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检察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检察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B)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2.(B)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
B、宪法C民法D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C民主党派D 九三学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C守法公民D国家干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B )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
B、人格C信仰D荣誉
6.法官判案的依据是(A)。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领导意志
C、人情关系
D、个人好恶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B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
B、法律C社会D经济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B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
B、抚养C教育D爱护
9.(A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学校C家长D未成年保护团体
10.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在(C)颁布的。

A、1986年
B、1978年C1991年D2001年
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A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
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C周六D周天
12.禁止在(C )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
B、厂矿企业
C、中小学校
D、商业区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A)责任。

A、直接
B、间接C没有责任D部分责任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B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有品德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C 智力优秀D体质强
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A)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
B、父母、监护人C学校D政府
16.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B)
A. 一审终审制B.二审终审制C. 三审终审制 D. 复审制
17.《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B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 公民D.党组织
18.《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D )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3 日B.5日C.7 日D.10日
19.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 A )主持。

A. 审判员一人B.审判员二人 C. 陪审员二人D.陪审员三人20.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 B ),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A. 暂不执行B.不予执行
C.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执行D.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1.某地一党委书记为官清廉,一次听群众告状说,某法院处理的一桩刑事案件不公正,这位书记在自己经过实际调查核实后认为该法院办案违反了法律规定,于是,该书记立即找到法院,并要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结果使一起冤案得以平凡昭雪。

对书记的做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
A.书记是经过自己的调查核实后才要求法院重新审理的,法院应当照办
B.法院违法办案,书记依法办事
C.书记这样做是我党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当监督
D.书记的做法干预了法院独立审判,是越权行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我不会犯法,没必要学习法律
B.他先骂了我,所以我把他打成脑震荡也不算违法
C.犯了法,认错了也必须要接受法律处罚
D.偷同桌一支铅笔没关系
23. 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C)到场。

A.学校
B.班主任
C.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D.亲属
24.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

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结果将丁当场打死,对此案应定( C )。

A.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伤害罪
B.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杀人罪
C.甲、乙犯有故意杀人罪,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D.甲、乙犯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25.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
C.人才的心理素质
D.人才的身体素质
26.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区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8.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C)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29.人的本质属性是(A)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30.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lo分)
1.当事入主义诉讼模式主要具有的优点有( ABC )。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大,法官职权小,法官职权受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制约
B.当事人是形成判决的主体
C. 程序公正才是反映司法活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价值目标
D.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
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 C )和( D )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
A. 合理B.及时C. 自愿D.合法
3.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 ABCD )。

A.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离婚案件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4.人民法院确认为无主财产的,可以判决收归( CD )所有。

A. 申请人B.利害关系人C. 国家 D. 集体
5.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
对( BCD )进行搜查。

A. 财产所在地B.被执行人
C. 被执行人住所地D.财产隐匿地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
1.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
4. 违反了校纪,但没有违反法律,学校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5.法官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7.法官判案要考虑领导的意志。

(×)
8.公民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
9.我不违法,法律就不能约束我。

(×)
10. 我被人家抢过钱,所以我必须再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是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
四、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父母不让子女上学,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监护人的义务有(监护义务)和(抚养义务)两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

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6、我国民事诉讼活动实行(二审)终审制度。

7、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的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

8、禁止重婚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原则。

9 、我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近亲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帝系血亲。

10、国家(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基本形式。

五、论述题(20分)
谈谈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书记员。

一、单选题
1.B
2.B
3.A
4.B
5.B
6.A
7.B
8.A
9.A 10.C 11.A 12.C 13.A 14.B 15A
16.B17.B18D.19.A20.B21.D22.C23.C24.D25.A26.D27.A28.C29.A30.A
二、多选题
1.ABC
2.CD.ABCD4.CD5.BCD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
6.√
7.×
8.√
9.×10. ×
四、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2.监护义务、抚养义务3.义勇军进行曲4.五星红旗5.出生、死亡6.二审7.最高8.一夫一妻9.三代10.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C.刑法B.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C.法律整理B.法律制定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B.教育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B.监督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
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提前30 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C.提前6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 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 答案错误。

2.C【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ABD 答案不符合题意。

3.C【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裁与惩罚,故ABD 答案错误。

4.D【解析】本题ABC 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5.B【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

故ACD 答案错误。

6.C【解析】本题A 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 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 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7.D【解析】本题ABC 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8.C【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 答案错误。

9.A【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
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故BCD 答案错误。

10.A 【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故BCD 答案错误。

人民法院招考书记员试题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B)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2.(B)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
B、宪法C民法D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C民主党派D 九三学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C守法公民D国家干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B )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
B、人格C信仰D荣誉
6.法官判案的依据是(A)。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领导意志
C、人情关系
D、个人好恶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B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
B、法律C社会D经济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B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
B、抚养C教育D爱护
9.(A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学校C家长D未成年保护团体
10.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在(C)颁布的。

A、1986年
B、1978年C1991年D2001年
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A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
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C周六D周天
12.禁止在(C )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
B、厂矿企业
C、中小学校
D、商业区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A)责任。

A、直接
B、间接C没有责任D部分责任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B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有品德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C 智力优秀D体质强
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A)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
B、父母、监护人C学校D政府
16.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B)
A. 一审终审制B.二审终审制C. 三审终审制 D. 复审制
17.《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B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 公民D.党组织
18.《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D )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3 日B.5日C.7 日D.10日
19.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 A )主持。

A. 审判员一人B.审判员二人 C. 陪审员二人D.陪审员三人
20.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 B ),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A. 暂不执行B.不予执行
C.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执行D.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1.某地一党委书记为官清廉,一次听群众告状说,某法院处理的一桩刑事案件不公正,这位书记在自己经过实际调查核实后认为该法院办案违反了法律规定,于是,该书记立即找到法院,并要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结果使一起冤案得以平凡昭雪。

对书记的做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
A.书记是经过自己的调查核实后才要求法院重新审理的,法院应当照办
B.法院违法办案,书记依法办事
C.书记这样做是我党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当监督
D.书记的做法干预了法院独立审判,是越权行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我不会犯法,没必要学习法律
B.他先骂了我,所以我把他打成脑震荡也不算违法
C.犯了法,认错了也必须要接受法律处罚
D.偷同桌一支铅笔没关系
23. 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C)到场。

A.学校
B.班主任
C.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D.亲属
24.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

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结果将丁当场打死,对此案应定( C )。

A.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伤害罪
B.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杀人罪
C.甲、乙犯有故意杀人罪,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D.甲、乙犯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25.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
C.人才的心理素质
D.人才的身体素质
26.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区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8.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C)
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29.人的本质属性是(A)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30.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lo分)
1.当事入主义诉讼模式主要具有的优点有( ABC )。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大,法官职权小,法官职权受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制约
B.当事人是形成判决的主体
C. 程序公正才是反映司法活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价值目标
D.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
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 C )和( D )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
A. 合理B.及时C. 自愿D.合法
3.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 ABCD )。

A.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离婚案件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4.人民法院确认为无主财产的,可以判决收归( CD )所有。

A. 申请人B.利害关系人C. 国家 D. 集体
5.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 BCD )进行搜查。

A. 财产所在地B.被执行人
C. 被执行人住所地D.财产隐匿地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
1.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3.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
4. 违反了校纪,但没有违反法律,学校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5.法官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7.法官判案要考虑领导的意志。

(×)
8.公民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
9.我不违法,法律就不能约束我。

(×)
10. 我被人家抢过钱,所以我必须再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是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
四、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父母不让子女上学,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监护人的义务有(监护义务)和(抚养义务)两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

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6、我国民事诉讼活动实行(二审)终审制度。

7、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的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

8、禁止重婚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原则。

9 、我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近亲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帝系血亲。

10、国家(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基本形式。

五、论述题(20分)
谈谈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书记员。

一、单选题
1.B
2.B
3.A
4.B
5.B
6.A
7.B
8.A
9.A 10.C 11.A 12.C 13.A 14.B 15A
16.B17.B18D.19.A20.B21.D22.C23.C24.D25.A26.D27.A28.C29.A30.A
二、多选题
1.ABC
2.CD.ABCD4.CD5.BCD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
6.√
7.×
8.√
9.×10. ×
四、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2.监护义务、抚养义务3.义勇军进行曲4.五星红旗5.出生、死亡6.二审7.最高8.一夫一妻9.三代10.制定
法律基础知识
1.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C )。

A.个人所有财产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
C.个人合法财产D.公民收入和储蓄
2、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C )。

A.法律体系B.法的历史类型
C.法系D.法律制度
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B )。

A.规范性法律文件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司法机关公文D.证据
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B )。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
C.法律体系D.法律部门
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D )。

A.罗马法系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普通法系
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D )。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
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D )。

A.自然法B.习惯性
C.不成文法D.习惯
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C )。

A.判例法B.习惯法
C.法典D.不成文法
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B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
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B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1.司法解释是指( B )。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
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
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B )。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
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
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
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C )。

A.人和物B.违法对象
C.社会关系D.社会秩序
14.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 C )。

A.法律后果B.法律制裁
C.法律行为D.法律责任
1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
1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D )。

A.调整范围相同B.规范内容相同
C.要求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
17.法典编纂是指( C )。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是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C )。

A.确定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B.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19.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B )。

A.法律解释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D.法律部门
2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D )。

A.国际宣言
B.国际公约
C.国际协定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
C.审判解释D.行政解释
22.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B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2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B )。

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内容
2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C )。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2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C )。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26.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A )。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B.没有普遍约束力
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D.有普遍的约束力
27.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D )。

A.客观标准B.唯一标准
C.唯一的客观标准D。

首要标准
2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B )。

A.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29.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B)。

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签署之日
30.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 )。

A.任意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31.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 D )
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2.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哪一项?( B )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保障相对人权利。

33.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几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几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此,依次两个日期都正确的选项是哪项?( C )
A.5日,10日。

B.7 日,1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