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楚游日记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最新楚游日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三月初一日桂王临朝,命承奉刘及王承奉之侄设斋桃花冲施僧。

静闻往投斋,唔王承奉之侄,始知前投揭议助之意,内司不爽。

盖此助非余本意,今既
得金物,更少贷于刘,便可西去。

静闻见王意如此,不能无望。

余乃议先往道州,游九疑,留静闻候助于此,余仍还后与同去,庶彼得坐俟,余得行游,为
两便云。

初二日乃促得金祥甫银,仍封置金寓,以少资随身。

刘许为转借,期以今日,复不能得。

予往别,且坐候之,遂不及下舟。

初三日早出柴埠门登舟。

刘明宇先以钱二千并绢布付静闻,更以糕果追予
于南关外。

时余舟尚泊柴埠未解维,刘沿流还觅,始与余遇,复订期而别。


日风雨复作,舟子迁延,晚移南门埠而泊。

初四日平明行,风暂止,夙雨霏霏。

下午过汊江,抵云集潭,去予昔日被
难处不远,而云集则艾行可沉汨之所也。

风雨凄其,光景顿别,欲为《楚辞》
招之,黯不成声。

是晚泊于云集潭之西岸,共行六十余里。

初五日雷雨大至。

平明发舟,而风颇利。

十里,过前日畏途,沉舟犹在也。

四里,过香炉山,其上有滩颇高。

又二十五里,午过桂阳河口,桂阳河自南岸
入湘。

〔舂水出道州舂陵山,岿水出宁远九疑山,经桂阳西境,合流至此入湘,为常宁县界。

由河口入,抵桂阳尚三百里。

〕又七里,北岸有聚落村落名松北。

又四里,泊于瓦洲夹。

共行五十里。

初六日昧爽行,雨止风息。

二十里,过白坊驿,聚落在江之西岸,至此已
入常宁县界矣。

又西南三十里,为常宁水口,其水从东岸入湘,亦如桂阳之口,而其水较小,盖常宁县治犹在江之东南也。

又西十五里,泊于粮船埠,有数家
在东岸,不成村落。

是日共行六十五里。

初七日西南行十五里,河洲驿。

日色影现,山冈开伏。

盖自衡阳来,湘江
两岸虽冈陀缭绕,而云母之外,尚无崇山杰嶂。

至此地,湘之东岸为常宁界,
湘江西岸为永之祁阳界,皆平陵扩然,冈阜远叠也。

又三十里,过大铺,于是
两岸俱祁阳属矣。

上九州滩,又三十里,泊归阳驿。

初八日饭后余骤疾急病,呻吟不已。

六十里,至白水驿。

初拟登访戴宇完,谢其遇劫时解衣救冻之惠,至是竟不能登。

是晚,舟人乘风顺,又暮行十五里,泊于石坝里,盖白水之上流也。

是日共行七十五里。

按《志》:白水山在祁阳
东南二百余里,山下有泉如白练。

(缺)去祁阳九十余里,又在东北。

是耶,非耶?
初九日昧爽,舟人放舟,余病犹甚。

五十余里,下午抵祁阳,遂泊焉,而
余不能登。

先隔晚将至白水驿,余力疾起望西天,横山如列屏,至是舟溯流而
西,又转而北,已出是山之阳矣,盖即祁山也。

山在湘江北,县在湘江西,祁
水南,相距十五里。

其上流则湘自南来,循城东,抵山南转,县治实在山阳、
水西。

而县东临江之市颇盛,南北连峙,而西向入城尚一里。

其城北则祁水西
自邵阳来,东入于湘,遂同曲而东南去。

初十日余念浯溪之胜,不可不一登,病亦稍差chài病愈,而舟人以候客未发,乃力疾起。

沿江市而南,五里,渡江而东,已在浯溪下矣。

第所谓狮子袱者,在县南滨江二里,乃所经行地,而问之,已不可得。

岂沙积流移,石亦不
免沧桑耶?浯溪由东而西入于湘,其流甚细。

溪北三崖骈峙,西临湘江,而中崖最高,颜鲁公所书《中兴颂》高镌崖壁,其侧则石镜嵌焉。

石长二尺,阔尺五,一面光黑如漆,以水喷之,近而崖边亭石,远而隔江村树,历历俱照彻其间。

不知从何处来,从何时置,此岂亦元次山所遗,遂与颜书媲胜耶!宋陈衍云:“元氏始命之意,因水以为浯溪,因山以为峿山,作室以为廡亭,三吾之称,
我所自也。

制字从水、从山、从广,我所命也。

三者之目,皆自吾焉,我所擅
而有也。

”崖前有亭,下临湘水,崖巅石巉簇〔立〕,如芙蓉丛萼。

其北亦有
亭焉,今置伏魔大帝像。

崖之东麓为元颜祠,祠空而隘。

前有室三楹,为驻游
之所,而无守者。

越浯溪而东,有寺北向,是为中宫寺,即漫宅旧址也,倾颓
已甚,不胜吊古之感。

时余病怯行,卧崖边石上,待舟久之,恨磨崖碑拓架未
彻通撤而无拓者,为之怅怅!既午舟至,又行二十里,过媳妇娘塘,江北岸有石娉婷立岩端,矫首作西望状。

其下有鱼曰竹鱼,小而甚肥,八九月重一二斤,
他处所无也。

时余卧病舱中,与媳妇觌dī当面面而过。

又十里,泊舟滴水崖而后知之,矫首东望,已隔江云几曲矣。

滴水崖在江南岸,危岩亘空,江流寂然,荒村无几,不知舟人何以泊此?是日共行三十五里。

【译文】
三月初一日桂王上朝处理王府事务,命令刘承奉和王承奉的侄子在桃花冲
设斋饭施舍僧人。

静闻前去吃斋,见到王承奉的侄子,才知道这之前金祥甫写
启事送到内司商议救助我几个的那个意向,内司没能应承。

这个救助方式不是
我的本意,如今既然得到金祥甫借给的银两,再向刘明宇稍微贷一些,便可往
西旅游。

静闻见王承奉意下如此,不能没有一点指望。

于是我与静闻商议决定,我先前往道州,游历九疑山,留下静闻在此等候救助,我重新回到衡州城后与
他一同走,这样他得以坐等救助,我得以出游,符合双方各自的心愿。

初二日这天才催到金祥甫借给的银两,我将它仍然封起来放在寓所,只随
身带少量费用。

刘明宇答应为我转借资金,约定今天就借到交给我,结果又不
能拿到。

我去与他辞别,并坐在他家中等候他,于是未来得及上船。

?
初三日早早地出了柴埠门登上船。

刘明宇先将两千文钱连同一些绢布交给
静闻,再带着糕点果品到南关外追赶我。

当时我乘的船还停泊在柴埠,没有开船,刘明宇沿江流找回来,才与我相遇,我俩又约定了见面的日期才辞别。


天风雨又起,船夫有意拖延,晚间将船划到南门埠停泊。

初四日天亮时出发,风暂时停了,昨日以来的霏霏细雨仍不停地下着。


午经过汉江,抵达云集潭,这里离开我前些天遇难的地方不远,就是艾行可沉
没的处所。

风雨寒凉,风光景物顿时变了样,想依照《楚辞》句式吟诵一段悼
念文为艾行可招魂,但心神沮丧说不出话。

晚上停泊在云集潭西岸,这天共行
了六十多里。

初五日雷声隆隆,大雨倾注。

天亮时开船,风很便于航行。

十里,经过前些天遭抢劫的那段凶险可怕的路,那只沉船的'残骸还在。

再行四里,经过香炉山,它的上游不远处有个沙滩很高。

又行二十五里,中午过了桂阳河口,桂阳河从湘江南岸汇入湘江。

〔春水源出道州春陵山,岿水源出宁远县九疑山,流经桂阳州西境而合流,到此处汇入湘江,成为常宁县县界。

从河口进入桂阳
河航行,抵达桂阳州城还有三百里。

〕又行七里,江北岸有个村落名叫松北。

又行四里,停泊在瓦洲夹。

这夭共行了五十里。

初六日黎明开船,雨不再下,风也停了。

行二十里,经过白坊释,村落位
于江的西岸上,到这里已进入常宁县界了。

又往西南行三十里,为常宁县来的
水汇入湘江的水口,那水从东岸汇入湘江,也如同桂阳河汇入湘江的水口处一样,但它比桂阳河小。

大概常宁县城还在江的东南方。

又往西行十五里,停泊
在粮船埠,有几家人住在江东岸,不成村落,这天共行了六十五里。

初七日往西南行十五里,到河洲骤。

日光隐隐闪现,山冈相互分隔开并低
伏下去。

大概说,从衡阳县来,湘江两岸虽然山冈坡垄盘绕绵延,但云母山之外,还没见到其它高峻陡险的山。

到此地,湘江的东岸为常县地界,湘江的西
岸为永州府的祁阳县地界,两边都是平衍宽展的大土山,远处冈阜交错重叠。

又行三十里,过大铺,从大铺以后江两岸就都是祁阳县的辖地了。

上了九州滩,又行三十里,停泊在归阳释。

初八日饭后我骤然得病,不停地呻吟。

行六十里,到白水释。

起初打算登
岸去拜访戴宇完,感谢他在我遭到抢劫时解衣救冻的恩惠。

现到了这里竟然不
能登岸。

这晚,船夫乘风顺,傍黑后又行十五里,停泊在石坝里,这是白水的
上游。

这天共行了七十五里。

〔按照志书记载:白水山在祁阳县东南两百多里,山下有泉流,如同白练。

(有缺文)距离祁阳县城有九十多里,又在县城的东北方。

这记载是对还是错?〕
初九日黎明时,船夫开船,我仍病得很历害。

行了五十多里,下午抵达祁
阳县城,船便停泊下来,而我居然不能登岸。

这之前,昨晚船将到白水骚时,
我竭力支撑着病体起来向西天眺望,见一山横贯如同一道屏障,从白水骚后船
溯流西行,后又折往北,到祁阳县城便已经绕到那山的南面了,那山大概就是
祁山。

祁山在湘江北面,县城在湘江西岸、祁水南岸,山与县城相距十五里。

县城的上游,湘江从南面流来,顺城东流去,抵达山下而折向南,县城实际上
在祁山南面,湘江西岸。

县城东边临江的集市很兴盛,南北贯连,从集市上向
西进入城中还有一里。

城的北面,祁水从西面的邵阳县流来,绕到城东汇入湘江,合流后便往东南绕流而去。

初十日我心想语溪的胜迹美景,不可不登陆一游,病也稍好了些,而且船
夫因为等候其他乘客未开船,于是竭力支撑着病体起身登上岸。

沿江边的集市
往南,走五里,渡过江流向东过去,便已在涪溪的下面了。

听说狮子袱在县城
南边离江两里远的地方,就是我已经过的地方,但四处询问,却已找不到。


道是因为泥沙淤积水流迁徙,使得石头也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迁吗?语溪从东
往西汇入到湘江,水蒯良细小。

溪北面三座山崖并列耸立,西临湘江。

中间的
山崖最高,颜鲁公书写的《中兴颂》高高地刻在崖壁上,它的侧边镶嵌着一块
石镜,那石块长两尺,宽一尺五,有一面光亮而颜色是黑的,如同用水喷在漆上,近处崖边的亭子、石头,远处江对面的村庄树木,都清晰地映射到石块上。

不知这石镜是从何处弄来,何时嵌到崖壁上的,难道也是元次山遗留下来,从
而与颜鲁公书写的《中心颂》相媲美的吗?宋人陈衍说,“元氏起初命名的意思是:因水而命名为语溪,因山而命名为晤山,建屋而命名为瘩亭,三‘吾,的
名称,是我自个取的,所造的三个字分别以‘水’、以‘山’、以‘广’作为
偏旁部首,是我构想的。

三样景物的名目,都是从我开始,都是属于我专有的。

”山崖前有座亭子,下临湘水,山崖顶部石头高峻丛集,如同芙蓉花上丛
密的粤片。

山崖北面也有座亭子,如今亭中置放着伏魔大帝的塑像。

山崖的东
麓为元颜祠,祠中空荡荡的而且狭小。

祠前有三间屋子,是供人们驻留而游览
此地的处所,但没有守护的人,越过屑溪往东,有座寺朝向北面,这是中宫寺,它就是漫宅的旧址,已经倒塌得很严重,不能产生凭吊往古事迹的感慨。

当时
我因病怕走路,躺在山崖边的石头上,等船好长时间,遗憾的是拓印摩崖碑的
架子没有撤除但没有拓工,为此感到怅然若失。

已经是中午船才来到,又行二
十里,经过媳妇娘塘,江北岸有块岩石,如婷婷女子立在岩端,举头做出向西
望的姿势。

石头下面的水中有一种鱼叫竹鱼,小而很肥,到八九月间可以长到
一二斤重,其它地方没有这种鱼。

当时我卧病船舱中,仅仅看了媳妇石一眼就
过去了。

又行十里,船停在滴水崖后才知道那石的特别,举首向东望去,已经
隔着几曲江流几重云雾了。

滴水崖位于江南岸,高高的岩石耸贯云空,江流静
静地流淌,周围只有几个荒僻的小村子,不知船夫何以停泊在此。

这天共行了
三十五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