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食用菌种生产与常见菌类栽培生产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

本课程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理论及实习实训操作技术技能。

培养适应食用菌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菌种生产和菌类栽培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设计过程中,以菌种生产和菌类生产的产品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的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食用菌种生产和菌类栽培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就业能力。

2、具体目标能掌握食用菌种生产和菌类栽培生产的基本知识;会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基配制、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培养;会食用菌一级纯菌种的组织分离培养、扩大繁殖;会食用菌二级菌种谷粒培养基配制、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培养;会食用菌三级菌种木屑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配制、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培养;会蘑菇、香菇、金针菇、草菇、平菇等代表性菇类的栽培生产。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英文名称:The techniques 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课程性质:专业发展课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2开设学期:第七学期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二、课程简介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而且应当理解某些技术步骤和技术程序中的具体措施或组合栽培的原理,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这样的毕业生就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同步开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制种技术及常见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1.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需提交实验报告;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实验报告:1. 预习报告做得规范、全面;2. 在进行实验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论;3.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必须事先做好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实施;4. 报告的最后要完成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评价结构比例:实验态度占10%、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占50%、实验报告占4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六、实验内容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目的要求: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内容1、培养基配方2、培养基的配制3、分装试管理4、灭菌5、摆斜面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铝锅、天平、切菜小刀、切板、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1.5mm厚的长木条、试管架、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75%酒精、高锰酸钾、富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计划时数:4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性质:必做每组人数:2人实验二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2、掌握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卢占龙(一)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二)建议课时90 ,学分4,(三)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的角色)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方法,为学生学生学习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食用菌生产技术》选择了常见的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用菌生产》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程内容标准建设建议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通过一学期的食用菌生产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掌握各种食用菌形态结构、菌种培养、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讲清有关概念、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改革过去食用菌栽培的编排和讲授体系,首先以应用技能为突破口,尝试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本教研组现有的电化教学设施,展现信息、电子所赋予食用菌生产的新内涵,基本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基地教学模式,以实验室为教学基地。

(五)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是: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后续课程是:微生物遗传、蔬菜栽培(六)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1.知识目标:要求系统掌握食用菌代谢、生理、形态的理论知识,菌种的制作方法2.技能(能力)目标:学会食用菌制种,会栽培三种食用菌。

3.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建议(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交融渐进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融人到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在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上的新技术和新技能,再通过各小情境的学习、知识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使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相呼应。

(2)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实习实训等参与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编写建议(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行业专家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改后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改后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2. 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学会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增强学生对食用菌产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食用菌生产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用菌概述1. 食用菌的定义及分类2. 食用菌的生长条件3.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第二节:食用菌栽培技术1. 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2. 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3. 接种与发菌4. 出菇与管理第三节:食用菌病虫害防治1.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识别2. 病虫害防治方法3. 环保型病虫害防治策略第四节:食用菌保鲜与加工1.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2. 食用菌的加工技术3. 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前景第五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2. 国际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3.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和病虫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2.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食用菌栽培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食用菌病虫害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作业等,占总评的30%。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食用菌栽培基地的操作技能,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用菌生产技术》2. 多媒体课件:食用菌的生长过程、病虫害图片等。

3. 食用菌栽培基地:用于实践教学。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动态。

六、食用菌的采集与鉴定教学目标:1. 学习食用菌的采集方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讲授法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包括操作演示、原理讲解等。
网络课程资源
通过在线平台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如教案、演示文稿、习题等。
辅助教学资源
06
课程评价与改进
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课程实用性、与实际生产的联系、实验实训条件、教师授课水平等方面。
学生对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反馈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材选择
《食用菌培育技术》
《食用菌培育技术》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的培育原理和方法,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与出菇等方面的知识。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主要介绍食用菌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食用菌研究法》
01
《食用菌研究法》主要介绍了食用菌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园艺、食品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之一,为学生的专业拓展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03
教学内容与计划
理论教学内容
介绍食用菌的分类、生态习性、繁殖方式、生长发育条件等。
食用菌基础知识
菌种制备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纲要

食用菌纲要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一荤一蔬一菇”已经成为了人们追崇的合理膳食。

尤其是珍稀食用菌栽培成功、食用菌药用成分的提取等,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的商品附加值。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性质:食用菌学是以食用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食用菌学隶属于生物学,是真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白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学和其他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发酵学、生态学及环境工程学灯多门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专业性质的一门专业学科。

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本书适用中等职业涉农类学生使用,同时,对于广大食用菌栽培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食用菌栽培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掌握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和创新。

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激发学生热爱食用菌产业,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使其具备一定高等食用菌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教学、探究过程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生活实用为导向,按照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生活和生产为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常见食用菌一般培养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获得除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提高学习生物学等自然学科的兴趣。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考核要求
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01
02
03
考核形式
现场操作、实验演示、技能大赛等。
考核内容
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实践应用等。
考核要求
熟悉食用菌栽培的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考核
课程内容与结构
03
理论课程体系
介绍食用菌的分类、生态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食用菌基础知识
食用菌营养生理
食用菌栽培原理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深入探讨食用菌的营养需求、代谢途径、生长发育等营养生理知识。
系统介绍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菌种制备、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环节。
阐述食用菌病虫害的类型、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考核内容
学习态度、参与度、团队协作等。
平时成绩、定期评估等。
认真对待课程,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与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根据平时成绩和定期评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考核形式
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与反馈
06
学生评价
教师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要高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04
课堂讲授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理论教学
实验实训
通过实验和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身实践,学会使用各种食用菌栽培设施和设备。
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食用菌栽培基地和生产企业,了解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食用菌生产技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了解当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理特性第一节食用菌的生物学特征要点:伞菌的形态结构第二节食用菌的生长条件要点:营养需求和环境条件本章教学要求:1. 掌握伞菌的形态结构。

2. 掌握食用菌对营养的需要和相应的环境条件。

第二章食用菌菌种的生产技术第一节菌种生产的设施和用具要点:接种箱和接种用具第二节消毒与灭菌技术要点:消毒的定义和方法;灭菌的定义和方法。

第三节培养基和培养料制作技术要点:培养基的定义和类型第四节菌种分离和接种技术要点:菌种分离的方法第五节菌种的保藏要点:菌种保藏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1. 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定义和相关的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定义及类型。

3. 掌握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三章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第一节双孢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二节香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平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四节金针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五节鸡腿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六节草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草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七节黑木耳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黑木耳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第八节银耳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本章教学要求:1. 了解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2. 掌握食用菌栽培中的相关关键技术。

第四章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第一节灵芝的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第二节猴头菌栽培1.生物学特性2. 栽培技术要点: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第三节杏鲍菇栽培1.生物学特性2.栽培技术要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建设方案1. 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2 .课程性质:2.1《食用菌生产技术》是我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农艺专业课程之一。

2.2本课程所设置有两篇十二个章节:食用菌栽培普论,(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基本技术),食用菌栽培各论。

3. 参考学时:804. 适用专业:现代农艺5. 职业方向:食用菌生产技及产业技术发展部门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

6. 学习领域定位:根据食用菌园艺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地区重点发展蔬菜、果树、茶叶、药材产业及周边地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应面向基层、面向企业、步入中小城市。

该专业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要求强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有大农业意识,能够胜任多工种技术的指导工作,同时能服务政府、服务农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阅读、应用写作与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7.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7.1设计理念《食用菌生产技术》作为核心能力课程,肩负着培养专业技术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对行业、企业、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行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多层面参与,形成以下课程设计理念:7.1.1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中职教育特色、服务中职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课程标准和就业要求,准确把握“针对岗位,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纳入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与基本操作、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强化操作、模拟、实际生产训练,重点以实际生产流程和步骤组织教学,确立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知识技能、素质融合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与能力提高相结合,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培养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弄清楚食用菌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课程教学和生产实践学会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和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及保鲜加工技术,初步具备在食用菌领域就业或创业的能力。

三、适用学科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园艺专业四、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课程。

五、课程学时:建议课程教学66学时,生产实训2周(计60学时),总计126学时。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见下表说明: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穿插进行,确保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

七、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模块】食用菌生产基础知识【单元1】食用菌生产概况【教学目标】1.弄清食用菌的概念、分类地位以及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2.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布、营养保健价值以及食用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1.食用菌的概念及分类地位。

2.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3.食用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一、食用菌的概念(概念、分类地位、分布及种类)二、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及保健价值三、食用菌产业的定位和特点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五、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六、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要求七、扩展内容:毒菌【第一模块】食用菌生产基础知识【单元2】食用菌形态发育【教学目标】1.弄清食用菌的基本组成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2.了解食用菌子实体的发育形式。

3.弄清食用菌的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类型,理解其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食用菌的基本组成2.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特点3.食用菌的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类型【教学难点】1.菌丝及菌丝体的类型2.食用菌的生活史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市场调查(课外)【教学内容】一、食用菌的基本组成(菌丝体、子实体)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菌丝、菌丝体、菌核、菌索、子座)三、子实体的形态结构(一)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以伞菌为例(二)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菌盖、菌肉、菌褶和菌管、菌柄、菌幕、菌环和菌托)四、子实体的发育类型(裸果型、被果型、假被果型、半被果型)五、食用菌的生活史(概念、过程及类型)【实验实训】食用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第一模块】食用菌生产基础知识【单元3】食用菌的生活条件【教学目标】1.弄清食用菌的营养方式及营养类型。

食用菌生产技术导论

食用菌生产技术导论

三、食用菌的分布及种类
分布广泛
中国疆域辽阔,在近1000万km2的中华大地上,地形地貌复杂,气 候类型繁多,森林、草原植被和土壤种类、生态类型多种多样,为野 生食用菌的生长、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食用菌约占世 界的7%,是世界上野生食用菌种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种类繁多
我国目前已知的930余种食用菌当中,可培养出子实体的约90多 种,大量仍处于野生状态。这些野生食用菌以其独特的纯天然营养品 质,以及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产过程,被国际公认为绿色食品中的珍 宝。有待我们去研究、驯化和栽培、利用。
3、试述食用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基本要求
弄清食用菌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弄清食用菌生产的基本过程,把握关键环节;
熟练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本技能;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从事食用菌生产活动, 为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食用菌的概念及分类地位
1、食用菌的概念 高等真菌中能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 类组织并能供食用的菌类总称,俗称菇、蕈、耳。 2、分类地位 食用菌中的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香菇、 平菇、木耳、银耳等,只有极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如羊肚菌等。 3、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食用菌:能食用,且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毒菌:不能食用(含有毒素),误食会引起中毒 甚至死亡,应特别注意。
黑木耳——清胃、润肺、健脑、通便、治痔等。 银 耳——滋补强身、提神生津、对慢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蜜环菌——具有与天麻类似的作用。 猴菇菌片——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还有很多食用菌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举例说明:灵芝 孢子粉等)。
因此,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均衡, 具有一定食疗作用的保健食品。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总体要求1. 食用菌生产以安全卫生、高品质为前提,采用科学的流程与技术,以达到标准化的目标,确保产品品质。

2. 加工环境,设备,温度湿度,空气换气等要满足食用菌生产的中、小型生产环境要求,采取灭菌,消毒,清洁措施,防止杂质污染,维持无菌环境。

3. 采用合理的技术处理,以保证有一定的稳定性,防止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及pH值改变而造成的产品品质不稳定。

4. 采用标准化的原料,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调料、配料加工,保证食品安全及品质;重视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二、生产流程1. 原料准备:根据配方,配料准备,加工,并进行必要的检验保证原料的安全、卫生;2. 生产准备:灭菌、消毒、清洁原料,检查设备,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3. 加工:根据不同的食用菌水平,选择适当的放置方式或加工工艺,搅拌、调制、染色等;4. 处理:使用冷冻、脱水、烘烤等方法处理后的食用菌,保存至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中;5. 包装:用袋装套装或桶装等,根据需要将食用菌进行印刷,包装,并对其进行标签装饰和封箱;6. 交付:以满足客户送货要求,将产品完成交付。

三、标准控制1. 温度控制:温度应符合食用菌生产要求,以保证食用菌的安全质量。

检测和控制采用定时采样,确保生产环境的温度在合适范围内,维持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食性;2. 湿度控制:湿度应严格控制,以保证食用菌的安全质量。

采用不同的控制技术,确保生产环境的湿度在规定范围内,防止过多的湿度而影响食用菌的发酵质量;3. 消毒控制:应按照国家标准,采取合理的清洁消毒措施,以保证原料的安全性和可食性;4. 封箱控制:应将食用菌以桶装、袋装或罐装贮存,并及时对食用菌进行封箱,以确保食用菌的贮存期限;5. 产品检测控制:应按照国家标准,定期采取感官送检、抽检和全检等措施,确保食用菌的安全性、可食性和口感;6. 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国家规定,及时处理废弃物,以防止污染和滋生病菌,确保食用菌的安全性和口感。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建议(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交融渐进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融人到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在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上的新技术和新技能,再通过各小情境的学习、知识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使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相呼应。

(2)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实习实训等参与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编写建议(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行业专家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职业标准编写教材。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期末综合考核与评价方法
理论考试
评价学生对食用菌栽培技术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方法的掌握程 度。
实践操作考试
评价学生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中的技能操作是否规范、熟练, 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报告
评价学生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教师教虫等生物防治技术控 制食用菌病虫害的方法。
0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VS
线下教学
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学习效 果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04
教学资源
教材与参考书籍
教材
《食用菌栽培技术》
参考书籍
《食用菌栽培原理与技术》、《食用菌育种与栽培实务》、《食用菌研究法》
网络资源与数据库
网络资源
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业大学菌物研究 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微生物研究中 心等网站,提供了最新的行业动态、政策 法规、科研成果等信息。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平时表现与考核评价
课堂参与度
评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对食用菌栽培技术 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方法的掌握程度。
作业与小组讨论
评价学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相关作业的完成 情况和小组成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实验技能
评价学生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中的技能操作是 否规范、熟练,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食用菌栽培技术》是野生植物栽培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内容包括食用菌基本知识、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栽培的消毒与灭菌技术、菌种制作技术、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保鲜加工等。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技能密切结合的应用技术课。

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活习性;掌握制种、栽培、防病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制种能力、栽培能力、病虫害防治能力和生产组织能力,为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发展高效农业而奠定基础。

毕业后能够指导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自主创业。

(2)课程作用该课程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专业核心工种证书“食用菌菌种生产工”和“食用菌生产工”对应的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尤其是教学实验和集中实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养成训练,如实训仿真生产过程,要求学生严格按生产无菌要求、生产程序,通过任务分配,自己分离菌种并用于栽培,完全按生产过程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实训中,既有同学独立完成的任务,又有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部分,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预修课程为《微生物学》。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微生物学》研究的是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及生态等方面的学科。

而《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对微生物真菌中的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并进行人工栽培的技术。

2.课程目标《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主要结合生产讲授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常见栽培菌类的栽培技术及主要生产设备的使用;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及食用菌的初加工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

食用菌生产教学设计方案

食用菌生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用菌的种类、生长条件、生产过程及市场前景;掌握食用菌生产的选种、接种、培养、出菇等关键技术。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具备食用菌生产的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食用菌产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注农村、服务农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食用菌概述:食用菌的种类、生长条件、市场前景等。

2. 食用菌生产技术:(1)选种与接种:菌种选择、菌种保存、接种方法等。

(2)培养技术:培养基配制、菌种培养、菌丝生长、菌袋管理等。

(3)出菇技术:出菇条件、出菇管理、采收与保鲜等。

3.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

4. 食用菌加工与营销:食用菌产品加工、包装、营销策略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食用菌生产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产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用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食用菌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用菌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食用菌概述、食用菌生产技术2. 第2周:选种与接种、培养技术3. 第3周:出菇技术、病虫害防治4. 第4周:食用菌加工与营销5. 第5周:实践操作、总结与考核五、教学评价1. 理论知识评价:通过考试、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食用菌生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关注农村的态度等,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关教材。

2. 教学课件: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关课件。

3. 实践基地:食用菌生产实践基地。

4. 网络资源:食用菌生产相关网站、论坛等。

食用菌课程标准

食用菌课程标准

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营养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的开设旨在为食用菌行业、相关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 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带领农民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园艺专业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课程学时:总学时为124学时,其中,课程教学64学时,教学/生产实习2周(计60学时)考核方式:全程考核(注重过程化、综合化)课程组织与安排:1. 时间安排:课程教学 64学时(校内)+企业实训2周(校外)+课外实践活动2. 地点安排:校内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3.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下表说明: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穿插进行,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

4.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安排具体教学内容:[第一模块] 食用菌生产基础一、食用菌生产概况【教学目的要求】1. 弄清食用菌的概念、分类地位以及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2.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布、营养保健价值及食用菌栽培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1. 食用菌的概念。

2.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3. 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九江职业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九江职业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九江职业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九江职业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基本概念: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菌种的选择、基质的配制、菌种的接种、生长环境的控制等内容。

2. 菌种培养: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中使用的主要菌种,包括菌种的特点、培养方法、保存和传承等内容。

3. 基质配制:介绍常用的菌种基质和配方,讲解如何制备适宜的菌种基质。

4. 菌种接种:详细介绍食用菌菌种的接种方法、接种密度和接种时间等。

5. 生长环境控制:讲解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以及如何控制生长环境。

6. 病虫害防治:介绍常见的食用菌病虫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病虫害。

7. 采摘和储存:讲解如何合理地采摘和储存食用菌,以保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8. 安全卫生:强调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卫生问题,包括化学品的使用、消毒、操作规范和清洁卫生等。

9.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卢占龙(一)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二)建议课时90 ,学分4,(三)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的角色)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方法,为学生学生学习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食用菌生产技术》选择了常见的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用菌生产》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程内容标准建设建议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通过一学期的食用菌生产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掌握各种食用菌形态结构、菌种培养、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讲清有关概念、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改革过去食用菌栽培的编排和讲授体系,首先以应用技能为突破口,尝试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本教研组现有的电化教学设施,展现信息、电子所赋予食用菌生产的新内涵,基本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基地教学模式,以实验室为教学基地。

(五)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是: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后续课程是:微生物遗传、蔬菜栽培(六)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1.知识目标:要求系统掌握食用菌代谢、生理、形态的理论知识,菌种的制作方法2.技能(能力)目标:学会食用菌制种,会栽培三种食用菌。

3.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七)教学内容介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科书是主媒体,学生必需从头到尾系统通读,最好两遍。

从学期开始就制定阅读计划。

应当指出,教科书只提供了大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录像教材是结合图片、标本讲解重点、难点及学科的发展。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媒体,自主选择,经过刻苦学习,学好本课程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1绪论2第一章食用菌学基础知识3第二章菌种的制作4第三章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5第四章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6第五章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7第六章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8第七章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第一章食用菌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第二节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一、食用菌的生长二、食用菌的生活史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第三节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第四节菌种保藏一、菌种的保藏方法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教学要求]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

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二章菌种的制作[教学内容]第一节母种的制作一、培养基的制备二、母种的转接三、组织分离四、孢子分离第二节原种的制作一、谷粒原种二、棉籽皮原种和锯木屑原种第三节栽培种的制作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二、接种与培养第四节液体菌种[教学要求]掌握: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技术。

熟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了解:液体菌种。

第三章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教学内容]第一节香菇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二、香菇的栽培技术第二节侧耳一、侧耳的生物学特性二、侧耳的栽培技术第三节黑木耳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第四节银耳一、银耳的生物学特性二、银耳的栽培技术第五节金针菇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二、金针菇的栽培技术[教学要求]掌握:香菇和侧耳的栽培技术。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的栽培特点。

第四章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教学内容]第一节双孢蘑菇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第二节草菇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二、草菇的栽培技术第三节鸡腿菇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第四节竹荪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二、竹荪的栽培技术[教学要求]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技术熟悉:鸡腿菇的栽培特点。

了解:竹荪的栽培特点。

第五章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教学内容]第一节白灵菇一、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二、白灵菇的栽培技术第二节杏鲍菇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第三节茶树菇一、茶树菇的生物学特性二、茶树菇的栽培技术第四节灵芝一、灵芝的生物学特性二、灵芝的栽培技术第五节猴头菇一、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教学要求]掌握:白灵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茶树菇、灵芝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一、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三、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第二节主要虫害及其防治一、昆虫类害虫及其防治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三、食用菌线虫及其防治四、软体动物及其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熟悉: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了解: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七章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一、冷藏技术二、低温气调储藏技术三、辐射处理四、减压储藏五、速冻加工技术第二节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一、盐渍技术二、糖渍技术三、干制技术四、罐藏技术五、冻干加工技术第三节食用菌深度加工一、食用菌糖果与休闲食品加工二、食用菌饮料加工三、食用菌浸膏、冲剂加工四、食用菌调味品加工五、食用菌美容化妆品加工六、食用菌保健药品加工[教学要求]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

熟悉: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

了解:食用菌深度加工技术。

四、实践环节实验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实验三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实验四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实验五平菇栽培技术实验六香菇栽培技术实验七金针菇栽培技术(八)教学建议1.教学条件1)学习条件:多媒体教室、实验室301、学校实习基地。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微生物的知识、食用菌的知识。

2)教师条件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德育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会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有一定的服务行业企业能力等。

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等(结合专业任课教师条件描述)3)实践教学条件本课程校内实训条件:实验室本课程校外实习实训要求:生产实习基地(曹沙会菇房)2.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食用菌栽培是全国农业高职高专院校农学、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教学组织(结合课程特点说明)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分项训练、过程演示、现场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

实践教学中,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符合学生工作过程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选用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典型项目和任务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

4.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虚拟教学等教学手段。

)(九)教学评价1.多元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60%,技能30%,态度情感10%的评价方式。

2.评价主体多元。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也可请行业专家参与评价。

3.采用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十)说明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农作物专业。

2.学习情景的内容和工作任务的设计,是根据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于2014年进行修订的。

3.本标准根据环境和条件变化可适时修订。

如有国家或行业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

三. 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标准(一)、课程定位该课程是生物技术、园艺专业课,是学生知识技能课(二)、实训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掌握食用菌的制种及三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2.职业核心能力目标:在学习食用菌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努力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职业道德素养目标:养成严谨、细心、求真的职业道德和不怕艰苦勇于承担重担的责任心。

(三)、实训内容与课时分配食用菌生产实践课程内容课时分配表(四)、本实践课程考核方案1.考核方案说明;生产实习占60%,理论占40%。

(五)、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有食用菌生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社会生产指导。

(六)、实践教学条件:有实验室301室和栽培食用菌的大棚、菇房。

(七)、本课程实践教学建议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秩序,保证实践教学的安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议学校建设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

四.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一)、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目的通过环境消毒、菌种制作以及食用菌栽培管理,可使同学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充分的把课堂有关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创造力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三)、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步骤和组织方式。

通过PPT的观看,实验室、实习基地的操作完成教学任务(四)、食用菌课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实践教学考核成绩= 考勤30% + 实验报告70%(五)、推荐阅读资料[1] 王绍树主编,食品微生物实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2] 陈子丹,赵再平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3] 王禾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 苏世彦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手册.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5] 王文仲编著,应用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6]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著,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7]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8] 刘清蒙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9] 赵富玺,姜国枢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六)、食用菌生产课程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和要求1、实践实训注意事项;2、实训安全教育与培训及要求;(实习协议书、实习保险等说明)3、学生参加实训纪律要求;4、学生对实践和成绩评定投诉程序及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