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风险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风险中的应用及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追踪管理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75)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理管理,实验组实施追踪法管理,对比两组安全认知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
结论:追踪法管理可完
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减少风险事件,值得在临床
护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追踪法;护理安全管理;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1]。
追踪管理法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
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1
月至2020年12月150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效果,报道
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75)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追踪法管理,对比两组安全认知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男
女48:27,年龄30~ 78岁,平均(46.12±6.27)岁;实验组男女43:32,年龄
33~ 76岁,平均(46.24±6.05)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其中包括(1)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对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2)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给病人用药,密切监测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实验组行追踪法管理:(1)建立追踪管理小组,由1名组长和5名护理人员组成,组长控制和监督组内的护理质量,实施不定期检查护理措施的执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制定解决方法。
每周一次周例会,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指标,每月组织一次月总结例会。
(2)追踪管理法计划:明确小组的具体护理内容,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和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加强对无菌操作实施情况的监督,记录好一次性无菌耗材使用月度情况,强化手术期间无菌物品的供应管理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学习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检查日常护理表格书写的实施情况,包括填写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准确性。
每季度末,对全院本季度的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反馈。
通过对风险发生的时间、原因和事件性质的分析,提出潜在风险、存在风险的改进措施。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护理工作内容认真记录和总结问题,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护理方法。
(4)对小组护理成员展开定期和不定期的管理抽查,督促护理工作的有效执行,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和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不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两组风险事件对比
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两组风险事件对比[n(%)]
组别
例
数
导管
脱落
坠床跌伤
肺部
感染
总发生
率
实验组
7
5
1
(1.33%)
(0.00%)
1
(1.33%)
2
(2.67%)
对照组
7
5
3
(4.00%)
27
(29.6734%)
4
(5.33%)
14
(18.67%)
x2----10.075
P----0.0015
3.讨论
随着大健康概念不断深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追踪管理法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
追踪管理法主要是指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重视基础护理,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从而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模式[3]。
在实施追踪管理法的护理服务中,主要是通过建立追踪管理小组,加强对组内成员的培训,明确人员的分工合作及团队内协作情况,明确组长的管理职责,加强小组的质量控制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以提高护
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循闭环管理。
追踪管理法同时采取定期抽查督导的模式评价护
理成果,通过小组的周例会和月例会及时纠正和反馈护理服务期间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确保护理过程严格按照相应
的标准展开操作[4]。
此外,通过追踪管理法管理,还可为患者其提供良好的康复
休养环境,保持身心舒适,积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患者实施追踪管理
法管理不仅能够最大化的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可提高患者的主观感受,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和质量[5]。
本次研究显示,管理组患者的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有2例(2.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14例
(18.67%),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通过调查两组患者的安全认知程度,管理组的风险管理意识,评分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P<0.05。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追踪管理法实施护理风险及服务管理,可以提高患者
的风险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任度,有利于医疗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弘,黄金姣,黄伟贞, 等.追踪管理法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6):147-148.
[2]谭芳.追踪管理法应用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2):39-40.
[3]刘军平.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
理,2019,10(20):158-160.
[4]曹晓丹,林央央,陶洁静.追踪管理法在分娩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4):130-131.
[5]黄艺.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
业,2019,16(2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