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增多,对于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设计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中的抗震结构设计也在处于不断的发展
变化中,为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
随后在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抗
震结构,提高高层建筑安全性能。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地震灾害明显增多,为建筑结构带来
较大破坏,危害了人们人身财产安全。

多年来,地震的发生,严重损伤了建筑物,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使几十万人
失去了宝贵生命、健康身体,甚至于,为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创伤。

我国经济
在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城乡标志性建筑,人口密集度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一旦发生地震,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对此,加强抗震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

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地震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

然而,科技
水平不断提高,却仍然无法准确判断地震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以便人们做好防
护工作。

对此,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震到来时,尽量拖延建筑物倒塌时间,为人们提供充裕的逃生时间,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建设重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抗震设计的加入,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寿命。

当地震发生时,若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与财产安全。

另外,在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建筑工程的
主要用途、所处地理位置等,以此进行抗震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建筑抗震能力与
工程实际情况相符。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及
框架柱的布置应尽量横平竖直,竖向构件之间的拉结梁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
竖向构件的变形协调,更加合理的分配风荷载效应和地震效应。

楼盖在整个抗震
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整体性与建筑结构整体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不仅要求其
能够聚集和传递惯性力到其他子结构,同时还要求子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抵抗地震的作用。

若是竖向抗震里子结构的分布不均匀,则会导致整个高层结构
只能依靠楼盖来与子结构进行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地震作用力。

因此,在进行
抗震设计的时候应当要注重整体性原则。

2.2刚度原则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确定结构刚度并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能够抵抗任意方
向的地震作用力,在通常情况下,结构刚度的设计不仅要对结构变形进行良好控制,同时也能够降低地震通对建筑结构的冲击力。

若是结构变形量较大,则会导
致建筑出现重力二阶效应,直接导致建筑失衡。

并且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应采用轻
质材料,外墙尽量采用玻璃幕墙,减轻结构总重量,以此降低高层建筑在受风荷
载及地震作用时的内力(结构重量越大,地震效应越大)及变形(结构重量越大,
由变形产生的重力二阶效应越大)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刚度设计能够提高建筑
的质量,有效对抗地震作用力,因此,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应当要注重刚度设计的
合理性。

2.3规则与均匀原则
规则与均匀原则也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结构的竖
向布局应当要规则且均匀,且要保证结构侧向刚度变化的均匀性,避免侧向刚度
的突变影响建筑抗震性能。

这样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力的影响下能够有
明确且直接的传导途径。

为避免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转,平面布
置应符合以下要求:采用地震作用影响较小的平面形状,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避免质量和刚度分布的不均匀,地震力不同作用方向上的结构抗侧力刚度不宜差
距过大,平面长度不宜过长。

当为满足建筑需要而采用跃层(局部开洞较大)设
计时,为应对开洞的洞边进行加强设计。

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3.1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对于其抗震性能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高层
建筑的平面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在设计高层建筑平面
结构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结构设计不够规则,而降低建筑的抗震性能。

根据大
部分地震灾害中建筑的整体变化表明,建筑平面结构的布局较为简洁,结构规则
对称、建筑的刚度与质量分布均匀,同时又具有较强传力的建筑可以在地震发生
过程中将损失降到最低,不会受到太大的破坏,同时这种形式的结构规则能够对
结构效应进行准确的预估,和判断地震中的反映,同时能够利用各种有效措施,
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和其相反的是,在建筑的平面
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平面结构出现不规则不均匀的问题时,该建筑的抗震性能可
能也会降低。

因此高层建筑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应该设计规则性的平面结构,防
止平面结构设计中出现各种不规则的现象。

3.2合理设计结构体系
在设计高层建筑抗震结构时,可以将具有多重保护的抗震结构体系放在选择
的第一位,例如可以选择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些都是
具有多重保护措施的高层建筑结构,上述三种结构也是在地震频发的灾区首要选
择的结构体系。

在建筑工程的层数较低,同时工程高度要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
使用框架结构。

但如果工程建设位置是在地震频发的灾区或是具有较高高度要求时,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板柱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

主要是由于地震灾区一旦
出现地震时,就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破坏力度也比较大,还容易出现反复现象,因此会对建筑物造成叠加破坏。

当结构体系较为单一的建筑物在遇到地震灾
害后,就会出现房屋坍塌的问题,从而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
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问题。

在建筑结构保护措施增加时,建筑结构就会具有多
重的保护防线,在地震发生时,受到的破坏也会小的多,从而为人们争取到更多
的逃生时间,即使建筑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后面的防线也能抵挡住地震的影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选择结构体系的重要性。

3.3注意薄弱层的结构设计
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而到现在,人们都无法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同时
也无法提前进行预警,而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也无法将建筑物的基本参
数与地震性质准确预测出来,一般通过计算无法推测出建筑的抗震性能,因此需
要对建筑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建筑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重点设计,从而提高建
筑整体的安全性。

建筑结构中的薄弱层一般容易出现在:建筑结构竖向抗侧力不
连续、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以及建筑结构双向侧向刚度没有分配均匀时。

而薄弱
环节也是高层建筑中最容易受到影响和破坏的位置,为此在设计薄弱层的结构时,应该采取具有较高抗震性能的结构,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结构分析软件
能够帮助对薄弱层进行判断,从而实现薄弱层的有效控制,让薄弱层能够拥有足
够的能力来承担各种效应,防止出现过大变形的问题,防止薄弱层出现转移的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属于一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
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也逐渐重视起来,这也是建筑行
业目前讨论的热点话题,为此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建设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
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将这一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目标,从而进行科学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震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提高结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靳晓燕.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要点[J].江西建材,2018,(05):72-73.
[2]潘卫宁.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要点浅析[J].山西建筑,2017,43(33):41-43.
[3]史少华,熊勇权.论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5,41(17):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