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中考地理研讨会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人教版中考地理研讨会交流
地理复习课要接地气,有灵气,蓄底气
我个人认为,让地理复习课接地气,就是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让孩子接受得了,理解透彻,会运用基本的地理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什么理念的课堂,那仅仅是手段,是技巧,我们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上,处处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琢磨着他们是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们要让地理课堂成为“让所有难题都成为乐趣”的地方,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不只是课本上的,更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不是用来背诵应付考试的,而是相伴我们生命旅程的风景,是庭前花开花落,是天上云卷云舒,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衣食住行游购娱。
一、如何接地气,主要有三点
(一)从地理的视角审视普通平凡的生活,让地理知识接地气
从地理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生活就是地理大课堂,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般地,大多数初中孩子生活阅历浅,知识层面狭窄,初学地理往往觉得很抽象,例如经纬线、半球的划分等内容,本来就是人类假想、不存在的东西。
我是这样设计的:地球仪上经线的形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成熟的大南瓜、剥了皮的橘子,而纬线的形状,一圈一圈尤其是赤道,可以联系到领带、呼啦圈;而地球的运动形态,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不妨联想到优美的芭蕾舞姿,演员在自身旋转的同时又在飞速前进的花样滑冰……这些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境,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孩子们觉得地理知识就蕴含在生活的源头活水里。
(二)顺应孩子天性,复习课穿插户外活动可能会接地气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外出旅游,可以设计情景,假如单从气候的角度考虑,我们暑假最好到哪里消夏?寒假最好到哪里避寒?这样可以活化知识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这种方式比较让学生看课本等温线地图找差异更形象,更有现实感。
在晴朗的午后,让学生站在操
场上标记一下自己的影子有多长,下午放学的时候再在同一地点量一下自己的影子变化有多大,学生会感觉热的时候影子短,冷的时候影子长,这为“学习温度带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影子与温度的关系”这么理性的知识做好了感性的生活铺垫。
(三)时政新闻资料、铺天盖地的广告、热播的电视剧皆可为我所用,让陈旧的地理知识焕然一新今天我们生活在广告的海洋里,楼盘广告,食品广告都可以拿来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某楼盘广告提到大间距,360天欧洲水岸假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建筑楼房必须考虑楼房间距问题,从理论上讲,在地球上哪些地方建楼就可以不考虑楼房间距问题?欧洲水岸一般是什么气候类型,在中国有这种气候类型吗?欧洲水岸假期,是涉嫌虚假广告吗?孩子遇到这种思考题,大多都会很感兴趣,这比直接引用课本上的填空题更接地气。
例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教材上给我们提供的材料分别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海南岛和黑龙江气候差异、新疆和北京的干湿比较。
我觉得这些材料太传
统,缺乏新意,对学生少了一点吸引力。
我引用了新鲜的资料,使得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引用了日本樱花和我国油菜花的资料。
先让学生欣赏日本的樱花前线。
简单介绍日本南北列岛气候差异很大,樱花由温暖的日本列岛南端向北方依次顺时开放,樱花开放犹如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因此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花前线”。
樱花爱好者们趁此机会追赶“樱花前线”北上,游览各地风光。
而我们中国的“油菜花前线”比樱花更为赏心悦目。
广东英德花开时间:3月上旬;江苏兴化花开时间:4月上旬;湖北枝江花开时间:4月上旬;而青藏高原花开时间:7月中旬。
为什么花期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优美的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太大了,从孩子们津津有味的欣赏和唏嘘赞美声中,我知道他们理解了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带来的气候差异。
在复习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这些国家时,都有一个相近的问题:工业一般都靠近原料、燃料地分布。
这样分布的好处是什么呢?我让学生观察达利园蛋黄派包装袋:它的总部位于福建泉州,分工厂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我的这包蛋黄派是济南生产的。
我问学生,为什
么达利集团总部不直接生产产品?有的学生想到了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是水稻,缺少面粉?有的同学反驳可以运过去啊!为什么在北方开了那么多工厂?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大部分没有经济头脑,终于有一个学生想到了运过去面粉,再生产蛋糕,再运到北方来卖,这是很不省钱的。
所有的学生这时恍然大悟:原来靠近原料地,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很多地理道理的解释,是很抽象的,有时候,给十二三岁的孩子解释原因,帮助探索规律,空洞的讲解,显得苍白无力,一旦借助生活情景剧,可能就会让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活泼可爱。
在复习土地利用类型时,为激发兴趣,我让学生回忆《乡村爱情》里的谢永强在山上经营果园;赵玉田有经济头脑,种花赚钱,这就是地理,如果在山上种粮食那就是不懂地理,一旦引导到这个层次,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让学生会心地笑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课堂收获。
二、复习课要有灵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把厚书读薄,理出思路,整合归纳
我们做老师的在备课的时候要纵观地理知识体系全局,让学生有一个地理知识整体感。
例如,我们不妨上一节目录复习课,梳理一下初中地理四本书的目录,每一本书中的黑体字。
例如七年级上册从目录到《与同学们谈地理》,回过头来再让学生看他们会有全新的认知。
一旦学生心目中有了地理知识的整体框架,胸中再有几幅地理简图,他们在做综合题的时候就会思路开阔,有话可说,说到点子上。
举例说明:同步探究P60有这样一个题:分析美国和俄罗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的相似之处。
很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说起,如果学生能够具备区域地理的整体知识,从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着手比较,就会打开思路,有话可说。
多方位启迪思维,激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课堂就会产生灵气;
(二)让学生把薄书读厚,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从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课本,最好的地图是七上、八上最后一页附图。
例如,面对八年级上册附图:中国的地形图,我
们可以引申出很多地理基础知识。
让学生找出中国主要的分界线:中国
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河流内外流区域分界线、人口密度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经过的地方都可以让学生面对地图思考总结。
同样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能承载多少地理基础知识?中国气候大致分布、主要河流经过的省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分界线、四大工业基地及其工业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民族分布特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经过的省区都可以此地图为载体落实。
(三)面对难点,能够化难为易,这是灵感,是课堂灵气
歌德的母亲这样给孩子讲故事:她总是把故事讲到一半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自由发挥。
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当老师的借鉴。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灵感,让课堂有灵气。
例如,很多学生觉得地理知识纷繁琐碎,要记忆的东西太多。
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这就需要我们启发学生,灵活设计一些记忆方法,化难为易。
例如可以尝试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编成顺口溜。
举例:东南亚主要国家与物产,可以这样说,“马油泰橡菲律蕉,印尼椰子产量高”。
亚洲自然环境可概括为: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
对于长江概况我是这样概括的:长江全长六千三,源于唐古拉雪山,青藏滇川渝湘赣鄂皖苏沪东海边,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水能冠。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这样总结:黄河全长五千五,源于巴颜喀拉山谷,青川甘宁内晋陕,豫鲁几入渤海湾,河口桃花上中下,凌汛洪涝很不安。
这些聪明灵动的孩子啊,他们为了押韵,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竟然把巴颜喀拉山,加上了谷,把桃花峪,删掉了一个字,我认为这就是创新。
为了形象地记忆地理基础知识,还可以采用联想与想象帮助学生记得牢固。
例如,面对印度的地形图,可以联想到印度传统美女的脸,高昂的额头代表雄伟的喜马拉雅南侧余脉,眼部稍微凹下去恰似平坦开
阔的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就像脸颊和下巴。
地理是用地图来说明道理的。
学习《地形和地势》,学生首次接触到地势影响了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了地势概况。
在这一点上,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的类比联想。
我们沂河、北京的主要河流流向都是自西北向东南,那临沂和北京的地势就都是西北高东南低,而思维更开阔的学生会发现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流向的不同,刚果河差异更大,流向是向心状,因为在盆地里;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反映了地势中高周低的特点。
孩子的眼睛盯着地图方寸,思维已神游万仞,联想、对比、类比等多视角联系,地理课堂既有深度又不乏灵气。
三、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学生发展积蓄底气
(一)学习地理知识要让学生懂得珍惜与感恩
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是底线,激发学生产生正向的情感能量是更高层次的教育。
很多地理知识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恩看似平常的资源、珍惜平凡的拥有。
例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稀少。
让学生怎么真切感受到我们有水的幸福呢?我给孩子们讲西北地区缺水的真实故事:有位乡长听说县长要来检查工作,便洗了一把脸,后来县长有事没到,乡长为此后悔了好一阵子。
中科院的一个甘肃
籍博士从小学到中学八年没洗过一次脚。
来到京城的博士,现在下雨从不打伞,他说,能在雨里淋着真是幸福。
一个乡下人去亲戚家做客,亲戚请他洗个脸,他说:不用了,我上个月已经洗过了……有这样的生活案例,不仅让学生记住了降水稀少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更学会了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二)适当地拓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们现在的复习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中考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高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地理学习习惯,还是地理思维品质都在初中开始形成。
所以,我们要注重高初中的衔接教学。
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都感觉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联系紧密,如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都是高中必修课的主要知识点。
在初中地理
教学中这些基础知识的层次要求都比较低,但是学生必须夯实这方面的基础,尤其是地理思维习惯,地理空间脑图的构建。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在不偏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恰当的挖掘有关知识点的深度,适当的拓展视野广度。
这样,我们的学生经过短短两年的入门学习,为下一步甚至更远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而言之,地理复习课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接地气,它才会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有灵气,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才有可能像小鸟般叽叽喳喳纷纷落在这棵树上。
这是我在复习课教学中的一点点不成熟的体会,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的耐心,祝您平安、幸福、快乐!!
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