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5:图文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转换
近年高考图文转换的命题趋向
1.“图文转换”题型热度很高。
三年来一直集中在描述构思框架、描述图案内容、揭示图案寓意等方面。
考查形式是由图表(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流程图等)、徽标、图片、漫画等转化为文字语言。
2.题型具有综合性,选材贴近现实生活。
易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般为主观题,分值在4~6分;命题时注重挖掘现实,聚焦民生热点,创设特定情境,展现特殊意义;常要求考生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材料,揭示隐含信息、深刻寓意,或进行综合评价。
【走进高考】
例1: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例2: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
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考点探究】
考纲在线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表达应用:E
图文转换并非单独考点,近三年高考多套试卷涉及。
“图文转换”涉及的考点有压缩语段,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综合性强,其载体是“图”,核心是“转换”。
简要解读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表格、徽标、漫画、图片、示意图等)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表述),转换的信息要准确、全面、有条理。
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更不能进行虚构。
图文转换题在高考试卷中的考查形式主要是主观性试题,对考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能准确、全面、有条理地描述图表内容,还要能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或揭示隐含信息和深刻寓意,或得出某种结论,进行某种评价。
【夯实基础】
图文转换题已成为高考的热门考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图表类
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
该题型命题形式大体上包括表文、图文转换两类。
在表达要求上,包括把图表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两类。
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
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题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近两年,流程图的考查频率较高,做流程图类的图文转换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看清楚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注意箭头方向。
流程图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能遗漏;箭头的方向表示事件发展的走向或动作行为的趋势,需要特别注意;箭头上的词语,表示概念(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每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分析其间的关系。
判断概念间是否存在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进行连缀。
二、徽标类
徽标是带有特殊含义的图标、徽章。
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
通过图像、形状、颜色、质地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
解答徽标一类的图文转换题,就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颜色、质地要素一般试题中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图像的构成部件分别承载的含义,各元素及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特别要注意有些元素或部件承载了多种含义。
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三、图片类
这里的图片包括绘画和照片,它用线条色彩等来描绘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情感、思想和趣味。
高考语言表达题借助对画面的描绘,考查考生阅读画面的能力和联想、想象及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般来说,描绘图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描绘场景;②放大细节;③想象故事;④传达心声;⑤揭示主题。
四、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记叙类漫画可以从人和事两个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等外貌特征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应与现实生活作合理化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答题技巧】
一、“图表类”解题思路、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种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
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因此要重视数据变化。
具体而言,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①题目中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往往有“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
②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表达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③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XX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在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二、“徽标类”解题思路、技巧
1.仔细观察,全析构图要素。
新颖的徽标往往通过独特的设计来激发人们的联想。
整体把握它的外形特点,明确构图要素。
注意图中的字母及其艺术变体,看清图中有哪些线条、文字、图形,分析它们的大小、位置是怎样的,从文字、数字、图形等方面多角度把握徽标传达的信息。
2.读懂文字,抓住主体。
一般来说,在徽标中总会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个徽标是什么组织、什么行业的,或是用于什么活动的。
3.善于联想,理解变形。
很多徽标都对汉字、英文字母做了抽象化的变形。
这些变形非常美妙,富有动感,寓意深刻。
扣住徽标主题,由表及里,通过联想,揣摩活动的名称、内容,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些汉字、英文字母的变化所包含的寓意。
4.有序说明,规范语言。
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还要采用规范的说
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三、“图片类”解题思路、技巧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抓住细节,突出特征,解说寓意,符合要求。
1.整体理解就是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即什么人做什么事;画家、摄影家总是通过某些细节突出某种特征以强调自己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东西。
2.抓住细节,突出特征,就是要善于发现这些细节和画面特征,理解作者的用意,并在语言转换时突出这些细节和特征。
3.解说寓意时要准确理解画面寓意,解说画面时要扣住画面寓意,即使题目没有要求解说寓意也要如此。
符合要求即要看准命题意图,按要求答题。
四、“漫画类”解题思路、技巧
1.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3.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答案】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得认真观察此图,明确各层级的关系。
根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得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接着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结束后,需要再进一步修订。
只要依照顺序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 【答案】不矛盾。
鲁迅先生强调画眼睛,是因为画眼睛能集中表现人物的特征。
而丰子恺先生的《村学校的音乐课》不画眼睛,只画嘴巴,是为了凸显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热情。
画中孩子们张得圆圆的嘴巴,已经展现出了他们积极参与歌唱、沉醉于音乐魅力的状态,极为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理解鲁迅的话的含意和丰子恺的漫画的内容。
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人物的眼睛能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等特征。
但“画他的眼睛”的前提是要能够展现出人物的特点。
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展示的是与“音乐”有关的人物群像,并不需要具体表现出每个人的形象特点。
而且丰子恺特意勾勒出了学生们张得圆圆的嘴巴,相比画眼睛,这更能凸显乡村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热情。
作答时要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再结合漫画内容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