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 贷 比状况 二 存
数 据 来 源 : 南省 统 计 年 鉴 ( 9 5 0 8)中 国 统 计 年 鉴 (9 5 20 。 河 19 —20 。 1 9 — 0 8)
图 2 河 南 省 与 全 国存 贷 比
( ) 险深 度状 况 三 保
随 着 社 会 公 众保 险 意 识 的 增 强 , 险 需 求不 断 增 加 , 南 保 河
数 据 来 源 : 南省 统 计 年 鉴 ( 9 5 0 8)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9 5 2 0 。 河 1 9 -2 0 . 1 9 - 0 8)
图 1 河 南省 与 全 国 金 融 相 关 比 率
发展 和经 济增 长 的 关系进 行 实证 分 析 , 出各 地 区金 融 发展 和 得
存贷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效率 , 反
映储 蓄转 换 为投 资 的比 率 。从 图 2可 以看 出 , 1 9 自 9 4年 以来 , 不 管是 河 南 省 的 存 贷 比还 是 全 国 的 存贷 比 , 均在 下 降 , 南 省 河
有的 研究 文献 , 国内 关于 区域 金融 发 展 和经 济 增长 的 研 究在 样 的 存贷 比 略高 于全 国的 存贷 比水 平 , 映河 南 省在 资 金 利用 和 反 本 上 主要 为东 、 、 部 的划分 , 者 对个 别 突 出 区域或 省 份 的 中 西 或 配置 效率 方 面高 于全 国平 均 水平 。 自 1 9 年 以来 , 一 比例 但 99 这 研究 , 但缺 少对 河 南省 的 专 门研究 。 作 为中部 地 区崛起 的重 要 小 于 1说 明存款 总 额 大 于 贷款 总额 , , 存在 存 差 , 金 供应 相 对 资 省 份 之一 , 南省 金 融业 的发 展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因此 , 河 以 过量 , 因而应 进一 步提 高 资金 利 用率 , 高 其收 益率 。 提
6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走向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汤雁冰、孙卓霖、邓云松)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 首次提出收入分配的“倒 U”假设。1965 年威廉姆森(J.G.Williamson) 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得出“倒 U 型规律”的威廉姆森曲线。80 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发展 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文献或是偏重于不同影 响因素分析,或是由于不同研究考察的样本时期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 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本文基于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的区域发 展差距,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 1952-2007 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区域人均 GDP 水平差异,利用面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全国及各地区作 增长趋同分析并提出政策主张。
这说明总体上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并且这种状况在最近三年尤为明显这预示着我国区域本文分析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人口务工流动量大与地区经济活动相关常驻人口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故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率对1997年2006年的人均实际gdp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如正文图5b所示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重庆1956-2009年的经验验证
融作 为该 过程 的参 与者所 发挥 的作用 不容 忽视 。金 融是 现代经 济 的核心 , 一直 以来 , 它与 经济之 间 的关 系都 是 国内外 经济学 家们关 注 的焦点 。尽 管金融 与 经济 间 的关 系在 理论 上 尚无 定论 , 但在 实践 中 , 多 众 的实 证研 究是 比较倾 向 于支 持 “ 融 发 展对 经 济 增 金 长具 有促进 作用 ” 观点 的。 纵观国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的文
融发 展对经 济增 长具 有 促 进 作 用 , 一步 论 证 了 上 进 述研 究结 果 。在 区域 金 融 与经 济 关 系 的研 究 方 面 ,
( ) 型 一 模
一
、
模型 、 数据与方法
周立 、 王子 明 (0 2 I 的研究 表 明 , 国各地 区金 融 2 0 ) _ 5 我 发展 与经 济增 长关 系 密 切 , 经济 长 期 增 长有 赖 于 金
规模 促 进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 是 , 但 它对 区域 经 济 增 长 的 促进 作 用 存 在 一 定 的 滞 后 期 , 时 区域 金 融 发 展 效 率 和 社 会 投 资 水 平 对 经 济 同
增 长具 有 抑 制 作 用 。据 此 , 章就 重 庆 市 金 融 发 展 与经 济增 长 的协 调 发 展 提 出 了 简 要 的政 策 建 议 。 文 关键 词 : 区域 经 济 增 长 ; 区域 金 融 发 展 ; 证 分 析 实
任 。在 打造长江 上游 经济 中心 和“ 类 金 融 中心” 另 的 现实背景 和 目标下 , 对重庆市金 融发展 与经 济增长 关 系 的重新 梳理研究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 价值 。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 : 文首先 说 明金 融部 门促进 经 济增 长的 内在机 制 的 内生增 长模 型 。在 实证 研 究部 分 , 丈 改变 以往研 究中使 用 国 际通 用指标 的做 法 , 本 本
针对 我 国经济 转型 和银行 主导 金 融体 系 的特 点 , 用 了符合 实际 的经济 增 长指标 和金 融发 展指 标 。在 考虑 变量 的平稳 性之 后 , 型 通过 了 自 关 使 模 相 检验 , 最后 , 由格 兰杰检验 来探 讨金 融发 展 与经 济增 长的 因果 关 系, 结果 表 明金 融发 展 与 经济增x i n tt e e o o c ta s r t n a d b n e d n n n ils se n e ,amig a h e n mi rn f ma i n a k la i g f a ca yt m.I o sd rt n o h aib e s o n s,te mo e h o g e h o o i n c n ie ai f te v ra l mo t e s h d ltr u h d te o h
Ab ta t sr c :Thsp p rs o h n o e o s go h mo lta n n ild p rme t o t c n mi r wt n t e p r fe iia td e ,te i a e h wst e e d g n u r wt de h tf a ca e at n sprmoe e o o c go h.I h ato mprcl su is h i atcetke s fa t a n n ild v lpme ta d e o m i rwt n x swh c r i ee tfo t r vo sr sa c sn h ne n t n e e a ril a su eo eu lf a ca e eo i n n c no cg o h ide e ih a e df r n r m hep e iu e e r h u i gt ei tr ai a g n r ol l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从 国 内来 看 ,也 有 很 多 关 于 中 国地 区
经济分析 中的应用和发展 ,在分析受多种 因素影响 的事物 变动 时,为了观察某一 因 素 变动 的影 响而将其他 因素固定下来 ,如 逐项分析 ,逐项替代 ,故称 因素分析法或
差 异形 成 的 影 响 。 目前 ,广 东 外 来 劳动 力
总 数 已达 3 0 万 人 左 右 , 占全 国 总 数 的 00 约 14 这 些 外 来 劳 动 力 已成 为广 东 经 济 和社 /,
会 发展 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人才需求政
策 的倾 斜 ,外 来 优 质 劳 动 力 多 集 中 干珠 三
过 构 建 平 均 指 标 的 因素 分 析 模 型 , 对
平 均 GDP 的 因 素 分 析 模 型 的
构 建
本 文 采 用 的 平 均 指 标 的 多 因素 分 析 法 又 叫 连 环 替 代 法 ,这 种 方 法 是 指 数 原 理 在
20 0 0年 与 2 0 0 9年 广 东省 经 济 发展 变化 的 驱 动 因 素 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 结 果 表
广 东珠 三 角 地 区 与 东 翼 、西 翼 以及 山区 地
增 长 和 区域 发 展 不 平 衡 的 研 究非 常 多 ,
区的收入差异却在 明显扩大 ,这为本文提 供 了 良好的实证分析 素材。
但 鲜 有 针 对 中 国 区 域 经 济 的 平 均 指 标 f 比如人 均 G ) 行 因素分 析 。 本 文通 DP 进
题 、分析影 响地 区经济增长的可能 因素等
各 个 方 面 ,且 取 得 了 丰 硕 的 成 果 。随 着 国 际 学 术 文 献 对 空 间 经 济 计 量 研 究 的不 断深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就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情况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居前列。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巨大,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产业结构先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1.政策支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创新发展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影响较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对于经济协调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产业升级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科技创新4.市场需求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需求对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人才支持6.外部环境长三角地区的外部环境对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投资学专业论文题目最新参考
投资学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 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投资学题目)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6. 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投资学题目)7. 试论金融债权资产的定价理论与实务———(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9. 无线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术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中国渐进改革中以租金为基础的政府金融支持行为(———(投资学题目)11认识和规范证券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投资学题目)12如何发挥中国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3. 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收益和风险模拟分析———(投资学题目)14. 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 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6 证券投资中股票选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投资学题目)1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内部博弈研究———(投资学题目)18.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管制的实证检验———(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9. 我国证券信息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研究———(投资学题目)2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第二部分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投资学题目)2.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 论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问题———(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金融投资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投资学题目)5.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6.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投资学题目)7.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与改革———(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 构建和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投资学题目)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控制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投资学题目)11.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投资学题目)13. QDⅡ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开放———(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 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投资学题目)15. 我国证券监管法制现状及其完善———(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6创业投资相关法律与政策调整对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影响———(投资学题目)17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投资学题目)18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与国际投资变动趋势研究———(投资学题目)19东南亚房地产市场发展路径及其启示———(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0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投资学题目)第三部分1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学题目)2. 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3. 金融创新环境中的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法律规制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5.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6如何发挥中国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全球性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全球性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投资学题目)9认识和规范证券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如何发挥中国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投资学题目)11. 银行国际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2. 基于VaR技术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13. 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我国之借鉴———(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 山东省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6.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路径研究———(投资学题目)17. 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与政策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8.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19.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20.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第四部分1. 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研究———(投资学题目)2.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与收益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投资学题目)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与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5.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6. 金融服务业消费者的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 基于资本市场的国防工业整合中的金融支撑研究———(投资学题目)8 人寿保险证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中的应用———(投资学题目)9 证券市场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处理的思考———(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变研究———(投资学题目)11.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投资学题目)1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3. 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投资学题目)15.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6. 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融资之路研究———(投资学题目)17. 构建金融网格的若干技术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8论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中的非价格因素———(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9论城市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与方法———(投资学题目)20论地价在建筑空间的分摊方法及实践———(投资学题目)第五部分1. 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与金融工具创新———(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3.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深化关系的实证分析———(投资学题目)4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5. 中国金融领域反洗钱制度分析———(投资学题目)6. 一类部分信息下证券投资最优化问题———(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 我国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 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9. 证券交易所上市费的经济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与发展环境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1. 佣金自由化下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投资学题目)12. 互联网对我国证券经纪业的影响———(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经验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 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投资学题目)15. 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变更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 16.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投资学题目)17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18. 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9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2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投资学题目)第六部分1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与国际投资变动趋势研究———(投资学题目)2东南亚房地产市场发展路径及其启示———(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3国际直接投资的服务化倾向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抉择———(投资学题目)4全球性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5认识和规范证券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投资学题目)6.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开放式基金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关系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投资学题目)9无套利思想及其在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创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 11.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2. 淄博市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委托业务处理系统———(投资学题目)13.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投资学题目)14. 证券业网上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 TT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6.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投资学题目)17.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8. 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投资学题目)19.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协同与创新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0. 新光证券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投资学题目)21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2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研究———(投资学题目)第七部分1.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2.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5. 抵押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6.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营销分析———(投资学题目)7. 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购买了审计意见———(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 关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9.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政策的协调性研究———(投资学题目)11各国发展创业投资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投资学题目)12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研———(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3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投资学题目)14建立融资融券赏空机制对股市影响分———(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境外发展创业板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投资学题目)16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风险比较———(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7. 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18.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9.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0.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比较研究———(投资学题目)第八部分1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投资学题目)2.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研究———(投资学题目)3.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问题———(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5.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投资学题目)6.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与设想———(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投资学题目)8.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9. “新经济”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投资学题目)11.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2.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13创业投资对推进××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创业投资国别比较研究——以××方面为例———(投资学题目)15创业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创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 16.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重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投资学题目)17. 金融自由化所必须的法律规则及其实施———(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8.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19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0 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投资学题目)第九部分1.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与完善———(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探讨和实证分析———(投资学题目)3.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我国的应用探索———(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投资学题目)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定价方法研究———(投资学题目)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投资学题目)7. 中国早期证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8.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9. 证券服务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0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分析和立法构想———(投资学题目)11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研究———(投资学题目)13. 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投资学题目)14.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与实证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投资学题目)16. 中国证券市场最小报价单位调整的效应分析———(投资学题目)17. 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8. 证券欺诈犯罪若干问题研究———(投资学题目)1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20 基于与证券投资基金比较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投资学题目)第十部分1.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投资学题目)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与我国证券稽查执法模式比较———(投资学题目)3 资产证券化—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4. 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5. 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投资学题目)6.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7. 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思考———(投资学题目)8. 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制度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9.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研究———(投资学题目)10.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1.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问题刍议———(投资学题目)12. 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投资学题目)1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投资学题目)16. 证券公司数据采集与数据可视化———(投资学题目)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7.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投资学题目)18. 利率期限结构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URYEHFJSDKDLWORURISJKAYEIFOEPFUXNQXNGIRJJKUIJGHJEDCZF19.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适度性分析———(投资学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 证券管制的立法目标及其实现———(投资学题目)。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引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目•结论和建议录01引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平衡现象不仅制约了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影响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暴露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战略意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将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和方法VS0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我国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仍存在传统产业占比过大、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的现象。
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但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01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资源环境约束0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市场化程度不高03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阶段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政策因素影响各地区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0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制定区域发展政策,通过财政倾斜、优惠税收等措施,吸引要素流入,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人们的两个重要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关系复杂且具有挑战性,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
这些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等。
2、污染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生态破坏: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开山填海、破坏湿地等。
这些行为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导致一些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广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2、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开展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等。
4、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造林、修复湿地等手段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
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手段,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益,而环境保护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采取更加可持续的方式来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统 计 研 究
St tsi a s a c a it lRe e r h c
V o . 9 。N o 1 12 .
J n.2 1 a 02来自中 国 区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实 证 研 究
韩 兆 洲 安 康 桂 文 林
内容提要 : 区域 经 济 的 协 调 发 展 不 仅 是 我 国一 项 长 期 重 要 国 策 , 是 社 会 经 济 研 究 的 热 点 问 题 。本 文 将 空 间 也 计 量 模 型 与 面 板 分 析 方 法 相 结 合 , 我 国省 域 经 济 发 展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我 国 省 域 经 济 增 长 的协 调 发 展 和 所 受 影 以 对 响 因 素进 行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国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存 在 着 显 著 的 空 间 相 关 性 , 经 济 发 展 的不 同 阶 段 影 响 经 济 增 长 我 在 的 因素 不 同 , 经 济 发 展 有 持 续 显 著 正 影 响 的 因素 有 : 力 资 本 、 口 资 本 、 场 化 进 程 和 财 政 支 出 等 。 据 此 本 文 对 人 人 市 提 出若 干 政 策 建 议 , 以促 进 我 国 经 济 协 调 增 长 。 关键词 : 区域 经 济 ; 间计 量 模 型 ; 板 模 型 ; 济 增 长 空 面 经
中 图 分 类 号 :2 2 1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 5 5 2 1 ) 1 0 3 0 1 0 4 6 ( 0 2 0 — 0 8— 5
A a m a i ud n Ba a e v l pm e t o i ’ g o lEc n m y Pr g tc St y o l nc d De e o n f Ch na S Re i na o o
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理范围内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为了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际数据,来验证和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数据,如统计局的数据、企业的财务报表、问卷调查等。
然后,他们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和推论。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投资、劳动力、技术进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模式,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省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率,可以发现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三、空间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是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
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和技术,将经济现象和经济数据与地理空间进行关联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地图、图表和其他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和分析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通过绘制产业密度分布图,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而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四、定性研究法定性研究法是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对区域经济问题的主观认识和理解。
与实证分析法不同,定性研究法更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解读。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与相关的专家、政策制定者、企业家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感受和体验地区的经济环境和氛围。
定性研究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区域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
、
区域 金融发 展 与 区域 经济 增 长 的作 用机 制
区域 金融 与区域经 济增 长的上 的表现 , 或者说是对 区域金融发展 与 区域经济增 长间互生共长关 系的研究 。具体 来说 , 就是将 区域 与金融作为一个有 机整体来观察 , 分析 其产生 、 发展 、 运动 的规
金 融在现 代经济 发展 中的核 心地位 已为现 代经 济发展 史 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 证明 , 而区域金 融作为 中观金融 的最主 要表现形式 , 与区域经济增长 之间 的关 系由于世界各 国区域经 济差距 的 日益扩大 而引起了前所未 有的关注 。但 就 目前而 言 , 对 区域金 融问题研究 尚处于初始 阶段 , 无论 在国外还是在 国 内 都相 当滞后 。从这样 的背景出发 , 本文尝试 进行区域金 融分 析 的深层研 究 , 从理 论上界定 区域金融发展 与区域经济增 长的关 系, 并进行 实证研 究 , 在此 基础上 提 出实 现 区域 金融 可持续 发
时金融发 展和健全 的金 融制度降低 了信息和交易 费用 , 而影 从 响到 了储 蓄水 平 、 资决策 、 投 技术创新 以及长期经济增 长速度 ,
进而提高 了储 蓄向投 资的转 化率 。 2区域金融发展 能够推动科技 进步 , 高要 素生产率 。 . 提 无论 是社会生产力 体系 中诸要素 面貌 的重大 改变 ,还是经 济结构 、
发展 与经济 增长 强相关。 因此为 了实现 区域经 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 必须采取 区域金 融经 济可持续发展 战略 。
【 键 词 】 区域金融发展 ; 关 金融相关 比率 ; 区域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 类号 】 82 【 F3 . 7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 编号 】 04 26 (0 70~0 30 10—7820 ) O3—3 8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李洁茹( 1 9 9 0 一) , 女, 河南人 ,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第 4期
李洁茹 中国区域 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 响的实证研究
5 l
了方便实证分析 , 本文将全 国3 1 个直辖市、 省、 自治区划分为东部 、 东北、 中部 、 西部四个区域进行研究。 为 了方便 实证 分析 , 本 文将 全 国 3 1 个 直辖 市 、 省、 自治 区划 分 为 东部 、 东北 、 中部 、 西部 四个 区域进 行 研
第2 6卷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金融教育研究
Re s e a r c h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Vo 1 . 2 6 No . 4
Au g. 2 01 3
中 国区域 金融发 展对 区域经济 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林、 黑龙 江 3省 。 本 文采 用人 均 G D P作 为经 济增 长指 标 ( Y) 。选 择 三个金 融 发展指 标 , 分别 反 应金 融 发展 规模 和金 融 发 展深度 情 况 。 ( 1 ) 全 社会 金融 机 构人 均人 民币各项 存款 期末余 额 ( X 1 ) 。( 2 ) 全 社会 金 融 机构 人均 人 民币
促 进 西部 地 区绎济 发展 的有 效 方法是 加 强该地 区的金 融深 化程度 , 加 大金 融 资产扩 张规模 , 增 加其 自身造 血 能 力。我 国中部 地 区的存款 对 经济增 长 已经 出现 了负向影 响 , 应 当加 大信 贷 额度 而 不是 盲 目扩 张存 款 额 。最后 , 针 对 以上情 况 , 提 出政 策 建议 。 关 键词 : 区域 经济增 长 ; 区域金 融 发展 ; 金 融深 化程 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经济分析文章标题
经济分析文章标题
1.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研究。
4.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5.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6.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9.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10.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11.怀化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12.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3.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14.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5.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16.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17.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18.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9.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20.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增衡分析。
郑州市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一
、
文献综述
( L E N V ) 分别 在 1 % 和5 %显著性水平上 拒绝单位根假设 , 证明L E N V D都
国内关 于经济发展环境 与经济增长 的研究 ,通常都 是从研究 区域 经 济发展 的多维 角度展 开 , 有牛 盼强 , 谢 富纪 ( 2 0 o 8 ) 用 灰色关联度 论证 区域经济发展 与环境有 显著正相关 性 , 吴玉 呜 , 张燕( 2 0 0 8 ) 认 为二 者 的 耦 合协调发展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途 径; 郭胜利 ( 2 0 1 1 ) 通过对河南 省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 的研究 , 提 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 正相关关系。 二、 经济发展环境与经 济增长 关系的理论分析
其 中括号 内是对应 系数 的 t 统计量值 , 由上 可知经 济意义 : 郑州市
经济 发展环境的改善每改善 1 单位 , 将 会带 来 2 . 6 5 单位 的经济增长 。 3 . 误差修正模型 。用均衡 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 , 建立误 差修 正模型
产效率 , 并强调建立资源 、 人 口、 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的可持续 发展模 式。 3 . 区域竞争力理论。 该理论实际就是研究几个区域经济发展 的 综合 实 力和发展能力,主要构成 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要素或相关要素,如基础设
郑州市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曾庆磊 ■岳芮含 ■杨焕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良好的 经济发展环境 对经济发展 起正 向的推动作 用, 同时又优化 环境 , 形成 良性 的循环 , 随着 中原经济 区上升 为 国家战 略, 研 究并界 定郑 州市经济发展环境 , 对 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重 大意 义。
实证分析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实证分析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摘要】广西地区作为中国西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系统分析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对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不仅总结了其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指标、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
虽然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较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促进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广西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广西地区的人口素质较低,教育水平不高,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制约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研究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于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现状、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分析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广西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广西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社会区域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整个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经济结构、人口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研究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该地区的商机和发展潜力,为企业发展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N . 0 7 o42 o
( O IL 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TO
( o. ) V 16
我 国 区域 金 融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研 究
— —
基于面板 数据 的实证研究
董绳周
( 天津大学 管理学 院, 天津 30 7 ) 0 0 2
予考 虑 。最终 东部 地 区选 取 北京 、 北 及 江苏 ; 河 中部 地 区选 取 黑 龙 江 、 南 及 安 徽 ; 部 地 区选 取 河 西
新疆 、 陕西及贵州。样本区间为 18-2 0 , 9 0 04年 数据主要来 自 新 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 。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来估计 固定效应模型。本 文的固定效应模型中每个个体 的斜率系数是不 变的, 允许截距变化 以反映个体之 间的差异。考虑到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引入金融
在探讨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同时, 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展 了区域金融发展 与区域
经 济增 长关 系 的研 究 。周 立 、 子 明¨ 通 过对 中国 各地 区 17- 20 王 98 00年 金融 发 展 与 经济 增 长 关
系的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密切 相关 。促进 金融发展 , 有利于长期 的经 济增长 ; 金融发展差距 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 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 发展初始条件 低 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 ; 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 良好影响。在金融 发展指标中 ,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 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 , 金
摘
要 :运用 18 - 2 0 90 0 4年间相应 经济指标 的面板数据 对我 国东 、 西部经 济增长 与金 融发展 进行 中、
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中图 分 类 号 : 82 F3.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6 0 (0 0 0 —0 4 0 17 — 8 X 2 1 )6 04 — 5
表 1 1 9 — 0 9年泉州 地 区生 产总值 与金 融机构存 贷款余 额 ( 元 ) 95 20 亿
年份
l9 9 5年
地 区 生产 总值
5 89 1 .6
金 融 机构 存 款 余 额
1 37 8 .5
金 融机 构 贷 款余 额
l 62 2 .3
19 9 6年
1 97 拄 9 1 98 正 9
21 0 0年 第 6期 总 第 12期 0
上 a g a n n e Un J un lo h n h iF院 学报 iest o ra fS海金 融学ia c v ri y
N .. 0 O o 2 l 6
Ap .0 rNo 1 2
区域金融 与经济发展 关 系的实证研 究
一
、
泉 州金 融 与 经 济发 展 基 本 情 况
改革开放 以来 , 泉州以“ 三来一补 ” 起步 , “ 向型经济 为主” 走 外 的路子 , 稳步推进工业化进 程 , 培育形成 了
具有地方特色的纺织鞋服业 、 建筑建材业 、 品饮料业 、 食 工艺品制造业 、 机械制造业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 创造 出
张庆 武 (9 3 ) 男 , 建 仙 游 县 人 , 17 一 , 福 副教 授 , 州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泉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此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
以中国各省1985-200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地区差异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283-01当代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中国官方的提法叫做“改革”,在经济学界则称为“经济转型”、“经济转轨”或者“经济过渡”。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金融发展一直是众学者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机制来实现。
首先,金融发展能增加储蓄和投资,这是因为:(1)金融发展丰富了金融工具,从而更为有效地动员储蓄,将社会闲置资金转换为投资;(2)金融发展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更好地动员储蓄为投资提供资金。
其次,金融发展能提高投资的效率,原因在于:(1)金融发展能够为投资决策生产更多信息,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2)金融发展能够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导投资者把收益率低的短期资产转为收益率高的长期固定资产,最终提高均衡产出水平。
中国的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而这一差异是否会导致其经济增长效应的不同?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和地区差异。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本文采用中国大陆各省每年gdp的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对于解释变量,其一为金融发展指标,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各省的存贷款和的自然对数作为一个解释变量。
此外,考虑到前期gdp对当期gdp的影响,我们将各省每年gdp的滞后一期值的自然对数设为另一个解释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于诗琦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4年第22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11-000-01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组成要素,即显性环境要素中的资源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以及隐性环境要素中的科技创新要素和制度体制要素、文化要素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各有不同。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数据处理入手,建立两个维度六个方面来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进而通过实证研究观察到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种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要素流动性的强弱以及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模式关系探讨实证研究
一、引言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中国的山东省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依据山东省特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在综合分析和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后,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能够有效地刺激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经济发展的阶段越高时,经济增幅越依赖区域软环境方面的数据和指标。
[1]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带有综合性质的,仅仅强化某一方面的环境指标不能够起到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目前山东省也正在积极拜托硬环境指标的负面影响,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入手,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硬环境指标与软环境指标的有效融合。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
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中选取以下几个视角:作为显性方面的指标有雨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的自然和物质条件,具体包含资源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三个因素;而作为隐性方面的指标有与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相关联的,但是作用上相对非直接性的的非物质条件,具体包含了创新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体系等。
[2]其他的因素,诸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来说间断而具有非连续性的,没有被纳入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考量中。
在
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时遵循了以下几点原则: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比性与可测性等,而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维度的选取时,也尽可能地选择了各类数据库中内容涵盖广、客观性强和代表性都比较强的统计项目,然后利用其中的设计指标体系的范围,来构筑本文的以显性环境因素与隐性环境因素两个层次为主的区域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
上述显性环境因素中的资源环境包括资源利用与资源储量等指标,其中资源储量反映的是能源矿产以及动植物、空间储水量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前景,而资源利用则是指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3]自然环境的资源储量划入资源环境中计算,而自然环境中的指标主要是指对于区域环境中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情况与自然依赖之间的关系,因此主要指存量和资源污染速度之间的比值。
而隐性环境因素中的技术和创新环境包括科技立项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制度环境包含当地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情况。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数据处理
本文中以上文所涉及两个维度,六个方面为主来统计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山东省80年代以来至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4]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1979—2013)和部分省市官网中的数据库。
计量分析过程中,对两种时间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分析软件采用Excel 2007和EViews 7.0。
(三)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ADF检验确定了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因此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显著水平下的平稳发展。
1980—2013年,山东省的区域发展环境整体上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值较高,这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改进1个百分点后,区域经济总量(GDP)就可以增加2.7%。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另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种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各种环境要素的流动性的强弱以及内外部环境要素的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以阶段为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有助于理解我国东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政府对于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东部弱化了显性环境因素,慢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对显性环境因素的关注移向隐性环境因素,如文化和城市市貌的建设。
三、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正向的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组成要素,即显性环境要素中的资源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以及隐性环境要素中的科技创新要素和制度体制要素、文化要素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各有不同。
不同的要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可以按照其自身流动性的强弱,或者流动成本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结论是制度是首要因素,而科技要素,人口因素和基础设施等也非常重要,最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生态要素也起着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凤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4).
[3] 林海.经济发展环境结构与建构分析[J].求实,2013(04).
[4] 戈银庆.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
[5] 林海.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建构[J].南方经济,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