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恒定,则其运动速度恒定
B .变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但其速度的方向是恒定不变的
C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若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2.某人从A 点出发在两分钟内匀速向东走了200m 到达B 点,在B 点停下休息了一分钟后在三分钟
内匀速向西走了300m 到达C 点,现以C 点为原点,向西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从A点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此人第一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B .此人前三分钟内的位移为-200m
C .此人前四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D .此人前五分钟内的位移为100m
3.某人绕着长为l 4、宽为l 3的矩形操场跑步,从操场的一角出发在时间t 内跑过了2周,若跑步的
快慢和绕向保持不变,则( )
A .在前
2t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t
l 14 B .在前2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 C .在前4t 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为t l 20 D .在后43t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t
l
28
4.如图所示为某质量为kg 2的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关于这个质
点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所受合力方向在2秒时刻发生了改变
B .质点所受合力大小为N
2 C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 D .前3s 内的位移大小为2.5m 5.一木箱在人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直线前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人撤去推力,木箱会随后静止,所以人的推力是维持木箱运动的原因 B .因木箱向前运动,所以一定有人的推力大于地面作用于木箱的摩擦力 C .若木箱运动地越来越快,则人对木箱的推力大于木箱对人的作用力
D .若木箱向前运动地越来越慢,则一定有地面作用于木箱的摩擦力大于人的推力
6.一质量为kg 1的物体,静置于倾角0
30=θ的斜面上,现用大小为2N 的拉力沿斜面向下拉物体,
物体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s m ),则( ) A .用大小为6N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一定静止 B .用大小为6N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一定静止 C .用大小为8N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物体,物体可能运动 D .用大小为5N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物体,物体可能静止
7.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5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
A .F1=25N F2=25 N
B .F1=16 N F2=6 N
C .F1=8 N F2=6 N
D .F1=12N F2=4 N
8.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拉A ,两物体相对静止整体匀速向右滑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作用于
B 的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B . 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C . B 作用于地面的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D .地面作用于B 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9.如图高低不同的两面平行竖直墙之间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矮
墙右上角上的点A 与小球接触且点A 与小球的球心O 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则右边的墙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 A .θcos mg B .θsin mg C .θtan mg D .θ
tan 1mg
10.电梯天花板上有一轻质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 ,下端挂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电梯上
下运动的过程中,为确保细绳不断(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为2
m/s 10),则( ) A.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
5m/s B.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C.电梯向上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D.电梯向下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不得超过25m/s
11.如图固定于地面上的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7°,现用平行于水平面向左的拉力F 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若该物体放在斜面上沿斜面自由下滑,加速
度大小也为a ,则拉力F 的大小是(6.037sin 0=,8.037cos 0
=)( )
A .
mg 23 B .mg 25 C .mg 56 D .mg 5
8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m 的两个物体A和B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有一外力将B 物体静止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线与桌面平行,现撤去作用在B 上的外力,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此时B 物体的加速度为a ,若另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 于B 物体上,使B 物体向左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 ,则所加外力F 的大小为( ) A . g m M )2(+
B.
22
M Mm m g M
++ C . 2Mg
D.
g M
m M 2
)(+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20分)
13.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印点未画出。

(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填写序号)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F
v= m/s,计算出小车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以下是实验步骤的描述,但顺序被打乱,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1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2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3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测力计的方向.
○4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
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5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弹簧秤拉力
的图示在图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N
2,O点是
橡皮筋的可移动端点的位置.则合力的大小为 N. 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计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高度h=80m处自由下落,g取2
10/
m s,试求: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的大小
(2)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总时间t
(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x
16.(10)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a)所示,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b)所示(g=10m/s2),求:
(1)1s末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
(2)在2s到4s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
(3)物体的质量m
(4)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7.(10)如图所示,物体A、B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物体A的质量m
m
A
2
=,物体B的质量m
m
B
=,且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其重力大小的k倍,在一水平外力作用下,A和B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

在撤去外力的瞬间,求:
(1)弹簧弹力的大小
(2)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
18.(12)如图一与水平面夹角0
37
=
θ以速度s
m
v/
10
=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与两转动轮的切点A、B间的距离m
L16
=,一个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放置于A点,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5.0
=
μ,(0
s i n370.6=,重力加速度2
/
10s
m
g=)求:(1)从放上A
(2)求物体由切点A运动到切点B所需要的时间t
a b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CD 4.BC 5.D 6.AD 7.C 8.BC 9.D 10.AD 11.A 12.C 二.填空题
13.(1) A (2) 0.456 0.785 14.(1)○4○3○1○2○5○6 OR ○4○3○2○1○5○6 (2) 14N 15.解:(1)设落地速度为v 1 则gh v 22
1= 得s m v /401= (2)设总时间为t 则2
2
1gt h =
得t=4s (3)最后一秒为第4秒: 第四秒初速度v 2=g (t-1)=30m/s 则224)1(2
1
1s g s v x ⨯+
⨯==35m 16.(1)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N 2= f (2)由b 可知,2s 到4s 物体的加速度2/42/8s m s
s
m a ==
(3)物体在4s 至6s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N 4= f 物体的质量kg s m N N a F m 5.0/4462=-==
(4)动摩擦因数8.0N
5N
4F N ====
mg f f μ 17.(1)匀速运动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2A A f km g kmg == 又A物体平衡所以弹簧弹力2A F f kmg == (2)物体A向后的摩擦力B B f km g kmg == B物体所受合力kmg f F F B 3=+=∑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 A B a m f F =+ 得:kg a B 3= 18.(1)设物体质量为m ,初始阶段:
物体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受到斜面的摩擦力θμμcos 1mg F f N == 方向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1sin ma mg f =+θ 得2
1/10s m a = s a v t 11
1==
(2)第二阶段,物体相对于斜面向下运动:斜面摩擦力θμμcos 2mg F f N == 方向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2sin ma f mg =-θ 得2
2/2s m a =
第一阶段位移m t a X 5212
111==
则2
222012
1t a t v X L +=- 得s t 12=
所以s t t t 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