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共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
级)共3篇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1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乡愁》为主题,涉及课文的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剖析以及知识串讲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加深学生对故乡的记忆和感情,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热爱家乡。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家园。

三、教学方法
1. 任务型学习法
2. 形象思维法
3. 问题导入法
4. 讨论互动法
四、教学流程
1. 教学前调研环节
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现在的环境状况,掌握自己乡村情况了解之后,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展示乡村环境的真实面貌,使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形成一个更加准确和局部的认识。

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逐项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所在的乡村环境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2. 课堂教学讲解环节
(1)问题导入型:通过问题嵌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乡愁的思考,让学生分享个人脑海中乡愁的形象。

(2)讲解环节:将记叙文《乡愁》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并
根据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逐一分析,以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3)知识串讲环节:在讲解环节完成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
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细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文章。

可以将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加以串讲,从而促使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更深入,感受更丰富。

3. 重点难点突破环节
(1)结合实物示例进行问题导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3)通过形象思维法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图片化处理,这样可以在美化学习过程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

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进行应用,从而去发掘和解读文章的深层意义。

4. 总结回顾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让学生形成具体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回顾所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在后续学习上更加有针对性。

总结回顾过程可以在分组讨论或者小组演讲的形式下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讲解的成果往往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理解来进行评价,同
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地与学生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总体思路,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环节。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2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引言:
语文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其中,文学作品就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篇教案教学设计,这个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现代文《乡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乡愁》的主题和思想
2、了解现代文的写作特点
3、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
1.1、现代文的写作特点
1.2、人物和情节的分析
1.3、情感的表达
2、教学难点
2.1、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2、情感表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3.1、导入
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印象和情感。

从学生对家乡的感受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新课文《乡愁》。

3.2、讲解
教师给学生介绍现代文的写作特点,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解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3.3、分析
教师让学生阅读《乡愁》并分析文中情节和人物。

学生阅读时可以逐段分析,了解故事的脉络,分辨主角和次要人物,并整理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

3.4、情感表达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文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5、拓展
通过对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将都会被考察,同时在评价中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五、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现代文学作品《乡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讲解、分析、情感表达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教师来说,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更好地挖掘文学作品的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乡愁》的教学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讲解、分析和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情感表达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论性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快速地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3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乡愁》这首诗的背景和涵义。

2、学习朗读《乡愁》这首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
教师要准备足够的资料,如:
1、一份课件,包括了《乡愁》的解读和朗读录音。

2、把《乡愁》的诗歌背景及注释做成小卡片,让学生自己选择。

3、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图片,如乡村田园风光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根据图片和音乐等的引入手段,让学生自然转入本课主题的氛围,如现场播放一段《故乡》,然后给学生看几张乡村田园的图片。

2、讲解诗歌背景及注释
让学生自己选择《乡愁》的诗歌背景及注释,学生的背景和注释都不同,互相交流学习。

3、细读诗句,掌握诗意
阅读《乡愁》全诗,逐句分析诗句语言的内涵及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开展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4、模仿朗读
先让老师朗读,再有学生模仿朗读,不断地指导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使他们朗读自然、流畅。

5、课堂拓展
让学生通过朗读没有感触的诗句,让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句子的主题,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的学习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文化内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模仿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强化语文素养的发展。

同时,此过程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通过课堂拓展,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想到的东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总之,通过以上的五个步骤,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愁》这首诗,掌握朗读技巧和提高文学素养,使之有效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文素养水平
《乡愁》是一首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家国情怀的优美诗篇,通过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内在的文化和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水平。

从课堂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精心安排和辛勤付出,更可以看到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乐学情态,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很有意义。

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