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整理(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分章节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分章节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四、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⑴外感性⑵季节性⑶地域性⑷环境性⑸相兼性⑹转化性四,六淫的致病特点⑴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说,每一派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中医各家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

1. 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最早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医理论的著作。

其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指导着中医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万物按照五行分类,运用于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经络系统及其作用的研究。

2. 五藏六腑学说五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病理特点,中医临床常常以五脏六腑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

3. 四诊学说四诊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推断内脏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得病情资料;切诊是通过按摩腧穴或把握脉搏等来了解体内病变情况。

四诊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4.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体液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津液等概念。

气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基础,血是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运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则是保持组织润滑和营养的重要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机制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界病因(六淫,如风、寒、湿、热、暑、燥)与内因(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

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

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

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

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

主。

正气;客。

邪气。

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

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

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

”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 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 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第一章导论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中医理论体系主导思想:整体观念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诊治特点:辨证论治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黄帝形神一体观⑵病理的整体性: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⑶诊治的整体性:司外揣上病下取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二)恒动观念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学的科学范畴: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

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

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

中医学整理(重点!)汇总

中医学整理(重点!)汇总

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 | 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中医学重点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阶段,分为《素咨询》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针灸甲乙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7、宋金元阶段百家争鸣:(1)南宋-陈无择《三因方》,提出“三因学讲”,是对宋代往常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进展妨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验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金元四大伙儿:(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火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3)李杲:“补土派”,治疗善用补益脾胃之法;(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落火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阶段;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是一具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且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妨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0、辨证论治: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慷慨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办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缘故、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依照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办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要紧包括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算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绪论1、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柩》,价值:《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价值:第一部提出辨证论治的原则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价值: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难经》:3、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功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体└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证候的空间性特征└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反映了证候的时相性特征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一、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①、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③、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 4、阴阳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 5、阴阳转化3、阴阳交感与互藏 6、阴阳自和与平衡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分阴阳(记住谁属阴谁属阳)阳:上部体内腹四肢内侧五脏(肝心脾肺肾)阴:下部体表背四肢外侧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五脏┌心┐阳┌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脾│阴│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动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失调:①、阴阳偏盛:形成实证,阳偏盛形成实热证,阴偏盛形成实寒证②、阴阳偏衰:导致虚证,阳虚出现虚寒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阴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证︱↘阴盛则寒——实寒证阴阳失调︱阴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阴阳互损→阴虚不能生阳——阳虚↘阴阳俱虚↘阳虚不能生阴——阴虚↗(四)、用于疾病的诊断:2、概括疾病的证候:表证、热证、实证者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者属阴证(五)、用于疾病的防治:2、确定治疗的原则:①、阴阳偏盛:有余之证(实证)——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阳偏盛:阳盛则热——热者寒之(记住结论)(实热证)阴偏盛:阴盛则寒——寒者热之(实寒证)②、阴阳偏衰:不足之证(虚证)——虚则补之阳偏衰: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虚寒证)——“扶阳抑阴”阴偏衰:阴虚则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热证) ——滋阴制阳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三)、分型论治: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六、预防及预后第二节咳嗽一、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三、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三)、分型论治:(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第三节哮证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学中医重点

中医学中医重点

中医重点总结1、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子和---攻下派李东垣---补脾派朱丹溪---养阴派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的相互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消长平衡④阴阳的相互转化4、五行的生克相乘:(图很重要)①五行生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按顺序)②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间隔一个是相克)③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化,是生化、变化。

生中有制,制中有生。

④相乘,相侮:相乘,即是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的另一种表现。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5、脏腑组成及其共同生理功能:组成共同生理功能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中空管腔,受盛、传化水谷糟粕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中空有腔,藏而不泻五脏与系统连属归纳志体窍液华心喜脉舌汗面肺悲忧皮鼻涕毛脾思肌肉四肢口涎唇肝怒筋目泪爪肾恐骨耳及二阴唾发6、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五脏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心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

心与大肠相表里,五行属火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

肺与大肠相表里,五行属金脾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气主升(升清,升举内脏),脾主统血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痰;脾在窍为舌,其华在唇;脾与胃相表里,五行属土肝肝主疏泄(通畅气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肝藏血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与胆相表里五行属木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2篇)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2篇)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篇一】____年中医学重点总结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____年依然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医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对____年中医学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是中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____年,中医药临床研究依然是中国医学界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

在临床研究方面,重点将聚焦于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等方面,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致力于提高中医药疗效的临床证据,推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二、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石,对于中医药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____年,中医药基础研究将继续深入开展。

特别是在中医药的药理学、方剂学、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以及中医经典文献的诠释与研究等方面,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三、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在____年,中医药文化研究将继续深入开展,重点关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传播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增强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四、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保证中医医疗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____年,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将继续重视,加强中医药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能力。

特别是加强中医与西医的交叉教育,培养具备中医药和西医知识的全科医生,提高中医药在综合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____年中医学的重点将聚焦于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医药文化研究以及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加强研究,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中医药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民众的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2024年,中医学在研究和实践中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2024年中医学的重点总结参考:1. 中医药对传统疾病的研究:中医药在传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中医药将继续对传统疾病如感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2. 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医学的重要方向。

2024年,中医学将继续研究和发展针灸、草药疗法等传统疗法,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方法,提高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3. 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应用:慢性病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中医学将继续研究和应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研究将聚焦于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方面的应用。

4. 中医药对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研究:中医学将继续深入研究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中药在预防传染病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的应用。

特别关注新型病毒的防治策略,积极寻找中药的有效成分以及理解其作用机制。

5.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在2024年,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常态。

中医在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

中医学将继续加强与现代医学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6. 中医药教育的改革:为了提高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将加强中医药教育的改革。

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和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总之,2024年中医学将继续致力于传统疾病的研究、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慢性病管理、免疫调节、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药教育的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范本

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范本

中医学重点总结参考范本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包括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原则和中药治疗等内容。

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总结重点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中医学的重点总结参考范本。

一、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气血津液等理论。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两个相对的方面,即阴和阳。

人体也是如此,阴阳的失衡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木、火、土、金、水。

人体的五脏和五腑也与五行相应,不同的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调节。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经络系统,经络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相连,运行气血,调节身体功能。

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二、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病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常见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内伤因素和情志因素等。

外感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内伤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过劳等,情志因素包括喜、怒、思、忧、悲等。

病机主要包括升降出入、虚实寒热、阴阳失调等。

三、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和脉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眼底、舌苔等来得出诊断结论。

闻诊是通过听诊患者的声音、呼吸情况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的主观感受和病史等。

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腹部、背部等,来掌握病情。

脉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体内的气血状况和病机。

综合运用这些诊断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四、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是指在辨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病情,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常见的治疗原则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

扶正祛邪是指通过调理机体,提高自身抵抗力,来消除病因病机。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清除体内的热毒物质,来治疗热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

“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

(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

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4.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土克水。

(1)五行相生: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滋生,促进和助长的作用。

(2)五行相克: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用。

(3)五行制化: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4)相乘相侮: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一种异常变化。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一种异常变化。

6.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解释病理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和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相侮。

相侮:肝来侮肺。

指导临床治疗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

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只通过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

第三章藏象学说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按其生理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

奇恒之腑,作用是"藏而不泻".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应于外的征象。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系统连属:一.心: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和小肠相表里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和调节血液循环于脉中,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心的阳气充沛,血液充盈,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灵活而有光泽,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

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

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黯,有时可有结代脉。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

广义是指心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

狭义是指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若异常,可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委顿,神志出现谵妄、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活动和喜有关(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3)心在窍为舌: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态(4)心在液为汗:心与汗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关系。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心居包络之中,包络在心之外。

二.肝:肝胆互为表里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正常和调;②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③通达情志;④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部分血液就回流到肝脏并贮藏起来;处于活动状态时,肝内的血液又被动员起来,运送到全身。

这说明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系统连属:1.肝在志为怒;2.肝在液为泪;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4.肝开窍于目三.脾:1.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气有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

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以营养濡润全身。

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

肺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若脾气虚弱、无力外举,反而下陷,可导致内脏下垂、脱肛等病症。

3.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其固摄血液的功能正常,血液不至于溢出脉外而发生出血;反之,则可出现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

系统连属: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在志为思;3.在液为涎;4.在窍为口四.肺:鼻为肺之外窍,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只有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自如;若不能,则会导致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2.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是指肺气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二是肺气的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与全身;三是通过肺气向外布散的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肺主肃降亦有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与肾和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

3.通调水道:又称主行水。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肺气传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微部分向外散布,达到全身皮毛。

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传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下传输至脏腑器官。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再输送至全身,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的治节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二是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三是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水液代谢系统连属:1.肺在志为悲忧;2.肺在液为涕;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4肺在窍为鼻五.肾:1.肾藏精:是指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2.肾主水:是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

3.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系统连属:1.肾在志为恐;2.肾在液为唾;3.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4.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六腑的主要功能:一.胆: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二.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 2.主通降,以降为和三.小肠:1.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四.大肠:传化糟粕五.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六.三焦:1.通行原气 2.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一.脑:脑由髓汇集而成,故又称髓海1.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2.主感觉与运动二.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1.主月经:月经的来潮与周期也与心、肝、脾三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2.主孕育胎儿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