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措施作者:李欣欣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5期
李欣欣
黑龙江森工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
组采用传统护理法,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将两组患者的内瘘护理效果进行全面对比。
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有2例出现阻塞现象,概率为2.67%,在对照组中,
4例出现狭窄,2例阻塞,3例血栓,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从并发症发生概率上来看,对照
组明显比护理组要小,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内瘘成熟时间上来看,对照组平均成熟时间为(8.2±0.5)周,护理组平均成熟时间为(6.1±0.8)周。
和对照组相比,
护理组内瘘平均成熟时间要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合
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讲,强化心理护理,进行正确的穿刺技术,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和内瘘护理,能够缩短患者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的
治疗结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5)08(a)-0154-03
[作者简介] 李欣欣(1982-),女,黑龙江尚志人,主管护师,学士学位,从事血液透析
工作。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在患者出现肾脏衰竭的时候,应该在第一时间建立起血管通道,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已达到清除患者体内毒性的目的。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静脉与动
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患者的重要血管通道,同时这也是保证透析治疗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管病变,所以,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保护动,静脉内瘘,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该研究选
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部分
患者使用了内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该实验
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且具有中学以
上文化程度,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诊疗标准,已经排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长期卧
床生活不能自理者,精神分裂症,意识障碍,恶性肿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者。
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肾小球过滤小于30 mL/min。
在所有患者中1型糖尿
病者15例,2型糖尿病者135例。
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护理组与对比组,每组75例,
对比组男患者47例,女患者28例,年龄最大者79周岁,最小者47周岁,平均年龄为
(68.4±5.9)岁,平均病程为(5.7±1.4)年;护理组男患者45例,女患者30例,年龄最大者81周岁,最小者46.8岁,平均年龄为(69.1±5.3)岁,平均病程为(5.3±3.8)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相关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穿刺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在
对照组基础上,护理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相关护理工作。
1.2.1心理护理和一般治疗方式相比,血液透析的时间明显较长。
在接受透析中,患者
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认为自己是累赘,不应继续接受治疗,进而对治疗丧失信心。
有相
关学者认为,不良情绪出了影响胰岛素分泌之外,还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极大影响。
对于
此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关心和爱护患者,针对患
者的实际情况,利用有效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认真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通过这
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纠正患者不良情绪,令其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控制血压,血糖。
1.2.2 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饮食,应依照相关原则制定。
并在严格将水
分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在进行透析工作的时候,应该禁止患者喝水。
这样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并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机率。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并对其发放饮食指导的相关资料,这不但能够令患者能够了解好科学合理饮食,同时也能够减
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原则如下。
①提供优质蛋白:推荐量为1.0~1.2 g/(kg·d)。
糖尿病患者每餐的蛋白质百分比应该
控制在60%左右,且必须为富含氨基酸的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比如:牛奶,精瘦肉,鱼等等。
并将这些蛋白质平均分配到患者日常饮食中。
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是关键所在,且在保证患
者蛋白质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将其血糖值控制在标准范围中。
②热量的摄取: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摄取热量为30~36 cal/kg,脂肪总量不能超过60 g/d,并选择优质的小麦粉来代替主食,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低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比如绿
豆粉丝,山药,地瓜,藕粉等等,保证膳食热量达到平衡。
③患者每天应该控制钾和钠的摄入量,石食盐摄入量每天应该控制在3 g以下,避免进食
高盐食品,比如咸菜等等。
因为肾脏发生病变的缘故,令糖尿病肾病患者排钾功能下降,因此,也应该注意其每日钾摄入总量,如果患者出现了高血钾现象,就应将钾摄入量调整为
1500~2000 mg。
1.2.3术前护理如果患者的肌酐值在500 mol/L和肾小球过滤值为20 mL/min以下时,
需要对患者立即进行静脉内瘘术。
在进行手术前一周,禁止对患者的瘘侧上肢测量血压,也不
能进行输液工作。
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处理的时候,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关于静脉内瘘术的相关
操作,令其做好心理准备,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为主动的接受相
关治疗[1]。
严格依照内瘘术有关的规程进行相关操作。
①穿刺护理。
糖尿病患者动脉与静脉内瘘护理应该将皮肤穿刺护理工作加以注意,严格依
照相关章程进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和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应该保持在
8~10 cm。
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性的轮换穿刺点,不能在患者同一部位皮肤反复性穿刺。
②内瘘护理。
患者如果出现了局部水肿或者内瘘震颤的情况,医护人员应该严格观察,并
保证局部位置的干燥慈宁宫,防止感染的发生。
当透析结束以后,应该对患者的瘘内进行压迫,时间控制在10~15 min,这样能够将血液有效止住。
护士在拔针的时候,应该在针头完全拔出
的时候对血管穿刺点进行有效压迫。
③户外锻指导。
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病患的血管壁比较薄且细,经常性的进行户
外锻炼,能够令患者血管壁增厚,保证内瘘扩张,同时延长其寿命[2]。
④内瘘使用时机。
糖尿病肾病患者因长期受到高血糖与高血脂高血压的影响,因此再其血
管内皮中会出现受损现象,严重者动脉硬化,在其血管内皮下方出现周扬斑块。
血管韧性度下降,令内瘘术的难度增大。
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术后早期应该尽量的避免应用(可
以使用临时性血管通道过渡)启用内瘘的时候应该在术后6~8周为适合,这样能够在根本上避
免内瘘未成熟或血管充盈度差而出现的穿刺失败现象发生,最终令内瘘受损。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狭窄,血栓,内瘘阻塞等现象与内瘘成熟时间进行全面对比。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使用SPSS15.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利用(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候,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情况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有2例出现阻塞现象,概率为2.67%,在对照组中,4
例出现狭窄,2例阻塞,3例血栓,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从并发症发生概率上来看,对照组
明显比护理组要小,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内瘘成熟时间比较情况
从内瘘成熟时间上来看,对照组平均成熟时间为(8.2±0.5)周,护理组平均成熟时间为(6.1±0.8)周。
和对照组相比,护理组内瘘平均成熟时间要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现象,到了糖尿病晚期,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3]。
从当前的以辽宁技术来看,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式为你血液透析,在对患者进行该项治疗之前,要对其进行静脉造瘘术,这里的内瘘主要指的是外科手术中将动
静脉相吻合的血管通路,利用这一通道,能够将患者动脉壁血流转化成为静脉血流[4],最终令血流量增多,压力加强,扩张血管壁,进而形成动脉化血管,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时候,
可以直接穿刺血管,已取得足够的血流量,糖尿病会引起患者脂代谢和微血管异常,容易出现
管腔缩小,血管变差和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部分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或者高血脂症,易引起血
栓[5]。
另外,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抵抗力也较常人低,因此极易发生感染现象。
所以说,加强内瘘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从该次相关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在对所
有患者进行了护理以后,护理组患者有2例出现阻塞现象,概率为2.67%,在对照组中,4例出
现狭窄,2例阻塞,3例血栓,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从并发症发生概率上来看,对照组明显
比护理组要小,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项结果充分说明,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造内瘘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从内瘘成熟时间上来看,对
照组平均成熟时间为(8.2±0.5)周,护理组平均成熟时间为(6.1±0.8)周。
和对照组相比,护理组内瘘平均成熟时间要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内瘘成熟时间的减少,可以节省患者的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讲,强化心理护理,进行正确的穿刺技术,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和内瘘护理,能够缩短患者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升患
者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的治疗结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
[参考文献]
[1] 李平,谢院生.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基础与临床[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9: 3-8.
[2] 刑焕芝.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3) :286-287.
[3] 李小英.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4,1(1) : 120-121.
[4] 赵蓓蓓.浅谈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调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11(1):99-100
[5] 梁引弟.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3,19(18):131-132.
(收稿日期: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