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年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年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为了解赤霉索(GA3)和烯效唑(一种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分别用61 mg/ L的GA3和1.25 μmol/L的烯效唑浸种,再在适宜条件播种,测得大豆幼苗光合速率如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3和烯效唑实验浓度的确定应来自预实验
B.应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其它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C.GA3对大豆幼苗生长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D.适宜浓度的烯效唑能提高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
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运输到细胞外或细胞内
B.线粒体中的核糖体是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可通过认读密码子合成线粒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C.叶绿体中的色素和液泡中的色素都可能与叶的颜色有关
D.中心体存在于部分植物细胞中,溶酶体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3.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
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 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4.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1”和“雌1”信封内的卡片数可以不同
B.从“雄1”、“雌1”中各取取1 张卡片,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
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3 种组合方式
D.每次记录后需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持信封内两种卡片的比例不变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
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
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6.玉米的顶端是雄花序,叶腋处为雌花序。
研究发现,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B、b和T、t两对等位基因与王米的性别分化有关,当基因B和基因T同时存在时,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基因b纯合可以使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以使雄花序发育成为可育的雌花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有雌雄同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
B.bbTt只有雄花序,bbtt仅顶端有雌花序
C.BbTt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D.BbTt与bbTt的杂交后代中有1/3雄株
7.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一定有其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有非等位基因
C.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没有等位基因
D.姐妹染色单体上一定没有等位基因
8.(10分)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
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Na+进入神经细胞
二、非选择题
9.(10分)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问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果酒时,为尽快得到更多果酒,首先要将淀粉类原料糖化为葡萄糖,在这个过程中,除需要添加相应酶制剂外,还需要控制温度,原因是酶_________。
若从反应液中提取出酵母菌进行培养,应将酵母菌接种在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伊红美蓝”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得到果醋时,除需要加入醋酸菌外,还需要调整的两个环境条件是______。
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利用毛霉腌制腐乳时,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原因是________;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条件,如_____等(答出3点即可),若条件不适,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0.(14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在害虫的消化道内能被降解成有毒的多肽,最终造成害虫死亡,因此Bt基因广泛用于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
(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所需的目的基因来自________的基因组,再通过PCR技术扩增。
PCR反应中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______,然后冷却到55—60℃使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继续加热到70~75℃,目的是___________。
(2)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___中获得,其特点是能够识别DNA分子某种________,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3)科研人员培育某品种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植株并未表现抗虫性状。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4)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须含有_______这样目的基因才能准确表达。
11.(14分)叶绿体基质是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它含有还原C3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
叶绿体进行暗反应的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当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_______(增多/减少),在生产上可以采取________措施增加蔗糖的合成,从而使果实更甜。
(2)叶绿体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
(3)研究表明,TPT(载体蛋白)活性是限制光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受阻,淀粉合成增多。
由此推测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措施来提高小麦淀粉产量。
(4)某同学从资料中看到“生长素可以影响玉米叶片和果穗中的蔗糖分配”,请简要写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
12.[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高果糖浆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它被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以及小吃、果冻和其他含糖产品中。
回答下列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相关问题。
(1)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常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酶量来表示。
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是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示意图,方法1、方法2、方法3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1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时需将海藻酸钠溶化,溶化过程中对加热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一般不选用方法1,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中,图1中控制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2说明两种情况下的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索(GA3)和烯效唑与处理后的时间,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据此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A、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浓度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A正确;
B、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对照组应不添加实验变量,故应以清水组作为对照;按照实验的无关变量一致原则,其它条件应与实验组相同,B正确;
C、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出苗14天后后随浓度升高,GA3对大豆幼苗生长均表
现为促进,不能体现两重性,C错误;
D、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浓度下,使用烯效唑的实验组对于幼苗光合速率的提高均有促进效果,故适宜浓度的烯效唑能提高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明确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及两重性的含义,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解题分析】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或其他地方;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只能合成线粒体所需的一部分蛋白质;液泡的色素和某些叶片的颜色有关;溶酶体存在于部分植物细胞中。
【题目详解】
A、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或其他地方,A错误;
B、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只能合成线粒体所需的一部分蛋白质,B错误;
C、叶绿体的色素与绿色叶片有关,液泡的色素和某些叶片的颜色有关,比如红色的叶片等,C正确;
D、溶酶体存在于部分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C。
3、C
【解题分析】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只要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进化,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题目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不大,B错误;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C正确;
D、环境条件保持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等原因,D错误。
故选C。
4、C
【解题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
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
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题目详解】
A、由于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不等,因此理论上,雌1信封中的卡片数和雄1信封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A 正确;
B、从“雄1”、“雄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分别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B正确;
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
D、实验时,要确保信封中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数相等,抽出的卡片记录后放回原信封内,以使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再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正确。
故选C。
5、D
【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4、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5、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题目详解】
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处于稳态时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
C、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C正确;
D、兔子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D错误。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量流动的起点和去路。
6、D
【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玉米的雌雄花序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体的基因型为B_T_,雄性的基因型为bbT_,雌性的基因型为__tt。
【题目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玉米有雌雄同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基因b纯合可以使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以使雄花序发育成为可育的雌花序,因此bbTt只有雄花序,bbtt仅顶端有雌花序,B正确;BbTt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C正确;BbTt与bbTt杂交后代雄株有1/2╳3/4=3/8,D错误。
7、B
【解题分析】
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
【题目详解】
A、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是相同的基因,性染色体存在非同源片段,A错误;
B、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具有非等位基因,B正确;
C、若发生易位,则非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C错误;
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B。
8、D
【解题分析】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物质进出细胞。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题目详解】
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都是主动运输,A正确;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B正确;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运输方式,C正确;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自由扩散,Na+进入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这两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运输方式,以及相关的实例,再根据题意作答。
二、非选择题
9、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麦芽汁琼脂通入氧气、温度为30~35°C 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盐可抑制微生物生长,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豆腐腐败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解题分析】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培养温度一般为18~25°C。
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
3、腐乳制作过程中用盐腌制的目的:①调味:适宜的食盐能给腐乳以必要的口味;②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减少营养成分的消耗;③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使毛霉不能生长,而其产生的蛋白酶却仍不断发挥作用;④降低豆腐的水含量,使豆腐块保持良好的形态,不易松散坍塌。
【题目详解】
(1)由酶的特性可知,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且在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最强。
伊红美兰为鉴别培养基,不适合酵母菌的培养,培养酵母菌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因为它碳氮比高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而且麦芽汁含糖高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2)醋酸发酵属于有氧发酵,需要通入氧气,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
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和醋酸菌的发酵产生的醋酸均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4)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以及泡菜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理解和熟记相关知识点,掌握无菌技术。
10、苏云金芽孢杆菌DNA解链(变性、解旋、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原核生物(或微生物)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所转的基因未成功导入导入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启动子和终止子
【解题分析】
(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所需的目的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组。
PCR反应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使DNA解
链(变性、解旋、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
冷却后继续加热到70~75℃,目的是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从引物开始延伸子链(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2)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或微生物)中获得,其特点是能够识别DNA分子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3)科研人员培育某品种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植株并未表现抗虫性状。
可能是所转的基因未成功导入,也可能是导入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
(4)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这样目的基因才能准确表达。
11、减少增施无机磷肥类囊体适当增加CO2含量(增施农家肥)将实验所用玉米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生长素溶液处理,一组不用生长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叶片和果实中的蔗糖含量,然后对比分析
【解题分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
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
实质光能→化学能,释放O2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时间短促,以微秒计较缓慢
条件需色素、光、ADP、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物质转化2H2O4[H]+O2
ADP+Pi+能量ATP
CO2+C52C3
C3(CH2O)+C5
能量转化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
存在ATP中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
定的化学能
2.识图分析可知,在叶绿体基质中C3还原生成的磷酸丙糖,可以合成淀粉或者转化为氨基酸,也可以通过叶绿体膜上的TPT(载体蛋白)运出叶绿体到细胞质基质中,该过程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中的磷酸丙糖可以合成蔗糖进入液泡中。
【题目详解】
(1)据题干信息“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结合图形分析,因此当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的输出过程会受阻,从而导致输出减少。
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后在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因此增施磷肥会促进磷酸丙糖的输出,从而蔗糖的合成量增大。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生成ATP,ATP用于暗反应中糖类的合成,同时由于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以进行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这些过程也消耗ATP。
(3)据题干信息“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受阻,淀粉合成增多”,因此生产上适当增加CO2的量可以提高TPT的活性,从而促进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淀粉合成量增加。
(4)据实验目的“生长素可以影响玉米叶片和果穗中的蔗糖分配”,该实验的设置需要设两组,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有无,一组用生长素溶液处理,一组不处理,需要检测叶片和果实中蔗糖的含量。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叶绿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把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掌握暗反应的过程,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生理过程,根据图示分析以磷酸丙糖为核心的变化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该题第(4)问的解决方法在于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自变量以及因变量,根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思路。
12、一定量的果糖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固定化酶的活力高于游离酶
【解题分析】
(1)葡萄糖异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因此该酶的活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一定量的果糖所需的酶量来表示。
固定化酶的优点是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2)方法1为包埋法,方法2为化学结合法,方法3为物理吸附法。
方法1中溶化海藻酸钠时需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完全溶化为止。
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
(3)图中反应柱上控制阀的作用是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分析图形,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相同点是最适温度相同,不同点是低于最适温度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定化酶的活力都高于游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