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组织或参加的各种服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实现学习的有效过程,以及增进全社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管理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施加了越来越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以身作则、在社会实践中彰显自身的价值,把学习的成果带出校园,成为全社会注重和提倡的社会活动者。
因此,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和推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发展,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最大作用,充分实现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那么,如何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志愿服务效果,成为了研究者们近几年来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建立有效的行政审批制度,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防止违法乱象出现。
一是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程序,建立负责人责任制和有序的审批程序;二是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责任主体,将志愿服务纳入必修课程,让学生将志愿服务融入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落实制度的强制性,考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的责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滥用或滥发志愿者。
其次,要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完善学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科学的服务结构体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给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开设志愿
服务专业,培训志愿者,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招募、培训、补助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此外,要加强志愿者的管理,推行志愿者认证制度。
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提高其质量和正确率;构建有效的志愿者考核体系,科学考核志愿者的素质;建立志愿者资质认证制度,提高志愿者的素养、职业能力,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规范志愿者的活动行为,落实志愿者的监督和责任,防止志愿服务活动的违规行为。
最后,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是社会实体可以发挥志愿者们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作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跃;二是社会实体可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和素质培训;三是企业通过捐赠、拨款等方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需要学校、社会实体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要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发展,在改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志愿者管理、拓宽志愿服务资源支持等方面都应积极探索,以维护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