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变形监测
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变形监测综合实习》是《变形监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内容的实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内容。
《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放样基本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方法,了解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分析,进一步熟悉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二周 2、地点:校内
三、实习组织
根据仪器设备情况,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和考勤,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与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实习时要按时出工,不得无故不随小组出工。
实习要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提倡互相讨论研究,把不懂的弄懂。
实习时要集中精力,不得在仪器旁打闹,以防发生仪器事故。
2、爱护仪器,人人有责。
操作仪器工具要求方法正确,防止发生丢失、摔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切忌潦草.外业记录不能改动。
五、实习任务及其要点
(一)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
a 、观测校区北面河岸的沉降。
(1)沿河岸找出沉降缝,在沉降缝中打入钢钉,钢订露出地面半厘米,并用红油漆标记编号,作为沉降监测点。
点数15~20个。
(2)高程控制:在河岸两端选取两组高程控制点,每组两个,每组两点之间以一站距离为宜。
两组控制点间按二等水准要求测出它们间的高差,往返高差闭合差mm L f h 4 。
假设其中一点高程H1=10.000米,计算其它各控制点的高程。
(3)监测点观测:从一端已知控制点开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按三级水准要求观测各段高差,最后附合到另一端控制点上。
三级水准要求见下表:
(5)沉降量计算:
∑∆=∆-=∆-=∆-=∆j
i i
i i h h h h h h h h h h h 343232121
(6)绘制各点随时间变化的沉降曲线。
(7)要求:每期观测前要检查两控制点间的高差,检验它们是否有变动。
在观测过程中,要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仪器、固定观测员、固定观测线路。
b 、处理下面的沉降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
某混凝土重力坝3个沉降观测点的观测结果
沉降观测曲线图:
2、倾斜观测
观测学校足球场三根旗杆倾斜量。
(1)在距离旗杆1.5~2.0H 远的地面选两个固定点A 、B 作测站点,两方向尽量保证直角。
另在远一点的地方选两个清晰目标M1 、M2分别作两站的后视目标。
(2)选起旗杆顶部的圆球最大圆周两边a 、b 作为上部左右观测点。
在旗杆底部高1米处划一圆圈,圆圈左右两点c 、d 作为下部观测点。
(3)水平角观测:在A 点架设经纬仪(不低于J2级),对中整平后,以M1定向,以盘左盘右观测Aa 、Ab 、Ac 、Ad 方向值。
观测4测回以平均值作最后结果。
设各方向平均值分别为L1、L2、L3、L4。
同法在B 站上测出4个方向值。
(4)丈量两站点到旗杆的水平距离,要求往返各丈量两次。
设平均值为S1、S2。
(5)测量出旗杆的高度H 。
(6)倾斜量计算:
H s
y x s S y ,L L L L S x ,L L L L ∆=
∆+∆=∆⨯=∆+-+=
⨯=∆+-+=
αρεερεε,'
'224
3221'
'124
3221222''''21
1
学校足球场三根旗杆倾斜观测如下: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记录手簿
S2=0.049M H2=16.237M S3=0.008M H3=14.923M 1. a=0.0031 2. a=0.0030 3. a=0.0005
3、水平位移观测
利用视准线测小角法观测水平位移。
(1)假设地面上原有建筑物的一条边线为MN ,其上变形观测点1、2、3,经
一段时间后,这三个变形观测点位移至1’、2’、3’。
(2)在MN 附近布设一条视准线,A 、B 两点是该视准线上的工作基点,将精密经纬仪架设在工作基点A ,在后视点B 和1点上安置觇牌,用测回法测出∠BA1,观测值为β1;然后在1’上安置觇牌,用测回法测出∠BA1’,观测值为β1’。
则变化量为△β1=β1’-β1,即计算出1点的水平位移量△S1。
D s •∆=
∆ρ
β1
1
(3)用同样的方法测量2、3点的水平位移△S2和△S3。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二)工程测量 建筑物的基础放样:
建筑物基础的测设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 放出基础框架
② 放出10个孔桩点的位置(1点-10点) 设计图如下:
测设说明:已知平面控制点A1(0.000,0.000)请建立施工控制网(布设导线)并测设出桩孔位置及基础框架 坐标表:
基础框架:
平面圆曲线:设计半径R=15m,圆心角=60°,要求测设出曲线主点位置并每5m 测设一个细部点。
全站仪导线观测记录表
施工放样图如下:
平面控制点坐标(2)(
七、实习心得
一周的实习结束,自己懂得了很多东西!这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各科的知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