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新课标2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育在含有相同培育液的密闭培育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汲
取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育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育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汲取量( %)
空气17100
氮气1710
空气328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
是 ()
A.有氧条件有益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与温度的变化没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汲取该离子不用耗ATP
D.与空气对比,氮气环境有益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
【答案】 A
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该酶能联合到端粒上,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头都含有端粒DNA
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答案】 C
3. 以下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开释到突触空隙的过程【答案】 B
4. 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准时无能量输入和消散
C.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固离不开信息传达
D.负反应调理有益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固【答案】 B
5. 以下与病原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抗体能够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此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挡病毒的体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体制相同
C. Rous 瘤子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没关
D.人体感染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 细胞数目有关
6. 以下对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该病是因为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因为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添造成的
C.该病是因为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添造成的
D.该病是因为染色体中增添某一片段惹起的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化性及环境友善。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P2O5不行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拥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C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 O5,1mol 该酯完好水解可获取1mol 羧酸和 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C14H18O5B. C14H16O4C. C14H22O5D. C14H10O5
【名师点晴】该题以酯类的水解反响为载体,观察了学生灵巧运用水解反响方程式判断有机物分子式,该题的要点是判断出酯类物质中含有 2 个酯基以及原子守恒在化学反响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元素a、 b、 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 6、 7、 1。
a-的电子层构造与氦相同, b 和 c 的次外层有8 个电子, c-和 d+的电子层构造相同。
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序次为c> b> a
B. a 和其余 3 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 和其余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 a 、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 6
【名师点晴】高考要修业生娴熟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构造和元生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元素原子构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性质及其余们之间的关系。
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
期律、与元生性质联合进行观察,有时还会联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进行观察,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
和必考题型。
经过元素周期表观察元生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
子或离子半径等),充足表现了化学周期表中地点反应构造、构造决定性质这一基来源理,更突显了化学学科规律的特点,题目浓度不大。
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 0.1mol ·L - 1-2-
离子数之和为 0.1 N A 的 NaHCO3溶液中 HCO3和 CO3
C.钠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 钠充足焚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35g 核素235 U 发生裂变反响:235 U+1n90Sr+ 136U+101 n,净产生的中子 (1 n) 数为 10A 92920385400N
【答案】 C
【考点定位】此题主假如观察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波及丙醇分子中共价键判断、溶液中物料守恒应用、氧化复原反响中电子转移计算以及核裂变反响等
【名师点晴】将分子、原子的构造、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在物质及其所含构成微粒关系式计算中的应用、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
质与水化合即电解质的电离、可逆反响、取值范围、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状态、电解质溶液中存在
的微粒、钠的焚烧、氧化复原反响、化合价、物质的量在钠与失掉电子的关系式计算中的应用等联系
起来。
充足表现了化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特点,更突显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
基本方法,能较好的观察学生灵巧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响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以下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 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纳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采纳NaOH作为积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复原汲取
【名师点晴】此题从知识上观察物质的分别与提纯,观察了学生对知识认识、理解、掌握和剖析、综合运用的状况。
明确常有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常有物质的性质是答题的要点。
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展望的现象与实质符合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展望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淆溶液立刻产生气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批白色积淀
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渐渐退色
【答案】 D
【分析】 A、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钠是盐,所以盐酸第一中和氢氧化钠,而后再与碳酸钠反响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响放出CO2,A 错误; 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响很快同志,看不到红棕色NO2气体, B 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度的,滴入氯化铝生成偏铝酸钠,当氢氧化
钠完好耗费后,再滴入氯化铝,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响生成白色积淀氢氧化铝, C 错误; D、草酸
拥有复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拥有强氧化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草酸能使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退色, D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定位】此题主假如观察实验方案设计与评论,波及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响、铝及其化合物、钝化、氢氧化铝制备、浓硝酸、草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
【名师点晴】该题以实验研究的形式观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充足表现了金属元素化合物和非金属元
素化合物观察的目的,有益于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着手能力、察看能力等,能更
全面地观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掌握常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答题的要点,注意基础知识的
理解掌握和灵巧运用。
二、选择题:此题共8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7 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 18~ 21 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
所有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以下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搁置。
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开释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巧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 a 点从静止开释一起样的微粒,改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快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快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 D
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搁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觉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 ab 边以角速度ω 逆时针转动时,a、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U b、 U c。
已知 bc 边的长度为l。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U a> U c,金属框中无电流
B.U b > 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b- c- a
C.U bc=-1/ 2Bl 2ω,金属框中无电流
D.U bc=1/2 Bl 2w,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c-b - a
【答案】 C
16.因为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带快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转。
已知同步
卫星的围绕速度约为 3.1 × 103/ 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 × 103/s ,此时卫星的高
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以下图,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带快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 1.9 × 103m/s B.东偏南方向, 1.9 × 103m/s
C.西偏北方向, 2.7 × 103m/s D.东偏南方向, 2.7 × 103m/s
【答案】 B
17.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辰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 t 的变化以下图。
假定汽车所
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
以下描绘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 A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对于指南针,以下说明正确的选项是
A.指南针能够仅拥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拥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遇到邻近铁块的扰乱
D.在指南针正上方邻近沿指针方向搁置向来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答案】 BC
19.有两个运强磁场地区I 和 II ,I 中的磁感觉强度是II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
与I 中运动的电子对比,II中的电子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I 中的k倍
B.加快度的大小是I 中的k倍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I 中的k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I 中的k倍
【答案】 AC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 a 的加快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 a 的加快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B.10C.15D.18
【答案】 BC
21.如图,滑块a、b 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圆滑水平川面相距h,b 放在地面上, a、b 经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结。
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
则
A.a落地前,轻杆对 b 向来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a着落过程中,其加快度大小一直不大于g
D. a 落地前,当a 的机械能最小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答案】 BD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 题 ~第 32 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一定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 分)
22.( 6 分)某学生用图( a)杂事的实验装置丈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获取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 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 1)物块下滑是的加快度a=m/s2;打点 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 ;
( 2)已知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丈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
【答案】(1) 3.25 1.79(2)C
23.( 9 分)电压表满偏时经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经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
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丈量电压
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供给资料器械以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 3 000 欧),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欧),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0 欧,额定电压 2A),电源E(电动势 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丈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增补完好。
( 2)依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 3)将这类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
与内阻的真切值
v R V R v(添“>”“=”或R 先比
“ <”),主要原由是。
【答案】(1)实验电路图以下图。
(2分)
24. ( 12 分)以下图,一质量为、电荷量为
q ( >0)的例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B
为其运动轨迹上
m q A
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v
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
不计重力。
求A、 B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U AB mv02 q
【方法技巧】此题主假如动能定理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应用和类平抛运动
25. ( 20 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祸。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3
)5
的山坡,上边有一质量为的石板,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
B 上有一碎石堆(含有大批泥土),
C m B A
A 和 B均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图。
假定某次暴雨中, 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
滑块),在极短时间内,、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减小为
3
,、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减小为0.5,、8
B 开始运动,此时辰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的上表面忽然变为圆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 A 开始运
动时, A 离 B 下面缘的距离l =27m, 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快度大小
g=10m/s2。
求:
(1)在 0~2s 时间内A和B加快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1)a1=3m/s2;a2 =1m/s 2;( 2) 4s
【分析】本主要考牛第二定律、匀速运律以及多物体多程;
( 1)在 0-2s 内,A和B受力如所示
由滑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均衡条件得:
f11 N1⋯⋯⋯⋯⋯⑴
N 1mg cos ⋯⋯⋯...⑵
f22 N 2⋯⋯⋯⋯⋯⑶
N 2N1 mg cos ⋯⋯⑷
以沿着斜面向下正方向,A和 B 的加快度分a1和 a2,由牛第二定律可得:mg sin f1ma1⋯⋯⑸
mg sin f 2f1ma2⋯⋯⋯⑹
立以上各式可得a1=3m/s2⋯⋯⋯⋯⑺
a2=1m/s2⋯⋯⋯⋯⋯⋯..⑻
( 2)在t1 =2s,A和B的速度分v1和 v2,
v1=a1t 1=6m/s⋯⋯⋯⋯⋯⋯⑼
v2=a2t1=2m/s⋯⋯⋯⋯⋯⋯⑽
>1,
A 和
B
的加快度分
a1, a2此 AB之摩擦力零,同理可得:
t t
a16m / s2⋯⋯⋯⑾
a22m / s2⋯⋯⋯⑿
即 B 做匀减速,t 2,B的速度减零,:v2a2t 2 0 ⋯⋯⋯⋯⋯⋯⋯⋯⒀
立⑽⑿⒀可得 t 2=1s⋯⋯⋯⋯..⒁
在 t 1+t 2内, A 相于 B 运的距离
s ( 1
a1t12v1t 2
1
a1t22 )(
1
a2t12v2 t2
1
a2 t22 )12m 27m ⋯⒂2222
今后 B 静止不, A在 B上滑,再后 t 3, A 走开 B,有
L s (v1a1t 2 )t31
a1t32 2
可得 , t3=1s(另一解不合意,舍去,)
A 在
B 上的运t 总.
t=t1+t2+t3=4s
(利用下面的速度象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及分参照分)
【考点定位】牛第二定律;匀速直运;
【方法技巧】本主假如观察多程,要特注意运程中摩擦力的化。
要特注意二者的运不一的,也就是
不是同停止的。
26. ( 14分)酸性干池是一种一次池,外壳金属,中是碳棒,其周是碳粉,MnO, ZnCl
2
2和 NH4Cl 等成的糊状填补物,池在放程生MnOOH,回收理池可获取多种化工原料,
有关数据下表所示:
溶解度 /(g/100g水 )
温度/ ℃
020*********化合物
NH4Cl29.337.245.855.365.677.3
ZnCl 234339545 2488541614
化合物Zn(OH)2Fe(OH)
2Fe(OH)3
Ksp 近似值10-1710-1710-39
回答以下问题:
( 1)该电池的正极反响式为,电池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保持电流强度为0.5A ,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上耗费Zn g 。
(已经 F=96500C/mol )
( 3)废电池糊状填补物加水办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ZnCl和 NHCl ,二者可经过 ____分别回收;
24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______和,欲从中获取较纯的MnO,最简易的方法是,
22
其原理是。
(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4·7H2O的过程中,需去除少许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硫酸和H2O2溶解,铁变为 _____,加碱调理至pH 为时,铁恰巧完好积淀(离子浓度小于1× 10-5 mol/L 时,即可认
为该离子积淀完好);持续加碱调理至pH 为 _____时,锌开始积淀(假定Zn2+浓度为 0.1mol/L )。
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结果是,原由是。
【答案】(1) MnO2+e—+H+= MnOOH;Zn+ 2MnO+2H+= Zn2++ 2MnOOH ( 2) 0.05g
( 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碳粉、MnOOH;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2, MnOOH氧化为 MnO2
(4)
Fe3+; 2.7 ;6; Zn2+和 Fe2+分别不开; Fe(OH)2和 Zn(OH)2的 Ksp 邻近
(3)废电池糊状填补物加水办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锌的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二者能够经过结晶分别回收,即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实现分别。
二氧化锰、
铁粉、 MnOOH均难溶于水,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碳粉、MnOOH。
因为碳焚烧生成CO2, MnOOH能被氧化转变为二氧化锰,所以欲从中获取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易的方法是在空气中灼烧。
【考点定位】此题主假如观察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分别与提纯等,波及电极反响式书写、电解计算、溶度积常数的应用、pH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
【名师点晴】该题以酸性锌锰干电池为载体综合观察了氧化复原反响、电化学、化学计算、物质的分别与
提纯等,能够很好地观察考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构造。
观察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及阅读资
料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思想能力,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状况。
这道高考题为一道中高档题,能力要求较
高。
27.( 14 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和 H)在催化剂的
22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响以下:
①CO(g)+2H (g)CHOH(g)△H
23
1
②CO2(g)+3H 2(g)CH3OH( g) +H2O(g)△H2
③CO2(g)+H 2(g)CO(g)+H2O(g)△H3
回答以下问题:
( 1)已知反响①中的有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以下:
化学键H— H C—O C O H—O C—H
E/ ( kJ.mol -1) 4363431076465 413
由此计算△H 1=kJ · mol-1,已知△H2= -58kJ · mol-1,则△H3=kJ · mol -1。
( 2)反响①的化学均衡常数K 的表达式为;图 1 中能正确反应均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
线为(填曲线标志字母),其判断原由是。
( 3)合成气的构成n(H2)/n(CO+CO2) = 2.60 时,系统中的CO均衡转变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α( CO)值随温度高升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由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原由是_____。
【答案】( 1)— 99;+ 41( 2)K
c(CH 3OH )
;a;反响①为放热反响,均衡常数应随温度高升变小;c(CO) ?c 2 ( H 2 )
( 3)减小;高升温度时,反响①为放热反响,均衡向向左挪动,使得系统中CO的量增大;反响③为
吸热反响,均衡向右挪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高升,使CO的转变率降低; P3> P2>
P ;相同温度下,因为反响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响,加压有益于提高CO的转变率;而反响③为气1
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响,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益于CO的转变率高升
【考点定位】此题主假如观察反响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均衡常数以及外界条件对均衡状态的影响等
【名师点晴】此题从知识上观察了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均衡图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的影响,观察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
将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均衡图像、外界
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的影响,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同低碳经济、温室气体的吸
收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充足表现了学致使用的目的,更突显了化学是一门适用性的学科的特点。
28. (15分)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以下问題:(1)工
业上可用KC1O3与 Na2SO3在 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响氧化剂与复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实验室用NH4Cl 、盐酸、 NaClO2( 亚氯酸钠)为原料,经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 X 中大批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
③除掉 ClO2中的 NH3可采纳的试剂是(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 3)用以下图装置能够测定混淆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 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稀
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必定量的混淆气体通入锥形瓶中汲取;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 0.1000 m ol ·L-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
2-
= 2I -
+S4O6
2
20.00 mL 硫
( I 2+2S2O3-) ,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 V 中加入的指示剂往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淆气中ClO2的质量为g。
是 _______(填标号 ) 。
a .明矾
b .碘化钾
c .盐酸
d .硫酸亚铁
【答案】 (1) 2 : 1
( 2)① NHCl + 2HCl
电解
3H ↑+ NCl
② Cl —
—
③ c
3 、 OH
4
2
-
+
-
+4HO
②汲取剩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防止
碘的逸出)
( 3)① 2ClO +10I
+ 8H = 2Cl
+ 5I
22
2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 0.02700 ( 4)d
② NCl 与
NaClO 反响生成 ClO 2 、 NH 和氯化钠、 NaOH ,反响的离子反响为
NCl +3H O+6ClO — = 6ClO ↑
3
2
3 3 2 2 2
+3Cl -
-
+3OH+NH3↑,溶液中应当存在大批的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考点定位】此题观察阅读题目获守信息能力、氧化复原反响滴定及应用、 电解原理、对工艺流程及装置
理解剖析等,难度中等,要修业生要有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和灵巧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
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名师点晴】此题从知识上观察了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判断与剖析、化学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复原反响原理等知识。
观察了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剖析详细问题的能力。
也波及到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元素化合物、基本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联系在一起,充足表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能力,突显了理科综合考试中的综合性与适用性的特点。
29. (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克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 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 A 组,即比较组)、反义 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B 组)和反义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C组)为资料进行实验。
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
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开释量就越大),结果以下表:
乙烯开释量(μ L.kg-1 .h -1 )
组别
20d35d40d45d
A0271715
B0952
C0000
回答以下问题:
( 1)若在 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 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
推测, 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
有。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由是。
假如在 35 时节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在常温下储藏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答案】(1) X基因、 Y 基因 (2 分)X 基因、 Y 基因和反义 X 基因( 3 分)
(2)A(2 分)
乙烯拥有促使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开释量)高于其余组( 3 分,其余合理也给分)B
(2 分)
【分析】( 1) B 组实验与 A 组对比,乙烯开释量减少,说明X 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 C组与 A 组比较说明
Y 基因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推知 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和 Y基因; B组反义 X 基因克制 X 基因的表达,从而致使乙烯含量降低,联合 A 组可推知 B 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
基因、 Y 基因和反义 X 基因。
( 2)乙烯的作用是促使果实成熟,由此可推知乙烯含量高的(或开释量大),果实成熟早,即 A 组;乙烯
含量低的,果实成熟晚,利用储藏,即 B 组。
【考点定位】此题主要观察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及实验剖析能力。
【名师点睛】实验剖析中要抓住单调变量来剖析,比如 A 组和 B 组单调变量是能否有反义X 基因, A 组和 C 组能否有反义Y 基因,经过结果的比较说明X 基因、 Y 基因在乙烯含量上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题中所给信
息:反义 X 基因、反义 Y 基因的作用。
乙烯的作用是促使果实成熟,所以可推测乙烯含量高的果实成熟早,
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成熟晚,联合生产实质可知晚熟的易于储存,从而解决此题的问题。
30.( 9 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 1)往常,重生儿出生后,因为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高升。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
腺激素分泌的调理是分级调理,此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含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31.( 8 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km2,假定该生态系统的食品链为甲栽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
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
回答以下问题
( 1)某次检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目为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添速度最快。
( 2)若丙种动物的数目增添,则一段时间后,甲栽种物数目也增添,其原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