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九课题2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
课题2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思维引领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思想
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政治
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

素养点拨
1.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2.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乡镇企业的发展。

3.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环节,即增强企业活力。

4.从唯物史观角度,综合考查中外经济的发展。

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内容。

(4)意义。

①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
(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内容。

(5)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素养点拨
1.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2.从唯物史观角度,比较考查上海与外国城市的崛起。

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有本质的区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乡镇企业: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2)土地流转
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即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但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的创办: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经济开放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
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
(1)表现: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意义: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1)经济特区的“特”是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特”是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素养点拨
1.从唯物史观角度,比较考查中外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都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2.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过程:
(1)解放思想: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明确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确立框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实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计划、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探究点一改革开放
材料一大包干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群众对大包干也赞不绝口:“鞋合脚,政策好。

人出力,地献宝。

”“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社员都想搞。

只要干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微点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提示: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
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1998 2.083 3.89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001 8.761 11.18 42.408 54.10 27.221 34.72
2002 12.951 14.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微点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三类企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变化趋势
提示:趋势:国有企业产值增加,所占比重下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产值和比重都呈上升趋势。

原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思维交互:(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的特点。

微点拨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中共十四大、新阶段等
提示: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影响较大,农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薄弱的环节。

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比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三个转变
1.工作重心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体制上,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探究点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材料一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

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均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

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

另一端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

苏联的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匮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

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思维交互:(1)结合材料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都不是纯粹的”
提示:特征:世界上存在两种经济模式,一种是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两种模式出现互相借鉴和渗透的特征。

影响:农业集体化(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思维交互:(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结论加以说明。

微点拨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提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说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
量薄弱
(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2)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3)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
特点
单一的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
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来
逐步僵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与世界逐步接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

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

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

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这里农民获得“经济自由”的含义是( )
A.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B.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D.改变了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
【解析】选D。

根据“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可知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经济自由”是指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故选D;A 无法体现农民获得“经济自由”,排除;1979年我国仍然存在计划经济,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C。

2.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

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
B.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
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解析】选C。

1978年小岗村分田到户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的调整,2006年合并土地是因为随着生产力发展,分田到户的做法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体制调整,C正确;分田到户在当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A错误;发展集体经济符合国家政策,B错误;两次土地政策调整都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D错误。

3.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这说明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相关规定条例就是为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A正确。

材料反映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排除B。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4.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

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

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解析】选C。

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故C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84年至1988年乡镇企业全面高速发展。

1984年乡镇企业数发展到607万个,其中户办、联办企业占69%,从业人数达5 208万人。

1995年以后乡镇企业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

1997年乡镇企业个数发展到2 015万个,比1995年减少188万个;从业人员为13 050万人,比1995年增长1.5%。

1997年乡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 953亿元,净利润1 73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 238亿。

——摘编自《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回顾与分析》材料二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


——摘编自应佳洁《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乡镇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

【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得出发展速度快;根据“户办、联办企业占69%”得出企业规模小、人数少;根据“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涉及的行业类型多,产品主要面向农村。

第(2)题意义:根据材料一“1997年乡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 953亿元,净利润1 73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 238
亿”得出增加了农民收入;根据材料二“城中有我,我中有城”得出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结合所学,还可从缩小城乡差距、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总结回答。

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快;企业规模小、人数少;涉及的行业类型多;产品主要面向农村。

(2)意义: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

【备选习题】
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一,手表产量占到十分之九。

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

这折射出( )
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难以突破
B.改革开放初期总体布局的特征
C.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D.改革导致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
【解析】选B。

1980年代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他地区已经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A错误; 1965年上海的各项工业比重体现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上海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说明此时上海改革开放并未开始,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布局特征,故B正确; “严重滞后”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 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不等于其经济地位的下降,故D错误。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