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酙四首(其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一、【理论依据与设计思想】
1.把握诗歌鉴赏方法,注重古诗词的文化价值。

2.开拓思维意识,注重古诗词审美价值。

3.融合诗画艺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唐诗宋词选读》中“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的诗歌鉴赏课。

通过赏析诗歌意象、品析感情,知人论世地理解这首诗中李白的情感内涵,狂放风神的典型写照。

2.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对李白其人其诗并不陌生,这首诗在初中学过前四句,这节课将学习整首诗。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这首诗如何表现“独”的复杂情感把握不准确,所以本节课将从传统的诗歌鉴赏方法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反衬的表现手法和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品读悟情-学生分享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鉴赏品意象、析感情,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诗人“独”与“不独”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品读诗歌
教师活动:从意象角度,请学生简述诗人描绘的《月下独酌》画面。

学生活动:学生简述诗歌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环节2:品味意象
教师活动:抓住诗歌中的“月”、“酒”的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学生活动: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李白诗歌中有关“月”、“酒”意象的诗句,并读一读诗句。

设计意图:学生对李白“月”的诗句比较熟悉,所以采用“填一填”的手法进行阅读;而对李白“酒”的诗句了解得比较少,因此直接读一读,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中意象“月”、“酒”的含义。

教学环节3:领悟情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是如何体现情感的?围绕诗眼体会哪些句子写“孤独”,哪些句子写“不独”?最后,我们再一起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先单独思考,再互相讨论、交流,最后明确诗人用了反衬手法表达情感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首诗的情感变化比较复杂,需要细细品味。

学生先理解品析,老师带着学生再一起品味,一起朗读。

教学环节4:手绘诗人
教师活动:每个同学心中都会有一幅李白“月下独酌”的画面,在预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进行了绘画创作。

此时进行展示,并请两名代表谈谈自己的绘画过程及感受。

学生说完后,老师补充了王心玥同学创作中的“小插曲”。

第一次绘画没有仔细查阅资料,不知道创作背景,画成了“小鲜肉”。

第二次绘画没有特色,于是再读诗歌,找到自己感悟最深的“影”的意象,结合资料,创作出“舞剑”的诗人形象。

学生活动:薛宇航:解读背景,查找资料,了解到唐玄宗曾在长安建沉香亭,并且命李白填词,为了突出此时李白在热闹繁华之后现实的孤独,所以给“月下独酌”这个场景再加了一个亭子。

然后抓住诗中的“月”和“花”的意象,李白曾在《古风》中赞美春兰,所以添上了“春兰”的意象。

最后纵观全景,以诗记画。

王心玥:在品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异想天开地将“影子”作为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所以想在画中突出诗人的影子。

结合自己对李白的认知,李白拥有悲壮的豪放和乐观的豁达两种性格,所以这首诗虽表现“孤独”之情,但认为它仍含有李白邀月共饮,月下舞剑的洒脱。

设计意图:我们从小就知道李白和他的诗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李白”的形象。

高中生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学习创造能力,所以可以通过查资料、找问题的过程,利用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鉴赏的认识。

不断
地品读诗歌、不断地修改画面,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将“孤独”的抽象情感化为具体的带有个人理解色彩的形象。

两位同学都利用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抓住了意象和反衬手法,从不同角度创作出有特色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进而有效地表现了诗歌意境,塑造了自己心中的诗人形象。

教学环节5:想见其人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请写一段文字:我想对“月下独酌”的李白说……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地写作,并踊跃地进行发言、交流。

设计意图:诗歌鉴赏仍然可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能够真实地展现学生对诗歌的鉴赏程度和对诗人的认识。

教学环节6: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设计突出点:本次教学亮点是环节4:“手绘诗人”,学生通过绘画这一艺术手法,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现自己对“月下独酌”的意境、情感和诗人形象的理解。

诗歌鉴赏不仅可以用传统的品意象、析情感等手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体现诗歌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生已具备合作交流、学习探究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借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创造性地鉴赏诗歌,理解诗人。

这节诗歌鉴赏课就融合了诗画艺术的鉴赏方式,学生绘画的过程,正是她们对诗歌鉴赏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

她们通过查找资料,反复品意象、析情感,能够深刻地认识和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逐渐开拓思维意识,注重诗歌的审美价值,从而创作出比较有特色的“月下独酌”画面。

由此可见,诗歌可以多彩多姿地品读欣赏,可以诗情画意地“美读”“悦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