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说课课件教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 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 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 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二、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 借鉴意义?
课堂小结
(1)一词多义:效、道、所以、于、以。 (2)古今异义:卑鄙、痛恨、开张、秋、义、感激、不毛。 (3)词类活用:良实、广益、亲、远、恢弘。 (4)特殊句式: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5)翻译句子:今天下三分……
译文:但是,侍卫大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在边境舍生忘 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重点翻译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寓情于叙
三 7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抒发感情
思路简析: 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
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是怎样分析的?(用原文 回答)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
2.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 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
引 亲贤臣,远小人 教 训 亲小人,远贤臣
先汉兴隆 后汉倾颓
正反历 史教训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总结
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7. 深入不毛 古义:长草木、长庄稼。
今义:秋季。 今义:意义。 今义:非常感谢。 今义:毛发。
词类活用
1.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2.有所广益 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
3.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4.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大。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 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 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 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文章学习拓展
一、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 如何衡量他们?我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 具备四个条件:
特殊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躬耕于南阳
判断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正常语序为“于 南阳躬耕”
重点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如今天下分成三国,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 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于陛下也。
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质低下、恶劣。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3. 诚宜开张圣听
今义:深切地憎恨。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
古今异义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时刻、时候。
5.引喻失义 古义:适宜、恰当。
6.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
诸出 师 葛


第2课时
1
合作探究
深入研讨

2
知识拓展
基础训练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1.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2.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第三、四、五段之间的关系
亲 贤亲 臣贤 ,远 远侫 小 人
荐 宫中之事 贤 臣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先帝称能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4.于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欲报之于陛下也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于:在。 于:给。 于:对。 于:到。
一词多义
5.以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以伤先帝之明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 (5)愚以为宫中之事
以:来。 以:以致。 以:把。 以:因为。 以:认为。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标点符号不能改:
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 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 刘禅反感。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1
一2 3-5
要点 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侫
表达方式 寓情于议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二6
4.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 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 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 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 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阅读第六段,思考:
1.在表达方式上,本段与上文有何不同? 2.概括主要内容。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 答)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引喻失义 裨补阙漏
作奸犯科 计日而待
苟全性命 察纳雅言
你知道吗?
三、《教参》有一句话“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 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请谈谈你的看法。
一、理解下列古今词义的区别
1.秋
古义:_时__期_________ 今义:季__节__名_________
2.涕
古义:_眼__泪_________
今义:__鼻__涕_________
3.痛恨
古义:_痛__心__遗__憾_____
退出
出师表
文言常识
一词多义
1. 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不效则治臣之罪 2. 道 (1)中道崩殂 (2)咨诹善道
效:重任。 效:成效。
道:路途。 道:方法。
一词多义
3.所以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的原因。 所以:用来。
一词多义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分别用原文与自己的话来回答) 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说尽诸葛亮一生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是:
塞 以塞忠谏之路( ) 堵塞( )
行 行阵( ) 性行淑均( xíng )
否 陟罚臧否( ) 是否( fǒu )
遗 以遗陛下( wèi ) 遗失( yí )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表余数。
今义:_非__常__恨________
4.卑鄙 二、翻译
古义:_身__份__低__微_____ 出身鄙野
今义:(_语__言__、__行__为__)__ 恶劣;不道德)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薄 妄自菲薄(bó ) 薄纸( báo )
第六段分析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4.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5.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6.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7.补笔
阅读第七段,思考:
如果将第一句后用“;” 好不好?
第七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