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些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到位,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不够自信。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在课后,我会主动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疑问和困惑,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从小就要爱科学》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意识到在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时,有些学生对于这个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科学探究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是一种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它对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提到的恐龙化石的发现,展示了科学探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举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难点
(1)科学探方法: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进行讲解。
难点突破:以课文中的恐龙化石发现为例,详细讲解科学家如何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步骤进行探究。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部分,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我也注意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需要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更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原理。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小就要爱科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好奇的事物,想要去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奥秘?”(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从小就要爱科学》,理解文章主旨,体会科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逻辑思维:学生可能难以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文章中的问题,需要引导和训练。
难点突破: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逐步培养逻辑思维。
(3)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合作不积极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难点突破:组织小组活动,明确分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四、教学流程
6.通过课堂小结,强化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科学态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从小就要爱科学》,让学生能够: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领悟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探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善于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见解,倾听他人意见。
4.激发创新意识,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勇于探索科学未知领域。
5.培养实践能力,关注生活现象,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6.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的尊重和热爱,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文《从小就要爱科学》的主旨,理解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领悟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
举例:分析课文中关于恐龙化石的发现、植物的生长等科普知识,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举例:讨论课文中的设问、举例、对比等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课文中的科普知识,如恐龙化石的发现、植物的生长等,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设问、举例、对比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拓展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在课后,我会主动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疑问和困惑,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从小就要爱科学》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意识到在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时,有些学生对于这个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科学探究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是一种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它对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提到的恐龙化石的发现,展示了科学探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举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难点
(1)科学探方法: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进行讲解。
难点突破:以课文中的恐龙化石发现为例,详细讲解科学家如何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步骤进行探究。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部分,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我也注意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需要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更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原理。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小就要爱科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好奇的事物,想要去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奥秘?”(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从小就要爱科学》,理解文章主旨,体会科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逻辑思维:学生可能难以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文章中的问题,需要引导和训练。
难点突破: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逐步培养逻辑思维。
(3)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合作不积极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难点突破:组织小组活动,明确分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四、教学流程
6.通过课堂小结,强化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科学态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从小就要爱科学》,让学生能够: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领悟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探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善于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见解,倾听他人意见。
4.激发创新意识,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勇于探索科学未知领域。
5.培养实践能力,关注生活现象,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6.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的尊重和热爱,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文《从小就要爱科学》的主旨,理解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领悟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
举例:分析课文中关于恐龙化石的发现、植物的生长等科普知识,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举例:讨论课文中的设问、举例、对比等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课文中的科普知识,如恐龙化石的发现、植物的生长等,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设问、举例、对比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拓展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