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共同进化的过程,A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B正确;
C、外来物种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既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
D、突变的可遗传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细胞中的无机盐均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 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雄性激素等
D. 细胞合成核酸、A TP、磷脂均需要磷酸盐
【答案】D
【解析】组成细胞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
组成麦芽糖、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蔗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 错误。
雄性激素是脂质,C错误。
细胞合成核酸、A TP、磷脂都含有P,都需要磷酸盐,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
3. 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 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线粒体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
【名师点睛】学生对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理解不清
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
(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下图所示内容。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高级神经活动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
下列对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C.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
D.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的过程是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再设计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A正确;萨顿观察蝗虫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通过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单独地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所以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6. 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核仁、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
B. 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无分裂能力
C. 不同生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也是不同的
D. 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肯定不会出现两组中心粒
【答案】A
【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是高等生物快速增殖的一种方式,没有出现核仁、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现,A正确;哺乳动物只有成熟红细胞才没有细胞核,B错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低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两组中心粒,D错误。
7. 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 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透性变化特点
C. c过程一定消耗能量
D. 浆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
【答案】C
【解析】c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同时消耗能量A TP。
8.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 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 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使无机碳转化成有机碳,促进了碳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循环,因为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细胞分裂仅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专门化是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的,B错误;主动运输使细胞选择性的吸收或排放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或代
谢废物,而不是使膜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一致,C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对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凋亡的含义;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细胞分裂能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使细胞趋向专门化。
主动运输能维持细胞内正常的生命活动,对神经冲动的传递以及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恒定细胞的体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
9.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疾病的“二宝”。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而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C. 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可判断其不患遗传病
D. 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答案】B
【解析】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调查对象应为患者家系,在人群中随机抽样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A错误;虽然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选项C错误;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选项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人类遗传病有关的5个易错点
(1)家族性疾病≠遗传病,如传染病。
(2)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能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也有可能是由于发育不良造成的,如先天性心脏病。
(3)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5)B超是在个体水平上的检查;基因诊断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查。
10.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答案】C
【解析】转录的产物是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A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因此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故B正确;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C错误;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本题应从转录和翻译过程着手.做此类题型时,考生要逐一分析每个选型,从中找出错误的选项,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11. 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池塘的全部蓝藻,既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也不是群落
B. 颤藻与水绵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体
C. T2噬菌体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 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特别提醒:(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一定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4)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
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
都是原核生物,但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
(5)带“藻”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
除蓝藻这一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等)外,其余的带“藻”的如绿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12.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硅肺的形成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了细胞结构
C.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基质都能产生ATP,但所需的条件不同
【答案】B
【解析】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但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B正确;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而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C错误;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需要消耗ATP,D错误。
13.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答案】D
【解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过程中,甲吸水、乙水分进出平衡、丙失水,所以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外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水分进出平衡,B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名师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反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两者浓度相等时,吸水量与失水量相等,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
14. 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 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 葡萄糖→淀粉;H2O→[H]+O2
C. 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D. 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胰岛A细胞。
氨基酸→胰岛素只有在胰岛B细胞中发生,A错误;葡萄糖→淀粉只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发生,B错误;氨基酸→RNA 聚合酶;[H]+O2→H2O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代谢基础,C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而胰岛A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D错误。
15.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A. 3900
B. 3420
C. 4420
D. 4900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n次后不含标记的与含标记的DNA分子总数比是7:1,而含标记的DNA只有2个,说明共有16个DNA分子,应是经过了4次复制。
胞嘧啶原料有60个,经过4次复制后需要60*15=900个,故D正确。
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简单计算能力。
16. 如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B. 图1曲线是研究该酶具有高效性的结果
C. 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是7
D. pH=2与温度为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不同
【答案】D
【解析】图3可知,本实验研究的酶是麦芽糖酶,A错误;分析图1可知,图1曲线是研究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错误;图1曲线只能说明30℃条件下,该酶催化效率高于20℃和40℃条件下的催化效率,但不能就此证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C错误;pH =2时该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20℃条件下该酶只是活性下降,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正确解读图中每一条曲线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如图3中蔗糖剩余量不变,而麦芽糖的剩余量逐渐减少,说明酶只能催化麦芽糖,不能催化蔗糖,是麦芽糖酶,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图1中三条曲线表示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图2则表示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其中最适PH=7。
17. 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02浓度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实验可用于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 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 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 若将此装置从光下移到黑暗处后,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可知,实验自变量为不同的单色光,探究的是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正确。
密闭装置中加入NaHCO3溶液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CO2的。
B错误。
复合光照下产生的O2量是7种单色光照下产生的O2量之和,比单色光照下的O2量多。
C正确。
此装置放在黑暗处,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8. 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⑴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⑵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⑶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⑷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⑸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A. 只有1种说法是正确
B. 只有2种说法是正确
C. 只有3种说法是正确
D. 只有4种说法是正确
【答案】A
【解析】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不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①错误;该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均等分裂,并且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所以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但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②错误;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复制关系的相同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③错误;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应该是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④错误;图中1和2来源于同一条染色体,3和4也来源于同一条染色体,所以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⑤正确,A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19. 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错误
..的表述是()
A. 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高
B. 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温度
C. 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 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答案】A
【解析】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但是不会下降。
【规律方法】坐标题目的分析方法(1)明确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
(2)曲线的起点、终点,看清起点、终点的位置很重要,往往代表特殊的含义。
(3)曲线的趋势:曲线随横轴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是成正比的变化还是斜率在不断改变。
如果是成正比的改变表现为直线变化,如不是成正比改变则表现为曲线变化。
(4)曲线的拐点:曲线的走势改变的点,有重要意义。
(5)同一坐标轴中的多条曲线:如果同一坐标轴中有多条曲线,要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如起点、终点、走势有何异同,并对应到坐标轴相应的点,体会这些曲线所体现出来的生物学原理。
20. 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与染色体数目比值(N)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处于ef段的细胞内一定只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 若该图表示人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
C. ab段没有DNA复制,也不存在mRNA、蛋白质的合成
D. 若该图表示人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处于cd段的细胞内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若该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ef段可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末期,此时细胞内有46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该图表示人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cd段表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正确;ab段表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G1期,此时有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若该图表示人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N值变化,则cd段表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时,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根据上面的曲线填写下表
21. 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A. 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B. 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C. 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D. 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基因决定着线粒体的性状,若是发生了对线粒体功能关键性的突变,会导致能量供应的能力散失,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同时,线粒体基因的突变同样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不适应环境的会被淘汰。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
点评:任何变异都有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受到坏境的选择作用。
22.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液的作用是为了让细胞分散开来
B.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提取液中溶解度最低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
【答案】B
【解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死亡,并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B正确;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显示叶绿素b距滤液细线的距离最近,说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液中溶解度最低,C错误;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原理,明确溶解度越大扩散的越快,含量越多则色素带越宽。
23. 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
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