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编选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生物一轮编选习题(8)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将新鲜黑藻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藻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③④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B.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图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液泡正在变小
D.初始时黑藻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
【解析】据图分析,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膜,三者共同构成原生质层,A正确;叶绿体存在于原生质层内,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B正确;图示细胞有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液泡体积不变,C错误;由于新鲜黑藻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物质A 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初始时黑藻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C
2、(2018·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期末考试)如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解析】夏季晴朗的白天,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暗反应过程减缓,A正确;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净光合速率较小,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少,B错误;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相同,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C正确;在18:30时,玉米净光合速率为0,但实际光合速率不等于0,D正确。

【答案】 B
3、(2017·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

下图一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图二为其分裂某时期的状态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A与B的比值越大,就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它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有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能会导致C过程的出现,且起作用的时期应为E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G时期
D.图②对应的时期是图一的G时期,该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期,B与A的比值越大,就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A错误;细胞分化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变化,B错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能会导致C过程的出现,且起作用的时期应为E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G时期,C正确;图②对应的时期是图一的G时期,该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答案】 C
4、(2018·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先天性葡萄糖一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男性正常的一对夫妻生育的4个孩子中,
3个男孩正常,1个女孩患病。

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A.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夫妻双方均为杂合子
B.子代三个正常一个患病的现象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C.3个正常孩子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D.该对夫妻中有一方可能为患病者
【解析】 A.由于女儿患病,但是父亲没有患病,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性遗传,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父亲正常,但是女儿患隐性遗传病,所以父亲是杂合子,但是题目没有说明母亲是否患病,故母亲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双亲正常,孩子有的表现正常,有的患病的现象。

由于不知道母亲的表现型,所以不能确定是否为性状分离,B错误;C.由于不知道母亲的表现型,所以不能确定3个正常孩子为杂合子的概率,C错误;D.由题意可知,夫妻双方,丈夫表现正常,妻子可能是患者,D正确。

【答案】 D
5、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
B.该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第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D.第3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可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正常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解析】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该实验中,1、2、3组是对照组,4组是实验组;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细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即转化因子)能使正常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不能确定该转化因子究竟是何种物质。

【答案】 B
6、人类存在7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情况,发生这种易位的个体遗传物质没有缺失和重复,表现型正常,称为平衡易位。

遗传物质缺失或重复的个体会患染色体病甚至不能成活。

下图为一个7/9易位携带者细胞中有关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7/9易位携带者产生正常配子和异常配子的比例为1∶1
C.7/9易位携带者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子女中表现正常的概率为25%
D.7/9易位携带者可通过产前诊断防止生出患病的孩子
【解析】题干所述变异发生在7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 错误;7/9易位携带者可产生的配子种类有7,9、7,9-、7+,9、7+,9-四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正常的,B错误;理论上,7/9易位携带者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子女的染色体组成有4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正常的,但由于遗传物质缺失或重复的个体会患染色体病甚至不能成活,因此所生子女中表现正常的概率可能大于25%,C项错误。

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因此7/9易位携带者可通过产前诊断防止生出患病的孩子,D项正确。

【答案】 D
7、(2018·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调研考试)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B.血液中存在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
C.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大量抗体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解析】人生来就有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不是生来就有的,A错误;血液中存在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等,B正确;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D错误。

【答案】 B
8、(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的水稻、稗草、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
C.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
D.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解析】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该稻田中的四种生物,水稻和稗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卷叶螟属于第二营养级,拟水狼蛛是第三营养级,C正确。

除去稗草,水稻少了竞争者,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正确。

【答案】 A
9、(2018·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为了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 )
①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②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③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④酶切后,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则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①正确;含目的基因DNA内每种限制酶也只有一个切割位点,目的基因内不能有限制酶切割位点,②错误;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则酶切后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同,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018·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表示科学家培养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打孔器从烟草叶片上取多个大小相等的小圆片与重组农杆菌共培养一昼夜后,接种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为筛选出被农杆菌感染的小圆片,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基因,运载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为了将目的基因整合到烟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上,目的基因应插入Ti质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上。

(2)图中小圆片周围长出的结构A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需要将生长良好的结构A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图中④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可使用特殊的仪器在A中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请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科学家培养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物的过程,①是利用打孔器从植物叶片上取多个大小相等的小圆片;②是将植物小圆片与重组农杆菌共同培养;
③表示脱分化过程,其中A为愈伤组织;④表示再分化过程,B为胚状体。

(1)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标记基因,即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以便于筛选出被农杆菌感染的小圆片;运载体上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为了将目的基因整合到烟草细胞的染色体(核DNA)上,以上DNA片段都必须在Ti质粒的T?DNA片段上。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小圆片周围长出的结构A为愈伤组织;结构B为胚状体,图中A→B的④过程中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称为再分化,再经⑤和⑥形成植株。

用特殊的仪器在A中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若目的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应该会观察到绿色荧光。

【答案】 (1)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染色体(核DNA) T?DNA
(2)愈伤组织再分化(愈伤组织边缘或局部细胞)发出绿色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