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及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章 旋 转
23.1 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一、复习导入
问题 我们以前学过图形的平移、对称等变换,它们 有哪些特征? 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 面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索新知
探索1
归纳总结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O 转动一定角度的图 形变换叫做_旋__转_____.这个定点O 叫旋__转__中__心___,转
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
(△A′B′C′),移开硬纸板.
请大家运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度量线段和有关角,并
探索旋转的性质.
O
A'
C'
B'
归纳总结
旋转的性质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三、掌握新知
例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
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分析: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 A
D
对应点,即它们旋转后的位置.
E
B
C
解: 因为点A是旋转中心,所以它
A
D
的对应点是它本身.
在正方形ABCD中,
E
AD=AB,∠DAB=90°,所以旋
E' B
C
转后点D与点B重合.
设点E的对应点为点E′,因为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O
80° 2.5m
120°
∠AOD
o 相等
相等
五、归纳小结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前的图形全等,所以
∠ABE′=∠ADE=90°, BE′=DE . 因此,在CB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BE′=DE,则 △ABE′为旋转后的图形.
四、巩固练习
1.如图,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绕某一点旋转一个 角度后,顺次按这个角度同向旋转而得到的, ①请你在图中用字母O标注出这一点; ②每次旋转了__6_0____度; ③一共旋转了___5____次.
动的角叫做_旋__转__角_.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点P
和P′叫做这个旋转的__对__应__点___.
P
O 120
点击播放动画展示
P′
探究2
请大家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挖一个
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
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ABC),然后围绕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