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 辛亥革命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巩固辅导四十八
第1题【单选题】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其主要依据是( )
A、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中华民国的建立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武昌起义
④《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
A、兴中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的创办
C、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意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
此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问答题(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商业战争”,正是由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维护正常的商业贸易才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
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2)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促进了中国的向前发展。
简述洋务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祖国遭受如此耻辱,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
【解析】:
第8题【改错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民怨沸腾。
下面是1901年北京俩位百姓对这一时局的议论,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甲:去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逃之夭夭。
乙:别看朝廷对付洋人没本事,想当年对付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却够凶狠,把谭嗣同等六人全杀了,甲:听说,今年又签订了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住了!从北京到天津的铁路两旁都驻扎着洋兵。
乙:我看这个大清国的末日快要到了。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落后挨打)
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近代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顽强抗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顽强不屈,奋勇抗争。
请列举1839——1901年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件史实。
说一说当时中国反对西方列强的斗争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救亡图存)
如下图,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依据下述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一:______;图二:______;图三:______;图四:______
(反思国殇)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无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
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运动(革命)在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又有什么新发展?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中国在社会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理由。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名称是什么?该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材料二: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纪元。
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
“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
结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四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深切体会?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
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
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
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不同阶层对产生“变局”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请列举两项这一时期探索救国之路的实践并加以说明。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
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助国道具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在“救亡”时期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在“自救”的过程中,当时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所代表的哪个阶级的利益?
“共和之路”的探索过程中,最终仍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在历史上意义重大,它对历史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在进行了一系列自救的过程中,中国在另一个新的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他的带领下走向了胜利,这个阶级是哪个阶级?这个阶级形成了一个新的党派,这个党派是什么?这个党派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