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心学陶 平常心研陶 大爱心践陶——福建同心·行知乡村教师研修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成长
FU JIAN TAO YAN 39
2019年第3期
自参加福建省首届行知式乡村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后,我就坚信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通过专家引领,自学为主,我开始走近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真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等书籍。
越往前走,内心越宁静,感受也愈加明晰,对于学陶研陶践陶,我要以敬畏心学习,平常心研究,大爱心实践。
一、敬畏心学陶
中陶会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汤翠英教授对自己的定位是——行知思想的播种人。
她从四十岁开始做南京陶行知纪念馆馆长至今三十多年,深感陶行知人格的高尚,教育理论的高深。
自认为宣讲陶先生的思想远没有达到目标,工作任重道远。
专家尚且对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如此的敬畏,我作为门外汉更不敢浅薄。
学陶师陶不仅仅是熟识先生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教育思想,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只有更多更深的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使学陶师陶践陶活动更深入持久而富有实效。
学陶要捧着一颗心去学。
学陶者必定怀揣教育的理想,充满教育的激情,以投身教育改革的勇气,不断将先生的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学陶一定要真学,不能假学。
学,必定“致用”。
虽然当前教育实际与先生理论有诸多的格格不入,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逃避实践。
我们应在充分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将之应用到实践中去。
先生理论对疗救中国教育问题有着巨大作用,特别契合于当代课程改革。
所以我们的学陶师陶绝不可以停留在一些活动上,而更应全面应用到教育教学的日常实践。
二、平常心研陶
研修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早在几十年前
就进行了,全国很多地方也开展得轰轰烈烈。
然而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功利上,因为陶研论文能参加各级职称的评定,为评先评优加分。
因而,学陶的经验总结、感悟,就像是幼儿玩孩子拼图,这里割一点,那里抄一点,为自己的文章所用。
至于如何真正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思想、精神、方法来指导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更出实效,那只能用一个谚语来形容:“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因为受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研修了,领悟了,未必能、敢尝试实践。
只有抛弃功利心,以平常心去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才能深入领悟其中的精髓。
才能在陶行知先生高尚大爱精神感召下自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国家民族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才能明确自身工作对社会的重大作用,激发强大的社会责任心,并以此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推动力。
从自己做起,切实履行好本职工作,才能学生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而这些,才是我们研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初衷。
三、大爱心践陶
“爱满天下”是陶先生的博大胸怀。
他主张“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爱满天下”育“蟠桃”。
教师怎样在自己的教育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教育过程,其实就是爱的孕育过程,是一种投入情感的过程。
没有宽广的胸襟,没有以身作则的德行示范,没有爱的教育,任何一种别出心裁的教育形式都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更需传承“爱满天下”之情怀。
(一)大爱照亮学生心灵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并且将孩子视作“小朋友”“小先生”。
先生有句顺口溜:“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人小心不
敬畏心学陶 平常心研陶 大爱心践陶
——福建同心·行知乡村教师研修班心得
长汀县中复中学 蔡裕林
教师成长FU JIAN TAO YAN
40
2019年第3期
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充分体现了他尊重、信任孩子的“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就必须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发挥民主的价值。
学习习惯差、家庭条件差、心理不健康、身体条件差……这样的孩子在每个班级都有。
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发展性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讯号:孩子,你的过去,我一概不知;我只看你的现在,用我的眼睛,更多的是用我的心灵,用上帝赐予我的大脑,对你进行纯粹的审视,绝不戴上有色眼镜。
不论你的形象、身份、背景、家族;好看的,难看的;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我都应一视同仁。
不论开奔驰、宝马、奥迪,还是骑着自行车,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你们的父亲和母亲,没有附加任何色彩,都是平等的。
如果每位教师都坚守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不仅守住了教师的人格尊严,也真正教会了学生怎么做人。
否则,我们不仅伤害了那些弱势的孩子,冷漠他践踏了一颗颗敏感的心,同时,我们也伤害了那些自己高看一眼的人,因为我们也没有让他获得一种公正。
要知道,没有公正的青睐也是一种伤害!
(二)大爱点亮成长的导航灯
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有了爱的引领和奉献,就会时刻不忘事业的召唤。
学生的道德情操、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心理及身体的素质,只有通过教师的真爱培育方能提高和完善。
在教育中,只有真爱学生才会对学生精心施教。
通过教师乐于奉献的大爱魅力,去陶冶、净化学生的人格,教他们求真、做人,这正是陶行知塑人的真谛。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的崇高而永恒的情感!
其实“学生不是不懂得进步,只是缺少进步的动力;学生不是不懂得感情,只是缺少感情的熏陶。
”在学生迷茫时,教师应以“爱”唤醒他们心中学习的欲望,重新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走出生活、学习的低谷,走向成功。
用爱为学生点亮心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航灯,这就是引领!
(三)大爱造就师生的幸福
陶行知的“儿童观”之一就是激励。
在他的世界里,儿童最大!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拆表”的故事,给我以深刻的启迪。
作为老师,爱学生,就要赏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对学生应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就会好一些,就会更自信;反之,如果获得的评价是消极的、否定的,他们的自我感觉相对就要差一些,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教育学生时,老师要注意教育方式,是在班上表扬,还是单独表扬?是在班上批评,还是单独批评?都要因人因事而定,掌握好分寸,做到以鼓励为主,批评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同学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进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事情发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反应,没有辛苦只有‘辛乐’;小孩不坏!只有做错的小孩,没有坏小孩。
做对时是好孩子,做错时是好孩子做错了。
赏识,是一种无条件看得起孩子的心态。
人生的智慧,由赏识逆境开始,阴天晴天都是好天,天天好天;逆境顺境都是佳境,境境佳境……”我们更应该抛却蜡烛的局限理解,把自己化身为火种,向孩子传递爱的教育,引导学生正面思考。
真正赏识教育就是要对学生无条件的看得起,它不是简单的夸奖、溺爱,更不是传统的粗暴的爱,而是要从赏识学生的失败、赏识逆境、包容学生的缺点开始,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与己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以豁达的心态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大自然。
爱且智慧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教师应做“学生心灵世界的开启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爱满天下的施教者、行动路上的追梦者。
”在这神圣的岗位上,在这三尺讲台上,负起我们的生命价值,把自己的生命放进孩子的成长,和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