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使国家加强了运输的计划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资、投机倒把等行为”这是对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的评价()
A. 市易法
B. 免役法
C. 均输法
D. 青苗法
【答案】C
【解析】王安石颁布了均输法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宫廷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这样就避免了购买时的盲目性且限制了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资的行为故C正确
市易法的具体做法是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些法规措施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流通同时也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但是体现不出运输的计划性排除A
免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排除B
青苗法指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排除D
故选C
2.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
A.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
C.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 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
【答案】C
【解析】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故排除ABD
王安石变法是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据此依据材料“1072年8
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 正确
故选C
3.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某法令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 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 该法令是()
A. 均输法
B. 免役法
C. 青苗法
D. 市易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若贫者逃散富户需偿还其所负债务这就损害了地主的利益故选C项
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
免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疫钱雇人服役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
市易法就是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B. 限制高利贷盘剥
C.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积贫积弱的状况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中心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其理财的措施其目的都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此 C项正确
A是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B是青苗法的目的 D是免役法的目的均属片面排除
故选C
5.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
A. 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
B. 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
C. “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D. 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王安石变法规定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故C项符合题意 ABD排除故选C
6.宋代王安石变法推行免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明代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把民间差役杂项一并归入田赋项下计亩征银这些改革措施在南方推行便利在北方却遭到激烈反对这种状况说明改革者应当()
A. 关注地区发展差异
B. 对改革措施应先行论证
C. 重视减轻农民负担
D.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前提
【答案】A
【解析】略
7.王安石变法期间围绕新法与旧法北宋官员中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
集团他们彼此相互倾轧致使政治混乱这一现象说明()
A. 变法触及官僚利益
B. 北宋官场矛盾激烈
C. 北宋皇权受到威胁
D. 变法缺乏政治基础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时期北宋不同的政治集团针对新法与旧法彼此相互倾轧体现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说明王安石变法缺乏政治基础故D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明确说明王安石变法变法触及官僚利益故A项错误
B项是表面现象排除
北宋皇权得到加强故C项错误
8.王安石变法时期政府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此举意在()
A. 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B.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抑制大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D. 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该措施的目的是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A项中“根本”表述太绝对错误
材料举措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积贫积弱 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故选D
9.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
A. 宋太祖时期
B. 宋神宗时期
C. 宋仁宗时期
D. 宋高宗时期
【答案】C
【解析】
10.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 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 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 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 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答案】C
【解析】A项和D项是商鞅变法的特点排除
B项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排除
富国强兵是二者共同点故C正确
故选C
11.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 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
D. 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答案】D
【解析】王安石变法通过市易法等措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正确
王安石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正确
王安石通过保甲法、保马法等使北宋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强故C正确
王安石变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扭转的说法太过绝对故D错误
故选D
12.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先后进行的变法有
()
A.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B.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C. 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D. 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北宋中期”“巩固封建统治” 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
危机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故A项正确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孝文帝改革是魏晋时期的改革故B项错误
C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排除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的改革故D项错误
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3.(1)据材料一回答北宋中期面临哪些社会危机
13.(2)材料二出自什么盟约?盟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怎样评价这一盟约的签订?
13.(3)综合分析出现这些危机的原因
【答案】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①财政困难②官吏冗滥③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反
抗不断④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解析】题材料一反映的是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应结合关键信息“西戎”“岁币”“徭
役日繁”“官吏猥滥”等把握材料大意然后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概括

【答案】澶渊之盟内容北宋承诺每年送给辽国大量银两和布帛换取宋辽之间的和平
评价是北宋“积弱”的表现之一也加重了北宋政府和人民的财政负担成为“积贫”的原因
之一另一方面使北宋暂时获得了和平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

【解析】题材料二是澶渊之盟的内容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面临的危机状况应全
面认识它产生的社会影响

【答案】宋初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养兵、养官以及和议赔款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
政负担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人民苦难加重始终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主战派与主和派矛
盾尖锐
【解析】题考生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时代背景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4.(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带来的主要影响
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通过什么措施“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
问题”
14.(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影响简述上述材料
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措施严刑峻法什伍连坐法按军功授爵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县制
影响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
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某些措施触犯了旧
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其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
【解析】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
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可以得出严刑峻法什伍连坐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以得出按军功授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可以得出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以得出
实行县制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第一小问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推动了秦国社
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某些措施触犯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其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
【答案】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设立陪审法庭使得平民参政
【解析】本小问的措施实际上考查梭伦改革中保护平民利益的措施依据材料二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可知措施有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设立陪审法庭
使得平民参政
【答案】措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影响募役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田均税
法防止了隐田逃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曲折的在改革中应重视对民生的改善等
【解析】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三“各令出钱雇人充役”可以得出措施是募役法“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可以得出措施是方田均
税法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募役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
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防止了隐田逃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第三小问的启示从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可以看出改
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曲折的在改革中应重视对民生的改善等
1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
学说的
15.(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15.(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
的哲学流派
【答案】(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
张民贵君轻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解析】(1)孟子依据所学可知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依据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孟子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依据材料一“明礼义以化之起
法正以治之……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可知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

【答案】(2)原因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董仲舒对儒家学
说的改造和发展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
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
【解析】(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对
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以及儒家思想的二重性等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恢复良知
【解析】(3)第一问的差别朱熹依据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
了一物道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依据材料二“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可知王守
仁主张“致良知” 第二问的流派结合所学可知朱熹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的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6.(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富国与富民”的不同看法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1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富国与富民的角度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
【答案】(1)看法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为君主
治国提供建议
【解析】(1)看法根据材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可知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根据材料“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可知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从孔子和商鞅言论的出发点来看两者都是为君主
治国提供建议
【答案】(2)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但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解析】(2)评述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列举王安石理财新法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根据材料“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根据材料“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
则在官仓库盈实”并结合王安石变
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可知变法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17.(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及特点
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九渊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态度
【答案】(1)有利条件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庆历新政”提供了经
验教训
特点重视立法严格执法注重招揽人才整顿吏治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王安石变法态度坚决与神宗力图富强的愿望相契
合”“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的教训认为为政治国重在立法”可得出有利条件是宋神宗的支
持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第二小问“认为为政治国重
在立法”“有司议罪惟当守法”“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结合所学可得出特点是重视立法
严格执法注重招揽人才整顿吏治
【答案】(2)态度赞赏王安石的道德品质认为其志向高远勇于任事肯定王安石的变
法改革思想
【解析】(2)根据材料“公以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扫俗学之凡陋振
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可得出陆九渊赞赏王安石的道德品
质认为其志向高远勇于任事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