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焦作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5月高一联合测试
地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共8页。

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用2B 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请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

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当地的地方时为 A .21日7时54分 B .20日8时02分 C .20日6时54分 D .19日8时02分 2.当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理论上会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有关图中各箭头及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是近地面大气能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B .乙是大气逆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C .甲是以长波辐射为主 D .多云的夜晚丁辐射能力减弱 4.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丙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汽
C. 氮气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下图为“某河流河床、水位变化及其流域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6~7题。

大气上界

洪水期水位 枯水期水位
.
. . ● 1月
4月 7月 10月
200 100
10 20 30 ℃ (mm )
6.该河枯水期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
A .3—4月
B .6—7月
C .9—10月
D .12—1月 7.关于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B .洪水的发生频率逐渐降低
C .流域内水土流失较严重
D .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每年6、7月间,南京会出现连续的阴雨,称为“梅雨”;7、8月间又会出现持续的晴热天气,称为“伏旱”。

据此回答8~9题。

8.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准静止锋
C .暖锋
D .高压系统 9.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 .低压系统
B .热带气旋
C .冷锋
D .高压系统 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B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11.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B .乙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 .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右图中a 、b 、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的比重。

读图完成12~13题。

12A .采取移民政策
B .鼓励生育
C .实行计划生育
D .鼓励人员出国
1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下图,M 、N 、O 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完成14~15题。

20
40
60 80
0 100100﹪
0 a
-5 (‰)
20 15 10 5 0 1995
2005
2015 2025(年)
25
甲 乙

中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
M
N O
40
城市建设前
城市建设后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14.若M、N、O为某均质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M>N>O,则三个区域内等级相同的小城镇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O地最大B.N地最大C.M地最大D.不确定
15.若图中M、N、O分别是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该地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

那么A.N是绿化带B.M是工业区
C.O是居民区D.N是工业区
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16~17题。

16.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到E反映的现象是
A.郊区城市化B.城市化过程
C.逆城市化D.城乡差距拉大
17.阶段EF,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
19.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D.降水下渗量减少
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
A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1.属于该地所在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B .劳动投入高,科技含量低
C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 .生产灵活差,市场适应性弱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22~23题。

22.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下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

完成24~25题。

牲畜 45﹪
小麦 35﹪ 蔬菜 20﹪
日本东芝、韩国三星供应NAND 存储芯片
由“苹果”设计,韩国三星生产中央处
日本AKM 生产电子罗盘
日本Asahi Glass 、韩国LGS 生产屏幕 韩国LG 生产相机
日本精工科技生产电池管理模块
200 0
降水量(mm )
24.采取此种工业地域联系的优势是
A .增加生产成本
B .减轻环境污染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充分利用各地资源,提高利润 25.图中显示了ipad2生产的
A .产业转移现象
B .产业分散现象
C .产业集聚现象
D .产业升级现象
读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城市中心距离的相关曲线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成本曲线由甲到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价格逐渐降低
B .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C .地租价格逐渐下降
D .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27.若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考虑,该工业可能是 A .药物制造业 B .石油加工业 C .机械制造业 D .服装加工业 美国杜邦公司在山东省东营市东南建设了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千米。

读图完成28~29题。

28.化工厂一般都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该工厂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有
①对大气造成污染 ②有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对沿海水域造成污染 ④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噪音污染
成本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29.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A.沿海的地理位置
B.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
C.有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
D.靠近黄河,水源较充足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此完成30题。

30. “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需求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为综合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31.下图为我国部分商品性农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 近年来,A地区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下降,简述其原因。

(4分)
(2) 与C 地相比,简述B 地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

(8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接受国际的资本和技术,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涨,低端工厂生存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材料二 近年来,珠江口东岸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下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分布图。

材料三 珠三角某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简述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8分)
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0 20
10
3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轻纺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 ● ● ● ● ●
● ● ● 中山 ●
珠海 佛山 深圳 东莞 惠州
江门 肇庆 香港
澳门
珠江口东岸工业
珠江口西岸工业
(2)结合材料二,简述促使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产业升级的原因。

(6分)
(3)近年来,珠江口东岸工业区产业工业结构不断调整,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述该市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4分)
33.读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影响及碳循环示意图,回答完成列问题。

(10分) (1)简述全球气温升高产生的原因。

(4分)
(2)简述应对全球变暖,人类应该采取的措施。

(6分)
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影响
2012—2013学年(下)焦作市高一年级联合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31.
(1)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非农用地的增多,耕地比重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4分)
(2) 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任答4点8分)
32.
(1)有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地租较低;海陆交通便利;毗邻香港和澳门,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

(任答4点8分)
(2)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污染加剧;国家政策的改变。

(任答3点6分)
(3)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2分);对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2分)。

33.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4分)
(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协作(任答3点6分)
注: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