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河北高中历史高考精品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河北高中历史高考精品试卷
附答案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积累运用
1.1947年,美国总统社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

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

”他的目的是(
)
A.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D.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
【答案解析】 C
从材料“1947年,美国总统社鲁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A 项错误,错在“改变”;D 项是指北约的建立,排除。

2.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

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 )
A .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
B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
【答案解析】 D
D 是巴黎公社失败的的根本原因,而十月革命时期,俄国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
而且无产阶级政党和科学理论已经产生,故选D;ABC只是外在区别,排除。

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
【答案解析】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西方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对中国发动侵战争造成的,和前一个“不公正”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C。

4.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

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 )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解析】 B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级化趋势,法国退出北约以及“新东方政策”实施,说明西欧出现离心倾向,这一举动冲击了两极格局的态势,故B项正确;此时,西欧仍然在冷战控制范围内,故A项错误;法德力量当时难以抗衡美国,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故D项错误。

5.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为此,这些国家(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解析】 C
【详解】两极分化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为了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缓解了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故C正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解决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排除A;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排除B;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排除D。

6.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

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答案解析】 D
材料中时间正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说明工业化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故D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人口对于经济的压力,故A错误;B中基本完成错误;C中劳动力过剩不符合德国工业化特点。

7.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答案解析】C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多,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正确;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与经济重心的转移转移无关,排除A;明清仍然是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错误;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提高农产品商
品化程度,排除D。

8.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文化上行动。

”材料中的国人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后的想法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答案解析】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睡梦中的先进的中国人,他们看到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也看到了清朝在军事上的落后,因此翻译外国的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用以抵抗外国的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A项正确;BC项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排除;D项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排除。

9.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 )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答案解析】 B
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这一信息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因此B项的说法与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D项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化的融合、体裁广泛,故AC项排除
10.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变法革新
B.主张民主政治
C.维护君主权威
D.强调道德的作用
【答案解析】D
根据所学,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既不主张寡头制也不主张民主制,他主张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国家;两者都主张知识和道德的作用,故D正确;A、B、C均不是二者的共同点,故排除。

二、材料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

……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作,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材料五……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这是万古不易的
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治,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期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中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宣扬的是什么?
(5)材料五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各阐述了什么思想?
【答案解析】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孟子,“民贵君轻”。

(2)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思想启蒙。

(3)民主与科学。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4)宣扬马克思主义。

(5)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对权力平衡与制约的思想
2. 为建立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命运,还是很大的希望。

……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的演讲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画册》
材料三
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1)依据材料一,“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分析未能建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怎样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条件。

(3)材料三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原因: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没有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2)人民当家作主(答人民民主、主权在民等皆可).
历史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力量的壮大,土地革命的开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3)民主联合政府.人民民主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国家).
原因: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反动方针,不得人心;解放战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工业时代(18 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

中央政府仅负责军队、治安、税收等核心职能,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

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

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

在新的工业时代,政府获得的新能力可以用“PEP”表达,“P”代表“plenty”
(丰裕),国家财富迅猛增长;“E”代表“energy”(能源),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P”代表“penetration”(渗透),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同时,在收集、储存和检索信息方面的巨大的新能力,还有公务人员数量的巨大增加,政府的渗透也相应地大大增强。

——摘编自(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

试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为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案解析】
特点:边疆管理不善;公共职能有限;依赖地方精英;官僚机构效率低下。

条件: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家财富迅速增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的应用和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善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