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种姓制度
正文第一篇:我眼里的印度种姓制度我眼里的印度种姓制度(转)
今年4月,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部长阿琼·辛格宣布,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

政府的决定宣布不久,立即就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引发了针对这一决定的示威游行活动,尤其是大学、医院等受影响最大的部门,更是引起强烈反弹。

5月份,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各大医院相继罢工,使病人苦不堪言。

这一波及全国的示威抗议暴露出一个社会问题,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是历史的产物。

根据吠陀经,印度的四个种姓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所创造,梵天用口创造出了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大腿创造了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梵天创造四个种姓的身体部位的高低和各个种姓的地位高低是和谐的。

通常来说,前两个种姓属于高种姓,后两个属于低种姓。

其实,印度的每个种姓中还生出许多的分支,叫亚种姓。

每个种姓都像一棵有许多枝桠的大树一样,细究起来十分复杂。

印度还有一些人没有种姓,他们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叫贱民。

印度人口中只有信奉印度教的人才有种姓之分,而信奉其他宗教的印度人则没有这个问题。

1947年印度挣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时,宣布废除有数千年历史的种姓制度,赢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

考虑到低种姓和贱民的现状,印度政府从建国之初就制定了照顾低种姓和贱民的政策。

此外,为体现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印度政府在教育等方面对这些非印度教的人也给予一定的照顾。

印度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社会,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我在印度工作期间,曾发现一些国家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多数是高种姓的人占据着,譬如政府部门,议会,公检法,军队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一次我与印度最大的公司之一诚信公司的高级总裁一起吃饭聊天,知道他是婆罗门出生,就问他在种姓制度早已被废除的今天,为什么婆罗门依然统治着印度。

他想了想说,婆罗门依然在印度的各个阶层占据着重要的岗位,这是事实。

但问题的实质是,婆罗门一向重视教育,就像以色列的犹太人,总是设法让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们就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功。

在印度废除种姓制度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他们占据着重要的岗位不再因为他们是高种姓,而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能干。

他们对社会作的贡献比别人大,自然应该过得比别人好。

而那些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婆罗门,照样过着贫穷的生活。

经过对印度的深入观察,我比较认同他的观点。

在印度废除种姓制度这么多年后,高种姓的优越性已经体现不出来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我在印度工作时雇佣的司机就来自婆罗门家庭,但现在已经沦为社会的底层,给别人当车夫。

我的司机罗摩告诉我,他的祖父是个大地主,有良田数百亩,但到了他的父辈就衰落
了。

兄弟六人把几百亩土地一分,一人也就是几十亩,而等到罗摩这一辈长大后,
兄弟几个再把这几十亩地一分,一人也就是一二十亩地,最多算个下中农。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土地出租给当地农民,每年收点租金,自己则到城市里找份工作。

罗摩的几个兄弟也都干的是最普通的工作,没有半点高种姓的优越性和优越感。

据我了解,新德里的几十家公共厕所的管理和清扫工作都由婆罗门种姓的人给承包了。

在其他地方干苦力活的婆罗门也大有人在。

真是“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我看来,印度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废除种姓制度方面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

特别是在城市里,至少表面上人们已经不分三六九等了,也不会因为低种姓而在找工作时受到明显的歧视。

我曾问过好几个不同职业的人,他们是否会拒绝同低种姓和贱民握手,他们都表示,尽管可能会有人这样做,但他们不会拒绝与贱民握手。

我知道过去不同种姓的人之间是不能通婚的,于是有机会时就问印度人,他们在遇到喜欢的恋人时,是否会考虑对方的种姓问题,多数人都表示,只要种姓相差不悬殊,他们都不大计较。

但由于许多年轻人的婚姻依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选择配偶的余地不大,也就不特别考虑种姓在婚姻中的问题。

我发现在城市里,人们已经很难通过职业来区分谁是哪个种姓,也不刻意关心这些问题。

记得我有一次到一所中学采访,顺便问学生他们彼此之间是否因为种姓不同而彼此不相来往,他们都一脸的茫然,说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种姓高低而不同呀。

这证明在年轻一代人当中,种姓概念已经相当淡漠了。

如果说有种姓观念,那也是存在于中年和老年一辈的脑海里。

那些高种姓的家长可能会悄悄对子女说,别跟那些贱民或佣人的孩子在一起玩。

但在农村,种姓制度则比较根深蒂固,人们依然可以根据衣着,举止,语言用词甚至头饰等来判断人们的种姓,而高种姓的人与低种姓和贱民之间来往不多,有些偏远农村里贱民依然是与其他种姓的人分开居住,甚至不得使用同一口水井。

毕竟,种姓制度存在了数千年,要在几十年中彻底根除并非易事。

据我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大城市里对种姓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

如果说贫富过去与种姓制度有较大关系的话,那么现在则几乎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过去靠父辈积累起来的财富使后代有条件接受教育并出人头地又另当别论,仅仅靠躺在高种姓这个虚名上过悠闲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在印度也开始有了市场。

譬如印度上一届总统纳拉亚南就是贱民出生,本届总统卡拉姆则是穆斯林。

现任总理辛格是锡克人,而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索尼亚·甘地则来自基督教家庭。

种姓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显然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次的新政策之所以激起如此广泛和大规模的抗议,应该说与婆罗门等高种姓的社会地位日益衰微有一定关系。

有人甚至说,婆罗门已经开始变成贱民了。

为什么呢?原来,由于贱民有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因此拼命生孩子,都是大家庭,而高种姓的人一般所受教育比较好,知道子女多不是福气而是负担,因此一家都只能一两个。

几十年下来,婆罗门在许多村镇都成了少数派,气势上就压不过贱民,因此要么移居到大城市,要么就忍气吞声地生活,过去的优越性荡然无存。

加上政府给予低种姓和贱民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不给予高种姓,结果许多的高种姓反而成了连贱民也不如的穷人。

为了保证低种姓人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早就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一定比例的席位,
而且在所有的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

此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的升学名额。

过去,婆罗门都倾向于在政府部门或法律医学等现代职业中寻找工作,但现在由于政府的配额和优惠制度,非婆罗门种姓的人已经迫使婆罗门在这些领域里逐步退出了。

我在新德里工作时就听说,在火车站替旅客扛旅行包的苦力中,在马路上开出租车的司机和人力车夫中,也有不少来自高种姓。

在印度,贱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贱民党,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势力不可小觑。

现在,部分来自婆罗门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贫困,获得教育的机会并不比其他学生多,加上低种姓还有配额照顾,使得婆罗门家庭的就学率按人口比例甚至还低于其他种姓。

这也是高种姓的人对印度的偏低种姓优惠政策不满的一个原因。

有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55%以上的婆罗门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印度全国贫困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0%,也就是说,婆罗门的贫困人口比例实际上高出全国平均贫困人口的15%。

在这次抗议风波中,一些婆罗门甚至比较极端地说,政府为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实行“保留配额”政策,不仅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逐年下降,而且还在社会上增加新的种姓歧视。

如果说为低种姓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保留配额”在数十年前是必要的,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配额制”只能制造新的社会不公,对稳定社会没有任何好处。

他们认为,政府决心继续推行这种制度,并不是真正为了照顾社会的弱势群体,完全是为了在底层捞选票,因为高种姓的人在全国人口比例中毕竟是少数。

第二篇:印度种姓制度漫谈印度种姓制度漫谈
□ 胡波(东莞石龙中学)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印度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

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瓦尔纳制阶段和卡斯特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内婚制, 要摧毁种姓制度必需要打破内婚制。

关键词:印度种姓制度瓦尔纳卡斯特
印度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 它几乎与印度的文明史延续至今。

它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也是阶级差别的一种表现形式。

每一个种姓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集团, 这些社会集团各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固的传统职业。

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不通婚, 每一个印度人从出生以来就隶属于他所在家庭的种姓。

不仅日常生活都要受到所隶属种姓的影响和制约, 即便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多取决于他们所隶属种姓地位的高低。

那么, 这种对印度社会影响如此深远并依然存在的制度, 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瓦尔那制
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 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大约公元前一千纪前叶, 印度宗教典籍中已经有有关种姓制度的记载,《梨俱吠陀》第10 卷第90 节的普莎赞歌写道:“当众神分离普鲁沙时/ 他们把他分成了多少份呢? / 他的嘴
是什么呢? / 他的胳膊是什么呢? / 他的大腿和脚又叫什么呢? / 婆罗门是他的嘴, / 他的胳膊成了拉加尼亚, / 他的大腿变成了吠舍, / 他的脚成了首陀罗。

”①这是印度人的“创世纪”, 它告诉我们, 当时印度社会已经存在种姓差别, 并认为各种姓的产生年代和宇宙万物产生一样年代久远, 同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

各种姓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婆罗门, 主持祭祀和宗教仪式; 拉加尼亚, 即
后来的刹帝利, 是武士, 职责是保卫和作战; 吠舍, 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首陀罗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

处于社会最底层。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首赞歌是婆罗门后来添加到《梨俱吠陀》中。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他们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把雅利安对其它阶层的压迫固定化。

公元前1000 年—公元前500 年间, 当时印度社会中发展程度较高的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部向恒河流域进行开发。

在开发恒河流域的过程中, 一方面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开垦丛林沼泽地;另一方面, 则不断的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

随着不断的征服开发恒河流域, 雅利安人由游牧民族逐渐的转化为农耕民族, 流动的部落组织逐渐的转化为固定的村社组织, 但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保留着明显的界限, 地缘关系没有取代血源关系, 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这并不是印度独特的现象。

首陀罗本是自己部落地位最低的人, 这时由于将大批被征服者统称为首陀罗, 首陀罗的地位进一步恶化。

首陀罗因此在肤色、人种上和前三种种姓有本质的不同。

所以后来用“瓦尔那”一词来称呼种姓, 瓦尔那是梵语, 意思是颜色, 品质。

前三种瓦尔那白皮肤高鼻子, 首陀罗被形容为黑肤扁鼻, 显然是印度土著人。

前三种被定为再生族, 能参与吠陀宗教生活, 可以佩戴代表再生族标志的圣线; 首陀罗为一生族, 没有参与吠陀宗教生活和佩戴圣线的资格。

在法律地位上, 高级瓦尔那可以不受惩罚地打骂首陀罗, 其它欺压行为也只是受轻微的惩罚。

首陀罗如冒犯高级瓦尔那则要受到重罚。

由上可见, 瓦尔那是这样一种制度, 它的社会等级反映了阶级压迫和种姓压迫的内容。

对于首陀罗和贱民的歧视既带有阶级压迫的性质, 又带有种族压迫的色彩。

它把阶级压迫、种族压迫和社会压迫交织在一起, 再用宗教使之神圣化。

这样, 这种等级压迫制度就比任何国家的等级压迫更加严酷也更加牢固。

瓦尔那区分与阶级区分有一致性的方面又有不一致的方面。

大体来说, 统治者剥削者属于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种姓, 但是在这两个高级种姓中又有贫富, 有权和无权的
区分。

吠舍、首陀罗和贱民虽然属于下层群众, 但吠舍中包括有大商人, 他们不能算是被剥削者。

从社会和宗教角度来说,吠舍属于高级种姓, 而贱民连首陀罗的地位都没有。

奴隶大部分来自于低级种姓, 但是高级种姓沦为奴隶的也并非个别现象。

可见, 这种制度和阶级压迫有一定的关系, 但又不是一回事, 不能把两者简单的对等起来。

种姓制度是印度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各时期的阶级关系并存。

这种制度把社会各个集团隔离,使之相互封闭, 同时又使他们相互依存, 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平衡。

对于阶级压迫, 它是一种补充, 又起掩盖作用。

所以在古代社会一直受到统治者的维护。

印度是阶级社会, 又是种姓社会。

它的框架是阶级的一种种姓框架。

二、卡斯特制
到了封建时代, 卡斯特取代了瓦尔那制, 瓦尔那的主要特征保存了下来, 并且逐渐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

可以说, 卡斯特的产生是瓦尔那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卡斯特制是各种小种姓集团繁衍演变的阶段。

在四大种姓中, 吠舍和首陀罗属于劳动种姓, 在它们中间, 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展, 日益产生更多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

到了奴隶社会后期, 这种不同的职业集团, 在瓦尔那制度的影响之下, 各自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职业世袭化并实行内婚制的集团。

这些集团被称为“迦提”。

16 世纪葡萄牙人到印度后,称迦提为卡斯特。

可见, 卡斯特制是由瓦尔那制发展而来, 瓦尔那制专指四大种姓, 卡斯特专指小种姓集团。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这两个概念不分, 统称之为“种姓”。

实际上, 种姓这个概念应包括自瓦尔那发展为卡斯特的整个等级制度。

卡斯特制的形成与社会分工关系甚大, 社会生产又需要某种新的分工, 印度社会很快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卡斯特满足这种社会生产的需要。

在卡斯特的发展过程中, 除了四大种姓的职业外, 有些落
后的, 尚从事于渔猎的山区或森林部落, 也在瓦尔那制的影响之下, 形成了一些具有卡斯特基本特征的集团。

卡斯特形成之初是不包括高级种姓的。

一般说来, 大多数的卡斯特或是从吠舍与首陀罗两个劳动种姓中间分离出来的, 或是被征服的落后的山林部落, 因而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传统歧视, 社会地位低下。

同时, 婆罗门教还把那些混婚之子或者不守礼节的人列为各种卡斯特之中, 这种情况就更加深了对卡斯特的歧视观念。

在《摩奴法典》中把休陀、马卡达、外低哈、阿尧卡瓦、刹特尔和旃荼罗等六种卡斯特说成是人间最下等的人。

其中以旃荼罗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

最受歧视, 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接触的人。

法典对这种人的记载是骇人听闻的。

法典规定: 他们必须住在村外, 不许和他们之外的人交往,当然婚姻只能在他们卡斯特之内进行, 他们必须穿死人的衣服, 用别人遗弃的用具吃饭, 夜里, 他们不能在村庄和城市里走动, 白天工作时, 必须依照国王的命令带着标志行走。

关于他们的工作, 按照法典的记载, 主要是搬运尸体和执行死刑。

我国高僧法显在其游记中记载, 对于这些人的工作做了描述: :“旃荼罗名为恶人, 与人别居, 若入城市, 则击木自异, 人则识而避之, 不与唐突。

”以旃荼罗为代表的古代的被压迫卡斯特是今日“贱民”的最初形态。

这种残暴的压迫形态, 经过中世纪的发展, 以不同的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到了封建社会, 卡斯特的数目愈来愈多, 四大瓦尔那逐渐卡斯特化, 它们分别转变成了从事某些特定职业的集团。

从此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词混用起来, 不过, 迦提一词可以代替瓦尔那, 但是不能用瓦尔那一词来称呼四大种姓之外的卡斯特。

可以说, 瓦尔纳制是卡斯特制的一个核心, 它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于卡斯特制之中; 卡斯特制是瓦尔那制的演变, 每一个卡斯特等级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它原来归属于那个瓦尔那。

因此, 卡斯特和瓦尔那在特征上也就基本是相同的。

就卡斯特的特征, 马克思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卡斯特制度, 一
个卡斯特和另一个卡斯特是有所区别的; 各卡斯特之间不许因婚姻而弄混乱; 各卡斯特按其地位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每一个卡斯特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变的职
业。

”除了婚姻的限制和职业的区别之外, 各卡斯特在起居、饮食、触摸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规定也是严格的, 相互之间界限森严, 因而形成了一种比瓦尔那制更为错综复杂的等级关系。

就其性质而言, 卡斯特制与瓦尔那制一样, 都是一种极端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不过, 两者划分等级的标准有所不同。

四大种姓的等级秩序一目了然, 这种秩序是由婆罗门教的典籍《吠陀》规定的, 这就是一个宗教信仰的标准。

四大种姓繁衍成数以百计的小种姓以后, 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不但没有了公认的标准, 而且划分等级的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譬如, 有些卡斯特的等级是由职业的清洁或不清洁决定的。

有些卡斯特的等级是以伦理观念、法律习俗为标准划分的。

有的卡斯特的等级是由生产工作中使用的工具、原材料或者产品为标准划分的。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划分种姓等级的其他依据。

但正如印度《一九零一年迈索尔民情普查报告》所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划分种姓等级的为人们所公认的原则”。

种姓制度从现象上看是十分复杂的。

从瓦尔那制发展到卡斯特制, 等划分的标准越来越复杂, 社会生活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但是种姓制度的本质特征———种姓内婚制是以一贯之。

马克思曾经指出:“印度人和埃及人之劳动分工所实行的原始状态, 引起这些民族国家的宗教的种姓制度。

”马克思所说的原始状态, 就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状态。

从具体制度看, 最核心的就是种姓内婚制。

我们知道无论是瓦尔纳阶段还是卡斯特阶段, 种姓制度始终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内涵———人种和姓氏。

人种和姓氏的繁衍靠什么? 是血缘为纽带的内婚制。

这才是印度种姓制度延续3000 千多年贯穿其中最本质的特征。

种姓内婚制存在, 种姓就存在; 种姓内婚制消失, 种姓也就消失。

总之, 印度种姓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完整、最严密、最落后的一种等级制度。

尽管随着3000 年文明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但这种等级制度的本质特征始终没有变。

种姓内婚制是种姓制度的生命, 是种姓制度的本质特征。

种姓内婚制一天不消灭, 种姓制就会存在一天。

时至今日,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灭种姓内婚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印度逐步的现代化, 种姓制度必然成为历史长河的一粒沉沙。

参考文献:
[1]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2]法显.法显传.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3]马克思.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各形态.人民出版社, 1954.
[4]史学论丛.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6.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三篇:印度种姓制度浅析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及其影响
当有人说起印度,你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泰姬陵,也有可能想到的是种姓制度。

而人们一说起种姓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对印度人们人性的压抑。

的确,当我
们看到印度贱民“屈辱的出生,屈辱的生活,又屈辱的死去”,当我们看到许多印度人从出生起就被限定在狭小的职业集团内而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当我们看到无数高种姓女子与低种姓男子的爱情被残酷镇压时,我们心中肯定会升腾起熊熊怒火。

那么到底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它的历史影响以及现今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 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以种族和职业为基础的一种独特而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约公元前1500年,古代印度遭到了一群自称为雅利安人的外来部落的入侵,他们把安家定居的地方称为雅利瓦尔塔(aryavarta),即雅利安人之国。

他们似乎对当地以前的文明不屑一顾,也知道自己的体态特征和他们所征服的土著大不相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和当地原住民的关系也逐渐固定下来。

雅利安人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称土著为“达萨”中人,即奴隶。

出于这种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被他们鄙视的居民混合,逐渐发展起具有种族和阶级隔离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四大种姓。

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祭司(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

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当地原住民,即达萨人。

达萨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最初刹帝利种姓最为高贵,后来随着婆罗门教在印度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婆罗门种姓才成为印度的第一种姓。

当时的种姓制度还有其神圣的宗教渊源,《摩奴法典》中记载,在种姓制度产生之时,造物主梵天“为了诸界的繁荣,他从口、臂、腿和脚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这样种姓制度就打上了神圣的烙印。

二.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 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的淡化,是历史上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容易入侵的重
要原因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上,印度经常遭到外来民族的入侵,在雅利安征服者建立种姓制度后,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都先后征服过印度的一部甚至大部。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之一是种姓之间具有隔离性。

种姓之间有许多限制。

比如,《摩奴法典》第十卷第51条:“旃陀罗和什弗巴格的住处必须在村落外。

他们必须被当做离钵者,他们的财产必须是狗和驴。

”高种姓不可从低种姓处接受食物,以免被“玷污”等等。

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准则,用以规定各种义务和责任,由于每一个种姓都根据自己的职业以及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规范自己的行动,所以就形成了每个种姓自己独特的生活禁忌与风俗。

这样每个种姓就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彼此之间不能相通,逐渐导致了印度民族概念的淡化。

民族凝聚力不强,就容易给外族以入侵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印度长期被奴役的现实。

2.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使整个社会具有超稳定性。

种姓制度具有
严格的等级制,各种姓之间一般不得接触。

每个种姓的职业也是固定的,贱民们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