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康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天“十一”国庆节,我去北京旅游,在故宫的人山人海中,竟与五年不见的小学同学,真是太让人欣喜了。

②在IT业工作的小段向本报记者投诉,洗衣机出问题后,打电话给该品牌维修部的人员,但是他们都以各种理由。

③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力度正增强。

④ 是公安机关,其他公共权力部门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 . 萍水相逢推脱日见不但/也
B . 不期而遇推托日渐不但/也
C . 不期而遇推脱日渐不单/也
D . 萍水相逢推托日见不单/也
2. (2分)(2018·东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价值与国际声誉。

B . 该研究课题负责人说,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新稻种具有引领作用,对指导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C . 开征环境保护税,有利于发挥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

环境保护税的立法,也增强了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

D . 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
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①它的提升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
②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
③文明程度是国家的软实力
④还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⑤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A . ③①⑤④②
B . ①⑤②④③
C . ①④⑤②③
D . ①⑤③④②
4. (2分)下列引用的名句与情境契合的一项是()
A . 某校举办读书节,大家一致认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多读书、读好书很重要。

B . 高三成人仪式上,代表发言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让我们郑重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C . 某校举办演讲比赛,参赛代表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一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


D . 校运会接力赛,主持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大家相互配合,赛出好成绩。


5. (2分)(2017·镇江模拟)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 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 . 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看法。

C . 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 . 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6. (11分) (2017高三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秉忠,字仲晦。

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

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

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

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后弃而隐武安山中。

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

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

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

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

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

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世祖大爱之。

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

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

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

明年,征云南。

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已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

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

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

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

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

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
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扈从至上都。

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

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有文集十卷。

(选自《元史·刘秉忠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过:经过,路过。

B . 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赞:赞颂,赞美
C . 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相:审察,勘查。

D . 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宪:法令,制度。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皇帝即位前如果为太子,自然居于东官,也就没有潜邸;如果非以太子身份继位登基的,则称其即位之前原来的住所为“潜邸”。

B . 《易》也称《周易》《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

后来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一起并称“五经”。

C . “癸丑”“己未”为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十二天干和十地支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 .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

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秉忠才华横溢,不拘一格。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出仕后又弃官隐居为僧。

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颇受赏识。

B . 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宽厚。

在攻打宋时,他常以天地有好生之德劝喻皇上不要滥杀无辜,因他得以保全性命的百姓不可胜数。

C . 刘秉忠精通治理,敢担责任。

他以天下为己任,通晓治理之道,善于古为今用,辅佐世祖建立元朝,并为元朝定规立制费尽心血。

D . 刘秉忠恬淡闲散,好学不懈。

身居高位后,他仍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日恬淡安静,与以往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自乐。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②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7. (11分) (2017高一下·黄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舍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衡少善属文连缀
B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兆
C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 .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使眼色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阳嘉:汉顺帝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 .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

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 . 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 .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 . 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

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 . 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 . 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

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释】①千秋岁: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yuā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飘零”两句,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转折有致,从中可知此时词人内心的哀怨。

B . “碧云暮合空相对”说明词人所待之人(事)迟迟不来。

这所待之人(事)既可指女子,又可以理解成君主的赏识。

C . “春去也”两句,由眼前想到今后。

“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以虚入实,既有惜春之情,又有对前途的无望。

D . 此词由春景春情引发,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以景结情,蕴藉含蓄,感人肺腑,集中抒发了贬徙之痛,飘零之苦。

(2)请简要描述本词开头四句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里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
10. (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伊和他
叶圣陶
温和,慈爱的灯光,照在伊丰满、浑圆的脸上;伊的灵活有光的眼,直注在小孩——伊右手围住他的小腿,左手指抚摩他柔软的头发——的全身,自顶至踵,无不周遍,伊的心神渗透了他全身了。

他有柔滑如脂的皮肤,嫩藕似的臂腕,肥美、鲜红的双颐,澄清、晶莹的眼睛,微低的鼻,小小的口;他刚才满两岁。

伊抱他在怀里,伊就抱住了全世界,认识了全生命了。

他经伊抚摩头发,回头看着伊,他脸上显呈出来的意象,仿佛一朵将开的花。

他就回转身来,跪在伊怀里,举起两只小手,捧着伊丰满的面庞,还将自己的面庞凑上去偎贴着,叫道,“妈!”小手不住的在伊脸上轻轻的摩着,拍着。

这是何等的爱,何等的自然,何等的无思虑,何等的妙美难言!
钟摆的声音,格外清脆,发出一种均匀的调子,给人家一个记号,指示那生命经历“真时”,不绝的在那里变化长进。

伊和他正是这个记号所要指示的,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爱,他们爱的生命,正在那里绵延的、迅速的进化哩。

他的小眼睛忽然被桌上一个镇纸的玻璃球吸住了,他的面庞便离开了伊的,重又回转身去,取球在手里。

“红的……花!白的……花!”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灌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他的小灵魂真个开了花了!
“你喜欢这花呀。

”伊很真诚的吻他的肩,紧紧的依贴着不动。

他将球旋转着;他小眼睛里的花,刻刻有个新的姿态;他的小口开了,嘻嘻的笑个不住。

伊仍旧伏着看他,仍旧不动。

“天上……红的……云,白的……云,红的……星,白的……星!”他说着,一臂直伸,指着窗前,身体望侧倾斜,“妈!那边去。

伊就站了起来,抱他到窗前。

一天的月光,正和大地接吻;温和到极点,慈爱到极点,不可言说。

“天上有亮么?”伊发柔和绵美的声音问。

“那边,亮!一个……星!两个……星!四个星!六个星!十一个星!两个星!…… 一只恋月的小鸟,展开双翅,在空碧的海里浮着。

离开月儿远了,又折转来浮近去,充量呼吸那大自然的恩惠。

那小鸟又印入了他澄清、晶莹的小眼睛里了。

他格外的兴奋,举起他握球的小手,“一个……蜻蜓!来!捉他l”就将球掷去。

那球抛起不到五寸就下坠,打着在伊左眼的上角,从伊的臂上滚到地上。

伊受了剧烈的激刺了,有几秒钟功夫,伊全不感觉什么。

后来才感痛,不可忍的痛!伊的眼睛张不开了,但能见无量数的金星在前面飞舞。

眼泪汩汩的涌出来,两颊都湿了;伊的面庞伏在他小胸口,仰不起来。

这个时候,他脸面的肌肉,都紧张起来;转动灵活的小眼睛,竞呆了,端相着伊,表显一种恐惧,怅惘,可惜的神情,—一因为他听见玻璃球着额发出的沉重的声音——仿佛他震荡的小灵魂在那里说道:“这怎样!没有这回事罢!”
伊痛得不堪.泪珠伴着痛,滴个不休;面庞还是伏在他的小胸口。

他慢慢的将小手扳起伊的面庞。

伊虽仍旧是痛,却不忍不随着小手的力仰起来。

伊的面庞变了:左眼的上角,高起了一大块,红而近紫;眼泪满面,照着月光,有反射的光。

伊究竟忍不住这个痛,不知不觉举起左手,按那高起的一块。

他看了,上下唇紧阖,并为一线,向两边延长。

动了几动,终子忍不住,大张他的小口,哑的哭了出来。

红苹果似的两颐,被他澄清、晶莹的泉源里的水洗得通湿。

伊赶忙吻他的额,脸上现出美丽的,感动的,心底的笑,和月一样的笑。

这时候,伊的感觉,一定在痛以上了。

……
一九二0,八,一二
(选自一九二0年九月《新潮》第二卷第五号)
(1)文章写“他”玩玻璃球伤了“伊”眼睛这一内容,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2)简要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3)本文重点描绘了一幅母子亲情图,请简要概括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 (20分) (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再到湖上
【美】爱·布·怀特
①大概在一九〇四年的夏天,父亲在缅因州的某湖上租了一间露营小屋,带了我们去消磨整个八月。

假期过得很愉快。

自此之后,我们中无人不认为世上再没有比缅因州这个湖更好的去处了。

一年年夏季我们都回到这里来——总是从八月一日起,逗留一个月时光。

就在几星期前,强烈的向往驱使我再去看看那些梦魂萦绕的老地方。

我决定
把我的孩子带了去,因为他从来没有让水没过鼻梁。

②在去湖边的路上。

我缅想时光的流逝会如何毁损这个独特的神圣的地方——险阻的海角和潺潺的小溪,落日掩映中的群山,露营小屋和小屋后面的小路。

我缅想那条容易辨认的沥青路,以及那些已显荒凉的其它景色。

我对于那些清晨的记忆是最清楚的,彼时湖上清凉,水波不兴,木屋的卧室里可以嗅到圆木的香味,这些味道和从纱门透进来的树林的潮味混为一气。

木屋里的间隔板很薄。

由于我总是第一个起身,轻轻穿戴以免惊醒了别人。

偷偷溜出小屋去到清爽的气氛中,驾起一只小划子,沿着湖岸上一长列松林的荫影航行。

我记得自己十分小心不让划桨在船舷上碰撞,惟恐打搅了湖上大教堂的宁静。

湖岸上处处点缀着零星小屋,这里是一片耕地,湖岸四周树林密布。

有些小屋为邻近的农人所有,你可以住在湖边而到农家去就餐,湖面很宽广,湖水平静,没有什么风涛,有些去处看来是无穷遥远和原始的。

沥青路就离湖岸不到半英里。

③我和我的孩子回到这里,住进一间离农舍不远的小屋,就进入我所稔熟的夏季了,我感觉它与旧日了无差异。

次晨一早躺在床上,听到孩子悄悄地溜出小屋,沿着湖岸去找一条小船。

我开始产生他就是小时我的幻觉,由于换了位置,我也就成了我的父亲。

这一感觉久久不散,在我们留居湖边的时候,不断显现出来。

这并不是全新的感情,但是在这种场景里越来越强烈。

我好似生活在两个并存的世界里。

在一些简单的行动中,在我拿起鱼饵盒子或是放下一只餐叉,或者我在谈到另外的事情时,突然发现这不是我自己在说话、而是我的父亲在说话或是摆弄他的手势。

④次晨我们去钓鱼。

我感到鱼饵盒子里的蚯蚓同样披着一层苔藓,看到蜻蜓落在我钓竿上,在水面几英寸处飞翔,蜻蜓的到来使我毫无疑问地相信一切事物都如昨日一般。

水上的涟漪如旧,在我们停船垂钓时,水波拍击着我们的船舷有如窃窃私语,而这只船也就像是昔日的划子,一如过去那样漆着绿色,折断的船骨还在旧处,舱底更有陈年的水迹和碎屑。

我看看我的孩子,他正默默地注视着蜻蜓,而这就如我的手替他拿着钓竿,我的眼睛在注视一样。

我们钓到了两尾鲈鱼,把鱼从船边提出水面时不用什么抄网,只须在鱼头后部打上一拳。

⑤午餐前当我们再回到这里来游泳时,意外刮起一阵微风。

这地方看来完全是使人入迷的海湖。

这个湖你可以离开几个钟点,听凭湖里风云多变,而再次回来时,仍能见到它平静如故。

在水浅的地方,蛤贝的爬行踪迹也历历可见。

一群小鱼游了过去,游鱼的影子分外触目清晰。

沿着湖岸宿营的人在游泳,其中一个有洁癖,手里拿着一块肥皂。

多少年来总有这样的人拿着一块肥皂,年份的界限也跟着模糊了。

⑥上岸后到农家去吃饭,穿过丰饶的满是尘土的田野,橡胶鞋脚下踩着的只是条两股车辙的道路,而中间那股过去布满牛马蹄印和薄薄粪土的路不见了。

小路上长满了各种绿色植物和野草,有一刹那我深深怀念那条可供选择的中间道。

小路蜿蜒在阳光下,引我们走过网球场。

球网的长绳放松着,球网在干燥的午间松驰下垂。

日中的大地热气蒸腾,既饥渴又空荡。

农家进餐时有两道点心,一道是紫黑浆果做的馅饼,另一道是苹果馅饼。

女侍还是过去的普通农家女,仿佛没有时间间隔,给人一种幕布落下的幻象:女侍依旧是十五岁,只是秀发刚洗过。

⑦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生命的印痕都难以磨灭。

那永远不会失去光泽的湖,那树林永远不
能摧毁,那牧场上香蕨木和红松永远散发着芬芳。

对我说来,往昔的那些夏日是无穷宝贵而永远值得怀念的,那里有欢乐、恬静和美满。

⑧我们一如我儿时地过了整整一星期的露营生活。

白天鲈鱼上钩,阳光照耀大地;晚上我们躺在闷热的卧室里,小屋外微风吹拂。

当青年们弹着曼陀铃姑娘们跟着唱歌时,我们则吃着撒着糖末的多福饼;而在这到处发亮的水上夜晚,乐声传来又多么甜蜜!每天早上,红松鼠一定在小屋顶上嬉戏。

早饭过后,我们到商店去,—切陈设如旧。

我们在山间小溪探索,悄悄地。

乌龟在太阳曝晒的圆木间爬行,一直钻到松散的土地下,我们则躺在小镇的码头上,用虫子喂食游乐自如的鲈鱼。

⑨有天下午雷雨来临,又重演了—出我儿时所畏惧的闹剧。

一切都显得那么熟稔,首先感到透不过气来,接着是闷热,小屋四周的大气好像凝滞了。

天际垂下古怪的黑色,生命好像夹在一卷布里。

接着来了一阵风,那些停泊的船突然向湖外漂去,还有那作为警告的隆隆声。

以后铜鼓响了,接着是小鼓,然后是低音鼓和铙钹,再以后乌云里露出一道闪光、霹雳跟着响了。

诸神在山间咧嘴而笑,舔着他们的腮帮子。

之后是一片安静,雨丝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沙沙做声。

宿营人带着欢笑跑出小屋,平静地在雨中游泳;孩子们愉快地尖叫着在雨里嬉戏。

新鲜的感觉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⑩我的孩子又穿上那条冰凉的游泳裤,扣上泡涨了的腰带……
(选自《外国散文经典100篇》,冯亦代译,有删改)
(1)请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作者说感觉这个夏季“与旧日了无差异”。

请结合③至⑥段内容分条概括这些“感觉”。

(3)请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生命的印痕都难以磨灭!
②新鲜的感觉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

(4)本文在描写整整一星期湖边露营生活过程中,时时闪现着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这种今昔交织一体的构思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

12. (6分) (2016高二上·西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