建设向前推进需要解决的重要之点。

1农村⽣态⽂明的概念
⽣态⽂明有两⽅⾯的内容:⽣态⽂明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

物质成果是⼈们通过⽣态化的⽅式改善⼈与⾃然之间的关系,促进⽣态系统的⾃我完善,为⼈类的⽣存与发展提供⼀个和谐、可持续的资源环境;精神成果是⼈类思维⽅式的转变,绿⾊意识、⽣态意识的觉醒,⽣态化学科的崛起,以及⽣态⽂化的繁荣与发展。

农村⽣态⽂明建设是我国⽣态⽂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农村⽣态⽂明建设取得成功,我国的⽣态⽂明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只有界定好农村⽣态⽂明的内涵,进⾏农村⽣态⽂明建设才会着实有效,才会有⽬标可寻。

农村⽣态⽂明指的是农民在进⾏实践活动时,有意识地改善⼈与⾃然、⼈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内部和农村⾃⾝发展取得的⼀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农村⽣态⽂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产⽅式、⽣活⽅式、消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农村⽣态⽂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村⽣态思想观念的增强、农村⽣态⽂化的发展、农村精神⾯貌的提⾼等⽅⾯的内容,农村⽣态⽂明建设就是要达到农村⽣态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双丰收。

2农村⽣态⽂明建设⾯临的问题
2.1⽣态意识的⽋缺
⼈们的⽣态意识直接指导和制约着其对周围⽣态环境的⾏为活动,是操控⼈们对待⽣态环境⾏为的内在动因。

农民⽣态意识的良好程度,决定了他们的⾏为和实践活动,并直接作⽤于农村的⽣态环境,产⽣不同程度的影响。

改⾰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态意识有了较⼤提⾼,但是整体⽔平依然较低。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农民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态环境的影响,从⽽阻碍了农村⽣态⽂明建设的发展。

农村长期以来粗放的⽣产⽣活⽅式以及教育⽔平有限,致使农民只看到眼前的发展,⽽忽视长远的发展。

这也从另⼀⽅⾯反映了农村教育的不完善,⽣态⽂明思想宣传的⼒度不够,⽽农民了解⽣态⽂明相关知识的途径⼜少,没有形成对农民进⾏全⾯⽣态⽂明教育的思想体系。

2.2基础设施的薄弱
在我国的农村,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局限,资⾦流动相对缓慢,政府部门对⽣态⽂明建设的资⾦投⼊不够,相关的基础设施⽆法顺利实施,后勤保障⼯作⽆法顺利开展。

⽽现代农村社会的⽣产、⽣活⽅式发⽣了巨⼤改变,传统的⽣态环境可承受的废弃物逐渐被塑料、电⼦产品、农药化肥等取代。

这些新的废弃物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来处理。

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解决好农村⽣产、⽣活⽅式改变后带来的⽣态问题,⼤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建⽴污⽔处理⼚、垃圾处理⼚等相应的⽣态⽂明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适应农村⽣态⽂明建设的需要。

2.3环保体制的缺失
农村⽣态⽂明建设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现阶段农村⽣态⽂明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其中⼀个重要表现是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要使农村⽣态⽂明建设稳步推进,法律⽅⾯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

⽽农村的⽣态⽂明建设⼯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符合农村⽣态现状的⽣态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层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同时⼜受政绩利益的诱惑,促使政府官员滋⽣了超越法律效⼒之外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现⾏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打折扣。

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权责不明确,对⾏政主体的问责持轻视的态度,⽽重视追究企业和个⼈的⽣态环境责任,这种双重标准,导致在解决农村⽂明建设问题上政府威信衰减,相应的⽣态⽂明建设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

法律规范不具体,法律责任不明确成为农村⽣态⽂明建设的⼀个障碍。

3农村⽣态⽂明建设的现实对策
3.1加强农村⽣态⽂明的宣传教育
农民⽣态意识⽔平的⾼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态⽂明建设的成败。

⽣态道德意识是建设⽣态⽂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要在农民的⽇常⽣活中增强农民对于⾃然的道德责任感,树⽴正确的⽣态⽂明观。

利⽤⼴播、电视、⽹络、报纸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宣传普及⽣态知识,向农民进⾏多形式、多⽅位、多层⾯宣传⽣态⽂明知识,从经济社会⽣活各个⽅⾯来帮助农民群众树⽴正确、全⾯的⽣态道德意识,合理有序地促进⽣态⽂明在农村的发展。

要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作⽤,利⽤学校影响⼒,培养
⾼素质的新时代农民。

加强农村社区的宣传⼒度,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式将⽣态⽂明的思想传播到各个农村。

学校教育和社区宣传教育相互影响,让⽣态⽂明知识普及到每个农民家庭,使农民清楚认识到⾃⼰在农村⽣态⽂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调动⼈民群众的积极性,培养⾃觉的⽣态意识,为农村⽣态⽂明的发展提供助⼒。

3.2推进农村⽣态⽂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撑,国家需要适度增加农村⽣态⽂明建设在财政拨款中的⽐重,对农村财政拨款实⾏优先政策,确保农村⽣态⽂明建设的资⾦投⼊。

对于⽣态问题⽐较严重的农村以及较偏远易忽视的农村多给与其经济上的扶持帮助。

当地的政府应该重视起来,每个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村⽣态⽂明建设的⼀部分,是不可割裂的存在。

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优先解决当地⽣态⽂明建设中⼈民最关⼼、最迫切的问题。

在⼀些有独特资源的城市,可以⼤⼒开发当地的⽣态旅游产业,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风景区,拉动当地⽣态经济的发展,实现⽣态资源和经济两者的双赢。

3.3加快农村⽣态⽂明制度建设
农村⽣态⽂明制度的建设是农村⽣态⽂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农村⽣态⽂明制度⾸先要制定以我国现阶段农村具体⽣态环境状况为基础的相关保护体系,正确处理好农村⽣态环境保护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要完善农村⽣态⽂明的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农村⽣态⽂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农村⽣态⽂明建设中激励和约束关系,要解决好农村群众当下最关⼼、最现实、最迫切的⽣态环境问题,正确处理好农村⽣态⽂明建设中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通过建⽴健全相关的资⾦投⼊机制、奖励惩罚机制、公共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为我国农村⽣态⽂明建设提供永久的动⼒⽀持。

作者:张宏兴单位:宁波⼤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我国农村⽣态⽂明建设的问题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