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小小完善版))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生物学重点
前面是问题,后面是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可能是英文的
第一章
1,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概念(p1)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b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植物发育的基本特点(课件)
答:
(1)植物是一种形态学上简单的有机体;
(2)植物既可以用孢子,也可以用配子进行生殖;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高等植物中具有双受精现象;
(5)植物胚胎发生完成于休眠种子的形成;
(6)高等植物的胚形成两个具有不同发育命运的器官系统;
(7)植物具有无限的发育程序;
(8)植物的形态建成在没有细胞移动的情况下进行;
(9)环境因子在植物发育中扮演主要的角色
3,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及发展历程(课件)
第二章
1,植物极性的几个例子
整个植株中存在着极性,拟南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地上部分是茎,叶,花,角果;地下部分主要是根和很细的根毛。

地上部分是向上(阳光)生长的,地下部分是向下(水分和养分)生长的。

另外植株的单个部分也存在着极性。

植物叶的背腹性也可认为是极性的表现,背即叶上表面(近轴面,又称阳面);腹即叶下表面(远轴面,又称
阴面)。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鱼雷胚时期有RAM和SAM之分。

植物的整个植株由这两个组织发育而来,种子在萌发后,地上部分由茎尖分生组织形成,而地下部分是根尖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1,植物的根有朝向重力方向生长的特点,茎有背离重力方向生长;
2,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
3,植物受精卵极性导致第一次分裂不对称,多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后续分化方向各不相同,形成种子的不同器官;
4,植物单个细胞中mRNA,蛋白质,细胞器的分布具有极性;
5,植物细胞支架微管的不对称性;
6,植物细胞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2,植物细胞极性的内在原因(P36)
细胞极性的起源:A.合子基因在细胞中表达;B.母质细胞在细胞中特异表达;C.母质基因在细胞周围表达
3,根和茎感受重力的分子机制(P37)
植物根系感受重力的组织是根冠,包括柱细胞,根尖细胞,外周根冠细胞,其中柱细胞是根冠感受重力的主要细胞,被称为重力感受细胞,细胞核分布在细胞的中部或顶部,通过细胞骨架与细胞膜相联系,外周由管状或节状内质网构成,由于柱细胞中含致密的淀粉体和高度动态的微纤维网络,并且在重力调控下,这些淀粉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可以移动。

4,环境及周边细胞对细胞分化的几个例子及位置效应(P45.46)
1.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茎和叶的向光性,向日葵花的向太阳性
3.植物种子发育,受精卵开始极性分裂,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在经过多
次有丝分裂,最后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发育成盾片,第一叶茎端,根冠,胚根鞘,外胚叶
4.叶片上不同部位的细胞也不相同,叶片的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
透明的细胞组成,有很多保卫细胞。

上下表皮之间为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少,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

不同位置的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或器官组织(位置效应)。

如:小麦的胚体的分化;棉花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胚乳(游离的)形成细胞胚乳后,进一步为外层紧密、内层疏松;单子叶植物中外层细胞发育成糊粉层,促进种子萌发。

另外以叶片为例,不同位置的细胞发育成不同形态,如表皮、栅栏层、海绵体、维管束等。

麦草中花原基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分化成不同器官,如最外层发育为花萼,内层发育为花瓣;花的形成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细胞分别形成花瓣,雌蕊,雄蕊
花粉的发育过程中不同不为细胞分别形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小包子母细胞。

细胞谱系(cell lineage):动物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后的裂球,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大量多代各种成体细胞,祖细胞与分化细胞的先后连续宗系关系
发育室(P23):一个生物的结构或区域是由一批相关的细胞衍生出来的,这些由相关组成的结构或区域就被称为发育室
发育模式(P18):是指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的分裂、分化、运动和信息交流而发育为模式一定的个体的过程。

第三章
1,细胞极性:指植物形态学的上、下两端存在差异的现象;也可指细胞两极上的mRNA,蛋白质和组织器官的不同分布。

2,基因的特异表达如何在不同层次出现(P57summary)?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在以上六个步骤中得到调控:(1)转录(transcriptional control);(2)RNA剪接(RNA processing control);(3)RNA转运(transport control);(4)翻译(translation control);(5)mRNA降解(mRNA degradation control);(6)蛋白活性(protein activity control)。

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特异性由特异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和(或)性强子与调节蛋白相互作用决定。

基因分为两类:管家基因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

前者是维持细胞最基本生命活动的基因,是所有一切细胞都需具备的,它们与细胞分化关系不大。

后者是译制特异蛋白质的基因,与细胞的基本生存无直接关系,但与细胞分化关系密切。

基因是由包括调控因子、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的,调控因子包括增强子和抑制子。

激活蛋白结合到增强子上;阻遏蛋白结合到抑制子上。

基因表达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转录因子,还有其本身结构的变化及是否能结合转录因子,是否能翻译来决定。

奢侈基因(luxury gene),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翻译某些特异蛋白质,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

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维护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基因
转录因子:是能够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并与之结合控制该基因转录的DNA结合蛋白
增强子(enchancer):能够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与activator(激活蛋白)结合促进转录。

沉默子(silencer):参与基因表达负调控的一种顺式作用元件,被调控蛋白结合后阻断了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或活化,使基因表达活性关闭。

第4章
1. 植物间信息传递的分类及例子。

(P65)
①细胞膜介导的信息传递
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主要有四种机制:
a. 信号穿过膜进入细胞质,与核受体结合,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

如激
素(hormones),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把外界信息传入细胞内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 enzyme-like receptor(受体激酶)能感受外界信息,受体在膜上、
细胞质有激酶,信号传递进来后,激酶被激活,底物磷酸化,信息传递。

例如磷酸化过程(Phosphorylation):拟南芥茎原基(SAM)细胞分裂分化成叶片,CLV1编码基因蛋白激酶,能让有关细胞分化,若 CLV1 突变,则激酶无功能不能分化或分化很慢;于是细胞不断分裂,结果 SAM 区域长得像大球棒形状。

c. G Protein-linked Proteins,G蛋白可在多种活化受体与腺苷酸环化
酶之间起偶联作用,当一受体系统被激活而使 cAMP水平升高时,就会降低同一细胞受体对配体的亲和力。

它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腺苷环化,从 ATP 到 cAMP。

另一种是底物磷酸化,使Ca2+活化。

d. 离子通道受体(Ion charnel receptor),如 Ca2+通道。

②胞间连丝介导的信息传递
KN1蛋白可以在烟草的一个细胞输送到另一个细胞,而且 KN1 蛋白能使胞间连丝扩张开来让KN1 蛋白或含有 KN1蛋白的其他物质通过的。

拟南芥中KN1同源基因蛋白通过胞间连丝移动
③远距离的信息传递
番茄 mutant,突变体植株嫁接上正常植株的枝:
正常植株上出现了突变,状叶变成了鼠耳叶
通过嫁接实验现象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说明突变体中的RNA运输到正常枝条上,韧皮部中存在着突变体的基因表达产物,木质部中没有。

RNA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长距离运输。

野生植株 SAM 中无 LET-6基因的表达,突变体 SAM 中有 LET-6基因的表达,嫁接木SAM 中有LET-6 基因的表达。

2. 植物间信息传递的介质有哪几类?(P63)
植物细胞传递的介质分为两类:
(1)细胞间信息物质介质: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三种:一、局部化学介质:又称旁分泌信号(paracrine signal)。

体内某些细胞能分泌一种或数种化学介质,如生长因子、细胞生长抑素等。

此类信息物质的特点是不进入植物体循环,而是通过扩散作用到达附近的靶细胞。

除生长因子外,他们的作用时间较短。

二、激素:又称内分泌信号(endocrine signal)。

由特殊分化的内分泌细胞释放,如胰岛素、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他们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大多数对靶细胞的作用时间较长。

如谷物中的贮藏蛋白在后期产生,是激素在起作用,如 ABA 与 EMBP1 结合,使EMBP1结合到 Em基因的启动子上,从而促使Em基因的表达,阻止种子的早萌和促使蛋白质的合成与储存。

三、细胞膜上蛋白质:有一些细胞间信息物质能对同种细胞或分泌细胞自身起调节作用,称为自分泌信号(autocrine signal),如花粉与柱头结合是通过柱头乳头蛋白与花粉释放的蛋白特异结合,相同的蛋白则柱头不能接受该花粉,不相同的蛋白则柱头接受该花粉使之进入花柱。

(2)细胞内信息物质介质: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括无机离子,如 Ca2+ 、Na+、 Cl-、K+ 等;脂类衍生物,如二脂酰甘油(DAG)、N-脂酰鞘氨醇(Cer);糖类衍生物,如三磷酸肌醇(IP3);核苷酸。

介质种类:激素,蛋白质,离子,RNAs。

光周期现象(P78)(photoperidism):是指植物在某一地区长期适应过程中对一定的光周期产生一定的反应。

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P78、课件):是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根全面发育;茎的延伸延缓;茎伸直;叶片和子叶不折叠,长大;黄化质体发育成叶绿体;茎顶端分生组织活跃。


暗形态建成(skotomorphogenesis)(P137):黑暗的条件下,种子在土地表面以下萌发的过程称为暗形态发生:(课件)也包括植物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根发育减缓;形成钩形芽;下胚轴迅速伸长;子叶折叠,不长大;黄化质体。

向光性: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避荫反应(Shade avoidance)(文献5):是指细胞内各种形式的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在觉察到植株被遮荫后引起节间和叶柄伸长的反应,叶片大量吸波长低于700nm的光,反射大部分700-800nm的光。

在树冠下,R:FR比值减小。

因此,临近植物的反射光可以使某些物种产生避荫反应;PHYB起着重要作用
向光性:随着光照方向的改变,植物会改变自身的生长方向,这种弯曲反应称为~多数物种中,UVA和蓝光可以诱导产生强向光反应。

生物钟(P79):生物钟是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自我震荡器,内部振荡器是由一组呈昼夜节律表达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组成,是维持内源性生物钟运作的核心元件。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P186):某些植物只有经历了低温之后才能使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现象,低温具有促进这些植物开花的作用。

第五章
1,影响植物发育的环境因子的分类:无机物:光、温度、土壤和水分;有机物:微生物、昆虫、鸟类、动物和人类等。

2,光受体的分类及感光的光区分段
光受体分为四类:光敏色素、隐花色素、趋光性受体和尚未鉴定的UVB 受体;其中前三种都是由光吸收色素(发色团)以及与之结合蛋白组成。

光敏色素:感受红光和远红光(650-740nm);
隐花色素:感受蓝光(450-500nm)和近紫外区域(320-400nm)的光;
趋光性受体:感受紫外区域(280-320nm)的光
3,植物如何感受光因子的影响(P141)
光敏色素(phytochromes)、隐花色素(cryphtochrome)和趋光性光受体(phototropin)构成了植物感受光信号的三大色素系统,它们对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及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同时这些分子在接收光信号时自身会发生变化,光敏素和蓝光受体蛋白自身的磷酸化对光信号转导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分子大多数本身并不直接结合到靶基因的启动子上,而是依靠其他信号转导中介物传递信息。

具体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光敏色素、隐花色素和紫外光受体可以感受
外界光信号,通过FHY1和FHY3等(特定的光敏色素A组分)特定的受体
(early-signaling components),结合到中央调控区(central switch),如光形态建成的调控因子COP/DET/FUS和HY5。

当处理因子接受到中心的信息后将会与特定反应的效应子发生光反应,作用于目的基因从而可以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

目前已经发现在一些反应中也可以通过植物激素这种途径来传递某些信号,因为植物激素能独立影响植物的发育过程而不受光信号的影响。

其中的信号分子包括Ca2+、钙调素、G蛋白和cGMP等,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确定。

第六章
1,植物衰老的种类及两个特点(P91)
①整体衰老.如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在开花结实后,整株植物就衰老死
亡。

②地上部衰老,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每年死亡,而根系和其他地下系
统仍然继续生存多年。

③落叶衰老,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发生季节性的叶片同步衰老脱落。

④顺序衰老,比如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茎和根能生活多年,而叶片和生殖器官则渐次衰老脱落。

特点:不可逆性和普遍性
2,植物发育过程中PCD的几个例子(课件、P98~)
(1)胚细胞的退化:a、在种子发育后期,胚乳细胞将营养物质转移到子叶中而自身退化,胚乳为胚提供营养物质,它死亡时储藏物质的降解代谢过程类似叶片和花瓣的衰老过程,在细胞死亡之前以一种非常协调的方式将细胞成分输送出去,这也是一种细胞程序死亡的特征b、胚柄细胞退化:当胚发育至一定阶段时,胚柄细胞便开始凋亡
(2)根发育中的PCD:根冠细胞是位于根尖顶端分生区外面的一群薄壁细胞,起保护根尖分生组织的作用。

在根发育时,它由根尖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不断分裂产生,从而取代位于根冠最外围不断死去的细胞
(3)导管元素的分化:导管细胞分化到一定阶段发生自溶,它是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这些死亡及分化的细胞可以影响其相邻细胞的分化。

(4)叶片发育中的PCD:器官形态发生中,PCD 起着重要作用。

叶子边缘的凹陷和某些叶面的裂纹等都是由于PCD 导致局部细胞死亡形成的
(5)雌配子体发育中的PCD:在高等植物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其中3 个细胞退化死亡,只有1 个细胞能发育成雌配子体,这种选择性死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结果
(6)雄配子体发育中的PCD:绒毡层细胞退化
3,以叶片为例衰老过程中伴随的基因表达变(P95)
随着衰老的发生,SAGs( senescence-associatedgenes, SAGs;衰老上调基因、衰老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两类上调基因,一类与细胞成分的降解及转运有关;另一类基因的作用是保护细胞结构,保持衰老细胞活力以最大限度运转物质。

;SDGs(Senescencedown-regulated genes, SDGs;衰老下调基因)表达量逐渐减小。

衰老:是由基因控制的且受内外因素影响的导致植物自然死亡的一系列衰退过程。

PCD: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

它主要表现在细胞萎缩、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吞噬等。

第七章
1,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的优点(P111)
(1)植株小,15cm高
(2)生育期短
(3)生殖能力强
(4)染色体数目少,只有5条染色体
(5) 基因组小,125Mb
(6) 形态特征简单
(7) 具有高等植物的一般特点,具有完整的生活史,它的大多数基因与其
他"复杂"的植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8) 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对其基因数目及他们在染色体上的
分布已经知道的很清楚
2,了解几种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的几种方法(P112~)
显微技术,主要为电子显微镜,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静电力显微镜、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等。

电泳和PCR等生物学实验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快速蛋白质层析装置,用于各种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大容量冷冻干燥机,菌种、毒种及其它样品的冷冻干燥;大容量冷冻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和超高速冷冻离心机,各种样品分离所需的离心分离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蛋白质、核酸和其它样品的浓度测定和分析;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和薄层光密度扫描仪,蛋白质和核酸凝胶电泳的各种分析;全自动快速水平电泳仪和核酸/蛋白质凝胶扫描仪,蛋白质、核酸的快速电泳及相应的分析;PCR 仪, DNA 扩增;超低温冰箱,各种生物样品的超低温(-60 - -80℃)保藏;超纯水装置,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用的纯水和超纯水;制冰机,提供实验用冰等。

此外还有用于测序用的各种 DNA 测序仪等。

计算机系统,多用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实验相关资料(如文献,生物学数据)的搜集和管理等。

反向遗传学(Reversed Genetics):相对于经典遗传学而言,通过DNA 重组等技术有目的地、精确定位地改造改造基因的精细结构以确定这些变化对表型性状的直接影响。

T-DNA:转移DNA(transferred DNA),农杆菌Ti或Ri质粒中的一段DNA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稳定整合到植物核基因组中。

第八章
1,SAM结构各发育成什么(P155)
根据细胞谱系,可以分为三层,即L1,L2及L3。

L1和L2,分化形成被膜,L1层位于最外面,分化形成表皮,产生的细胞层覆盖所有的组织,对所有的组织具有保护作用,L1 是一层很薄的细胞层,在 L1 层中,细胞分裂一般为垂周分裂,并沿着两个方向进行膨胀。

L2层位于中间层,在L2层中,细胞分裂一般为平周分裂,并且细胞分裂不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L3位于最内层,细胞分裂为平周分裂,分裂一般产生基本的分生组织。

根据功能也可以分为三层, 中央区(central zone), 周缘分生组织(peripheral zone), 髓分生组织(rib meristem)。

Central zone: 由一群未分化并能自我更新的细胞组成。

Peripheral zone: 由位于分生组织侧翼的一群迅速分裂的原始细胞组成,产生器官。

Rib meristem: 位于中央区下方,它们的分裂和伸长导致茎的延伸。

2,根尖分生组织结构(课件)根冠、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不活动区。

中心区(central zone):SAM三个区域之一,由一群未分化并能自我更新的细胞组成。

边缘区(peripheral zone):SAM三个区域之一,由位于分生组织侧翼的一群迅速分裂的原始细胞组成
髓分生组织(rib meristem):SAM三个区域之一,位于中央区下方,它们的分裂和伸长导致茎的延伸。

静止中心(TOC):又称不活动区(quiescent cent),根最远端的一群原始细胞,为根尖原分生组织的主要部分或根尖的原分生组织,基本上已经停止分裂活动,大小变化很小,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速率也很低。

第9章(书17章)
1,拟南芥胚胎发生的过程(课件)
2,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几个重大事件(课件)
⑴Polarity establishment极性的建立(合子)
⑵Cell fate determination细胞命运决定(合子经过胚胎发育过程分化出了性质不同的、处于特定位置的细胞群,并形成了特定的器官原基和组织)⑶PCD 细胞程序性死亡(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除胚根原细胞之外,其它所有细胞均不参与胚的形成,而是共同构成胚柄,将胚胎与珠孔端的母体组织连在一起,并在心形胚后期开始进入程序化死亡而退化)
3,基因组印迹在胚乳中的遗传特性(课件)
基因组印迹是一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它是指在配子或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又称遗传印迹或亲代印迹或配子印迹。

印迹基因的特点就是基因的表达与否决定于其亲本来源,导致两个不同亲源的等位基因具有不同的表型效应,即具有亲源效应(parent of origineffects)。

母体的基因组在胚胎发育中起着主导作用。

如:玉米:R
基因;拟南芥:MEA、FWA
胚胎发生(课件):胚胎发生:从受精卵(合子)发育成胚的过程。

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模式突变体(Pattern mutations):植物的某些基因突变并不致死,但这些基因的突变体反应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模式建成,故叫做模式突变体。

基因组印迹,如3
第10章
1、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在生命有机体内,其生理和心理的功能和行为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出现的节律性变化。

2、中柱鞘:根和茎的中柱外围的组织,它紧接内皮层,通常由1~2层或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也有的含有厚壁组织,仍保留有分生能力,由这些细胞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3、根冠:覆盖于根顶端分生组织的冠状细胞团。

4、根尖区域纵向划分及特征(P125)
(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

细胞已停止伸长生长,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并已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形成导管,有运输作用。

形成根毛区,进入新的土壤范围,不断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2)伸长区,多数细胞已逐渐停止分裂,有较小的液泡(吸收水分而形成),使细胞体积扩大,并显著地沿根的长轴方向伸长。

(3)分生区(分裂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

(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

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5、根毛发生如何调控?
(1)内源:WER:抑制根毛的发生;CPC:促进根毛发生。

GL2表达的细胞不能形成根毛。

(2)环境因子:光、温度、土壤、无机物。

6.各种激素:GAs、CTK、ABA、
第11章
无名词解释
1,光介导的转录调控机制的四种方式(课件)?
答:⑴光诱导G-box结合转录因子CPRF1的转录。

CPRF1结合到G-box上,启动光形态建成基因转录;
⑵G-box结合因子GBF1在非磷酸化状态下不能结合其目的基因。

在光照条件下,被酪蛋白激酶CKII磷酸化,从而可以结合G-box,启动光形态建成基因转录;
⑶红光诱导G-box结合因子CPRF2的磷酸化和核定位,使其从细胞质中运输到细胞核中,从而结合G-box,进一步启动光形态建成基因转录;
⑷远红光作用下,LAF1是光形态建成正调控因子;在黑暗条件下,LAF1被COP1-SPA1复合体作用发生范素化修饰(Ubiquitination),从而被降解。

光条件下,核内COP1的表达受到抑制,从而LAF1大量表达。

⑸一些转录因子能被光以多种途径调控,HY5是其中一种,诱导光形态建成基因的表达。

在光条件下,COP1定位在细胞质中,不能加速HY5的水解;在黑暗条件下,COP1定位在细胞核中,通过范素化使得HY5发生水解。

⑹PIF3诱导暗形态建成基因表达,即为光形态建成负调控因子。

在红光条件下,光敏色素的Pfr形态从细胞质转到核中和PIF3发生互作,使得PIF3迅速发生磷酸化和范素化从而降解
2,昼夜节律的几种表现(课件)
种子萌发;光形态建成;避荫反应;光周期反应与开花
3,拟南芥生物钟的核心构成?(P145)
与生物钟相关的主要的影响开花时程的基因主要有三个基因:TOC1、CCA1和LHY。

昼夜节律中LHY/CCA1-TOC1 反馈抑制环起着核心作用。

MYB 的转录因子LHY 和CCA1 是转录反馈环路的负调控因子,TOC1 可能是一个正调控因子,LHY 和CCA1 负调控TOC1 的表达,他们产生的转录因子必定将结合到TOC1 启动子的EE区,在黎明的时候,即在光的刺激下,LHY 和CCA1 开始表达。

在LHY 和CCA1 转录接近2 小时后,我们才可以在蛋白水平上检测到它们的存在。

在白天,它们产生的两类蛋白可以结合到TOC1 基因的启动子上去抑制它的表达。

在夜间TOC1 蛋白的含量将会升高,这将可以引起黎明时LHY 和CCA1 转录的开始。

在LHY、CCA1 和TOC1 之间的交互调控被人们认为是拟南芥生物钟震荡器的核心机制。

第12章
名词解释
节和节间(P160):茎上着生叶和芽的地方称为节,两节之间的部分为节间
1、以水稻、拟南芥、番茄为例说明侧枝如何受到基因表达调控(课件)?答:植物分枝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腋生分生组织在叶腋部位的形成,腋生分生组织的发育。

水稻MOC1控制分蘖穗数的多少,moc1突变体分蘖数侧枝数减少;拟南芥LAS-4编码促进腋芽原基分化的转录因子,las突变体在营养生长阶段缺乏腋芽原基的分化;番茄LS基因促进侧枝形成;拟南芥MAX途径通过生长素的运输活性体现,max 突变体中auxin运输增强,PIN表达升高,侧生枝条增加MAX1,2,3,4起着抑制侧枝形成的作用。

2、赤霉素对生长伸长的作用(P162)?
GA信号传导途径能控制节间的身长。

SPY基因能增强植物对GA的感应。

GA能促进茎竿的节间伸长, GA引起细胞壁疏松, 然后水渗入细胞壁, 引起细胞壁膨胀。

第13章叶的发育
名词解释
近轴面、远轴面(P166):叶的背面(dorsal)即叶上表面,或称近轴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