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于180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之一。

由于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从小门德尔松便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敏锐和天赋,使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历时6年完成创作的《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最成熟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器乐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动人,温婉清新,与勃拉姆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三首《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成为“世界四
大小提琴协奏曲”[1]。

本文将以《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历史背景、《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不同乐章的作品分析、作品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以及不同的版本对比四个主要方面入手,并结合笔者自身的练习经验,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出对演奏者更加有帮助的演奏方法。

一、绪论
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是十九世纪德国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早期代表人物[2]。

从小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艺术氛围下成长的门德尔松,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生,但是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在欧洲音乐史上永远留下了姓名。

1844年,他进行完成了为期六年的器乐创作《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成了他生命后期最成熟的创作之一。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经历了西方音乐不断的发展与变迁依旧久经不衰,成为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笔者学习小提琴数年,曾学习并演奏此协奏曲,对这部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及演奏经验,所以笔者最终将《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笔者在寻找此部作品的相关文献、期刊和书籍时发现,国内关于《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为此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研究及作品风格特点,对演奏技巧和演奏版本对比还比较少。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本文将通过网上查找的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从这部作品演奏技巧方面入手,试图对e 小调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研究,寻找关于此部作品表演的理论总结[3]。

二、第一章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费力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于1809年2月3日诞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家庭环境良好,具有艺术氛围家庭里。

门德尔松从小便受到了贵族式的家庭教育,四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开始便分别师从胡梅尔和采尔特,深入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

1829年,才20岁的门德尔松就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西欧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进意义。

1829—1831年间,门德尔松进行了长期的欧洲演出旅行,游历途中,门德尔松接触并认识了不少异国他乡的文学家与艺术家,也启发了他的作曲灵感,并陆续完成《意大利》《苏格兰》《芬格尔山洞》等充满了大自然的质朴气息的作品。

陈瑜恬夏小曹
浅析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
演奏技巧
1833—1841年间,门德尔松返回德国并同时参与了科隆、伯明翰音乐会的演奏工作,同时他还革新了指挥法。

在定居莱比锡后,门德尔松于1843年在当地成立了音乐学院,也是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并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和人才前来求学和任职。

1846年,门德尔松的健康情况急剧下降,后又因其姐姐的突然离世陷入悲痛之中,1847年姐姐离世后半年也跟随着离开了人间,结束了他短暂却幸福的一生。

门德尔松的生平只创作过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一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由其于13岁时创作,还有一首优秀作品便是大名鼎鼎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该部创作旋律动人,温婉清新典雅,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的作品并列为“当今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轰动了整个欧洲,但是却是门德尔松耗费了六年时光才完成的杰作。

他的好友斐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是一个小提琴手,和门德尔松一起学习音乐,多次合作音乐会。

1835年,在门德尔松担任了莱比锡管弦乐队的总指挥后,他聘请了大卫来担任小提琴首席,以提高乐团整体水平。

1838年,由于感激大卫对乐团的长期支持,门德尔松在写信时透露道想为他写一首协奏曲,信中写道:“我想为你在这个冬天谱一首乐曲,我脑海里想到了一个e小调旋律,已经无法停止……”[4]。

由于门德尔松当时忙于举办多场音乐会,很少有时间可以静下来安心工作,使得这首《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放置了多年一直没有完成。

直到1844年,在享受过田园风光之后,门德尔松的灵感爆发,历经六年终于完成了这首为朋友而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在完成作品后第一时间写信与大卫沟通,在经过一次次的沟通,结合了大卫的意见与修改意见之后,才最终定稿。

1845年,《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莱比锡进行了首演,大卫担任了小提琴的独奏部分,演出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三、第二章《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
(一)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类型是奏鸣曲式,为热情的快板(Allegro,molto appassionato),但不同于别的小提琴协奏曲,它的开头并不是大篇幅的音乐前奏,相反只使
用了短小简练的两个小节作引子,随后便直接进入主题,再以小提琴声的独奏奏出主题,如潺潺溪流般娓娓道来,与乐队相呼应。

14小节后音紧接着突然变得密集起来,快速进行了一连串的三连音,中间穿插着时有时无的主题旋律,对主题进行装饰型发展,采用级进式音型对主题加以变化。

最后用了八度双音和分解八度和弦来结束整个主部,之后乐队再次演奏主题,并发展准备进入连接部。

连接部旋律在抒情的同时也不失技巧性,小提琴在双簧管和长笛的配合下交替出现,整体给人一种宁静又欢快的氛围。

连接部由三个部分构成,运用了音阶、琶音等手法,最后在小提琴音的保持下,由木管率先进入副部,紧接着小提琴也缓慢进入,自然地从e小调转为G大调,使整个连接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进入副部,副部的主题略带忧伤,和第一主题没有产生鲜明的对比,曲调也趋于相似。

结尾处的主题片段把乐曲带向了高潮,引出了第一乐章的华彩。

这首作品的华彩比较特别,在此之前并没有作曲家谱写过华彩乐段,但是门德尔松却亲自设计并创作了这部作品的华彩部分,使整部作品保持了高度一致的完整性,既继承了作品整体的抒情风格,又不失华丽的演奏技法,是本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段华彩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极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属于门德尔松特别的艺术风格。

随后在结尾乐队越来越强烈的演奏之下,乐曲重新回到了e小调,再现了第一主题,并在大管的旋律下引出了第二乐章。

(二)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第二乐章整体是一个抒情的复三部曲式,行版(Andante),由大管从第一乐章延续的长音开始缓慢进入,再随着管乐和提琴声部的加入,一种平静柔美之情缓缓涌来。

整个第二乐章由小提琴的独奏占主导,抒情的表达和第一乐章的华丽产生对比。

在连接部分过后,小提琴的演奏转变为双音,展现了与第一部分截然不同的气势,更浓烈的情感扑面而来,乐队的配合也相比更加强烈,最后再次回到再现。

整个第二乐章情绪饱满,小提琴的音域宽广,音色和情感的相互交织,最后在一连串的连音中优雅结束。

(三)第三乐章音乐分析
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相似,也是奏鸣曲式,不太快
的小快板(Allegretto non troppo),开头是一段以小提琴为主奏的抒情旋律,用第一乐章主题的变奏形式进行一个过渡。

紧接着在小号的旋律下,小提琴通过俏皮的连续上扬音,和小号进行着一个有趣的问答,之后一连串的连弓跳音也凸显着欢快的氛围。

副部主题由乐队和小提琴独奏交互演奏,向前不断推动,再现部分紧凑有力,简洁明了,最后Coda的四个部分逐渐递进,情绪渐渐高涨,最后以最饱满的情绪结束这个华丽的乐章。

四、第三章《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揉弦
揉弦是弦乐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技巧,是小提琴表达音乐歌唱性的重要元素。

好的揉弦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内容,还可以起到美化音色的作用。

揉弦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手腕的揉弦、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这三种看似不一样的方式,但在一首情感表达多样且丰富的作品里是不可分割的。

作曲家们尽管在谱写作品时标注出了节奏、音调、表情,但是却没有对这首作品中的揉音作出规范和要求,所以演奏者们可以根据自身对作品的认识,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音乐处理。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就是运用揉弦很好的例子。

在结束了短小简洁两小节的引子后,主题旋律通过一个弱起的节拍进入小提琴独奏部分,开头在e弦上演奏,揉弦可以从运弓前就开始,以便更好地抒发情感。

旋律从抒情逐渐变得强烈,而揉弦的幅度和频率也随之变化。

在渐强时揉弦幅度变大,在渐弱时揉弦幅度则随之变小[5]。

由于第一乐章主题部分还有较多的分解和弦,换把频繁等技术难点,所以为了保证揉弦的精准到位且不僵硬,左手拇指部分要尽可能地放松,使揉弦更加流畅有连贯性,做到收放自如。

(二)连弓换弦
在小提琴的右手演奏技巧中,换弦是被最多运用的,其中连弓换弦是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好的技术难点。

连弓换弦是指在连弓的演奏过程中同时进行换弦,在慢节奏的作品中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快速的乐曲中,左右手却很难做到精准的配合,容易造成右手出现杂音、节奏不流畅等问题。

在《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片段,就充分地展现了这一技术难点。

当乐队全体演奏主题旋律时,小提琴独奏需要运用快速的连弓换弦和大乐队进行配合,完全融入。

由于速度的过快以至于右手在四根弦之间来回穿梭时,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跳跃产生了自然的跳音效果。

在练习这部分时,应先放慢练,右手用连弓的方式进行练习,同时保持右手手臂和手腕的小幅度地放松换弦。

等到演奏成熟后,逐渐提高速度以每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作为音头加重,跟随着右手的惯性自然地发力,以免过于僵硬导致节奏不平均。

(三)双音中的旋律
双音是指在演奏时同时发出两个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和谐的双音出现,而双音音准的精确度也是许多演奏家们一生所追求的,十分考验基本功和演奏能力。

通过两根弦产生的共鸣来找到最佳的音准。

当双音不准时,可以通过调整手腕和手指的方向来找到音准,这也是需要日常不断训练的部分。

在整个e小调中。

出现了不少的双音,其中在第二乐章抒情部分,有大篇幅的双音片段。

这一部分的双音不同于普通的双音,在双音中隐藏了一条旋律,所以在右手的演奏技巧上,应该把大部分弓毛接触在旋律音上,并在力度上强调旋律,以便在演奏过程中让观众更清晰地听出旋律音。

而在双音的演奏上,也要保持两个音之间的绝对和谐,在日常训练中,将手指反复放在正确的音高位置,形成肌肉记忆,并把旋律先找出,单独演奏寻找感觉,之后再以双音的形式拉出。

在演奏双音时,很容易在按手指时,将琴颈捏得过于用力,导致大拇指和小臂因过于僵硬影响拉双音的效果,所以应当放松这两个部分,便于更好地演奏。

(四)连顿弓
连顿弓是将连弓和顿弓组合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演奏手法,它以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连串的顿音,在许多困难乐段中出现,既考验左手的换指又考验右手的运弓技术。

在第三乐章中,作曲家门德尔松运用了大量的连顿弓来展现一种活泼的俏皮感,是整个第三乐章焕发着活力。

在练习这种连顿弓时,首先先把一个顿弓给
做好。

通过右手食指的按压时弓毛紧贴弦,给足一定的力量之后一下子放松食指并靠着手腕向上(连顿弓多为上弓)提,从而形成一个顿弓,接着再通过右手的小臂和手腕的惯性,用右手“按、放、提”的规律,每个音带有颗粒以及爆发力,来形成一连串的连顿弓。

左手需要有节奏地进行放指和换指,和右手相互配合,反复训练,从而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6]。

五、跳弓中的换弦
跳弓是小提琴右手非常常见的一种技巧,在演奏一些灵动、轻快的片段时,演奏家们可以通过右手对弓子的运用,展现出作品技巧性的一面。

一般在演奏轻快活泼的乐曲时,运用的多为自然跳弓,即利用右手恰当的弓段和适当的速度,自然地进行弓子的来回反复跳动。

在练习自然跳弓时,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弓段的运用。

如果在弓根进行跳弓的话,弓根会因缺乏弹性会影响自然的跳动;若在弓尖进行跳弓,则会因为弹性过大从而导致右手不受控,难以把控准确平稳的节奏。

所以跳弓的位置在中弓最为合适,在右手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有规律的弹性节奏。

在第三乐章中,在大量的跳弓中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换弦,此时右手更不应该过于紧张,右手的刻意用力会导致换弦速度的不平均,相反应该利用弓子自身的弹性去进行换弦跳弓。

换弦时右手应尽量以微小的角度自然转换,不要用手肘去转换,左手手指也要有颗粒状地快速换指和右手进行高度配合。

如果换弦角度过大用力过度,可能发生碰擦到其他弦的可能,所以尽可能运用弓子自身的弹性去跳弓,才能够得以更好地展现。

结语
门德尔松的生命虽然只度过了短暂的38年,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作品。

他是个伟大的“罗曼的古典主义者”。

他的一生活跃在各种演出舞台上,他优越的家境给了他良好的音乐氛围,再加上他的音乐天赋,使他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发扬和传承。

他的这首《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到至今依然活跃在各大音乐表演的节目单上和比赛热门曲目中。

他的创作让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更加丰富多彩[7],并且经久不衰。

在创作方面,门德尔松有自己的创作态度,他的作品中没有关于社会的阴暗和复杂之面,有的只是他对幸福生活和大自然风光的感叹和向往。

这首e小调是他整整花费了六年去构思并完成的,这部作品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结构又加入了浪漫主义的旋律,做到了传承和创新的结合。

在传承方面,门德尔松的这首e小调一经完成便轰动了整个欧洲,在20世纪深受演奏家们的喜爱,诞生了许多个演奏版本,并录制了多场演奏会和录音带使其一代代地保存下来。

而在当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乐爱好者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乐谱和观赏视频来学习演奏,从而提升演奏水平。

通过本次对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深入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创作和传承的息息相关。

对于好的作品,我们要习惯去探究其创作背景以及音乐的表达,并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演绎去学习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并在日后的演奏和教学中广泛运用。

注释:
[1]杨健:《论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文本、分析与演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17—128页。

[2]宋莉莉:《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价值》,《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60—62页。

[3]刘经树:《西方音乐史中的罗曼化与比德迈尔时期》,《音乐生活》2023年第9期,第32—35页。

[4]李近朱:《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第68—71页。

[5]孟研:《小提琴作品的艺术风格》,《音乐生活》2008年第8期,第73—74页。

[6]张紫玉:《巴赫“复活”的“起点”——回溯门德尔松1829年指挥上演巴赫〈马太受难曲〉》,《音乐生活》2023年第7期,第38—44页。

[7]张梦榕:《才华的展现与心血的凝聚——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黄河之声》2007年第4期,第110—112页。

陈瑜恬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夏小曹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责任编辑高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