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复习优质课件ppt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ppt课件
• 4、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工作的 杠杆都有三个重要位置:支撑杠杆, 使杠杆能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5、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 杠杆( 平衡)。
11
• 6、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 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 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的距离)。
• 17、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有三 个点:( 用力点 )、( 阻力点 )和 ( 支点 )。
16
• 18、开瓶器、榨汁机、独轮手推车 属于( 省力 )杠杆。镊子、筷子、
烤肉夹子、钓鱼杆属于( 费力)杠
杆。剪刀、钉锤、撬棍、拔钉器属
于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费力的杠
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属于同的是(D)
• A、螺丝钉上的螺纹 B、斧子 C、菜刀 D、 镊子
• 3、杆秤能称较重的物体的秘密是在( C)上。
• A、秤砣大 B、拉绳长 C、秤杆上三点的 位置
19
4、下列( B )种情况下可能平衡。
A
B
C
20
5、如图所示的各滑轮组中,重物相同,不计 摩擦和滑轮重,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 的是(BD)
2、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 计成费力的呢?
答: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 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 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23
3、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 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答:当要改变力的方向而 不需要省力时用定滑轮;当 要省力而不改变力的方向时 用动滑轮。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课件(最新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第1课 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第2课 昼夜交替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 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2.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3.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4.昼夜交替的假说 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通 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5.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结合其他事实我们发现:昼夜交替 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3课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地心说”和“日心说”
3. 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第4课 谁迎来黎明
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 迎来黎明。 2.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后。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 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 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6.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3
2
3
4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
?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2
3
6
1
2
3
3
2
2
3
3
2
3
4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 费力
?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2
3
6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3
2
3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3
少于2
4
省力
比较下面的杠杆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不省力杠杆?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省力
原因:当用力点到
50
25
100
50
150
7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优质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能量”中的第一、二、三节,涉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与应用。
2.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中的第一、二节,包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掌握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转换与应用。
2. 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转换原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地球仪。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回顾教材内容,讲解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转换原理。
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能源转换原理2.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3. 地球运动与自然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能、风能、水能的转换原理。
(2)解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2. 答案:(1)太阳能、风能、水能通过特定的设备转换为电能,供人类使用。
(2)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能源转换原理和地球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需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可再生能源的最新发展,了解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能源转换原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详细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复习分解PPT课件
1
一、主要知识问答
.
2
• 1、 什么叫机械?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叫做机械。
• 2、 像螺丝刀等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 又叫简单机械。
• 3、 什么叫杠杆?有几个点?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有支点、 用力点和阻力点。
.
3
• 4、 支点到力点的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省力。 支点到力点的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不省也不费力
• 19、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 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 20、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 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 21、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 源。
.
42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
43
•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 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 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 38、科学家把身体里有脊柱的动物叫脊 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
15
• 39、像蚂蚁、蝗虫、蜜峰那样,身体有 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
• 40、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 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 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 41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 的是哺乳动物
.
39
用电器名称
电灯 电视机 电冰箱 电吹风 空调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光、(热)
光、声、(热)
热、(光、声)
电能
风、热、(声) 热、(光、声)
洗衣机 取暖器 电风扇
机械能、(光、声) 热、(光) 机械能、(声)
.
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六上科学知识点共71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六上科学知识点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课件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2
3
6
1
2
3
3
2
2
3
3
2
3
4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 费力
?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定滑轮能省力吗?我们这样来研究:
1.组装一个定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记录用了多 大的力。 3.借助定滑轮提升同样多的钩码,记录 用了多少力气。 4.比较两次使用的力的大小。你有什么 发现?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 码个数 1
2
3
右边钩 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平衡或不平衡)
我们的发现
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2
3
6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3
2
3
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个重要位置: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用力点 支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复习形状和结构|教科版(共16张PPT)
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什么?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又不产生向外推得力。
填空题
1、增加( 宽度)、(厚度)和改变(形状) 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的 组合,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是(框架 结)构。 4、框架结构一般由(三角形)、(四边形)框 架组成。 5、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T、工”字 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宽度),但却增加 了材料(厚度),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弯曲 能力。
u、L、口、工、M等形状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 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1、增加( )、( )和改变( )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框架结构,空心的空气阻力小;
纸的材料不变、纸的厚度不变、柱子之间的距离不变、柱子的高度不变、放回形针的位置不变、放的力度不变
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是( )。
1、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无关。
答:上小下大,上轻下
重;框架结构,空心的空气
阻力小;采用大量的三角形 具有稳定性。
抗弯曲 能力
• 增加物体的宽度 • 增加物体的厚度 • 改变形状
瓦楞形 拱形 圆顶形 球形
u、L、口、工、 M等形状
结构
5、(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1、增加( )、( )和改变( )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纸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纸梁越窄抗弯曲能力越弱。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发现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
A、长方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采用大量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增加( )、( )和改变( )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精品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第三章“能量”和第四章“磁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的利用、简单电路的组成、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运用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太阳能的利用和简单电路的组成,能独立设计简单的太阳能电路。
3. 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太阳能电路设计、磁极间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导线、磁铁、铁钉、回形针。
学具:学生用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导线、磁铁、铁钉、回形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太阳能玩具,引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的相关例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太阳能电路设计(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电路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5.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磁极相互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太阳能利用、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
2. 太阳能电路设计步骤。
3.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2)设计一个太阳能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3)描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答案:(1)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太阳能电路设计:将太阳能电池板、小灯泡和导线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光照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电池板产生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课 做酸奶
• 乳酸菌是细菌的一种,是杆状菌。 • 细菌的繁殖需要:菌种、合适的温度。 • 制作酸奶: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
②把牛奶冷却到35℃~40℃;③加入两勺酸奶,仔 细搅匀;④倒进消过毒的保温桶;⑤保温5-6个小 时。 • 细菌的功与过:可以发酵食物等也可以导致生物 病变。 • 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主要通过口鼻和接 触传播。
山 、谷的形成都与地壳运动有关。
第 5 课 地表的变迁
• 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变迁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
• 岩石因为各种外力作用,发生碎裂的过程 叫风化。
• 风化后的岩石被进一步打磨、搬运的过程 叫侵蚀。
• 人类活动对地表产生了很大影响。
风吹 日晒
生物破坏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 雨水冲刷、生物破坏 等作用下,地表岩石 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细胞膜 细胞核
不规则 散乱 无细胞壁
区别
形状 排列 结构
规则 整齐、紧密 有细胞壁
口腔表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 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 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第一单元知识点
微生物
细胞组成 基本单位
动物:草履虫 植物:绿藻 细菌:乳酸菌 (杆菌)
水流对岩石的搬运、磨蚀作用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等磨蚀、搬运的 过程叫侵蚀。
地球
第二单元知识点
形状:不规则球体。漫长探索历史,麦哲伦、 加加林等。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貌:千姿百态。记录方式不断进步。
内部:地震波传播变化,推测三层结构, 地壳、地幔、地核。类似熟鸡蛋。 造山运动
地壳运动 挤压 ——火山 断裂 ——地震
结论:墨水已较干净,肉汤次之,果汁 已彻底洗干净。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 第1课 登月之旅 • 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周期变化(阴历1个月),
月食的形成原因(地月日在同一直线上)。 • 环形山的成因:对比实验变量的控制,陨石大小、
冲击力大小等。 • 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第一个登月:阿姆斯特
朗。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
• 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铁生锈与空气气和水都有关。还有不少原 因使铁容易生锈。
• 对比试验:控制变量。试验装置的设计。
1、有水有空气 2、有水无空气 3、无水有空气 4、无水无空气
铁锈是一种新物质!
铁锈:颜色、硬度、气味等发 生变化。 生锈:化学变化。
第3课 变色花
• 紫甘蓝水是酸碱指示剂。 • 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酸性物质, • 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 能检验出酸性和碱性物质的物质的叫做酸
第 3 课 地球的内部
• 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 (火山、地热、地震)推测出来的。
• 地震波遇到不同的物质传播效果不同,在 坚硬物质中传播地快。
• 两位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的变化,发现两个 分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 层。
•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其命名为“莫霍面”和 “古腾堡面”。
乳酸菌的大小
乳酸杆菌
第 3 课 馒头发霉了
• 霉是一种生物,它个体非常小,必须借助 显微镜。按大小归为微生物。
• 发霉的条件:温暖,潮湿。 • 霉菌的特点:结构像蘑菇,按结构属于真
菌类。
• 霉菌的功与过:制药,改变食物风味(腐 乳),但也可以霉变食物,导致生物病变。
它个体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 按大小归为微生物。
地表变迁:地壳运动、风化(之后)侵蚀、 人类活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 第1课 蜡烛的变化 • 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
和气态。 • 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 一类仅仅是形态、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 • 另一类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第2课 铁钉生锈了
A. 炎热和干燥 B. 炎热和潮湿 C. 潮湿和寒冷 D.寒冷和干燥
第 4 课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 多由细胞构成,包括微生物。
• 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结构不同。 • 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 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功能不同,
如“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病毒。
结构像蘑菇,按结构属于真菌类。
7.想要知道水分是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时,在实验时应该怎么做?( A )
A.一块面包滴水,另一块面包不要滴水 B.两块面包都滴水,一块放在阴暗处,一块放在光亮处 C.一块面包滴水,放在冰箱冷藏室;另一块面包不滴水,放在温室下 D.以上方法都可以
5、一片被搁置了一个星期的面包已经发霉了,造成面包发霉的因素是:(B )
第一单元1.水滴里的生物
1、最常见的微生物有植物:水藻,有 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动物中有钟形 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 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 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 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 微生物。
细菌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细菌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一般不动。
碱指示剂(PH试纸等)。
肥皂水测试结果成碱性。 鲜榨橙汁测试结果成酸性。
第4课 洗衣服的学问
• 不同洗涤剂的效果存在差异。 • 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跟与之匹
配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 净。
以下是学生课外实验案例:
实验二、不同污渍 同样洗涤剂
假设:
十分钟终于过去了!
墨汁
肉汤
果汁
杆、球、螺旋三种形态,功过。 属于 真菌(结构)。
霉菌: 功过
发霉条件:温暖、潮湿。
病毒……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 第 1 课 地球的形状 • 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第一个猜测地球是球体:亚里士多德, • 第一个实践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 • 第一个在太空观察地球的宇航员:加加林。 • 自制天文望远镜并观察月相变化:伽利略。
• 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个圈层。
“莫霍面”
“古腾堡面”
第 4 课 火山和地震
• 各种证据说明板块是会发生缓慢位移的。 • 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使板块发生
挤压、断裂的结果,也就形成了山和谷。 也叫造山运动。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张衡和地动仪。 • 地震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