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电影作者批评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电影作者批评实例
例文一:尴尬与突围 ——第六代中国电影的境遇 史可扬
(见:《文艺争鸣》2006/2. 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7)
一、当艺术遇到大众 1、第六代的电影无疑具有精英文化的特征,长期的“地下”和“独立” 身份,个体化风格问个人体验、小众化的制作方式和接受,都与1990年代的 大众文化趋势显得格格不入。因此,他们初登中国电影舞台之时,并没有得 到普遍的喝彩与 关注也就不足为奇。 2、他们的影响所及是青年群体,是热衷于 “ 淘碟 ” 的大学生们,对于 广大 的 “ 大众 ” 来说,第六代电影并未走进他们的生活,当然,也就没有 成为他们的文化消费对象。尤其,他们那种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在本质上是与 大众文化的共享和民主性相排斥的,这也注定了第六代电影 的悲哀。 3、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在在质上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消费文化和商业 文化,但这对第六代 电影人来说是陌生的,第六代们仍然固守着的艺术探索 和个人化追求,与当时的时代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之格格不入,已经十分 的清楚,其寂寞和孤独的电影之旅,在此时已经埋下伏笔。
(一)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作者 法国《电影手册》是作者电影论的主要阵地;特吕弗的电影作品《四百下》 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典型的作者电影;戈达尔:《精疲力竭》、《男性与女性》、 《放纵的生活》、《中国姑娘》等. 夏布洛尔的《表兄妹》、《母狗》,阿 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布努艾尔的《维里迪安娜》。 后新浪潮三大导演:《坏血》之卡拉克斯、《巴黎野玫瑰》之让·雅克·贝 内克斯、《碧海蓝天》之吕克·贝松。
可以反映自由电影艺术主张的影片:托尼理查逊和赖兹联台导演的 《妈妈不答应》(1955),安德逊的《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和赖兹的 《我们是兰倍斯区的小伙子》(1959)等。
二 新好莱坞中的电影作者
新好莱坞的影片《邦尼和克莱德》、《毕业生》、《铁窗喋血》。这 些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主题的挑战性和风格的个性化成为新好莱坞 电影的化身。
第二节 电影作者批评方法
(一)考、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的深人了解、分 析、研究,是考察作者思想艺术风格形成的必要前提。
(二)探讨作品内涵、风格的独立性和一贯性 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序列不仅应该呈现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 而且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 如韩国电影导演金基德的创作是关于畸恋、仇杀、孤独、绝望、卑微和耻辱,充
自由电影运动秉承并发扬了英国电影30 年代纪录片的现实主义干预社 会生活的传统。约翰·格里尔逊的三条原则是:使用实景,以日常生活环 境为背景;使用非职业演员;从现实生活中取材。
自由电影是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 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
第五讲 电影作者批评方法
作者电影,是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 作品。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导演成为 “作者”。电影作 者批评便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1960 年代,美国最主要的“作者论”提倡者安德鲁·萨瑞斯在一篇题为 《关于作者论的几点认识》的文章中,提出作者导演的标准有三条:
《空房间》、《漂流浴室》等。 (三)注重对作者潜意识的研究
以法斯宾德的“潜意识”与其电影的关系做分析,可以将笔墨集中在法斯宾德的 童年记忆与其电影主题的关系上,
缺乏父爱、父母离异、对继父充满敌意、挤满贫困亲属的大家庭、二战后的混乱,
是法斯宾德的主要童年记忆。尤其,在法斯宾德“失落了”的童年印象里,交织着对 母亲数不清的爱恨情仇,使法斯宾德的“恋母弑父”情结近似疯狂,以至于成年的法 斯宾德用他全部的电影生涯在试图重构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他所拍摄的影片《只要 你爱我》中表露无遗, 电影中的情景表现出成年法斯宾德对自己童年经历的延续:对 母爱执着的、有怨无悔的期盼。
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年)等。《道遥骑士》成为六、七十年 代美国电影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引起了美国电影的深刻变化,并导致了 某种自由、浪漫、躁动的暴力情绪和风格。这部多少带有试验性质的影片 预示了1975年《出租汽车司机》的艺术方向。
斯柯塞斯后来以《出租汽车司机》、《基督的最后诱惑》。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斯皮尔伯格于1975年拍摄的科幻片《大白鲨》,这部影片实际上预示 了以后的《外星人》(1982年)、《株罗纪公园》。
(三)英国的自由电影
自由电影运动的发端应归功于牛津大学创办的《场景》 和《画面与音 响》 等电影杂志的积极倡导。可以总结为如下思想观点:1、强调电影制 作者的自由;2、电影人应成为当代社会的评论家;3、电影制作者和评论 工作者应“承担义务”。所谓“自由”,即电影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影片 表达个人独立的见解,而且电影人应该摆脱商业电影制作系统强加给他们 的种种限制,尤其是要通过作品发表对当下社会的认识和看法,随时为捍 卫自己的价值观而斗争。
事实是 , 不仅作为个群体或整体 , 他们影片的风格和水准时时表现出 不一致和 不稳定性 , 而且就导演的个体创作来说 , 风格的多变、艺术质量的不一、文化美学诉 求的含 混 , 也使得他们很难成为商业社会、 “ 品牌 ” 时代的 宠儿。
2、观众定位意识不强。从他们的影片已经展现给观众的心理期待来看 , 第六代 的基本特征仍然若介于主流和市场的边缘地带 , 坚持个人化的路线和艺术立场而不 随波逐流 , 应该仍然充当中国电影的 “ 先锋 ” 和 “ 前卫 ” 角色 , 而不是淹没在 主流即宣教和大众娱乐浪潮中。
(二)新德国电影运动四杰 1、维纳·赫尔措格(Werner Herzog,1942—)。
《陆上行舟》等。
2、福尔曼·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ff,1939—) 《锡鼓》(亦译《铁皮鼓》)。
3、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6—1982) 德国“女性四部曲”:《玛丽亚·布朗的婚姻》(1979)、《莉莉·玛莲》 (1980)、《罗拉》(1981)、《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 4、威姆·文德斯(Wim Wenders,1945—)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2、疏离“影戏观”。故事性不强,叙事节奏缓慢,纪实性结构,缺乏 戏剧性,恰恰是第六代电影的典型特征。
3、 欣赏趣味或接受模式,在文化心理和电影观念上的特征,决定了中 国电影观众在电影欣赏趣味和接受模式上的特点,这一持点就是:内容上 , 要求电影表达现实以及情感、道德诉求;而在叙事方式上,则要更多地汲取 中国叙事文学、戏剧(戏曲)的营养,即情节曲折、人物鲜明、线索清晰、 二元价值对陈及消长、结构相对封闭。可以将之归纳出 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 情节线索比较单纯;二是情节构成比较完整;三是情节组织多按时间顺序; 四是情节进展多富于曲折变化;五是情节结局力求圆满。尤其,以大团圆来 收拾的情节,普遍存在于传统戏曲之中。
二 对中国电影观众欣赏趣味的陌生(或不迎合)
1、第六代的电影却因其“边缘化”的立场和边缘化的人物而背离了中国 电影观众的“影以载道”的文化心理。换句话说,强调个人化的感觉和个人 化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观众”这一特殊语境下,必然是一 种边缘化的立场,即在自觉不自觉地与时带主潮相隔膜,从而也与主流的欣 赏趣味拉开了距离,其伦理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就不同于大众意识。
斥着暴力、大胆、残酷、血腥、情色一系列本身最泛滥乖巧的字眼,关注的始终是处 于社会角落中不为常人所关注的边缘人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欲望,以狂暴恣肆 的画面与极端扭曲的人性描述来完成极具美学破坏性的暴力叙事,并与“诗意”“唯 美”的影像风格完美结合,使影片于主题的“另类”中折射人性普遍的光辉,深深震 撼着人的心灵。
三、商业元素和商业意识的缺乏
电影已不再把美学和精神价值作为理想 , 利润 和价值几乎成为衡量干切的标准。 因此 , 市场和观 众 , 成为电影最有分量的生存理由。而市场越成熟,品牌的价值越 凸显 , 消费意识越戒熟 , 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也就越高 , 恰恰在这方面 , 冯小刚电影给 了 中国电影一个很鲜活的样板 , 也给了第六代电影很好的启示。
第三,即使在平庸的剧本和“片厂制度”的束缚下,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 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
作者论的实质是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 演对作品的全面控制,导演应该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个性和个人风格特性,而 且,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第一节 电影作者概观
一 欧洲的电影作者
三 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作者 (一)亚洲的电影作者
1、日本电影导演北野武 北野武(Kitano Takeshi),1947年生于东京,1983年第一次作为 电影演员出演著名导演大岛渚执导的影片《圣诞节快乐,劳伦斯先生!》, 1989年导演处女作《凶暴的男人》其后相继导演了《3-4×10月》 (1990)、《那个夏季,最宁静的海》(1991)、《小奏鸣曲》(1993)、 《大家都在干什么?》(1995)、《坏孩子的天空》(1996)和《花火》 (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兄弟》(2000)、《大佬》 (2001)、《玩偶》(2002)、《座头市》(2003)、《双面北野武》 (2005)等,是九十年代日本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北野武是一个不断从反差与矛盾中寻求平衡与再突破的导演,并有着 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电影包含两重极端性:极端的冷酷与极端的感 伤主义,这种冷酷和感伤既是他的无意识的流露又是他自觉的表现。
第一,导演是否能够纯熟地驾驭电影技术。如果一个导演对于自己所掌握 的媒体特性与功能都不纯熟的话,就不能够跻身于电影作者之列而享有尊荣。
第二,导演是否在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注入一贯的特殊的主题内涵、 电影语言的风格特征,从而烙下明显的、统一的个人“印记”,这种个人的烙 印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辨认的。
1、特征的不稳定性。他们初登中国电影舞台时,观众对他们的认知的基本 特征 是 :“ 体制外 ” 或者 “ 地下 ” 电影、个人化艺术探 索、敏锐的感觉和对世界的独 特触摸、甚至带某种 “ 叛逆 ” 色彩口正因为如此 ,“ 先锋 ” 、 “ 独立 ” 、 “ 前 卫 ” 是人们常见到的对他们的评论和描述。在一定意义 上 , 这已经成了他们影片的 “ 标识 ” 和 “ 品名 ” 。
2、越南电影导演陈英雄 《三轮车夫》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夏天的滋味》则角逐该届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恬淡、冷静、蕴藉、敦厚的东方理念。
(二)中国电影作者
1、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王家卫 王家卫主要电影作品有:《旺角卡门》(1987)、《阿飞正传》(1993)、《东 邪西毒》(1994)、《重庆森林》(1995)、《堕落天使》(1996)、《春光乍泄》 (1997)、《花样年华》(2000)、《2046》(2004) 《蓝莓之夜》(2007)。 王家卫的电影深得新浪潮电影写意性、抒情性之精髓,以叙述的不连贯性展现了 生活的偶然性和情感的随意性,得到了跨区域、超语言的共鸣与激赏。 电影结构上、视听语言的构成上,比较擅长在一部影片中讲述更多的东西。 在现代主义精神文化谱系中,对自我“身份”的强调,意味着一种“终极”的追 问和“根性”的寻找,一种在短暂的获取和永恒的失落之间茫然无助的尴尬状态。 2、中国台湾电影导演蔡明亮 1992年以来,拍摄了8部半电影(含一部短片),构成了一个导演的作者表达: 《青少年哪吒》(1992) 、《爱情万岁》(1994) 、《河流》(1997) 、《洞》(1998)、 《你那边几点》(2001) 、《天桥不见了》/短片(2002)、《不散》(2003) 、《天边 一朵云》(2005)、《黑眼圈》(2006),荣获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柏林 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奖项。他被称为 台湾第三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蔡明亮电影与法国新浪潮渊源颇深,在影象风格上的反情节、反戏剧化、纪实性 与象征性、叙事性与造型性美学追求,则与新浪潮一脉相承。 蔡明亮影片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们深刻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的严重异化、人的 死亡。 3、中国内地电影导演贾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