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位,和提升其品牌形象,浪涛为青啤重新调整其企业标识和设计品牌包装系统。在建基于原有企业标识的基础上,浪涛以保留主要的元素(麦穗古亭和水波)和意景为原则再加以简化和优化,并加上立体效果,以增强其视觉震撼感和动力。新的造形较强调古亭两屋顶部的流线形,流水部分缩短,使麦穗圆满环抱着古亭和流水的风景,再以红和蓝的深浅色和古亭旁的明影加强立体效果,使整体造形有明确的焦点。商标组合以突出英文名称为主,加上经过特别设计的中英文字体,和配上徽章似的辅助图形,更能反映出青岛品牌的优质和可靠的形象特质,使整体形象更国际化和亲和。

品牌形象及文化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青岛啤酒”百年而不衰,并多次荣获国际金奖,199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之一。许多国际友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才了解青岛的,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了积极作用。“青岛啤酒”以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酒液晶莹剔透、香醇爽口而饮誉海内外。青岛啤酒已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和创汇一直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产品介绍

青岛啤酒属于浅色啤酒型,酒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富有光泽,酒中二氧化碳充足,当酒液注入杯中时,泡沫细腻,洁白。

饮时,酒质柔和,有明显的就花和麦芽香,具有啤酒特有的爽口苦和杀口力。

该酒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用开胃健脾、帮助消化之功能。

经营理念

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

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企业目标

销售目标:

“创建国际化大公司,进入世界啤酒十强”; 2014年,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千升,全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品牌目标:

2012建立国际形象,成立品牌忠诚度

2013深入打造国际领先品牌形象

青岛啤酒的特点

第一、所有青岛啤酒均采取全球同一品质的原料,同一酿造工艺,同一配方比例,同一的质检标准,确保世界各地每个品种的青岛啤酒每一批、每一瓶都是同一个口味;第二、长期以来,青岛啤酒坚持“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酵母”,引进国际先进的酵母扩培系统保存青啤独有年轻化酵母和独特酯香味,为青岛系列产品带来与众不同的口味和芳香;第三、所有青岛啤酒均使用青啤百年酵母,独有特色菌种精酿而成;其中它的最大特色是:酒液金黄

透亮,酒体醇厚柔和,酒香和谐浓郁,是青岛

啤酒传统酿造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流程的完美结

合。风味上青岛啤酒分有金质青岛啤酒、棕色青

岛啤酒、黑色青岛啤酒、淡味青岛啤酒等,具体

产品包括淡爽型系列酒、优质酒系列、金质酒系

列、极品青岛啤酒、青啤王、青岛2000等品种。

广告宣传语

1.“激情成就梦想。”正是百年的激情和梦想,造就了今天的青岛啤酒。

2.青岛醇厚经典大瓶:“激情一灌到底!”“百年酵母,传世麦香!”“3分钟的泡沫细语,从1903年开始醇酿”

3.经典醇厚听(易拉罐):“激情祝福,青岛啤酒!”“今年的祝福够激情吗?激情祝福,青岛啤酒!”

4.青岛纯生:“青岛纯生,激活美味!”

旗下品牌

奥运标产品

所谓08奥运的赞助商,不是所有的青岛系列产品都能用奥运标的,能用的有——青岛啤酒(总厂生产,通称纯厚)、青岛纯生(总厂生产),青岛淡爽型(总厂生产,通称小王子);青岛超爽(上海松江厂生产),青岛原生(上海松江厂生产)

非奥运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不能使用奥运标,但是可以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注意,青岛系列不是每一种都能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的,这类产品有——青岛啤酒(马鞍山分厂生产)等

自主商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连“青岛啤酒”商标都不能用,更别说奥运标了,不过在分厂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有自己比较响亮的品牌,其中就有——崂山啤酒、山水啤酒

擦边球产品

这一类说白了就类似加盟商的概念,其产品严格来说不能使用“青岛啤酒”商标,只能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但是这些分厂都会努力把啤酒外包装弄的像总厂产品很像,这些产品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比如:青荷源啤酒(哈尔滨生产),宾王啤酒(福建生产),青岛原浆啤酒(成都生产)等等。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2010年11月1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樽杯”第二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类企业中名列第3位,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RMB),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名列第一。青岛啤酒

2013年品牌价值正式发布:805.85亿元,升值28%,连续十年居啤酒行业首位。

国际化

青岛啤酒的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自1903年建立以来,青岛啤酒从未停止过国际化的步伐。青岛啤酒已经实现了市场、品牌和资本运作的国际化。

国际市场

青岛啤酒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之一。1906年,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荣获金奖;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当地《星洲日报》称该啤酒质量远驾于其他啤酒之上,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1954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发往香港;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个强力出口三角架。2005年,青岛啤酒在台湾10万吨生产能力的啤酒工厂投产,青岛啤酒迈出了在海外生产的第一步。2007年,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

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

国市场以后,1981、1985、1987

年在美国华盛顿、密西西比州

举行的三次品酒会上,通过对

数百种啤酒进行匿名评比(密

封商标,只能品尝,不见品牌)

青岛啤酒三次荣登榜首,且在

短短几年间,成为美国市场上

销量最高的亚洲啤酒,并赢得了世界500强企业Crown公司的青睐。青岛啤酒在美国的产品销售,由Crown公司代理,该公司有强大的主流渠道和市场网络,正在帮助青岛啤酒完成“from Chinatown to downtown”的转变。

青岛啤酒50年代出口欧洲以来,深受欧洲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马德里获得国际金奖。1992年青岛啤

酒在意大利成立欧洲办事处,1994年迁至法国巴黎成立青岛啤酒(欧洲)贸易有限公司。2007年青岛啤酒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青岛啤酒是进入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

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的阶段性策略是“走出唐人街,走进主流

市场”

同时,青岛啤酒已经实现了采购的国际化。青岛啤酒一直坚持从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进口优质大麦作为酿酒原料,这些产地的大麦籽粒饱满、溶解性好、色浅,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酿酒用大麦,保证了青岛啤酒的高品质。

青岛啤酒一直与英国国际酿造研究院、加拿大酿造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有常年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国际实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保证酿造技术的高水准和产品标准的同步化。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营销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1、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对啤酒等饮料需求日益增大

2、中国加入WTO,啤酒外贸行情好

(二)政治法律分析

1、政治稳定

2、政府对新兴行业(譬如啤酒行业)扶持

3、食品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保障了啤酒产业的市场秩序

(三)市场文化背景

1、西方饮食文化影响中国,啤酒产品热销

2、快餐文化盛行,有利于啤酒类饮品传播

3、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观众热情度高就像奔放刺激的啤酒

(四)技术背景

1、青岛啤酒具有德国酿酒工艺血统

2、公司投入巨资研发先进生产工艺

3、近年来同国际顶级啤酒公司交流,吸取先进技术经验

SWOT分析

(一)青岛啤酒优势分析(S)

资源优势

(1)有形资源

(a)财务优势

青岛啤酒综合财务稳定,为

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源源不断的

提供资金支持,为售后服务提供

强大的后盾。香港vH股上市一

方面提升了其公司治理水平,一

方面为其融资提供了巨大便利。

(b)产品优势

青岛啤酒进入市场早,先发优势明显。认知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品牌。

(2)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是指那些根植于企业历史的、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不容易辨识和量化的资产。

(a)品牌优势

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饮品第一品牌,行业的领跑者,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是认知度高的国内啤酒饮品。“青岛啤酒”品牌对消费者建立青岛啤酒忠诚度的贡献最大。

(b)技术专利优势

青岛啤酒具有其自己独特的技术制造工艺技术,其所拥有的技术专利也为其形成了无形资源优势。

(3)组织资源

组织资源是组织拥有的,或者可以直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又是通过管理活动的配置整合,能够起到增值的作用,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利益的。

(a)高效的人才管理

高效的人才管理是青岛啤酒所具有的组织资源优势,青岛啤酒企业成立LDC中心,把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和发展的服务作为主要任务,持续提升和发展员工能力,不断增值,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在企业内部快速培养人才,持续系统提升公司核心能力,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b)整合资源

青岛啤酒具有较强的整合资源的能力。从青岛啤酒的并购布局、利用外资的速度等方面看,青岛啤酒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整合能力,注重内部整合以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二)能力优势

( 二)能力优势

(a)财务能力

能力优势其主要体现在财务方面,每股收益和利润总额呈增长趋势,经营现金流也在增加,三者方向一致,说明该公司经营健康良好。

(b)组织效能

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具有丰富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管理层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公司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一些董事会决议,董事均一致通过各类事项,反映出各董事比较齐心,向心力一致。

(c)企业文化

青岛啤酒的核心产品是“青岛啤酒”,所以从品牌无形资产方面看,青岛啤酒的品牌文化是企业的核心文化,这一核心文化的行成,首先源于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其次,青岛啤酒长期的企业文化也为它带来了很高的品牌美誉度。

(三)青岛啤酒竞争优势分析

综合以上各种分析,将青岛啤酒各种优势进行分析后,从品牌、人才管理、组织效能等三个方面来对青岛啤酒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1)战略资源

(a)品牌优势

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饮品第一品牌,行业的领跑者,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是认知度高的国内啤酒饮品。“青岛啤酒”品牌对消费者建立青岛啤酒忠诚度的贡献最大。

(b)高效的人才管理

高效的人才管理是青岛啤酒所具有的组织资源优势,青岛啤酒企业成立LDC中心,把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和发展的服务作为主要任务,持续提升和发展员工能力,不断增值,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在企业内部快速培养人才,持续系统提升公司核心能力,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核心能力

(a)组织效能

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具有丰富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管理层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公司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一些董事会决议,董事均一致通过各类事项,反映出各董事比较齐心,向心力一致。

(二)劣势(W)

1.国外许多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类产品品质不是特别认可,再加上出口关税之后,国产啤酒优势就更不突出;

2.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资源被人锁定、渠道被人管控,海外扩张成本很大的劣势;

3青岛啤酒海外代理的存在种种弊端,制约其发展;

4.青啤国际化仍然受到品牌的制约,在国内品牌知名度高,但在国外,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小。大规模的在全球扩张,机会还不太成熟。相比在国外新建或者并购,营销成本比较高。

5.在国际市场上面临解决提高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和忠诚度的难题;

6.如何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海外市场长拓展能力,是青岛啤酒国际化进程的考虑的紧迫问题

7.文化劣势:一些地区的啤酒品牌虽然名气不如青岛啤酒,但是已经深入当地人心,青岛啤酒并购这些企业的时候,若不注意品牌替换过渡,就会深深触及本地人内心对于本地文化的信仰,使得当地消费产生很大的排斥心理,导致代理商不敢轻易代理,销量无法达到预期;

8.就地区而言,青岛啤酒是来自北方的啤酒品牌,虽然在北方的许多城市已经享有盛誉,但是对于南方的消费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此外,青岛啤酒通过并购的方式占有生产商,虽然工艺上与原配方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水土原因,仍不能保持原有品质。

(三)机会

1、国家制定名牌发展战略,重视发展名牌,为啤酒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2、大型青岛国际啤酒节,为宣传青岛啤酒提供机遇;

3、赞助奥运会和各种娱乐活动;

4、各种传播媒体的发展,为青岛啤酒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5、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2.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美欧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强、利润高、竞争环境好而比国内市场更有利可图;

6、百年来青岛啤酒,不断改革创新,精益求精,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分析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掌握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为扩大需求,占领更大市场提供了机会;

7、2008年,青岛啤酒与佛罗里达啤酒签订,在

渠道方面进行深层次战略合作,继打开在香港、

澳门、东南亚、美国、欧洲市场后又打开了在拉

丁美洲的市场,实现了分销商到代理商再到嫁接供

应链的营销模式的转变,加速完成青啤的国际化战

略步伐;

8、青岛啤酒近年来在有些国家和区域,青岛啤酒已突破实行了几十年的单纯产品出口外贸代理形式,尝试自主进行海外市场的经营。

(四)威胁(T)

1、全国啤酒原料、辅料、能源、运输等几个环节价格上涨,加大其成本费用;

2、在中国每个区域都有自己地方的自主品牌,并且其啤酒品牌市场占有量较大;

3、加入WTO,国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

4、国外啤酒资金,技术和品牌的影响力比较大。

目标市场及定位

目标市场:

诉求对象一:

中等文化以上(大专.本科),中等收入以上的社会价层,经济收入较高,社交广泛,应酬交多的这步分时尚人士组成。这部分人具有许多共同特点,具有较高的生活品位,能较快接受新鲜事物。能促使

较多的团体消费,社会影响力较大,男性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消费者张扬不乏内敛,成功或在成功的边沿,潮流不失风格。

诉求重点:最纯正的口感和风味,成功男士的象征。

诉求对象二:

年青人,这群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充满激情、积极进取、敢于挑战自己、懂得享受生活,但他们身上又要承受很多压力(买车、买房等)。在工作、事业上积极努力,敢于挑战,在生活上也要积极享受。20岁-35岁这一年龄段的年青人。

诉求重点:时尚、活力、健康、动感的年轻人的选择。

定位

性别大多男性,部分女性

年龄集中于18—50岁

学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收入2000元及以上

生活形态热爱运动,关注体育赛事;交际面广,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工作繁忙,具有一定的事业;应酬频繁,具有广泛

的社会关系;经济小资,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大学在读,

经常与朋友聚会;

心理形态价值主张充满激情、勇于拼搏;热情奔放、乐观向上;自信、张扬、主张人人都是冠军;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消费习惯购买习惯:火锅店、大排档、饭店、商场、超市、便利店饮用场合:吃饭:餐馆、家中

休闲娱乐:聚会、酒吧、外出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1、消费者需要啤酒的原因:

A、社会动因

<1>社会需要是消费啤酒的一个重要原因,众人相聚、亲人团圆,相互敬酒饮酒已成为一种礼仪社交需要

<2>国家政策及宣传舆论作用的结果,国家已经取消了限制啤酒业发展的各种门槛

B、心理动因

<1>饮啤酒有适度的兴奋和松弛作用

<2>饮用啤酒可以改进消费者情绪,降低其焦急忧虑和愤怒感

C、生理动因

<1>啤酒属于低度酒,含有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营养丰富。适度饮用,可以增进健康

<2>啤酒中还含有香气香味,可以给消费者来生理享受

2、啤酒消费者选择消费时的考虑因素:A、口味习惯 B、品牌知名度 C、价格实惠 D、购买方便 E、广告、包装影响 F、促销诱导

消费者市场细分

性别差异:经过调查,在

消费者人群中,相比于女

性,男性为主要消费群体。

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他们

偏好刺激性饮料,如酒精和

碳酸饮料等。也有一部分现

代女性追求独立,爱好社交

活动,公共场合选择饮用。

年龄职业差异:在消费者群

体中,我们根据年龄职业大致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18-25的年轻群体,这一群体多为学生和步入社会不久的中等收入者;另一个群体是20-40岁的成熟群体,多为一些注重品质的行业精英、高层领导者等等。

地区分布差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消费者对啤酒的消费能力则越强。这一消费群体收入高,消费能力强,供给体系完备,他们以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为主。

时间分布差异:啤酒的销售受季节的影响,差异性大,相比于冬天,夏天更为畅销,啤酒的销量与温度成正相关,在夏季,特别是成年男性群体喜欢喝冰爽的酒类饮料。

品牌选择习惯:在消费者对啤酒的品牌选择上,大致总结为忠诚性单一品牌选择;习惯性单品牌选择;多品牌选择;价格导向型;追求便利型这几类。

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广告介绍:学生,家庭主妇;促销活动:喜欢在家饮酒者,为家人购买或招待客人的家庭主妇;朋友介绍:爱好社交活动,交友广泛的年轻人。

消费习惯: 购买习惯:火锅店、大排档、饭店、商场、超市、便利店

饮用场合:吃饭:餐馆、家中

休闲娱乐:聚会、酒吧、外出

消费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定价策略:总原则是优质优价

具体采用了产品线定价法,针对不同的产品生产线有不同的定价性别差异 相比于女性,男性为主要消费者群体。对于多数男性来说,他

们偏好刺激性饮料,如酒类和碳酸饮料等。也有一部分现代女

性追求独立,爱好社交活动,公共场合会选择饮用

年龄职业差异 18-25的年轻群体,多为学生和步入社会不久的中等收入者; 20-40岁成熟,注重品质的行业精英、高层领导。

地区分布差异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消费者对啤酒的消费能力越强。这一消费群体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供给体系完备,他们追求高品位的

生活。

受教育程度 啤酒属于大众化消费,消费者的文化程度不大

品牌选择习惯 忠诚性单品牌选择;习惯性单品牌选择;多品牌选择;追求方便;价格导向型

接收信息方式 广告介绍: 学生,家庭主妇;促销活动: 喜欢在家饮酒者,为家人购买或招待客人的家庭主妇;朋友介绍:爱好社交活动,

交友广泛的年轻人。

时间分布 季节差异性大,相比于冬季,夏季更有影响力,与温度成正相

关,在夏季,中青年,特别是男性群体喜欢喝冰爽的酒类饮料,

要投入大量的制冷设备以保障产品的品质。

策略。

(1)优质优价定价策略。对于青岛啤酒,一向奉行的优质优价定价策略,因此其产品价格一向远远高出一般竞争对手。其原因有青岛啤酒本身的定位因素,以及青岛啤酒产品成本因素:青岛啤酒作为国内惟一覆盖全国的啤酒品牌,不可能在全国每一个地方都建立生产厂家,所以远程输送时无疑会提高产品成本。而一个啤酒生产厂的营销半径一般为150公里,超出这个范围成本就会快速增长,况且啤酒是一个讲究新鲜度的产品,远程运输不利于保鲜,这就要求提高保鲜技术,从而增加了保鲜成本和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青岛啤酒自己组建销售网络,即“直供模式”也需要较高的成本。

在国外,青岛啤酒同样也奉行优质优价策略,平均卖2.95美元/瓶,远比当地的啤酒高。

(2)大众化价格略。对于并购企业生产的青岛家族系列产品则多半采用大众化价格策略。这一点与青岛啤酒保持中高档的定价策略并不矛盾。因为这种策略有利于将青岛啤酒的无形资与地方品牌的地域和价格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青啤的价格策略是对青岛啤酒保持中高价位;对青岛家族系列产品采用大众化价格。

营销策略:

多品牌营销战略:

青岛啤酒采用多品牌营销战略,各个品牌通过各自的特殊定位,全面出击,席卷了中国啤酒市场。青啤的多品牌发展战略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施该战略之后,使广告投入成本大大降低,无形资产迅速增强。具体来看,多品牌战略主要有如下优势:

(1)主、副品牌相互推进、互为补充,从而提升了整体形象;(2)避免了单品牌廷伸所产生的弊端,维护了主品牌的定位和形象;(3)强化了本地原有品牌;

(4)降低了品牌运营风险。

青岛啤酒之所以能取得多品牌营销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模扩张。在这方面,其经验有以下4点:

(1)充分利用原有企业的人力资源;

(2)规模扩张必须坚持低成本扩张;

(3)必须有所予才能有所取;

(4)青啤企业与被兼并企业的文化融合。

主品牌营销策略:

青岛啤酒在实施多品牌营销战略的同时也专注于主品牌营销。

青岛啤酒的产品策略是打造多品牌啤酒,用青岛啤酒占据中高档市场,用青岛啤酒家族系列酒占据低端市场,从而确保青岛啤酒产品线的完善和市场的强大地位。

促销策略:

(1)广告策略

保持较大的广告投放量,重视广告对啤酒消费的拉动作用;以形象广告为主,用形象广告来树立形象,继续提高青岛啤酒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形象的拉动作用;产品广告为附,具体针对具体产品进行具体说服;

广告投放集中在啤酒消费旺季时间,其他时间分布比较平均。(2)公关策略

通过各种活动把音乐、体育和啤酒联系起来。体育方面:中国的足球迷喝酒喝得最多,所以一早青岛啤酒就赞助足球,青岛啤酒足球队是中国甲A中赫赫有名的足球队

赞助申奥

青岛啤酒 广告分析

青島啤酒廣告分析 視傳二A 9718043吳苡瑄

目前,青島啤酒在全中國共擁有43間啤酒生產廠、2間麥芽生產廠,分布於15個省市之中,全國共有49家分銷公司,涵蓋了大陸所有主要市場。青島啤酒的產品市佔率高達大陸整體啤酒市場的14%,同時還出口到美國、歐洲、東南亞等40個國家及地區,出口量佔中國啤酒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穩居啤酒行業第一名。在台灣,代理青島啤酒進口的三洋維士比集團,94年青啤的銷售量達二十萬箱,約有新台幣一億四千四百萬元以上的營收,預估95年更預期銷售量可成長一〃五倍。 三洋維士比集團引進中國大陸著名的青島啤酒,選在屏東縣內埔地區,建造一座年產十萬噸的大型觀光啤酒廠。該酒廠廠房面積佔8.6公頃,投資新台幣三十億元,和世界第一大的啤酒設備製造商-克朗斯(KRONES)簽約,以原廠技術、工藝規劃設計新廠,生產本土市場所需的「台灣青島啤酒」,計劃在台灣「落地生根」,國內消費者可以喝到保存期限長、品質更穩定的在地純生啤酒,提高競爭力。 藝妓篇 音樂式;這支廣告青島啤酒是以喝酒的地點來做主線,喝的時機定位在「大家相聚在一起狂歡」的時候 背景音樂以台語唱類似日本歌的旋律,廣告整體感覺年齡是偏向中年人以上的客層 杜德偉-脫掉篇

名人推薦式;請來明星杜德偉作代言,其中配合他當時的「脫掉」(歌曲)作為整支廣告的軸心,此支廣告內訴求脫掉雜質、苦澀,只留清澈透明,同時也脫掉原有的綠瓶身包裝,改以透明的包裝,從上支廣告和這支廣告比較起來,青島似乎開始慢慢轉型,年齡層也開始往下降 五月天 名人推薦式;和上支廣告一樣打明星牌,但此支廣告以更年輕甚至有點搞怪的手法來表現,吸引年輕客群的企圖可見一斑,青島啤酒開始脫離原有的形象 一週7天系列-星期一夫妻 https://www.360docs.net/doc/0a2205258.html,/watch?v=rfG_dqCkbjE >星期一篇 先生未得到升遷而感到沮喪,提前從同事的升遷慶祝會離開,回到家開了青島啤酒來喝,不知情的太太見狀問:「還喝不夠?」,先生:「Peter升總經理了。」,太太聽了也跟著一起喝了…… 分析 故事式&幽默式;和先前廣告極為不同,是一大轉變,不打明星牌或「單純」廣告啤酒,而是做了一週7天的系列,從這支廣告看來,個人認為青島啤酒應該是想表達就算是氣餒時青島也在你身邊

青岛啤酒投资分析报告

投 资 分 析 报 告 报关二班可凯

青岛啤酒600600 一:公司概况 公司历史沿革: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 年8 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 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 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 界品牌500 强。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主要生产优质啤酒。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 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二)行业总体分析: 1993 年7 月15 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 月27 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 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 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 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 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 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青啤公司2010 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 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 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 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11 年青岛啤酒公司实现啤酒销量715 万千升,同比增长12.6%;实现营业收入231.58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8 亿元,同比增长14.3%。2011 年青岛啤酒公司销售主品牌青岛啤酒399 万千升,同比增长15%,其中青岛啤酒小瓶、听装、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销售120 万千升,同比增长23%。随着,社会对啤酒饮料的需求日益增大,青岛啤酒的产量每年递增,实现企业的利益也随之 (三)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 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 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 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啤酒 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 世纪80 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 年、1993 年、1997 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 年,青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 年全球信誉企业200 强”,位列68 位;2007 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 年(首届)和2008 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 界级品牌”。其中2008 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2009 年,青岛啤酒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项奖——2009 年度董事会奖”、“世界品牌500 强”等诸多荣誉,并第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殊荣;2010 年,青岛啤酒第五次登榜《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 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微观经济分析 过去20 年,中国的物价早已飞龙在天了,价格不上涨的几乎就找不到。毕竟,这20 年,中国的GDP 增长了近14 倍,M2 增长超过20 倍,居民收入增幅虽然弱一些,也差不多有 了10 倍的增幅:1992 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2026 元,2010 年则超过21000 元。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青岛啤酒的出厂价格却至今仍低于20 年前。有数据可查的是,1992 年,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201413040321 焦欣怡 201413040322 刘丹 201413040323 贾欣宇 201413040324 赵智鑫 201413040325 侯晓凝 201413040326 郭天诵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1.1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4.77%。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2.9%,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26.7%,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9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实现净利润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4%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1.3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2)2005年 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中国啤酒赞助商。 7 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青岛啤酒生产的重要标志。 (3)2007年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

青岛啤酒广告策划文案

毕业设计 青岛啤酒广告文案策划 学生姓名:郭耀 学号: 0147 学院名称:文化传播学院 专业名称:文化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李梅 山东女子学院教务处制 2013年5月12 日 目录 一、市场分析 (3) (一)国内啤酒行业概况 (3) (二)市场具体分析 (4) 二、竞争分析 (7) (一)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 (7) (二)青岛啤酒优劣 (7) 三、营销策略 (8) (一)营销目标 (8) (二)目标市场描述 (9) (三)市场定位 (10) (四)营销组合描述 (10) 1、产品 (10) 2、定价 (11) 3、分销 (12)

4、促销 (12) (五)广告方案 (13) 四、活动策划案 (14) “青啤杯青春飞扬篮球三对三比赛” (14) 五、策划活动预算 (15) 前言: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2010年中国啤酒消费量以4468万千升连续第八年蝉联全球首位。可见,啤酒在中国是一种大众化的饮料,啤酒在中国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时,也预示了将会有更加激烈的竞争。 青岛啤酒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啤酒行业第一品牌。然而,近几年在金星、燕京、雪花、百威等外来品牌的相继进入后,青岛啤酒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为了谋求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青岛啤酒必须不断扩展市场。而中西部是一个高校、企业聚集的大都市,年轻人口构成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中西部消费市场的主力军。80,9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是社会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或是在校大学生,或是毕业不久奋斗职场、或是打工多年的年轻人,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享受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又具有超前性,时尚性,年轻的他们青春活力,激情澎湃。啤酒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调和剂。朋友聚会,宿舍聚餐...啤酒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们的出现可以增加更多气氛。所以,我们此次啤酒的营销策划活动方案主要以中西部地区18-30岁的中青年为目标对象,并对其进行更精细划分,在准确把握各人群相关特征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新品牌,创新4P组合,策划一系列大型营销活动,以实现新品牌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提升青岛啤酒品牌价值的目标。 青岛啤酒营销策划 一、市场分析: (一)国内啤酒行业概况:

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111111 学号:111111 姓名:XX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这门学科不断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作为会计学的载体——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可以全面、系统、综合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轨迹,因此相关的利益人将越来越关注它。世界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要对一家企业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阐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同时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公司的管理逐渐发展为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政府经营管理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等,人们要想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中得出相关的结论,需要我们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以便相关的人员作出科学的决策。本文从一个外部使用者的角度,运用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依据,主要通过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等多种方式对燕京啤酒近三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且与青岛啤酒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2013年的财务数据,算出近几年的财务指标,然后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公司发展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供一些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2) 公司概况 (7) 燕京啤酒的企业战略 (8) 中国啤酒行业简介 (8) 资产负债表分析 (10) 水平分析 (10) 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12) 垂直分析 (13) 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14) 1、资产结构的分析评价 (14) 2、资本结构的分析评价 (15) 利润表分析 (15) 现金流量表分析 (16) 财务效率分析 (17) 偿债能力分析 (17) 1、短期偿债能力 (17) 2、长期偿债能力 (18) 营运能力分析 (18) 盈利能力分析 (19) 财务分析: (20) 盈利能力分析 (20) 1、销售净利率 (20) 2、成本费用净利率 (21) 3、盈利能力分析小结 (21) 资本营运能力分析 (22) 1、存货周转天数 (22)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2) 3、总资产周转率 (23) 4、营运能力分析小结 (23) 偿债能力分析 (23) 1、短期偿债能力 (23) 2、长期偿债能力 (24) 3、偿债能力小结 (25) 现金流量分析 (26)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31) 1、应收账款分析 (31) 2、预付账款分析 (32) 3、存货分析 (33)

青岛啤酒资产分析案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质量分析 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扩张兼并,青岛啤酒已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啤酒企业。从1993年上市到2001年,青岛啤酒一气收购了40多家酒厂,合并子公司多达73家。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2004年其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人民币168.73亿元,位居啤酒行业全国第一。 (一)其他应收款 表1: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金额 表2: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应收账款情况分析: 1.2009年到2011年其它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2.17%、1.96%,0.6%,2011年的减少主要由于上年收购子公司的保证金收回所致。而应收账款的比重分别为 1.47%、1.4%,0.46%,其他应收款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不应该大于应收账款,它与主营业务无关,大于应收账款可能存在不明原因的占用,如操作利润、让大股东无偿占用资金及转移销售收入偷逃税款的情况。 2.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的比重(%)2011年中,青岛啤酒12.3%,燕京啤酒5.29%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企业急于扩大市占率,而未将回款率作为关键指标管理与关联企业交易产生(其他)应收帐款。 改善方向: 规范关联企业交易对(其他)应收帐款的条款在确保提升市占率前提下,提高货款回款率。 改善策略: 财务部门制定不同产品的标准成本,关联交易按标准成本加3%作为交易价格将应收帐款回款率作为关键指标来考核营业部门的绩效财务部制定合理的回款流程。 达成目标:(其他)应收帐款/流动资产≤10%)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1、中国的啤酒业概况 中国的啤酒生产始于20世纪初,到1949年产量仅为7000吨。1980-2001年间中国啤酒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到2000年啤酒已占饮料酒总产量的78%。2001年酒鬼酒产量达2274万吨,连续9年仅次于美国。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238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啤酒酿造分制麦芽、糖化、发酵及后处理四大工序、20多个步骤,属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同时,啤酒设备专业性强,转换和退出成本较高,这导致许多生存困难的啤酒企业仍在苦苦支撑。由于中国90%以上的啤酒采用玻璃瓶包装,运输半径受限,加上较短的保质期,厂商的市场辐射能力有限。结果,各地市场均形成由一到两、三家企业相对垄断的局面。与跨国啤酒公司千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相比,中国个业规模偏小,年产达20万吨规模已属不错。 2、中国的啤酒业竞争 目前,啤酒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多数啤酒技术系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和工艺接近,产品差别主要体现在包装技术上。与美国的上千品种相比,中国啤酒几科是清一色的淡色啤酒,口味雷同,缺乏特色品种。品牌间的竞争主要依靠广告、价格、地方政策、管理水平、营销水平和生产规模等要素。1994年市场开放后,700多家啤酒厂问世,但多为技术落后、规模小、人才缺乏的国有或集体企业。为求生存,这些企业往往寻求地主保护或采取低价倾销。截至2001年底,中国拥有530多家啤酒企业,平均每3个县即有一家。但是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仅23家,占总产量的50.4%;5-20万吨的79家,占总产量的20.8%。规模经济的缺乏导致大量企业亏损,2001年啤酒行业亏损面高达41.7%。这一行业态势正是促使彭作义借助并购重塑行业结构的动因之一,彭作义幽默地说: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我们打完老鼠打老虎”。 1996年起,啤酒需求增长放缓,供过于求达500万吨,转向买方市场,市场争夺更趋激烈。结果,优势企业利润率降低,中小企业则陷入困,行业利润和收入增长都减缓甚至下降。啤酒行业已成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啤酒行业的竞争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洋啤酒与国产啤酒之争。20世纪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潮水般地涌来,占领了中国啤酒的高端市场,这是以产品为主体的竞争。第二,国内诸强争霸。在青啤的带领下,华润集团、燕京啤酒等也展开了以品牌加资本为特征的“大鱼吃小鱼”的收购,并形成了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第一军团(青岛、华润、燕京)和产量在100万吨左右的第二军团(哈尔滨、重庆、珠江等)。第三、中小厂商的强强联合。部分旗鼓相当的对手,由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姓名:赵俊豪所在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专业:海洋技术(测绘方向) 1班学号:1026228 手机:电子邮件: 撰写时间:2011年05月14日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和连接 着融资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价值投资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如何在未来 的投资过程中选择一家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企业的股票价值如何评估,这是价值 型投资者所要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运用 在上课期间所学的知识对其内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可谓是一个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行业,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啤酒酿造业在中国迅速崛起,资本并购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国百年啤酒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自身积累期、大量进入期、快速上升期起与趋向成熟期,目前应该属于趋向成熟期。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本文倾向认为中国啤酒行业正进入利润提升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在平稳的行业需求增长背景下,将涌现出盈利能力与资本回报率快速提升的龙头企业.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 2002 年,中国啤酒产量首次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逐年增长,2009年产量已高达4400万千升,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近50%。但中国啤酒行业已由快速增长期趋向成熟期, 啤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从2004 年开始踏入2 位数增长,一直延续到2008 年仍旧高达%的 增长,直到09年才降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争升级和大规模兼并重组成为主要焦点,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攀升。中 国啤酒行业前三青岛、燕京、华润引领的全国圈地运动,更是不断改变着我国啤酒工业的

青岛啤酒股票分析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青岛啤酒600600分析 目录 (一)公司概况........................................................ (二)基本分析........................................................ 1.公司现状分析....................................................... 2.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 客户类别分析........................................................ 竞争业务系统........................................................ 行业结构分析........................................................ 公司未来发展分析.................................................... (三)技术分析........................................................ (四)投资建议........................................................ (一)公司概况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于1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H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是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上海发行A股票,并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两地上市共募集

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策略

青岛啤酒咼端品牌营销策略 在我国整个酒类行业当中,啤酒行业尽管体量最大,但盈利 率却最低。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啤酒行业原料成本及用人成本呈现了持续上升的态势,这给啤酒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在啤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啤酒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做好营销工作,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基于此,本文以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为例,对啤酒产品营销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青岛啤酒营销现状概述 一直以来,青岛啤酒在我国啤酒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摆正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关系,处理好赢利与服务关系是青岛啤酒发展的指导性思想。青岛啤酒主张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来开展营销业务,产品销售、营销管理、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网络构建均以消费者为中心。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青岛啤酒营销业务也遇到了不小阻力。在产品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普通产品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啤酒必然要对营销策略做出调整,除了要不断探索获得消费者忠诚的方法与渠道外,还要对产业链及价值链进行充分分析,借助高端品牌占据市场上层空间,以高端品牌为突破口,重新打开利润通道。 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来看,以纯生、

奥古特为主的青岛啤酒高端品牌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也取得了一定营销成绩,但也暴露了一定问题:(1)高端产品营销体系尚不成熟。目前,青岛啤酒盈利产品主要集中在高、中端产品上,但高端产品营销模式及体系尚不成熟。纯生与奥古特等产品虽然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依然受到了其他品牌的挑战与冲击。同时,皮尔森、全麦白啤、枣味黑啤等高端品牌尚未全面打开高端产品营销通道,对其他竞品的拦截作用还未充分体现出来。(2)品牌盈利水平有待提升。为打开市场高端产品通道,青岛啤酒势必会将营销业务重心放在高端品牌上,普品及低端品牌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短期内整体盈利水平会受到制约,这就要求青岛啤酒内部要协调好高、中、低档产品的盈利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品牌能够协调发展。 (3)营销渠道建设有待完善。青岛啤酒在家饮及夜店渠道方面的盈利模式还不够成熟,与百威等竞争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品牌尚未渗透其中。 完善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营销的相关策略品牌营销策略。客观上来看,高端品牌产品营销与普通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高端品牌营销关键在于能够精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密级 学号091112 毕业设计(论文)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院(系、 部): 姓名:金铮睿 班级:会09-2班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贾香萍、金虹 教师职称:副教授、讲师 2013年05月28日·北京 摘要

本文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 分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本文根据青岛啤酒股份公司2010~2012年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之中的数据,主要通过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和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分析青岛啤酒2010~2012年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后进行对青岛啤酒公司的财务状况用杜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找出青岛啤酒各主要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财务报表虽然为信息便用者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资料,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的简单数字和文字上得不出实质性的成果,而要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非正常影响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完成分析后,本文概要总结了青岛啤酒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external users to the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Limited data. Based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from 2010 to 2012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income statement data among, mainly through ratio analysis, trend analysis, DuPont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charts show Tsingtao Brewery 2010 ~ 2012 solvency,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and finally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with DuPont analysi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identify the major financial indicators Tsingtao Brewery change status and recent changes trends. Althoug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information they use to provide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but just from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simple numbers and text on the substantive results have not, and to make use of certain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non-normal factors, on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and cash flow statement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Tsingtao Brewery'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the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company management that exist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rs reference.

青岛啤酒调研报告

青岛啤酒(600600.SH)研究报告 目录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2)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2)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2) 3、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 (3) 二、企业的管理结构 (3) 1、....................... 公司治理模式: 3 2、....................... 人力资源管理: 4 3、...................... 产品质量管理:4 4、......................... 市场管理: 4 三、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概览 (4) 1、......................... 企业兼并: 5 2、......................... 企业战略: 5 3、....................... 技术专利优势5 四、企业的财务绩效 (6) 1、盈利能力 (6) 2、债务增长 (6) 五、s wot分析青岛啤酒 (6) 六、企业的成长前景 (8) 1、青啤“ WCB1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 (8) 2、立足中国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8)

3、我国啤酒行业是开放度较高的行业之一。9 青岛啤酒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 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 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世纪80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 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年,青 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位列68位;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 一、企业的行业环境 众所周知,啤酒行业属快速消费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啤酒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其竞争之激烈也是空前的。近几年,行业整合的步伐加快,行业的集中程度也逐渐提高,小啤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鱼吃小鱼,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名牌对名牌的阵地争夺也愈演愈烈,各品牌都在加紧规模扩张?争夺市场制高点,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品牌,青岛啤酒面对机遇与挑战。 1、现有竞争者的强力竞争: 燕京啤酒和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和AB旗下的百威啤酒以及蓝带啤酒是青岛啤酒最大的竞争对手。从公司规模上来讲,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规模远不及AB公司的雄厚,在竞争上边处于相对的劣势。从品牌看,百威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啤酒品牌,在高端市场,百威啤酒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远远超过燕京啤酒、青岛啤酒 和雪花啤酒。2009年蓝带推出的橡木桶啤酒“蓝带1844”主打高端市场,这一方面已经说明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开始逐步关注到了高端市场带来的广阔前景,青岛啤酒想要在高端市场一展拳脚,就要谨防其他高端市场啤酒龙头将自己的品牌边缘化。从生产能力、盈利来说,2009年燕京啤酒产销量已经达到467万千升,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八名,销售收入达到133.08亿元,2009年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超过720万千升,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啤酒行业中,需要很大的时间和费用来建立自己的品牌服务,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拥有了忠诚的客户群,就能占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国产名牌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巩固。 2、潜在竞争者正逐步进入行业

青岛啤酒股票基本面分析

青岛啤酒的基本面分析 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国有青岛啤酒厂,始建于一九零三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厂。公司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六日注册立,随后在香港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七月十五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市,成为首家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同年七月在国内发行了A种股票并于月二十七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啤酒制造、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53家啤酒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地区,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为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已营销世界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宏观分析: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1.7万亿元,折合美元将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 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1%,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今年的变化是房地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导致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而且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和体制变化。而结构、方式和体制的变化不断推进、显现,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动力所在,机遇所在。与此同时,新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逐步成型,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活力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展望2015年,我们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较弱,房地产调整远未到位,一些领域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预计经济增长将下调到7%左右,但就业形势仍将比较乐观,深刻的结构变化和动力机制变化将继续递进,特别是一些领域的改革攻坚将会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青岛啤酒_大名牌战略_

中国经营报/2003年/09月/22日/第C12版 青岛啤酒: 大名牌战略 !!!专业人士分析,在企业规模、并购布局、利用外资的速度等企业整合实力方面,青岛啤酒的竞争力在国内最强。从确立全国布局的 做大做强 ,到注重内部效益的 做强做大 ,以及与美国AB公 司的战略合作,都透露出青岛啤酒 大名牌战略 的气息 陈海生 上海报道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市场和各大片区市场啤酒销售品牌的监测统计显示,青岛啤酒(600600.SH)不但保持了全国的品牌冠军,同时在全国几大区还占据了区域品牌冠军的位置。东南、华东、东北、中南区域性品牌冠军都是青啤;只在华北居于燕京之后,在西南居于重庆之后;西北的品牌冠军则是青啤的子品牌汉斯。 近日,由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显示,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突破百亿元,达到104.8亿元人民币。青岛啤酒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超百亿意味着公司在基本完成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和建立了完善的全国营销网络后,也实现了从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战略的转型。 较好的品牌知名度为青岛啤酒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无形利器。 快速扩张布局全国 青岛啤酒从1903年8月成立到90年代中前期的曲折进程中,一直处于发展的低潮,虽然青岛啤酒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啤酒品牌,但是生产局限于当地,产量一直未能有很大的增长,处于 大品牌小市场 的尴尬境地。 从1993年起,青岛啤酒开始探索扩张之路,但是那时的扩张并没有指导性战略指引。1994年和1995年分别收购的扬州啤酒厂、西安啤酒厂,由于管理上的困扰,加上没有收购经验,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直到1996年这两个工厂才逐渐发展起来。 90年代后期,青啤公司开始全面实施 大名牌战略 ,以求达到青岛啤酒的 做大做强 的目标。 自1996年始,在青岛啤酒前任总裁、业界称为 彭大将军 !!!彭作义的策动下,青岛啤酒开始全国发力,大举并购一些地方性中小啤酒企业。1999年,产销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00万吨;至2001年,青岛啤酒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在全国17个省市拥有啤酒生产企业,青啤产销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由2%增长到12.8%,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并购使青岛啤酒基本完成其全国性战略布局,为日后的 做强做大 夯下一定基础。 由 做大做强 到 做强做大 在 做大做强 战略指导下,青岛啤酒大规模重组并购的运行方式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青岛啤酒的收购目标除上海嘉士伯等少数企业外,一般是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已基本丧失生存能力的小企业。青啤以承担债务、安置职工、投入一部分资金等为代价来收购目标企业,这种方式虽然收购成本低,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收购后改造费用高,造成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急剧上升,严重导致青岛啤酒利润率下滑,品牌形象受损,对子公司的改造重组成了青啤盈利的负担。 在对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后,因彭作义去世而临危受命的金志国在2001年下半年提出了改

青岛啤酒行业环境分析

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200020012002 20082009201020112012 年份 万千升第三章 行业环境分析 图3-1 行业环境概述 一、行业概况 (一)发展历程 啤酒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位的饮料。啤酒的酿造历史至今已有8000多年。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在2002年,中国以2386.83万吨的啤酒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啤酒第一大生产国。

世界啤酒总产量在21世纪增长缓慢,开始步入成熟期,而中国啤酒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临界点。总的来说,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中国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 倍。到1978年,中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门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1980年,中国共生产啤酒68. 8万吨。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的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使啤酒的产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趋向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和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二)啤酒行业经济特性 1、市场规模 从2002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啤酒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