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
第一部分:课内基础
北冥有鱼《庄子集释》②
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③。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④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⑥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⑦也。
《齐谐》者,志怪⑧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⑨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⑩,去以六月息⑪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⑫。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⑬?其视下也⑭,亦若是则已矣⑮。
【注】①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北冥]北海。
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③[鲲(kūn)]大鱼名。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⑥[海运]海水运动。
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⑦[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⑧[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⑨[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⑪[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息,气息,这里指风。
⑫[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⑬[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⑭[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其,代大鹏。
⑮[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是,这样。
参考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身躯庞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这只大鹏鸟呀,六月海水运动,海面上刮起大风时,它就要往南海迁徙。
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道:“大鹏往南海迁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浪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北冥有鱼》与《庄子钓于濮水》(12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北冥有鱼》)
乙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选自《庄子钓于濮水》)1.给下列句子划分句子。
(2分)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此龟者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其视.下也:(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愿以境内累.矣:(4)往先.焉:
3.翻译下列的句子。
(4分)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分)
(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2分)
4.甲乙两个片段可以体现出庄子怎样的性格?(2分)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
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
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①,仲淹晏.如也。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②行,未报③。
乃请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④之。
延州诸砦⑤多失守,仲淹自请行。
葛怀敏败于定川仲淹率众六千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既.卒,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①易衣而出:只有一件衣服比较体面,谁外出谁穿上。
形容家境非常贫困。
②循:同“巡”,巡视。
③未报:没有答复,这里指皇帝没有回应范仲淹的请求。
④振:救济。
⑤砦(zhài):营寨。
1.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
(
根据字源推断词义:“既”的甲骨文左边像一个食器,右边
像一个跪坐的人,人张开大嘴背向食器,表示吃完东西了。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怀敏败/于定川仲淹率众六千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仲淹率众六千/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葛怀敏败于定川/仲淹率众六千/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仲淹率众六千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3分)
(2)帝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
(3分)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在本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案:
北冥有鱼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1.(2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此龟者/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2.(4分)(1)观看;(2)背;(3)使……劳累;(4)问候
3.(1)(2分)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
(2)(2分)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
4.(2分)淡泊名利,追求自在的生活
参考译文:
乙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政事托付于你,劳累您啊!”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
庄子说:“走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16分)
1.(3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空1分。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乐于、以……为乐(2)安宁,安逸(3)已经/……之后
2.(3分)D
3.(6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
(1)(范仲淹)拿着经书给他们讲解,没有倦怠。
(补主语,1分;“亡”意思是没有,1分;大意通顺,1分。
)
(2)皇帝就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两地,所到之处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命”意思是派遣、让,1分;“至”意思是到,1分,“振之”意思是救济百姓,1分)
4.(4分)要点与评分:可以印证范仲淹先忧后乐情怀的要点有:为后辈讲解经书,用自己的俸禄去帮助后辈,为受灾百姓进言,自请领兵出征或支援兵败的葛怀敏。
1点2分,2点3分,3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