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3.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每课一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中化学 1.3.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每课一练(含解析)鲁科
版选修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双选题]下列四个装置中,导线中的电子由左边一极流向右边一极的是( )
解析:电子由左边一极流向右边一极,则左边一极作负极。

答案:CD
2.某原电池,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 ) 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解析:Y电极质量增加,可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而在Y极(正极)上析出金属形成的。

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并把实验情况记录于下面,其中叙述合理的
是 ( )
①锌为正极,铜为负极②电解质溶液中H+浓度不变③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④铜极上有气泡产生⑤锌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④
解析:图中装置形成了原电池,Zn为负极,铜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H+移向正极,得电子生成H2,H+浓度减小,有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因此①②⑤不正确,③④⑥正确。

答案:C
4.X、Y、Z、M代表四种金属。

金属X和Z有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时,X溶解,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离子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解析:由原电池的原理可知:金属的活动性X>Z;由电解原理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Y;由氧化还原规律可知金属的活动性Y>M。

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M,即答案选A。

答案:A
5.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描述合理的是 ( )
NO.:28 Date:2012.2.9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
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解析:Zn、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Zn是负极,Cu是正极,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H+在Cu极得电子生成H2:2H++2e-===H2↑,若有1 mol e-通过,生成H2 0.5 mol。

答案:B
6.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
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项中的 ( ) A.A是Zn,B是Cu,C为稀H2SO4
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
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解析:A极逐渐变粗,说明A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在A极上析出;B极变细,说明B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进入了溶液中。

A和B两项反应为:Zn+H2SO4===ZnSO4+H2↑,则A选项中A极变细,B极不变,B选项中A极不变,B极变细;C和D两项反应为Fe+2AgNO3===2Ag+Fe(NO3)2,其中C选项中A极变细,B极变粗;D选项中A极变粗,B极变细。

答案:D
7.[双选题](2010·广东高考)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解析:该电池中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
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C项正确;负极上由于Zn放电,ZnSO4溶液中Zn2+的浓度增大,故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D项错误。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8.(8分)将Fe片和石墨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H2SO4中,一组插入FeCl3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1)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________。

A.石墨、石墨B.石墨、Fe片
C.Fe片、Fe片D.Fe片、石墨
(2)写出插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插入FeCl3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电解质溶液为H2SO4时,总反应为Fe+H2SO4===FeSO4+H2↑,则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当电解质溶液为FeCl3时,总反应为:Fe+2FeCl3===3FeCl2,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

答案:(1)A (2)2H++2e-===H2↑
(3)2Fe3++Fe===3Fe2+
9.(9分)为了避免锌片与Cu2+直接接触发生反应而影响原电池的放电效率,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按要求完成以下填空:
(1)此装置工作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电池中,锌和锌盐溶液组成____________,铜和铜盐溶液组成____________,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

(3)此盐桥内为饱和KCl溶液,盐桥是通过________移动来导电的。

在工作时,K+移向__________。

解析:该装置为锌铜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Cu+Zn2+,电池工作时,观察到①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②锌片不断溶解,③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其中Zn与ZnSO4溶液组成锌半电池,Cu与CuSO4溶液组成铜半电池。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K+向正极区(CuSO4溶液)移动,Cl-向负极区(ZnSO4溶液)移动,这样靠离子的移动形成闭合回路而导电。

答案:(1)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Zn+Cu2+===Zn2++Cu
(2)锌半电池铜半电池
(3)离子正极区(CuSO4溶液)
10.(10分)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

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乙中C极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随着H+的消耗,溶液pH逐渐变大。

答案:(1)A-2e-===A2+(2)Cu2++2e-===Cu
(3)变大(4)D>A>B>C
11.(12分)如图所示,甲池中电池反应式为2Fe3++Cu===2Fe2++Cu2+,已知B电极质量不变,C、D为石墨电极,乙池中为200 mL饱和NaCl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A极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写出乙池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电极质量减少0.64 g时,此时乙池中电解液中[OH-]=________ mol·L-1(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C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解析:由题知,甲池为原电池,A为负极,电极材料为Cu;乙池为电解池,C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D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

(3)A极有0.64 g Cu溶解时,转移0.02 mol电子,乙池中C极上生成0.01 mol Cl2,溶液中生成0.02 mol OH-。

答案:(1)负铜氧化
(2)2Cl--2e-===Cl2↑2H++2e-===H2↑
(3)0.1 0.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