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有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

(2分)跌dàng()huò()免探lí( )得珠言简意gāi(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者、作品。

(10分)⑴,志在千里。

(曹操《》)⑵窈窕淑女,。

(《关雎》)⑶小张很有才华,因犯了一个小错误被公司领导降为小职员,他渴望再得重用,便经常吟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来抒怀,朋友也经常用(作者)《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来劝慰他。

后来,这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吃了几次亏。

他被领导起用了,真是“,”(诸葛亮《出师表》)啊!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公司领导引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有关诗句感叹道:“当我们‘’的时候,幸亏小张为我们迎来‘’啊!”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

②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③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我们现在只能给他公道,让他原约。

④这里,前后呼应的两笔,地而且有层次地写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少妇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

A、终生温情实行有板有眼B、终生温润履行有声有色C、终身温润履行有声有色D、终身温情实行有板有眼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7分)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庆元旦”文娱活动。

该通知公布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人说:“学习这么紧张,花时间搞活动,太划不来了。

”(1)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驳斥对活动持异议者的话。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基础知识(35分)1.课文填空(10分)①▲, 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③求之不得, ▲。

④▲,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⑤▲, 池非不深也, ▲,⑥▲, 猿则百叫无绝。

⑦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 蕴涵执着、炽热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2.触摸汉字(4分)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 小鸟在枝头欣赏唱歌,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 杜鹃啼血, 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 来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 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芳馨.(▲)(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 yìn(▲)庇(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3分)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 骨干教师逐年增多, 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 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 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 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 从而一炮走红, 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 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分)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 如果后来成了人物, 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点也无妨, 被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 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选拔官员。

(2)概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几次遇险经历(两次即可)(3分)6.请仿照下面句子, 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上册期末试题2套附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上册期末试题2套附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上册期末试题2套(附答案)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7-11 16:27 编辑一、积存运用:(3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我喜爱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

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漂亮。

它仿佛比空气还轻,并非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

但是,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xì,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近默无声。

但在它飞舞的时候,咱们似乎听见千百万人马的呼声和脚步声,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丛林的郁郁葱葱;有时又似乎听见情人的切切的密语声,礼拜堂安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酷寒。

但在它的飞舞姿态中咱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辉煌,照耀着咱们行路的人,又在咱们的玻璃上札札地绘就各式各样的花huì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1)、依照语境与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窗xì()婀娜()()花huì()(2)、文中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更正(2分):改成,改成(3)、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做修改:(2分)病句:修改:(4)、依照前后文意,展开想象,为文中空白的地址续写几个句子:(2分),,,,二、古诗文默写:(10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题‘空’不得分)(1)、,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2)、梦寐以求,。

,。

(3)、,。

别是一样滋味在心头。

(4)、,池非不深也,,(5)、,猿那么百叫无绝。

(6)、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咱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贵情操。

读《陈涉世家》,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出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理想;读《捕蛇者说》,你能从“”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切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你能从“”读出。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同学们,过了圣诞,就开始进入到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完成这些试题,不仅能巩固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考场训练的技巧,一起来仔细做题吧!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第Ⅰ卷(选择题16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连翘(qio) 栈桥(zn) 汲水(j) 腻烦(n)B.深谙(n) 恣睢(z) 吞噬(sh) 作梗(ɡěnɡ)C.跻身(jī) 蕈菌(xn) 瞥见(piē) 蹚水(tānɡ)D.缘分(fn) 晦塞(s) 累赘(zhu) 消弭(m)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也是在_________历史,重新审视、反思历史。

②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__________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

③清政府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A.拷问趋向由B. 考问取向由于C.拷问取向由D. 考问趋向由于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C.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

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D. "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杨某重新拿到手机,就按开机键,竟无反应,仔细一瞧,手机居然变成了模型,茅塞顿开的杨某再找骗子时,那人早已逃之夭夭。

B、塑造了一只为爱赴死的巨型猩猩王的影片《金刚》,以其栩栩如生的声音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C、某些编导急功近利,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D、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苏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共27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汉语注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

(4分)①雄jù( ) ②苦sè( ) ③惊chà( ) ④浩jié(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

然后改正。

(4分)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②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汇贯通,举一不能返三,终身都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①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陈涉世家》)⑧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名著阅读。

(3分)格列佛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有人认为这一则广告的用意无可厚非,但是,文字上却有些不妥。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七上·丹东期中) 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那瞌睡虫是毫毛变来的。

B . 过西梁女国,在一座山上,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唐僧要埋土,是沙僧用禅杖挖的。

C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 . 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美国。

2.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所著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B .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是张养浩的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 . 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

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D . 《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

3. (2分) (2020七上·慈溪期末) 下列划线的“谦辞”“敬辞”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 课上完了,李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 .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 . 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日:“家母身体已无恙。

”D . 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贤妹尚待字闺中。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三上册语文年末试卷(苏教版含解析)

初三上册语文年末试卷(苏教版含解析)

初三上册语文年末试卷(苏教版含解析)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试卷测试时刻: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号的信息点涂黑。

2. 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先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终止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存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空格内。

(2分)生之为人,我们需要同意,更需要承担。

承担是为寻求迸( ▲)发而做的自我蓄结,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最完美的收敛( ▲)。

每一次承担,无不宣xiè( ▲)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mèi( ▲)力。

(《扬子晚报》)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8分)(1)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2)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因为“▲”。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先汉兴隆的缘故是“▲,▲”。

3.名著阅读。

( 6分)(1)下面是几幅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

认真观看后,完成以下题目:( 4 分)这些人物出自名著▲,“D”这位人物的法号是▲,简要概括小说中那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2)假如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好汉们的取胜不仅巧妙地利用“天时”还巧占了“地利”,请你说说当时的“天时”和“地利”分别是如何样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九年级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3分)(一)积累。

(10分)1.下面字,把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及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写在后的方格内。

(2分)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花似梦。

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懊恼时,你曾怏怏不乐。

这三年,老师(kuì)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

堂是你温(xīn)的港湾,泊着你的抱负,送你扬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篮,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2.默写。

(8分)(1)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2),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6),似曾相识燕归。

(晏殊《浣溪沙》)(7)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运用。

(13分)3.名著。

(5分)(1)学常识。

(3分)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这—回忆童年的散,表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2)名著积累。

(2分)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莫泊桑读书卡片作者作品人物与人物相关的故事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4分)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语文期末考试是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和问题的重要依据,那么关于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

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 (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的神经。

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因辛苦而恣睢( )的村姑,无不使你yí ( ) 然自得,超然物外。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_______。

②她_______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

③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 。

A.推重推脱目不暇接B.推崇推脱应接不暇C.推重推托目不暇接D.推崇推托应接不暇3.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4.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5、名著阅读: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的名称、书名和。

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3分)6.语言运用:(2分)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愿或真诚的希望。

在这即将毕业离别之际,请你给在你心中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某位同学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赠言(3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7.根据提示默写(6分)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诗句是:。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4题;共12分)1. (1分)改正错别字。

接重脾倪会炙人口________ ________2. (5分) (2017八下·林甸月考) 课文默写。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斯是陋室,________。

(《陋室铭》刘禹锡)(3)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行到水穷处,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5)白居易《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与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渔家傲》中运用典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复杂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故:________ 虽:________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________ 奴隶人:________③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________ 槽枥:________④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________ 或:________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________⑥食之不能尽其材材:________⑦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4.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在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孩子正贪婪地啃着鸡大腿。

父亲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充当陪客。

材料二:台灯下,孩子们伏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

父母坐在一旁,或是举头望明月(监视),或是低头思故乡(瞌睡)。

材料三:各大学开学的时候,一群比自己父母长得都高大的“大男孩”和“小姑娘”们站在一旁,他们的父母却气喘吁吁地为其办理各种入学手续。

材料四:电影《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还娇滴滴地在老狐狸身边撒娇时,身为父母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

那些被老狐狸咬伤并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然而老狐狸则是义无反顾的坚决和果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了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他说:“▲,独上高楼,▲。

此第一境也。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B.眼下,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强化班,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的一种摧残。

C.几个来到香港的大陆游客,在一家珠宝店里精挑细选,最终探骊得珠....,满意而归。

D.小偷被人发现后,急不暇择....,慌忙间跑进了一条死胡同。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上午胜利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②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大会。

大会号召,③全党各族人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④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6分)这平葡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zǐ,宛然一块温闰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皱缬.()尘zǐ()(2)文中划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3)请仿照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在▲ , ▲处再续写一句。

(2分)5.根据你所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题目。

(5分)(1)格列佛在大人国所经历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是什么事?(2分)(2)在《格列佛游记》中,有几次提到中国,请说说是有关中国哪些方面的情况。

(3分)6. 12月6日,灌南县采血站到我校组织义务献血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个字之间)(3分)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龟虽寿》,完成7—8题。

(6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3分)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3分)(二)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2题。

(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若毒之.乎10.用“/”标出下边两个分句当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共两处)。

(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请列举出两则可以证明本文观点的史实(各25字左右)。

(4分)(三)阅读小说《对门送来绿豆糕》,完成13—16题。

(15分)“门铃响呢。

”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

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

“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

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

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

”老张媳妇说。

“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

“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

”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

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

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

“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

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

“早啊!”老张媳妇说。

“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

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

”“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

”“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

“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

”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

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

“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13.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45字左右)(4分)14.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她这个人物形象。

(4分)15.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3分)16.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及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

(4分)(四)阅读议论文《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完成17—20题。

(13分)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

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

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7.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8.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19.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0.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4分)(五)阅读散文《买馒头》,完成21—24题。

(13分)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