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章末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热点专题突破REDIANZHUANTITUPO专题一四种晶体的基本类型与性质专题二物质熔点高低的规律比较判断晶体熔点的高低时,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铯、镓等。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大,则熔点高,反之则低。
(1)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点就越高。
例如:NaCl>CsCl;MgO>MgCl2。
(2)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点越高。
如I2>Br2>Cl2>F2。
②其他方面相同时,分子的极性越大,熔点越高。
③同分异构体之间一般支链越多,熔点越低。
④若分子间有氢键,晶体熔点较高。
(3)原子晶体:一般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例如: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4)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
例如:Al>Mg>Na 。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三 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及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注意:①当晶胞为正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6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该晶胞的部分为16,而不是18。
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分子结构”还是“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a (晶胞边长)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得关系式:ρ=n ×M a 3×N A(a 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 表示1个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数,M 表示摩尔质量)。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2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案2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目标】1.借助分子晶体等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
2.能从范德华力、氢键的角度分析、理解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3.学会比较晶体的熔、沸点。
【教学重难点】分子晶体、共价键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模型展示]碘晶胞示意图[学生回答]观察分析碘晶胞的结构特点及粒子间的作用力:晶胞中只有分子.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过渡]像碘晶体,只含有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除了分子晶体外还有共价晶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授1。
分子晶体[获取概念]概念: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晶体内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学生活动]观察某些分子晶体的熔点,分析分子晶体熔点的特点:分子晶体熔点低。
[讲解]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易升华,不导电。
[设疑]哪些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回答](1)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如水、硫化氢、氨、氯化氢、甲烷等;(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X2)、氧气(O2)、硫(S8)、氮气(N2)、白磷(P4)、碳60(C60)、稀有气体等;(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P4O10、SO2等(4)几乎所有的酸;(5)绝大多数有机物。
[强调]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
[讲解]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晶体这样的结构特征称为分子密堆积,如C60、干冰、I2、O2等。
有分子间氢键但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如HF、冰、NH3等。
[展示]干冰、冰、C60的晶胞结构。
[设疑]在分子密堆积中,为什么每个分子周围紧邻12个分子? [回答]以干冰晶胞为例,以上面中心分子为中心,相邻分子有其面顶角的4个分子、侧面中心的4个分子、与其面相邻的晶胞的侧面中心的4个分子,即12个分子。
[思考讨论]为什么水凝固成冰、雪、霜时,密度变小?[回答]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除范德华力外还有氢键,冰晶体主要是水分子依靠氢键而形成的.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结合,4个水分子也按照这样的规律再与其他的水分子结合。
(内部资料)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第一节晶体常识(2020

为动态平稳。 [ 投影 ] 硫晶体、碘晶体、硫酸铜晶体的获得
[讲] 许多固体粉末用肉眼看不到晶体外形 , 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看 到规那么的晶体外形 [ 投影 ] 用显微镜观看几种晶体结构: 〔 K2Cr2O7、 KNO3、萘〕
[ 学与咨询 ] 1、某同学在网站土找到一张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3— 5所
[ 板书 ] 二、晶胞 1、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差不多单元。
[ 讲 ] 铜晶体的排列方式:整块晶体能够看作是数量庞大的晶胞〝无 隙并置〞而成;所谓〝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所谓〝并置〞,是指所有晶胞差不多上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 设咨询 ] 铜晶胞含有 4个铜原子,什么缘故不是 14个? [ 讲 ] 我们在观看晶胞图时,千万不能不记得,晶胞只是晶体微观空 间里的一个差不多单元,在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无隙并置地排列着许 多晶胞,而且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 列是完全相同的。因而,晶胞的顶角原子是 8个晶胞共用的,晶胞棱 上的原子是 4个晶胞共用的,晶胞面上的缘故此两个晶胞共用的。 [ 投影 ] 3-8 学生探究晶胞占有原子的规律:
[ 摸索 ] 晶体规那么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
系?
[ 投影 ] 表 3-1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出现多面体外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
型〕
呈周期性的有序排
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出现多面 体外型〕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讲] 晶体的差不多性质是由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决定的。
石(C) 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不平均含几个原子
?
[ 投影 ] 钠、锌晶胞差不多上: 8×1/8+1=2 ;碘:〔 8× 1/8+6 × 1/2 〕 ×2=8;金刚石: 8×1/8+6 ×1/2+4=8 。 [ 摸索 ] 上述铜晶体、金刚石、 CO2 晶体、 NaCl 晶体的晶胞的空间构型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定稿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 2、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 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1.巩固有关晶体粒子、粒子间作用力、晶体结构和晶体性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晶体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1.四种晶体类型的基本知识及应用;2.有关晶体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归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引入】在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晶体,这节课我们对这些晶体的性质来进行比较和总结。
【板书】单元复习一、晶体结构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师】由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一般是分子晶体,少数为原子晶体;由金属单质构成的晶体一般是金属晶体(Hg除外);由非金属单质构成的晶体一般是分子晶体,少数为原子晶体。
【板书】二、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固态 > 液态 > 气态2.不同晶型多数情况: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3.相同晶型⑴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氢键、分子的极性⑵原子晶体:共价键强弱——原子半径大小⑶金属晶体:金属键强弱——金属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⑷离子晶体:离子键强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例1】下列物质的熔沸点记低顺序正确的是( B )A.金刚石 > 晶体硅 > 二氧化硅 > 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F4 C.MgO > H2 > O2 > N2 D.金刚石 > 生铁 > 纯铁 > 钠【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C )A.NH3、CH4、NaCl、Na B.H2O、H2S、MgSO4、SO2C.CH4、H2O、NaCl、SiO2D.Li、Na、K、Rb、Cs【板书】三、典型晶体结构1.干冰、金刚石、二氧化硅、NaCl、CsCl、石墨2.有关晶胞的计算【板书】四、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师】主要根据各类晶体物理性质的差异:熔沸点、导电性、机械性能、硬度等。
第3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考纲解读:一、考点(考查内容)1、构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2、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比较;3、晶胞中实际拥有微粒的求算;4、几种常见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二、考纲要求1、了解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3、了解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三、考查角度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晶体类型、四种晶体的区别等,在综合题中考查晶体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离子晶体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注意】:(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有规则几何外形的不一定是晶体。
如:玻璃、塑料等相关制品不是晶体;(2)、同一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
如晶体SiO 2和非晶体SiO 2 。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二、晶胞1、定义:为了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里原子的排列,无须画出千千万万个原子,只需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
这种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
2、晶胞(的特点)与晶体的关系: (1)、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体中的最小单位。
晶胞并置起来,则得到晶体。
晶胞的代表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即与晶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一般说来,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整块晶体可以看成是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说明】:―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高中化学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优秀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⑴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二维空间的两种排列方式,⑵掌握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模型的结构特点2 、过程方法目标:⑴通过对金属晶体结构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⑵通过制作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小组讨论交流、实践活动制作模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4种根本堆积模型2、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的4种根本堆积模型【教学方法】:1、科学探究:质疑----实验----分析----解决---归纳---比拟2、多媒体课件与自制教具相结合的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3、师生探究模式和生生探究模式【思考】:1、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性质差异有哪些?2、为何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微粒间作用都是化学键,但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第二课时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一、有关原子堆积模型的重要概念:1、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金属原子为等径实心刚性〔直径恒定〕圆球。
假设相邻金属圆球之间是相切的关系。
2、_____________:微粒间的作用力使微粒尽可能的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3、_____________:空间被晶格质点占据的百分数,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公式:4、_____________:在紧密堆积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或离子数目。
二、金属原子在平面上〔即二维空间〕的堆积模型学生活动〔摆一摆、画一画〕:1、金属原子在平面里的紧密排列有哪些方式?2、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什么特点?三、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1、由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方式学生活动〔摆一摆、画一画〕:⑴将非密置层一层一层的在三维空间堆积起来,使相邻层的球紧密接触,有几种方式?⑵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什么特点?⑶画出这些堆积方式的模型。
【练习】:1、1、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极少B、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C、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大D、金属键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2、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如以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B、〔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C、〔a〕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可得体心立方堆积D、〔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可得简单立方堆积3、如图甲、乙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学教案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 获取知识的方法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方式,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 观察等方式自主探究,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的教学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 生按时提交,及时批改和反馈
家长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 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促进家 校合作
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反馈, 调整教学方法
和内容
增加课堂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
度
定期进行教学 效果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
改进
鼓励学生对教 学方式提出建 议和意见,不 断完善教学方
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 分类
能够根据晶体结构分析物质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不同晶体结构的特征和 应用领域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能够理解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晶体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晶体 结构与性质的兴 趣和好奇心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等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反馈与建议: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机制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 论,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Y 位于立方体的中心,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 X 与一个 Y
形成的夹角∠XYX 的角度为:( )
A. 90° B. 60° C. 120° D. 109°28′
3、右面图形是石墨晶体的层面结构图,
试分析图形推测层面上每个正六边型拥有的
共价键数和碳原子数是分别:( )
A、6,6 B、2,4 C、2,3 D、3,2
4、图是超导化合物一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结构.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在该化 合物 晶体 中,与某 个钛 离子距 离最近且 相等 的其他 钛离子共有 __________个. (3)设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M,密度为 ag / 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A ,则晶 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
(4) 投影 氢键的表示 如:冰一个水分子能和周围 4 个水分子从氢键相结
合组成一个正四面体 见图 3-11 教师诱导:在分子晶体中,分子内的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而相邻分子通过
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晶体有哪些特性呢?学生回答
4.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熔沸点较低、易升华、硬度小。固态和熔融状态
下都不导电。教师诱导:大多数分子晶体结构有如下特征:如果分子间作用力只
一、分子晶体 1.定义: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也就是说: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看图 3-9,如:碘晶体中只含有 I2 分子,就属于分子晶体 问:还有哪些属于分 子晶体? 2.较典型的分子晶体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投影小结完成表格
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结构
构成晶体的粒子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特征,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简单立方堆积、钾型、镁型和铜型。
3. 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4. 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 在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并了解研究晶体结构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勤于思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分析1. 地位与功能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作为本书的结尾章,与前两章一起构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位一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基本内容。
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四大晶体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差异。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前两章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结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本章依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中的第1、2、7、8、9条,以及“主题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中的第4条的要求进行内容的选取,同时注意与已有知识的衔接。
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及粒子间的作用力或化学键类型的不同,可把晶体简单地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
不管哪种类型的晶体,它们都具有一些共性,我们把这些共性的内容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在第一节里,首先让学生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然后陈述了晶体和非晶体间的本质差异,并通过图片和实验进一步了解晶体外形。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教学设计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东莞市第一中学刘国强一、本章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1、主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计算晶胞中原子占有个数,并由此推导出晶体的化学式。
2、主题: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主题:第三节金属晶体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4、主题:第四节离子晶体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知道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二、本章教材整体分析(一)教材地位本单元知识是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的,是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本单元知识围绕晶体作了详尽的介绍,晶体与玻璃体的不同,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从构成晶体的微粒、晶胞、微粒间的作用力,熔沸点比较等物理性质做了比较,结合许多彩图及详尽的事例,对四大晶体做了阐述;同时,本单元结合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充分认识和挖掘典型晶胞的结构,去形象、直观地认识四种晶体,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应多联系生活中的晶体化学,去感受生活中的晶体美,去感受环境生命科学、材料中的晶体知识。
“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作为本书的结尾章,与前两章一起构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位一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前两章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结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本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简单介绍晶体的常识,区别晶体与非晶体,认识什么是晶胞:第二部分分为三节内容,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分别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晶体特性,在陈述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时,以干冰为例,介绍了如果分子晶体中分子问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时,分子晶体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同时,教科书以冰为例,介绍了冰晶体里由于存在氢键而使冰晶体的结构具有其特殊性。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三章的最后一课时,安排在两种化学键的学习之后,学完了离子晶体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知道了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与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学习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并最终能总结三种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但属于能力范围之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各晶体性质特点和差异。
2.学会判断晶体种类
过程与方法:
1.感受化学模型方法在物质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2.感受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物质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联系,体验“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各晶体结构特点以及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各晶体的结构特点。
【板书设计】
四、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沸点的固体。
2、几种不同类型的晶体
(1)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结合的晶体
(2)分子晶体: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
3、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
2.掌握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获得晶体的途径3.晶体的特性二、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01基本单元。
2.结构:晶胞一般都是□02平行六面体,整块晶体是由无数晶胞“□03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04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金属铜的晶胞结构在铜的晶胞结构中,铜原子不全属于该晶胞,按均摊原则,金属铜的一个晶胞的原子数=8×18+6×12=4。
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那么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吗?提示:由于晶体中的微粒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因而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某些固体物质本身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是可以加工出规则的几何外形,因此,不能单从外观上判断固体物质是否为晶体。
2.晶胞是否全是平行六面体?提示:不是。
习惯采用的晶胞是平行六面体,但晶胞还有其他的形状,如有的晶胞呈六棱柱形。
3.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是否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提示:不是。
只表示每个晶胞中各类原子的最简整数比。
课堂互动探究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1)直接测定固体物质有无固定的熔点。
(2)看固体的物理性质是否表现出各向异性。
(3)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即时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橡胶B .玻璃C .食盐D .塑料 答案 C解析 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构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食盐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中内部粒子的排列则相对无序,如玻璃、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2.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B .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 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C .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D .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答案 B解析 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呈现规则的几何外形的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 )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b5E2RGbC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用品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蜂巢、晶胞实物模型、乒乓球、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p1EanqFD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前,我已经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身边的固体物质,大家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呢?(学生七嘴八舌,并展示各自的固体)DXDiTa9E [教师]同学们带来的固体物质可真是琳琅满目啊!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只带了几样,想知道别人收集了哪些固体物质吗?(学生:想)下面我们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互相交流一下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固体物质进行分类呢?RTCrpUDG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所带的物品,并分类(教师进行巡视)[教师]:请这组同学将你们带来的固体和交流的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
)5PCzVD7H[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 投影图片] :1、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2、凝华得到的碘晶体;3、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
[ 探究实验] :完成教材实验3-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提问同学观察到什么现象。
[ 回答] :首先碘升华,然后在表面皿下面出现碘的固体。
[ 讲解] :事实上,这里提到的固体就是凝华得到的碘晶体。
[ 过渡] :许多固体的粉末用肉眼是看不见晶体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这也证明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不过晶粒太小了![ 投影] :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示意图[ 提问] :小组讨论,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结论。
[ 回答] :晶体的原子排列有序,而非晶体则不是。
[ 讲述] :从本质上来说,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所呈的现周期性。
[ 讲述] :通过前面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讨论,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晶体有哪些特点:[ 板书] :3、晶体的特点:(1)有固定的几何外形;(2)有固定的熔点;(3)有各向异性。
[解析] :对于同一幅图案来说,从不同的方向审视,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那么对于晶体来说许多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因研究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为各向异性。
例如:蓝晶石(Al 203 • SQ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 / 104。
[ 小结] :可以根据晶体特点区别某一固体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然而,得出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利用x- 射线衍射实验。
[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定义晶体,应该怎么说?[ 回答] :学生1 、内部原子有规律的排列的物质;学生2、内部原子有规律的排列,且外观为多面体的固体物质。
[ 板书] :4、晶体的定义: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练习:1 、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B、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A、熔沸点B、硬度C、颜色D、x- 射线衍射实验3、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许多固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请你举出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的实例。
答案:1、C; 2、D; 3、晶体:玛瑙、水晶、硫晶体等等;非晶体玻璃、水泥等等。
4、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是:A、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B、一定有各向异性C、一定有固定的熔点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5、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A、对NaCl 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B、气态H2O 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C、熔融的KNO3 冷却后所得的固体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6、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如蓝晶石( A12O3 • SiO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 / 104。
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是: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一些不法商人制造假宝石来牟取暴利,你能否根据晶体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列举出一些可能有效鉴别假宝石的方法?第二课时一、晶胞定义:晶体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叫晶胞二、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位于晶胞顶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8;位于晶胞棱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4;位于晶胞面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2;位于晶胞中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
练习: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乙晶体的化学式为;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2、钙-钛矿晶胞结构如图2-9所示。
观察钙-钛矿晶胞结构,求该晶体中,钙、钛、氧的微粒个数比为多少?團2-93、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
如图2-10所示,回答:(1)键角 _______ ;(2)晶体硼中的硼原子数_______ 个;B—B键 ____ 条?4、在碳单质的成员中还有一种混合型晶体一一石墨,如图2-11所示。
它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依靠作用力相结合。
每层内部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靠作用力相结合,其键角。
分析图中每个六边形含有个碳原子。
图2-115、C70分子是形如椭球状的多面体,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1)C7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2)C70分子中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3)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
根据以上所述确定:(1)C70分子中所含的单键数和双键数;(2)C70分子中的五边形和六边形各有多少?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一课时分子晶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子晶体的组成粒子、结构模型和结构特点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了解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4、知道一些常见的属于分子晶体的物质类别。
5、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研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点难点是氢键的方向性和氢键对物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从三维空间结构认识晶胞的组成结构教学方法建议:运用模型和类比方法诱导分析归纳教学过程设计:复问:什么是离子晶体?哪几类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为固态时均属于离子晶体,如大部分盐、碱、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晶体)投影展示实物:冰、干冰、碘晶体教师诱导:这些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吗?构成它们的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间通过什么作用结合而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板书: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一、分子晶体1、定义: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也就是说: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看图3-9,如:碘晶体中只含有I 2分子,就属于分子晶体问:还有哪些属于分子晶体?2、较典型的分子晶体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过度: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分子间作用力的有关知识阅读必修2P22科学视眼教师诱导: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徳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性质有怎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一般来说,对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教师诱导:但是有些氢化物的熔点和沸点的递变却与此不完全符合,如:NH, H2O和HF的沸点就出现反常。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有些氢键形成的条件,氢键的定义,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多媒体动画片氢键形成的过程:①氢键形成的条件: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N, 0, F)与H核②氢键的定义: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与H核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氢键可看作是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③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④投影氢键的表示女口:冰一个水分子能和周围4个水分子从氢键相结合组成一个正四面体见图3-11教师诱导:在分子晶体中,分子内的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而相邻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
分子晶体有哪些特性呢?学生回答4 •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熔沸点较低、易升华、硬度小。
固态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教师诱导:大多数分子晶体结构有如下特征:如果分子间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
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通常可以有几个紧邻的分子。
如图3-10的02, C60,我们把这一特征叫做分子紧密堆积。
如果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有其他作用力(如氢键),如果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分子就不会采取紧密堆积的方式学生讨论回答: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形成正四面体。
氢键不是化学键,比共价键弱得多却跟共价键一样具有方向性,而氢键的存在迫使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的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空间利用率不高,皆有相当大的空隙使得冰的密度减小。
CQ的晶体。
干冰外观像冰,干冰不是冰。
教师诱导,还有一种晶体叫做干冰,它是固体的其熔点比冰低的多,易升华。
出示干冰的晶体结构晶胞模型。
教师讲解:干冰晶体中CO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力不存在氢键,因此干冰中CO分子紧密堆积,每个CO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02分子数目有几个?一个CO分子处于三个相互垂直的面的中心,在每个面上,处于四个对角线上各有一个CO分子周围,所以每个CO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Q分子数目是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